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1 出版社:教育科學出版社 作者:高益民 編 頁數:364 字數:361000
前言
池田大作先生是享有盛名的思想家和社會活動家,他長期致力于和平、文化和教育事業(yè),在國際上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曾獲聯(lián)合國和平獎等多項榮譽稱號,他與湯因比等世界著名學術大師、思想家、作家等的對話錄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池田大作先生堅定不移地倡導和支持中日友好事業(yè),更使他的思想在中國具有特別的影響力。池田大作先生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在民間推動中日友好,曾于1968年發(fā)表了著名的《日中邦交正?;浴?,40余年來,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為中日友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目前,池田大作先生所獲得的大學榮譽稱號有298個之多,其中有117個是中國的大學授予的。近年來,池田大作先生和他所創(chuàng)辦的創(chuàng)價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的友好交流也在日益加深。2006年,北京師范大學授予池田大作先生名譽教授稱號,這是池田先生所接受的第200個大學榮譽稱號。中日兩國政府對此都非常重視,我國國務委員唐家璇、教育部部長周濟、對外友協(xié)會長陳昊蘇、中日友協(xié)會長宋健均發(fā)了賀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文部科學大臣伊吹文明也發(fā)了賀信。此外,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蘇聯(lián)前總統(tǒng)戈爾巴喬夫等政要以及世界文化名人和世界各國的相關學術團體也都通過各種形式紛紛祝賀池田大作先生成為北京師范大學名譽教授。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池田大作先生與我國著名教育家、中國教育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顧明遠先生的教育對話目前正在進行之中,雙方已有四度長篇書簡往還,對話錄的部分內容已經在日本發(fā)表。2009年11月,顧明遠先生還經池田大作先生的推薦,榮獲創(chuàng)價大學名譽博士學位。近年來,我國學界對池田大作思想的研究日趨活躍,北京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等單位都舉辦過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和平與教育——池田大作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范大學召開,47所大學與學術團體的約180名中外學者和青年學生參加了此次會議,其中有7名中日學者作了大會主題發(fā)言,48名學者交流了相關研究成果。池田大作先生發(fā)來了長篇獻詞,顧明遠先生作了主題發(fā)言。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葛建平教授(曾于2006年代表北京師范大學授予池田大作先生名譽教授稱號)、創(chuàng)價大學校長山本英夫教授都親臨會場,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表達了兩校對此次會議的高度重視。為了促進我國學界對池田大作思想的研究,在北京師范大學、創(chuàng)價大學、教育科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將此次會議發(fā)表的研究論文結集出版。在編輯過程中,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項賢明教授、石中英教授、劉寶存教授,創(chuàng)價大學川上喜彥先生、上野理惠女士,教育科學出版社李東總編輯、劉明堂先生的鼎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們也向所有參與此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并貢獻論文的學界同仁表示誠摯的謝意!由于我們水平所限,在編輯過程中難免存在不當之處,請同仁與讀者們批評指正。
內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數十篇研究池田大作思想的文章,具體包括:《論智慧與共生教育之重要性》、《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探討》、《和平觀教育:文化傳播者的使命——池田大作思想啟迪》、《從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看東亞道德教育的特點》等。
書籍目錄
“和平與教育:池田大作國際學術研討會”獻詞主題發(fā)言篇教育是溝通和理解的橋梁,是播送和平的種子“和”的哲學、民族際性與國際理解教育池田大作“9·8倡言”簡論1968年“池田倡言”與和平教育創(chuàng)價教育學中的教育目的論——與馮契哲學的比較和平教育的哲學思考論智慧與共生教育之重要性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篇池田大作和平教育思想探討共生、融合:池田大作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及對我國民族教育的啟示試論和平與教育的基本關系——以池田大作教育思想與實踐為中心池田大作以組織的力量推動世界和平的思想探討和平觀教育:文化傳播者的使命——池田大作思想啟迪和平教育與國際理解篇推廣國際理解教育:21世紀大學的新使命論和平教育的歷史演變及實施方式池田大作和平思想與岳麓書院精神研究池田大作“國際理解教育”思想初探“以人為本”與教育篇池田大作的主題思想——人間論從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看東亞道德教育的特點試論池田大作的人生教育思想論池田大作的“以人為本”大學教育觀池田大作的人本教育之實踐——以創(chuàng)價大學學生宿舍和社團活動為例亞洲和平與教育篇發(fā)展中日關系的重要倡言和平視野下的中國觀和日本觀——池田大作思想的現實意義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與東亞安全合作池田大作、公明黨與中日邦交正?;靥锼枷牒蛣?chuàng)價教育——以對創(chuàng)價大學學生的中國觀、領導者觀點的調查為例創(chuàng)價學園的人性教育——激發(fā)人類內在的多元可能性的人性教育理念牧口常三郎與約翰·杜威——對地理學的關注教育、哲學與美學思想篇從《青春對話》透析池田大作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兼與當代中國的理想信念教育比較池田大作和諧師生關系的基本理念及其現實意義教育生產力視角下的池田大作教育思想研究尋找池田哲學的原點——以兩部對話錄為核心池田大作思想原點初探——以其倡言為中心。池田大作的生命哲學思想初探池田大作美育理論與實踐道家思想與池田大作的生命自然觀試論池田大作先生的音樂文化思想——以音樂功能為中心
章節(jié)摘錄
我本身在這個時代度過了少年歲月,一想到教育上的瘋狂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悲劇,我便心生厭惡。不能讓輕視生命、利用青年、敵視異文化的褊狹的教育重演。重視生命、關愛青年、尊重不同文化的教育才是把人類的歷史從黑暗轉向光明的關鍵。我堅信這一點,并為之付出了行動。蔡元培先生洞察:“教育是幫助被教育的人給他能發(fā)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類文化上能盡一份子的責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種特別器具,給抱有他種目的的人去應用的。”這里實際上提出了更為寬泛的“世界公民教育”的目標,也高瞻遠矚地展望了“面向教育的社會”,我由衷共鳴并贊嘆不已。倡導生命尊嚴的哲學才是教育的基礎善惡的基準因時因地而異,但絕對不變的普遍價值基準是“生命的尊嚴”。真正的教育,不可缺少同傷害和蹂躪生命的傲慢與愚蠢進行戰(zhàn)斗的毅力和智慧。因此,教育的基礎需要有牢固的生命觀和生命哲學。這正是能糾正扭曲的拜金主義風氣,能與恐怖、紛爭、環(huán)境破壞等各種全球問題進行對決的最根本的力量。眾所周知,孟子基于孔子的“仁”而展開了“四端”說,他對于人內在的善性深信不疑。他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睈烹[之心、同情心是所有人都具備的。看見小兒落井,誰都會立即救助?!叭省⒘x、禮、智”等德目,本來就蘊藏在萬眾心中。這種人性觀,作為東方的教養(yǎng)被廣泛地繼承下來。把萬眾心中的善性誘發(fā)出來,正是人本教育的使命。我們在孔子和弟子們的師徒對話中能看到典型的實例。
編輯推薦
《和平與教育:池田大作思想研究》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