少女杜拉的故事

出版時間:1997-01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作者:弗洛伊德  譯者:茂華  
Tag標簽:無  

書籍目錄

目錄
序:夢的結(jié)束和開始
一、緒論
我絕不會猶疑與人,甚至是與女孩子談論這問題
在這本病歷中,性的問題將被公開而坦白地
討論,性器官與性功能有適當?shù)?科學的名稱
二、臨床現(xiàn)象
一個鄙視自己母親的怪脾氣的少女
通常的性的吸引力使父親和女兒站在一邊
而母親和兒子站在另一邊
揭開杜拉自殺的真相
在他們湖邊的屋子里,她??磹鄣纳韺W及
類似的書籍?!昂芸赡堋保盅a充說:“她因閱讀
而興奮。’他斷言她所說的只不過是“幻想”
十六歲的少女第一次得到男人的擁抱和吻
她聲稱,她還能感覺到K先生的擁抱在她身
上所加的那種奇特的壓力
父親的情人
他們兩個曾在樹林里幽會時被人看見,她
的父親因此編造這種自殺的童話故事 為他們的
幽會進行辯解
兩個男人的叵測居心:把杜拉當成“籌碼”而交換情人
當他們住得很近時,K先生可能一年到頭,天天
送鮮花給杜拉 而她的父親卻好像全然沒有
注意到K先生的這些明顯的求愛舉動
暗戀與病痛
杜拉認為 那個病完全是由于堂姐的嫉妒所
引起
生病的真正動機
她生病的目的 顯然是想奪回她父親的關心
促使她父親和K太太分離。
杜拉奇怪的咳嗽――醫(yī)學界的震驚和恐怖
她知道得很清楚 她說 愛的滿足方法不止一
種。
為什么杜拉喜歡吮吸姆指頭
我想,沒有人會爭辯,嘴唇和口腔的粘膜是初
期的“性感區(qū)域”。
戀父情結(jié):要K女士,還是要我
因K女士的出現(xiàn)而受打擊最大的 并不是她
的母親,而是杜拉自己。
更為隱秘的同性戀情:對父親的情人的愛
和一位同性同學的浪漫而多愁善感的友情
隨著誓約 接吻 永生不渝的承諾 以及敏感的
嫉妒心引起的爭吵 是一個少女和一個男人初戀
前常有的序曲
三、第一個夢
四個相同的夢與樹林里的遭遇
那天下午,我照常躺在寢室的沙發(fā)上小睡。突
然我醒來 并看見K先生站在我身邊
珠寶盒的意義
“也許你不知道,‘珠寶盒’也是不久前你用
小手提包來比喻的東西的另外一種常用的暗示
――即女性的最隱秘部分。”
夢中的“火”與“水”
“不僅因為怕失火。人們被警告不要‘玩火’
是一種特殊的暗示或雙關”。
夢醒后的煙草味:少女對吻的渴望
如果真是這樣,這夢的補充便恰好意味著她
對吻的渴望 因為和一個抽煙的男人接吻肯定會
嗅到煙味。
尿床和玩弄小荷包的背后:少女最深的隱秘
杜拉的小荷包只不過是女性隱秘處的象征罷
了。她玩耍它 打開 然后又將手指放進去,純粹
就是一個她喜歡做的不害臊的一種戲劇性表現(xiàn)。
性的另一證據(jù):呼吸困難或神經(jīng)性氣喘
同時 她還想起那天晚上 他和她母親做愛時
多么勞累 她擔心那會不會對他有害;另外 她也
想到她是否會因自慰過度而勞累的問題,因為
自慰和其他性滿足方式一樣,在達到一種性高潮
時,會伴隨著輕度的呼吸困難一 到最后,呼吸困
難加劇,成為一種癥狀。
“我對他罪惡式的愛情受到疾病的懲罰”
當她被擁抱的時候 她感受到男人身上對她
身體的壓力。天下的男人都是輕薄而不可靠的 對
杜拉來說,這一定意味著天下的男人就像她父親
第一個夢的全部意義
杜拉知道性必定涉及到男人給女人某種點滴
狀的液體。她知道這就是危險所在 因此 她便努
力防止她的身體被尿濕
四、第二個夢
我已問了一百次:“鑰匙在哪里?”
在我看來,“鑰匙在哪里?”就等于“盒子在哪
里?’的陽性的相對問題 它們都是有關生殖的問
題。
車站、密林的象征以及報復雙親的動機
夢中開頭的情形即意味著她對處女被突破的
幻想,幻想著一個男人尋找著進入女性的入口
假的盲腸炎和跛足是少女破處懷孕的幻想
“妊娠幻想背后的假設是 在那個遭遇中,發(fā)
生了與性相關的某事,也就是說 在那個遭遇中你
經(jīng)歷了在百科全書中所看到的那些事情?!?br />真相大白:杜拉突然中斷了治療
如果他不在乎杜拉最初的拒絕,并且以毫
不遲疑的熱情繼續(xù)向她求愛的話,其結(jié)果也許是
杜拉因為對他的愛克服了由內(nèi)心的嫉妒而引起的
沖突 最終獲得成功
五、后記
附錄一、歇斯底里幻想及其與雙性對偶的關系
附錄二、論歇斯底里的發(fā)作
精神分析的經(jīng)典故事和闡釋
一、《少女杜拉的故事》是怎么寫成的
二、伊瑪小姐的故事
三、夢兆與象征
四、與一個小女孩的十二次接談
五、從夢中了解人的秘密
六、對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
七、釋夢的方法和技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少女杜拉的故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53條)

 
 

  •     這是一本不是小說的小說 弗洛伊德在書中說 如果我是個作家 我會如何如何 他一直說這是一個病例 經(jīng)典的病例
      他不認為這是個小說
      杜拉是個普通的女孩 看似曲折變態(tài)的情感與經(jīng)歷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過 或者有機會有過
      杜拉如此的愛K 他英俊成熟 對他的愛 是杜拉對自己的重新審視 有關自己的存在 欲望 幻想 而這一切都是被從小到大的認知所壓迫的 不允許的 是在縫隙中看見自己心中的獸 可愛但卻野蠻的獸 欣賞他接納他
      但很明顯 她失敗了 K如一切男人一般 怯懦 同時 除了他們兩個 還有杜拉父母 K夫人 或自私 或自以為是的感情碎片 一切變得野蠻而無法接受 惡心到無法正視
      其實 杜拉找到弗洛伊德不過是想找到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借口
      這一切都因為愛
      就人本身來說 這的確算是最具毀滅性的感情 自私 嫉妒 獨占 狠 與之并生 而且如死般堅強
      我們贊美他 但同時也壓抑他 精神分析不過是想釋放他 釋放愛
      也許一切愛都可以歸結(jié)為一個人的虛無 以及皮相性愛的歡愉
      但那的確讓人著迷 并為之動容
      
  •     泛性論 乍看上去 感覺很不舒服 所以一直以來有些排斥弗洛伊德
      隨著案例的積累 和學習的加深 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還真是和這個力比多有關系
      畢竟人是有動物本性的 潛意識里 積蓄了很多這種力量
      本質(zhì)上 性欲和食欲沒有太大區(qū)別 只不過一個是用來繁衍 一個是用來生存
      在一定的階段 性欲表現(xiàn)的不那么明顯 而食欲則表現(xiàn)得理所當然不可或缺
      這種不明顯的欲望 一直被壓抑在潛意識里 直到達到法定年齡 在社會道德允許的情況下才得以釋放 正是因為這種種束縛 才使得它的不健全或者扭曲的形態(tài)表現(xiàn)得那么奇特
      如果一個人食欲過剩 或者厭食 很明顯的會再餐桌上和體型上表現(xiàn)出來 這是一種對生存欲望的極度索取 如果有異食癖或者偏食 也不會有太多倫理道德上的譴責 至多是營養(yǎng)不良 健康受損
      但若是一個人的性欲望在成長過程中被禁錮被扭曲 則會以弗洛伊德所闡述的病例歇斯底里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 當然這是弗洛伊德的解釋 本人以為 不僅僅是性的原因 如果說是一種能量的異化 我覺得 不單純只有性能導致這種狀態(tài) 比如對死亡的恐懼 對自尊的侮辱 等等 都可能會導致這種能量以一種異常的方式爆發(fā)出來 比如癲癇 比如眩暈 等等
      當然 他的有些觀點還是可以借鑒的 但我無法全然的接受
      比如說 失眠這個問題 如果說兩個人一起睡覺做愛 真的有助于睡眠的話 我相信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激素的釋放 高潮過后的放松 等等 但若把失眠的原因全然歸于是因為性不能滿足 我覺得還是有些極端 畢竟 睡眠和性是兩個系統(tǒng)的事情 性不是催眠曲也不是安眠藥 大腦的興奮可能是因為過量的咖啡或者飲酒 也可能是處于考試或者人生大事的緊張興奮
      至此還是比較討厭弗洛伊德不理性本能的籠統(tǒng)論調(diào)
      但他說她可以與少女進行類似于醫(yī)學檢查般的有關性的對話 感覺這方面做得分寸還是不錯的 至少沒有看出少女對他產(chǎn)生移情 他們只是就事論事 他所產(chǎn)生的治療作用 個人覺得相當于 你想吃一個東西 但這個不是面包米飯 而是果凍 甜點 之類的非必需品 而你對果凍的渴望在世人眼中是不道德的 所以也許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在渴望著果凍 但他一眼就看出你對果凍已經(jīng)惦記了很久 他可以和你把果凍拿到桌面上來談 他是好吃 他是怎么做的 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 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癥狀 你所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有多少是因果凍而起的 當然 沒有果凍的日子你已經(jīng)習慣 就像你習慣了對果凍的渴望一樣
      由于弗洛伊德讀的不多 這本案例也是不了了之 所以我很想知道 如果她得到了果凍 會對他的癥狀產(chǎn)生療愈作用嗎 后來弗洛伊德直說她嫁人了 就再也沒來過
      如果說對性的渴望本身可以導致各種疾病狀態(tài) 是否可以證明 滿足性愛的需求 是一劑良藥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關于性的挫敗或扭曲 在合適的年齡 在婚姻或愛情的領域里 是否可以療愈
      如果說 愛和性的滿足 是對癥下藥的話 那心理醫(yī)生的職責是否是將其引導向追求真正屬于自己的性愛與幸福中來 而其中的倫理道德又應該擺在何位置
      還是不能接受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節(jié) 但不否認它的存在
      個人觀點 愛是超越性的 比如親情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 如果可以作為性原始的啟蒙 孩子所接受到的不應該是她和父母之間的愛情 或者是 嫉妒父母的一方 我覺得應該是全然的接受父母這個整體 承認他們是一個整體 而不是去嫉妒或排斥同性的一方 應該是學習父母的相處模式 帶到自己與同伴的關系中 不知我這種想法算不算是理想化 又或者是帶有中國本土色彩的論調(diào)
      弗洛伊德 擇其善者而從之
      繼續(xù)多讀一些 加深些了解 或許會理解他多一些
      希望有一天能讀到原版 當然 前提是還要學習另一種語言
      加油吧
  •     看的是全彩珍藏本,書中選取了120位世界頂級大師的作品,一起與弗洛伊德一起講述少女杜拉的故事。
      對譯者的翻譯實在不敢茍同,個人對譯文比較敏感,特別是句子結(jié)構(gòu),甚至到了輕微強迫癥的程度:一旦讀到一句讓我覺得不舒服的譯句,對書的好感程度立即降低一格。
      ” 在我建立的另外一套理論里,我認為夢只不過是愿望的表達,即夢的意義只限于一種形式。我簡單化的理論因此而受到了全球性的批評。我沒有權(quán)利和義務簡化一個心理學上的過程,以便使它更容易被讀者所接受,在這里我必須申明。我覺得,必須使研究上一個新臺階,找出復雜內(nèi)容的規(guī)律,才能把復雜的內(nèi)容簡單化。由我的研究也可以證明這一點。所以,從表面上看是意外的事情,事實上是與我以上所闡述的理論相符合的,對我來說這非常重要?!斑@一小段文字中,一共有九個”我“...必定是按照原文原原本本地翻過來的。
      ”我建立了另一套理論:夢只限于一種形式,是一種愿望的表達。這個簡單的理論受到了廣泛的批評。我必須聲明的是,本人沒有權(quán)利和義務為了方便讀者接受,而簡化某個心理學上的過程。但要進行深入研究,必須先找出復雜內(nèi)容的規(guī)律,才能其簡單化。我的研究也可以證明這一點。表面看起來意外,但事實上卻與上述觀點不謀而合,這對我來說,意義非凡。“
      修改后,省去42字,但是并未影響作者原意的傳達。(僅代表本人意見
     ?。?br />   作者在緒論里介紹的”這本病歷是專門為已經(jīng)有夢的解析知識基礎的人編著的,對于沒有這種準備知識的讀者來說,它會讓人失望。這一類的讀者從這本書里得到的將是迷惑,而不是幫助。“如果弗洛伊德想傳達10分信息,我能讀懂的只局限于表面不到1.合上書,除了杜拉的情感經(jīng)歷(我覺得不能將之稱為”愛情“,杜拉的故事充其量不過是個敏感的少女在愛情大門前面徘徊的情感歷程,并未打開愛情之門。)只能勉強回憶起一些簡單的理論,恕我無能~對不住大師。
      對于父親,或許是出于如作者形容的“異性相吸”,對于K,更像是一個缺乏家庭溫暖,缺乏安全感的小女孩,順應本性地去尋找溫暖,尋找安全感,對于K夫人,則是出于一種向往,向往像K夫人一樣獲得父親的愛。
      整個故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到結(jié)尾時,身為心理醫(yī)生的作者,向杜拉揭示內(nèi)心的秘密“實際上,你深信K先生的求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除非你嫁給他,要不然他不會罷休的?!边@一次,杜拉沒有辯解,她不再繼續(xù)無視自己的心聲。只要他再努力一點,只要他再堅持一下,只要他再挽留一下,只要…這是姑娘們的共性??墒钦嬲膼矍槭强窟@一點,一下來證明嗎?
      合上書后,安德烈 懷斯的干筆畫《情人》反復出現(xiàn)在腦海中。窗欞上的陽光,折射在少女身上,形成一塊塊斑駁的陰影,靜謐的一切。少女扭過頭去,還是害羞吧,任陽光在身上起舞,讀者可以任意想象她的臉龐。金色的陽光,豐腴的肉體和黑暗的背景形成強烈的視覺對比,害羞的少女也無法讓人聯(lián)想到主題-情人。她是少女杜拉,也是你,是我,每一個經(jīng)歷過或正在經(jīng)歷那個既害羞又悸動年紀的少女們。
      
  •      因為這本書配有名畫插圖,而且那時候正好在讀弗洛伊德的文集就買了。以前一直就讀了一個序言,最近終于讀完了這本書。
       如果你沒有弗式心理學的背景,但喜愛研究癔癥和心理表現(xiàn),這本書會讓你覺得像一部偵探小說一樣。是一個以童年為“動機”,社交關系情景為“導火索”,并在夢中留下了“證據(jù)”。在弗洛伊德看來,潛意識里存在著一切事物之間的曖昧關系,并且在夢中表現(xiàn)出來。杜拉愛K先生,愛自己的父親,甚至愛自己父親的情婦,K先生的妻子。珠寶箱,小錢包與女性的生殖器之間相通的,尿床和手淫相通的。一切是不是太牽強了?初次讀完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感受。簡直就是一部虛構(gòu)的關于潛意識與夢的偵探小說一樣。
       前段時間和朋友討論到弗洛伊德,都認為弗洛伊德的理論里,Libido就是一切的根源,這樣的心理動力學理論會讓人有些反感。作為文明人我們難道不是可以控制性欲的嘛?是,但是那種所謂的控制性欲,只是控制性幻想而已,并不能控制一些生理上的反應。眾所周知,在情緒激昂的時候,腎上腺會上升,也就是情感可以控制體液,從而可以控制生理現(xiàn)象。但反過來體液也能夠控制人們的情緒。在精神官能癥的一些生理表現(xiàn)上就能看出這一點,比如抑郁癥患者受到了腦垂體激素的影響,再比如歇斯底里癥。激素分泌紊亂的確會導致生理問題。但是激素分泌的混亂是否直接與原欲(libido)有關呢?能控制激素的因素確實不只是性欲,但導致精神官能癥額激素分泌紊亂多數(shù)是跟性有關。弗洛伊德說歇斯底里癥是模仿分娩的一種現(xiàn)象;精神性咳嗽是滿足口欲的一種方法,等等。有些時候只能承認這個事實。
       另外在這一部關于夢的解析的實例當中,如果知道弗洛伊德的轉(zhuǎn)移和轉(zhuǎn)置理論其實所有的分析也是非常理所當然的。出現(xiàn)轉(zhuǎn)移和轉(zhuǎn)置的現(xiàn)象歸根結(jié)底的原因就是一些欲望被壓抑,但是任然存在于潛意識當中。那么這些欲望該如何得到表達呢?弗洛伊德說夢是唯一能夠逃過意識的“審核機制”的。那么這些難以面對的欲望能夠在夢中出現(xiàn)并被記住的方法就是轉(zhuǎn)移和轉(zhuǎn)置。轉(zhuǎn)移是指將關鍵的人物或事物替換掉。而轉(zhuǎn)置這是出現(xiàn)根本相反的感情。夢中的場景是最近的一些毫不相干的元素的拼湊,而藏在這些拼湊下的原型則是兒童時期發(fā)生過的事。這樣的夢并不和癔癥直接相關(不是癔癥的生理表現(xiàn)),但卻能夠成為解決癔癥的鑰匙。所謂癔癥是帶來了生理的疾病,卻能夠因為發(fā)生一些事情而化解。比如杜拉的胃病卻在K先生出現(xiàn)后會好過來。這是分辨癔癥和真正疾病的關鍵。所以弗洛伊德的心理治療則是通過一些“事實”發(fā)現(xiàn)患者隱藏在潛意識里被壓抑卻作祟的欲望,并且讓患者意識到。如果那寫隱藏在潛意識的欲望被意識到并且能夠被承認的話,那種潛意識里的欲望就無法通過轉(zhuǎn)移和轉(zhuǎn)置來控制生理,它會被意識捕捉,因此患者的病就可以得以化解。
       關于弗洛伊德的理論可以承認的是:
       1. 兒童時期的事的確會成為潛意識編故事的藍本。的確只有兒童時期的夢是能夠直接表現(xiàn)欲望的。因為成長過程中欲望的被壓抑到潛意識里,但任然會通過轉(zhuǎn)移和轉(zhuǎn)置通過夢這一途徑實現(xiàn)。為何是通過夢,不得而知。但的確是一個事實。而且必須承認的是兒童時期會比任何時期都深刻和直接。
       2. 神經(jīng)官能癥是通過導致激素紊亂得以在生理上有所表達的。這也是神經(jīng)官能癥為什么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的原因。因為藥物可以控制激素。但是是否是讓患者意識到潛意識里的欲望就能治愈這一點是無法肯定的。的確有些人能夠在當潛意識的欲望擺在眼前時能夠承認,但仍然有一些人并不是刻意的,而是根本無法意識到這些欲望存在在潛意識當中(被壓抑的太深或?qū)彶闄C制被發(fā)展的太好)。如果說通過聊天讓你覺醒就能夠治療你的生理疾病,比如說神經(jīng)性胃疼,神經(jīng)性咳嗽等等,感覺比較神奇。但在你沒有意識到的時候,通過因為心理情況而導致的生理疾病確實會在心理變化后好轉(zhuǎn)。杜拉會在謊言被拆穿的時候出現(xiàn)胃疼,這的確不是裝病。但是杜拉在幼年的時候的確是成功的使用過這樣的伎倆,而且為了真實,刻意使身體變得真的像生病一樣。
       的確不能忽視心理咨詢的作用,看起來只是和你聊聊天而已,其實是讓你意識到隱藏在你潛意識的欲望,因為這樣的欲望在表現(xiàn)的時候會控制你的生理,從而讓你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所以心理咨詢的目的也就是讓你了解自己的潛意識。只是不會使用到分析兒童時期,分析夢這樣比較直指人心的方法而已。導致“發(fā)病”(也就是無法控制情緒)這種事必定會有最近發(fā)生的事為導火索,所以通過對這些導火索一樣的事進行分析就能夠達到治療的目的。
       另外,關于一般弗洛伊德的書背后,描述弗洛伊德生平時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3歲開始就患有了神經(jīng)衰弱,并成年后用自我分析治愈。自我分析治愈這是中何等境界呢?對于我來說的話,就是要直面自己的欲望吧。面對欲望和失望,不拐彎抹角。聯(lián)想到了薩提亞的一致性表達。或許自己和自己的內(nèi)心也需要進行一致性表達的交流吧。
       寫完發(fā)現(xiàn)其實和這本書并沒有多大關系。只是對弗洛伊德和心理學的一些理解,自己是非專業(yè)人士,所有的解讀也完全是自己的看法而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插圖選畫非常好。德爾沃的畫就不說了,巴爾蒂斯的畫確實充滿了性暗示。巴爾蒂斯并不像德爾沃一樣有直接而離奇的性場面,巴爾蒂斯的話很明顯的在環(huán)境和道具中能夠發(fā)現(xiàn)一些性暗示,這樣對性欲的表達這深深的印在觀看的人的心里,反倒比直接描述更加強烈。當然我要所得不是色情的場面而且對性的感受。知日·制服這本書里有一個攝影師原久路(http://hisajihara.com/)有一系列作品就是學習巴爾蒂斯的作品,也能體現(xiàn)其精髓。
  •     80年代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民間文化研究參考叢書》比較歪,把臺灣版盜了,封底印上“內(nèi)部發(fā)行”,是境界比較高的盜版精品。其中荷妮《自我的掙扎》、鈴木大拙《禪與心理分析》都是當年的熱門讀物。
      
      
      不過書的內(nèi)容還是很絕的。彼時編者都帶著一種使命感。為國人看不到好東西急得一頭汗。
  •     高中讀的,從市立圖書館借所以價格不是問題。
      
      書沒內(nèi)容簡介里面那么吹,故事性的(日記性?)跟《夢的解析》不在同層次上。這版本插圖不錯(印刷不太行),尤其配的幾張超現(xiàn)實主義油畫(保爾.德爾沃,還有幾張古典的)對于我本人的繪畫啟蒙開了個好頭。
      
      里面的故事,把這個小女孩的心理和一堆亂七八糟的糗事(她要是長大了肯定這么覺得)寫得挺有邏輯性。
      
      收獲是,如果我沒看這本書,很多文藝復興和后現(xiàn)代繪畫我是摸不著門的(別人說不定能懂)。再提點,里面雖然沒寫,但是對兩性的不同認知方面表現(xiàn)得很有趣,想想,書中提到藝術大師都是男的,然后弗洛伊德本身也是,但他們都在闡釋同一個主題——女人,這就很有意思。
      
      說白點就是一個老頭窺探一個少女的心理,然后他發(fā)現(xiàn)他理解不了,好想能的出點結(jié)論但是自己又覺得不太確切,于是就客觀點(至少他自己這么認為)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以供后人探究”。
      
      這真不是一家之言,不信看看弗老自己寫的前言,還有因為這本書對我當時幼小的心靈影響很深,所以評價不甚客觀,完畢。
  •     看完后我一點不懂。我只能說在弗洛依德看來什么和性有關,就算是珠寶盒子,是不是他本人有點神經(jīng)過敏?。窟€有這樣經(jīng)典的言論,由于性別的不同,父親總是和和女兒站在同一戰(zhàn)線,而母親總是和兒子站在同一戰(zhàn)線。這是真的嗎?我想知道這是不是只是他個人的臆想。
  •     故事沒怎么看的進去,總覺得弗洛伊德的書比較晦澀難懂,其實我也沒怎么去仔細推敲過。
      里面選的畫都還挺喜歡的
      尤其是德爾沃的,我很喜歡他的畫風,畫里的少女都是一副脆弱,纖細,玻璃樣的人,誒,算是對我自己金剛芭比的彌補吧
      
  •     看佛洛依德分析完了少女杜拉之后
      我也能來做分析了
      當有病的時候是因為你愛一個人沒有得到實現(xiàn)
      而你愛他的原因是你在抗拒對另一個人的愛
      而你愛這另一個人是你轉(zhuǎn)移了對另另一個人的愛
      以此類推。。。盡可能組合。。。
      而所有這些愛后面的推動力是力比多
      性欲
      
      少女杜拉的毛病常人身上多多少少也有些吧
      愛一個人
      他向你求愛了
      自己明明想要
      卻以拒絕的方式迂回測試對方的真誠
      一旦人家偏不陪你玩這無聊的游戲
      就只能跟自己的幻想玩了
      玩成了精神病人
      眾生要小心
      
      書的最后揭露了
      這位宣揚別人一切行為出發(fā)點都是性欲的佛洛依德
      實際卻是個克制寡欲的清道夫時
      就覺得他不可信而可悲了
      他這么做的理由竟然是
      文明人都這樣,下等人才那樣
      他不享樂是為了避免痛苦
      這樣才能離杰出人物近一些
      哎呀,佛洛依德他犧牲了自己的欲望幫助人們認識欲望
      的確一般人要慎為之的
      
      
      
      
  •      這本書的確是運用了很多“夢的解析”中的分析方法。對于杜拉,我沒什么問題,但對夢我有很多不解。
       佛洛依德分析的夢的基礎,是清晰記憶的夢,但是從理論上和時間上來說,從夢的種類,情感等等,不同的夢印象是不同的。
       在夢結(jié)束的朦朧中,試圖記憶夢,但后續(xù)的夢又在沖淡著記憶。于是醒來后往往只記得最后做得夢,先前的夢只有片段了。
       當在床頭放上紙筆,睡夢剛一結(jié)束,就掙扎著起來記錄,這無異于是一種煎熬。
       解析夢時的聯(lián)想更困難了。
       我想我就算多讀上幾遍,仍然是無法解析自己的夢的。
  •     注:本人不懂心理學,只是把此書當成一本小說看。
      看過此書的最大的感觸就是原來愛是一種病。杜拉的每一次發(fā)病我們都可以從影視作品或我們生活中找到對應,但是到了佛先生這里,這些戀愛過程中很常見的事(逃避,掩飾、嫉妒,猜測,自責以及對他人的譴責)都變成促使杜拉發(fā)病的根源。杜拉的根源來自于被壓抑的愛。對同性的愛,表妹,K女士,女家庭教師;對異性的愛,父親,K先生。這些愛伴隨著逃避,掩飾,嫉妒,猜測,自責以及對他人的譴責嫉而來,導致的杜拉歇斯底里的病癥。間歇性咳嗽,失語,并企圖自殺。經(jīng)過佛洛伊德的分析,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導致杜拉發(fā)病原因也都曾出現(xiàn)在我們身邊。下面我來舉幾個例子:
      一、生病的動機。當病人們發(fā)現(xiàn)生病可以給自己帶來某些“好處”,(比如小孩可以不用去上學,K女士不用同她丈夫同床)他們便會在潛意識里對癥狀采取寬容和保護的態(tài)度。童年的時候,小孩子為了渴求父母的愛,會利用自己的不舒服得到父母更多的關注。結(jié)了婚的女人,會因為丈夫經(jīng)常出差對自己關心不夠而在丈夫回家后身體開始不舒服。M女士明明好好的,心情也不錯,會去購物,接送孩子,給孩子做飯的時候哼著小曲,可等她丈夫一回來全都變了,她開始容易暴躁,亂發(fā)脾氣,平時可以一個人應付來的事這時候也需要有人來打下手,一些常年的老病也會發(fā)作,比如怕吹涼風,頭暈。丈夫回到家里本來是希望得到休息,這樣一來他不但不能夠休息而且會更累更不耐煩,這樣導致的后果是丈夫會把出差看成是一種逃避,更加樂于出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比如《傲慢與偏見》里伴隨著班奈特夫人多年的神經(jīng)痛,還有《達子的春天》里男主角的媽媽,她經(jīng)常會做出一些很過分的舉動,另全家人很沒面子,(具體的事記不清了)記得的是有一次男主角責怪他父親:要是您對媽媽多關注一些她根本不會這樣,事實也是如此。佛洛伊德的臨床對象多是女性,其實如果那些生活在這些女性周圍的男性平時能夠給予這些女性更多的關注,這些女性也許就不會得病。
      二、對象的轉(zhuǎn)移?!澳呛⒆記Q定跟她父親走,實際上,她是逃向她父親,因為她害怕追求她的男人;她尋求她父親小時候的愛,以便阻止她對一個陌生人的愛?!边@里涉及到佛先生的一個很有名的觀點:女孩的戀父情結(jié)。如果把這個觀點延伸即是所有的女孩都有戀父情結(jié),而那些對父親有意見的女孩則是因為她們沒有或者她們覺得她們沒有從父親那里得到應得的愛。這個最典型的代表非張愛玲筆下的許小寒莫屬。張氏在《心經(jīng)》講了一段雙重對象轉(zhuǎn)移的故事,即許小寒和她父親許峰儀。許小寒逃避一切異性的愛,并總是躲藏在父親的臂膀下。許峰儀最初是因為對許太沒有感情而把全部的心血寄托在女兒身上,這是他的第一個對象轉(zhuǎn)移;當他發(fā)現(xiàn)女兒對自己的愛不僅僅是父女之間的那種,便把自己的愛轉(zhuǎn)移到女兒的好友(同時也是和女兒長相相似)段綾卿身上。在杜拉的世界里,她父親一直和K女士保持著一種曖昧的關系,所以她既埋怨自己的父親又嫉恨K女士。在沒有體現(xiàn)戀父情結(jié)的一些影視作品中也存在著對象的轉(zhuǎn)移。如《相思成災》里的女主角,她對異性的愛感到?jīng)]有安全感,卻對身邊的同性戀朋友(是男同性戀)推心置腹,她的前男友曾經(jīng)對她大吼到:你永遠都不能愛上任何男人,除非那人是個Gay。當然電影的結(jié)尾她不能免俗的克服了自己的畏懼感,愛上個純爺們。
      三、同性之間的相互利用。這一段落在次證明了能看清女人的男人是多么可怕。在佛先生眼里似乎所有女人都被扒光了,暴露出人類(主要是女人)最原始的赤裸裸的面目。在這里杜拉被兩個她曾信任的女性利用了。K女士為了博取杜拉父親好感在一段時間里充當了杜拉密友的角色,杜拉的女家庭教師也是一樣,她攛掇所有人去反對K女士。但是敏感的杜拉一下子就看穿了她的動機,女教師愛上了自己的父親,當父親在的時候她變得風趣而殷勤。這就是天下所有后母和小三的悲劇了,你永遠不能獲得孩子們的認同,除非你真正是一個一慈悲為懷的人。而我們都知道觀音菩薩是不會愛上一個有婦之夫的,所以孩子們永遠是對的,不要被彎下腰遞給你蘋果的陌生女士所欺騙,所有陌生人送到蘋果都是有毒的,除非你有把握能找到有解藥的王子。
      最后,我祝福所有女同胞們都能得到男性朋友的關注,給自己一個愛和被愛的機會,并遇到有解藥的王子,希望是。
      
  •     我就懶得說之后的故事了,瑣碎和漫長,夾雜愛與憧憬,自以為是的愛情,醒悟和發(fā)狂,誤解和成長,仇恨和背叛,榮耀與陰影,然而那是一個人的一生。
  •     這本書,真的是被出版社給毀了。
      這本書的封面上赫然印著“120位世界美術史上的頂級大師與弗洛伊德一起開講”,與其說一起開講,不如說是那些名畫把弗洛伊德的故事拆得支離破碎,亂七八糟。
      
      我覺得加進去那么多畫,用精美的銅版紙印刷,只是為了把一本只能賣15塊錢的書給變成48塊,為此編輯們也是殫精竭慮不遺余力,把每一幅畫都和弗洛伊德扯上關系(當然有些畫確實有關系,而大部分畫都可以用精分來解釋),但是編輯大人們,拜托你們看清楚畫的內(nèi)容好不好?
      
      記得當年看《碎舞——讀畫筆記》的時候,我最無法忍受的就是,潔塵根本沒有仔細看畫,在我看來她只是為了賺錢為了完成任務,她引用很多名人的話來充實她蒼白到矯揉造作的文字,但是她還是無法掩蓋她根本就沒有仔細看她所評論的那些畫的事實。
      
      而這本書也一樣。
      在弗洛伊德扣人心弦的解謎故事之中,大量穿插著編輯選出來認為和當時情境貼近的畫,讓讀者(我)經(jīng)常感到摸不著頭腦,而這些畫的最大作用其實是破壞了弗洛伊德故事的完整性和連貫性。
      
      如果有人對這本小說有興趣,千萬不要買這個版本,會讓你崩潰。
  •      用了兩個小時看完了這本書。
       不管是誰翻譯,我對弗洛伊德的文字始終有一種不適應感,很難理解序里所說的“文學才華”。
       讀起來很辛苦,但因為是心理學,而且又是喜歡的弗洛伊德,所以認真地讀完了。
       老實講并不是完全明白,并且我并不完全認同佛洛伊德下的一些結(jié)論,比如他斷定杜拉有同性戀傾向的那一段,我估計那是他沒有從更多層面去理解女性友誼的緣故,這一點上,沈宏非做得比他好。
       每次讀佛洛伊德的論文,都很想認認真真地去解釋自己的一場夢,雖然按佛氏的理解,所有的夢不外乎都是被傷害的童年和被壓抑的性欲。
       可是真的能揭開那一層羅曼蒂克的面紗,窺見旗袍里的虱子,難道不是一件刺激的事嗎?
       有時我能意識到自己一些無法解釋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于是我就想,佛洛伊德會從這些想法和行為中窺見什么呢?然后又要怎樣告訴我呢?
       后一個問題沒有什么可討論性,根據(jù)我對他的了解,他幾乎就是不留情面的把它能分析到的一古腦倒出來。
       這是一個嚴厲的心靈審判者,不容你逃避和含糊其辭。
      
  •     百般煎熬,《少女杜拉的故事》終于是告了一個段落。整個過程,對我來說甚是跌宕,由懵懂到鼓勵到努力到耐性到暴躁到挫敗再到堅持。在閱讀的過程中,真切地理解了弗氏在緒論中提到的對讀者領悟水平的擔心。
      
      沒有太多感想,但不可否認弗氏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些理念。我能汲取的部分在腦海里一次又一次被強調(diào),那些從起始就尚未領悟的仍然云里霧里。譬如,弗氏在臨床的精神分析中我一直沒有弄明白他為何那么肯定杜拉對K女士有強烈的同性戀情結(jié);在弗氏對杜拉第一個夢的解析中,我不懂“珠寶盒”與那隱秘部分的轉(zhuǎn)移關系。
      
      杜拉的問題很糾結(jié):這個失常的女孩有一個失常的父親,他有一個失常的女友,該女友有一個失常的丈夫,而該丈夫引誘這病女孩當情人。弗洛伊德像一位精明的偵探,抓住那些潛抑的蛛絲馬跡,靈動且耐心地將那些表面上似乎毫不相關的線索綜合連貫,經(jīng)過他的想象、推理和求證,終于解開了這個結(jié)。
      
      杜拉的病是一種心理癥,叫做歇斯底里。經(jīng)過弗氏的研究和分析,歇斯底里癥的產(chǎn)生涵蓋著心理和生理兩方面因素。如果缺乏某種程度的身體配合因素,透過有關身體器官的某種正常的或病理的過程,歇斯底里不能產(chǎn)生。然而如若沒有心理上的意義,該身體癥狀不可能出現(xiàn)兩三次以上。歇斯底里是在過去很常見,而現(xiàn)在又比較少見的病。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小說中,用來形容某人受到刺激,情緒極度失控的狀態(tài)。
      
      夢一向被視為不可思議以及不可解的現(xiàn)象。弗氏最偉大的貢獻,在于他對夢的解析,對人類潛意識的重大發(fā)現(xiàn)。通過臨床的精神分析之后,弗氏用“轉(zhuǎn)移關系”解析了杜拉的兩個夢。這兩個夢都很完整,第一個夢甚至連續(xù)重復了四天,夢中的偽裝,倒錯,象征以及隱喻,經(jīng)過弗氏的解析后非常可讀。但于我來說,更多地注重推理結(jié)果而不是推理過程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人的潛意識里的沖動,尤其是性原欲,無時無刻不在尋求發(fā)泄的出路。因此,自我如何謀求超我和原我的疏通與平衡,是精神分析給予現(xiàn)代人的一種啟示。
      
      少女杜拉的故事或許也是許多同年少女的故事。本書雖然具有很濃的戲劇性和故事性,但嚴格說來,它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學術著作。倘若,讀者抱著看愛情故事的心態(tài)看它,難免是會失望的。
      
      
  •     九州出版社出版,正文內(nèi)容是弗洛伊德對一個女病人的病例分析,附錄挺有意思,是其他一些精神分析學者對弗洛伊德的分析和評論,也有毫無關系只是同樣針對少女的精神問題分析,估計這些附錄都是出版社后加的,為了增加厚度,提高價格。
      不要以為看了這樣的案例就能學會解夢或者精神分析,如果這么簡單,解夢早可以做成軟件跟那些所謂算命一樣放在網(wǎng)站上供大家娛樂了。
      案例只是更詳細的分析而已,鑒于精神分析的特殊性,在沒有見過真人,沒經(jīng)過盡可能的交流之前,想要成功分析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如此,精神分析在我看來仍然是難以捉摸的有別于物理化學以及常規(guī)醫(yī)學的學問。讀過此書就會了解我這樣說的原因。
      杜拉作為一個歇斯底里癥患者,到弗洛伊德那里做精神治療,在書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杜拉做過的兩個夢,并根據(jù)杜拉的家庭背景做出診斷,但由于他觸及到了真實的病因(弗洛伊德自己認為的),導致病人產(chǎn)生抵制心理,對醫(yī)生進行報復,中止了治療。
      看這本書是幾個月以前的事情了,細節(jié)我也記不太清,可能有些不太準確的地方,大致是忠于原著的。
      杜拉的父親常年在外,跟她母親的感情不好,而他們家有好朋友K先生一家,杜拉的父親跟K夫人的關系很曖昧,可能是出于某種補償或者交換的心理,K先生與杜拉的關系很曖昧,還曾經(jīng)向杜拉索吻,杜拉有過一個女家庭教師,很喜歡她父親,嫉妒她的母親和K夫人,還喜歡看一些關于性知識的書籍。杜拉一度住在K家,并作為大姐姐照顧K家孩子,就像K夫人。杜拉有一些莫名的病癥,而其實她很健康,因此這些癥狀是精神問題引起的,甚至可能出于一種模仿行為。而經(jīng)過弗洛伊德老先生細致入微的了解和分析,發(fā)現(xiàn)杜拉身上體現(xiàn)出了戀父情結(jié)、仇母并意圖替代的情結(jié)、對K先生的愛情和對其親密行為的本能厭惡、對K夫人仇視和同性之戀、對父親將自己推向K先生的怨恨,好家伙,簡直是五毒俱全,完全可以當做瓊瑤小說的提綱了,而且比瓊瑤還有深度,不過弗洛伊德并沒有這么淺薄,他的理論最核心的就是性本能是一切的根源,因此書后面又深入的將杜拉這些癥狀和她小時候的一些不良習慣啊,生理上的感受和行為啊,等等等等湊到一起來分析杜拉的病因和夢的形成,《夢的解析》中說過,夢的素材通常同時包括兒時記憶碎片和近期遇到的事情,兩者融合突破了潛意識的防線,并被意識所加工豐富,從而呈現(xiàn)為夢。這部分分析十分艱澀,很難理解,畢竟咱不是專業(yè)人士,總覺得這樣的解析有過度之嫌,可以說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良心理傾向,只不過正常人能夠控制或者抑制,要說杜拉什么毛病都有,感覺就跟說她沒病差不多,不像是一個醫(yī)生負責任的結(jié)論,偏偏人家又說得頭頭是道,后面那些直接叩問本能,將心理最終挖出生理根源的分析有根有據(jù),但我還是覺得分析到這個地步,醫(yī)生怎么說都好像有道理似的,許多話都是建立在猜測基礎上,因為在結(jié)果上,他已經(jīng)把能說的可能都說了,他掌握著話語權(quán),我這種業(yè)余愛好者也只有說幾句閑話的份兒,畢竟人家開創(chuàng)了精神分析學派,獲得世界認可,那應該是有兩把刷子,說得有些道理的吧?只是不知道一般的心理醫(yī)生水平能有多高,想分辨他們的診斷是否正確,實在很難,除非自己也是一個高手,那么,高手能否分析自己呢?就像算命先生能否給自己算命,算了能否改變趨利避害呢?這似乎是個有趣的悖論。
      看《夢的解析》時,我就不太了解“歇斯底里”作為病癥有哪些癥狀,百度了一下,果然有人知道,原來就是癔癥。
      ----------------------------------------
      癔癥又稱歇斯底里癥,是神經(jīng)官能癥中的一種類型。其中典型的癥狀是患者自己認為失去身體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確實表現(xiàn)出身體某一部分功能的喪失。如有的人認為自己失明、失聽、失語、肢癱了,確實就表現(xiàn)出失明、失聽、失語或病變。
      甚至還可以發(fā)生流行性癔病,即由于某些因素的影響,在短時間內(nèi),連續(xù)多人發(fā)生同類性的癔病。第一個發(fā)病者大多是在眾人目睹下發(fā)病。由于多疾病不理解,眾人產(chǎn)生恐懼、緊張心理,如怕患怪病、傳染病、中毒后認為是神鬼作怪等等。在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基礎上,相互影響而陸續(xù)發(fā)病。癔病,特別是流行性癔病的發(fā)生,與一定的文化背景、社會習俗、傳說有關,常見與邊遠山區(qū)或文化層次較底、迷信色彩濃厚的地區(qū)和人群,也與一定的人格特征(如易受暗示性)有關。
      癥狀表現(xiàn)為痙攣發(fā)作、肢體震顫、抽搐、癱瘓、起立不能和步行不能、不言癥、失語癥、多種感覺障礙和特殊感官障礙,植物神經(jīng)機能障礙。情感爆發(fā)、意識朦朧狀態(tài)、昏睡狀態(tài)、遺忘癥等。
      “歇斯底里”在希臘文中是“子宮”的意思。當時人們認為這種病的發(fā)生與子宮有關,故稱為“子宮病”。這種帶有臆測的理解是由于歇斯底里大多發(fā)生在女性身上。女子云案子器官的區(qū)別之一是自貢,那時的人認為子宮是可以沿著身體流動的,移動到哪個部位,哪個部位便發(fā)生障礙。
      到目前為止,專家們公認歇斯底里是與神經(jīng)衰弱同屬一類的神經(jīng)官能癥。1987年國際疾病分類第九版的分類對歇斯底里的定義是:一種“似乎未被病人覺察到的動機造成了意識范圍的縮小、運動或感覺技能的障礙,病人因而似乎取得了心理上的利益或象征性的價值”。
      歇斯底里的表現(xiàn)
      抽搐發(fā)作 這是最常見的癥狀,它類似癲癇一樣抽搐。發(fā)作之前有胸悶、心痛、心煩、委屈等表象。發(fā)作時出現(xiàn)四肢抽動或挺直,眼球上翹,但自我意識并未消失,故伴有各種動作,如撕衣服、抓人、大叫等。
      肢體某個部位顫動 如面肌、眼睛、頭部、手部等等。有時還可能表現(xiàn)出某些部位的僵直,很長時間緊握拳頭等。
      非神經(jīng)性的麻痹 下肢一條腿突然不能動了,手麻木了,或不能站立,不能行步等癥狀,有時突然講不出話,或長時間不講話,但可以與人書面交談。
      其他癥狀如喉嚨梗塞,特定部位劇痛,突然看不見東西,突然耳聾。還有情緒突發(fā),大笑不止,痛哭嚎啕,狂怒,大叫,打自己或別人。有時還作出嬰兒一樣的動作。如吐舌頭,要人抱,尿床。計算混亂,亂稱呼人,亂報年齡。有的人還有夜游行為,本也起來做了一些事,再倒下來睡覺,醒來全然不知。
      歇斯底里的病因
      歇斯底里癥患者都有歇斯底里性格,感情豐富、多邊,容易感情用事,而且情感反應強烈、夸張,對事物的認識容易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另外,這種性格容易受暗示,對己對人好猜疑、多心。
      歇斯底里性格的人還有過多的幻想,自己往往分不清所講的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這種人喜歡聽人贊揚,愛己勝于愛人,過于自私,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能、美貌,同時也愛羨慕、嫉妒別人,喜歡說大話,好嘩眾取寵。
      歇斯底里癥的基礎是特定的氣質(zhì)與性格,而發(fā)作的客觀原因是環(huán)境的刺激。有個女病人每次發(fā)作時,都感到眼前火光熊熊,樓梯折斷。原來這個女病人家中曾遇到一場大火,并燒死了一個女傭人。所以每當發(fā)作都出現(xiàn)當年遭受創(chuàng)傷的情景與體驗。這種病人在生病前遇到較大的情感刺激,如親人突然亡故、家庭夫妻不和、婚姻破裂、失戀、失學、鄰里糾紛、與領導不和或事業(yè)上的失敗,加上病人不能正確的總結(jié)原因,造成大腦高級神經(jīng)活動的過度緊張而致病。
      歇斯底里癥實際上是一種精神情緒的發(fā)泄,是一種社會逃避行為。病人一旦覺得承受不住社會的種種壓力,就“逃進病中去”,從而得到別人的同情、關心、諒解。在極端殘酷的戰(zhàn)中時期,有些士兵容易發(fā)生肢體癱瘓的歇斯底里癥。而戰(zhàn)爭一結(jié)束,大部分人不治自愈。有一個病人從小喪母,在參觀了幼兒園之后,突然像孩子似的在床上爬,吐舌頭。當他在一旁聽別人說,孩子要尿尿的,他也把小便尿在床上。這實際上是一種需要得到別人愛撫的“裝病”。有些病人發(fā)病具有表現(xiàn)性,親朋在出兵侵犯而發(fā)作得更厲害。如一個男人兩腿不能行走,有人在時連腿都不能動,一碰就大叫,但到了半夜竟然能夠下床去倒水喝。故護理這種病人人不宜太多,更不能給他不良的暗示。過渡的照顧、過多的提供享受條件也不利于病情的改變。一旦病情轉(zhuǎn)好,就應該鼓勵他們做些正常的家務活,并投入工作。
      
  •     P90 杜拉一反常態(tài),沒有任何辯駁地聆聽我的話,她似乎被激動。
      
      P96 在精神分析治療的期間,新癥狀的形成總是被阻止。
      
      P96 它們具有這樣的特征:即它們以醫(yī)生本人來代替以前的某人。
      
      P97 其它的轉(zhuǎn)移關系構(gòu)造比較巧妙;它們的關系已經(jīng)過一種潤濕的功夫——即“異華作用”——并且藉著對醫(yī)生本人或環(huán)境的某些真實特性的機靈利用,它們甚至可以為意識所接納。
      
      P97 分析治療也不至于因為轉(zhuǎn)移關系而加強新的負擔給病人。
      
      P98 精神分析治療并不制造轉(zhuǎn)移關系,它只是使它們展現(xiàn)而已,就象其它許多隱藏的精神因素被發(fā)覺一般。
      
      P99 但我對第一個警告充耳不聞,我以為既然沒有進一步的轉(zhuǎn)移關系發(fā)展,而且分析的材料還沒用來,我還有許多時間可供利用。
      
      
      估計金山快譯也就這樣了吧……另,書皮上寫的作者名字是“弗洛伊德”,里邊全是“佛洛依德”……
      
  •     前些天在博客上偶見介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畫,然后突然想起受試這個詞兒 psycho這詞兒前綴 也著實吸引人變態(tài)心理犯罪心理夢的解析潛意識力比多 總要找點兒理論依據(jù)吧 他祖父心理學家的弗洛伊德能落下么 《少女杜拉的故事》這份心理分析病理報告本應該非??菰锏?基本上不是專業(yè)人士 若不是圖慕弗洛伊德的大名 估計讀這本書的人 會比較少吧,各種風格迥異的插圖 大大增加了這本書的“可讀性” 呵呵呵 夢的解析 關于弦波 不是那樣容易理解的 冰山之下的重重包圍的潛意識 若真的探究起來 人人都可以寫部有關自己的精神病史來讀這本書最好先有些心理學基礎 不然就太枯燥了
  •      這本書是我在幾年前看的,談話的內(nèi)容不記得了,只記得弗洛依德對同性戀的一段看法。他說人或多或少是存在同性戀情節(jié)的,女性尤為甚。當時,我年紀還不大,呵呵,反正是處于青春期,對什么都好奇卻又什么都不知的時期。說來,哥哥張國榮好像也是在那一時期去了另一界的,同性戀話題也是那一陣子起來的。
       現(xiàn)在回頭看看,真是一部不適合在人少不更事的時候讀的書呢,作者主觀臆測的東西太多----更幸好的是,我在之前讀過類似弗洛依德生平的文章,也看了里面幾篇弗洛依德生平的文章。如果是非專業(yè)人士,還是讀完“生平”再看他的正文吧^_^
  •   哈哈,好可愛的評論
  •   當有病的時候是因為你愛一個人沒有得到實現(xiàn)
      而你愛他的原因是你在抗拒對另一個人的愛
      而你愛這另一個人是你轉(zhuǎn)移了對另另一個人的愛
    ~~~~~~~~~~~~~~~~~~`
    好吧~~
  •   讀心理學的人基本都不會這樣去評論這本書,傾向比較學術和病理的角度去分析,我還是第一次聽別人評得這么有趣。
  •   同上~~~~~~~~~
  •   是否可以說是人在感情上的不安全感帶來的結(jié)果?
    不安全感來自于不確定。
    追逐不確定的東西是人的征服欲決定的。
    所以,請淡定,對人,對事。
  •   LS說的太好了 鼓掌
  •   當有病的時候是因為你愛一個人沒有得到實現(xiàn) ,而你愛他的原因是你在抗拒對另一個人的愛, 而你愛這另一個人是你轉(zhuǎn)移了對另另一個人的愛 。以此類推。。。盡可能組合。。。 而所有這些愛后面的推動力是力比多, 性欲 評論的很徹實。
  •   那就 沒辦法 正常的愛一個人了嘛
  •   有空了一定會看的,早就聽說這本書了
  •   有時間就想看了...
  •   剛買了這本書,在讀~
  •   我是在圖書館借的,慚愧~~
  •   你真把這當小說了?
  •   這難道不是小說么
  •   肯定不是小說啊
    這是弗洛伊德寫的一個病例報告
  •   報告小說。。
  •   弗洛伊德并沒有虛構(gòu)內(nèi)容,他所報告的重點一個少女是青春期的力比多活動。
    個人看法:愛情只是荷爾蒙失調(diào)的結(jié)果
  •   我看這書的時候覺得像推理小說,每個人和杜拉的關系和這種關系變化的原因,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圖。杜拉自己在治療過程中的隱瞞和接受。
    至于愛情到底是個啥,你覺得是荷爾蒙失調(diào)就是吧。
  •   很多人的“愛情”不過是歇斯底里癥~
  •   說的太好啦,很同意你的觀點。。謝謝分享
  •   這個小女孩知道太少又想得太多~
  •   讓我崩潰了。就有哪些插畫,這本書已經(jīng)不知消失在哪位男同學的手中....唉
  •   原來崩潰的不止我一個
  •   有那么多裸女看還是不錯的。學校門口的35折書店買的人飄過……
  •   沒錯,就是給毀了。
  •   這個版本的翻譯很有問題。德語里的叢句表達不可以這么生硬的照搬,況且德語寫作就好端著說話。本來很好理解的一句話,非要反套反,兜了又悠。求更好的翻譯版本。
  •   同感。覺得不是在讀一本書
  •   ”很難理解序里所說的“文學才華”“同感,讀完了,不懂!
  •   去讀讀這本書~呵呵
  •   超級賽亞龜說他的英文名就是杜拉
    我看過,可能翻譯的比這個好
    大學里剛進來的時候就看了
  •   這個是誰?
  •   我覺得每一句都沒什么語病,挺好的。
  •   呵呵,有道理!
  •   這類書籍的枯燥感確實來于理性+知性的心理分析.而這些如果主觀不加思索的直觀判斷,又會覺得這類書籍是否有事后諸葛之嫌.
    這本書籍,我個人覺得到確實更能被一般讀者所接受,而其實不是媒介推崇下的書,電影,音樂......真正打算投入了解的人,本身是對其有需要的.
    我看得很慢,那些插圖,倒是讓我了解更多的畫家,心理分析確實很有意味,但這些也都是需要時間積累.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