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教育科學 作者:王吉慶 頁數:292 字數:291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王吉慶、李寶敏所著的《信息技術課程導學論》與《信息素養(yǎng)論》和《信息技術課程與教學論》共同構成了作者在信息技術課程研究方面的“三論”,重在從理論和實踐層面講述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的理念、方法,以及具體的導學目標與內容分析、導學過程設計、導學的實施及其評價與反思,從而為讀者提供切合實際的幫助。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概述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反思
一、我國信息技術課程的發(fā)展
二、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目前存在的若干問題
三、信息技術課程的特點
第二節(jié) 對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的詮釋
一、為什么提出導學
二、什么是導學
三、信息技術課程實現導學的基礎
四、信息技術課程中導學的過程
第三節(jié) 信息技術教師導學能力分析
一、信息技術教師導學能力的三維模型
二、信息技術教師的科學認識能力
三、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技術能力
四、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藝術能力
第二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方法面面觀
第一節(jié) 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信息性狀分析
一、學習過程中信息獲取的途徑——信息場
二、學習過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信息流
三、導學過程中信息性狀的應用
第二節(jié) 方法觀——信息技術課程導學方法分析
一、大班教學導學方法分析
二、小組學習導學方法分析
三、個人學習導學方法分析
四、網絡學習導學方法分析
第三節(jié) 策略觀——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策略運用
一、教師的引導作用與相關策略
二、教師的教導作用與相關策略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與相關策略
四、教師的輔導作用與相關策略
第四節(jié) 技巧觀——信息技術課程導學技巧探討
一、表達方面的技巧
二、提問方面的技巧
三、組織活動方面的技巧
四、控制方面的技巧
第三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目標與內容分析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目標分析
一、回顧與反思
二、全面認識信息技術課程目標,解讀信息技術課程標準
三、信息技術課程目標體系分析
四、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學習目標的分析與闡明
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課程學習內容分析
一、關于課程學習內容分析
二、信息技術課程層面內容分析
三、單元內容分析
四、單元內容分析的策略與方法
五、案例分析
第四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過程設計
第一節(jié) 宏觀層面:信息技術學期課程設計
一、回顧與反思
二、關于信息技術學期課程設計
三、全面鉆研課程標準及教材,為學期課程設計奠定基礎
四、學期課程設計的內容
五、學期課程設計的有效途徑
六、學習活動安排
第二節(jié) 中觀層面:信息技術課程單元教學設計
一、走進單元設計
二、單元主題分析
三、單元結構分析
四、單元學習活動設計
五、單元評價設計
六、單元教學計劃
七、撰寫單元教學計劃
第三節(jié) 微觀層面: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設計
一、關于課堂教學設計
二、課堂教學設計的步驟
三、課堂教學中教學策略的選擇
四、教學流程設計
五、教案設計與編寫
六、選用課堂教案模板,完成教案設計
第五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的實施
第一節(jié)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中的教師角色
一、認識教師自身的角色,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把握自己,不越俎代庖
三、自我反省
第二節(jié)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的重點
一、明確方向,把握內容
二、把握過程
三、把握評價
第三節(jié) 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一、關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二、如何預設
三、如何促進生成
四、回顧與反思
第六章 信息技術課程導學評價與反思
第一節(jié) 關于信息技術課程導學評價
一、認識導學評價
二、教學目標評價
三、教學過程評價
四、教學藝術和特色評價
五、評價標準
第二節(jié) 反思與調整
一、回顧與反思
二、正確認識教學反思
三、掌握反思的過程與方法
四、學寫教學反思日記
五、教學反思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