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12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作者:吳泊良 主編 頁數:178 字數:263000
前言
為了貫徹落實全國職業(yè)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切實解決目前機械設計制造類專業(yè)(包括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教材不能滿足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教學改革和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需要的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一批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實踐能力強的教師與行業(yè)、企業(yè)一線專家,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共同研究、制訂機械設計制造類專業(yè)培養(yǎng)計劃和教學大綱,并編寫了相關課程的教材,共40種。在教材的編寫過程中,我們貫徹了以下編寫原則:一是充分汲取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在探索培養(yǎng)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和教學成果,從職業(yè)(崗位)分析入手,構建培養(yǎng)計劃,確定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二是以國家職業(yè)標準為依據,使內容分別涵蓋數控車工、數控銑工、加工中心操作工、車工、工具鉗工、制圖員等國家職業(yè)標準的相關要求;三是貫徹先進的教學理念,以技能訓練為主線、相關知識為支撐,較好地處理了理論教學與技能訓練的關系,切實落實“管用、夠用、適用”的教學指導思想;四是突出教材的先進性,較多地編入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新工藝的內容,以期縮短學校教育與企業(yè)需要的距離,更好地滿足企業(yè)用人的需要;五是以實際案例為切入點,并盡量采用以圖代文的編寫形式,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述教材的編寫過程中,得到有關省市教育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以及一些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大力支持,教材的諸位主編、參編、主審等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我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懇切希望廣大讀者對教材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修訂時加以完善。
內容概要
本書為國家級職業(yè)教育規(guī)劃教材,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yè)能力建設司推薦。 本書根據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教學實踐,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組織編寫。全書分“簡單機床部件的拆裝與零件測繪”“復雜機床部件的拆卸、檢測、裝配與調整”“機床機械零部件總裝配、檢測與調整”“機床維護保養(yǎng)”4個模塊,每一個模塊又細分為幾個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的機械設備維修維護與管理能力為目標,以完成崗位典型工作任務為驅動,將機械設備維修工程技術人員應具備的基本技能點和知識點融合在各個訓練任務中,以達到教、學、練統(tǒng)一的目的,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掌握設備維修維護與管理的要點。 本書既適合作為高職院校數控維修技術專業(yè)、機電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機修鉗工、機械設備維修與管理等課程的教材,也適合作為廣大從事設備維修維護與管理人員的培訓教程,同時可以供機械設備維修維護與管理崗位相關人員參考,或作為自學用書。
書籍目錄
模塊一 機床簡單部件的折裝與零件測繪 任務1 拆卸車床尾座 任務2 測繪尾座頂尖套 任務3 裝配車床尾座模塊二 機床復雜部件的拆卸、檢測、裝配與調整 任務1 拆卸與檢測主軸箱主軸 任務2 裝配與調整變速鏈傳動機構 任務3 裝配與修復齒輪傳動機構 任務4 裝配、調整離合器 任務5 裝配、檢測與調整主軸軸組 任務6 裝配與調整帶傳動機構 任務7 潤滑與密封主軸箱模塊三 機床機械零部件總裝配、檢測與調整 任務1 檢測車床主要精度指標 任務2 車床主要部件的拆卸 任務3 床身的檢測、調整 任務4 刮配車床床鞍 任務5 安裝車床溜板箱 任務6 安裝主軸箱和尾座及其他零部件 任務7 車床的試車和驗收模塊四 機床維護保養(yǎng) 任務1 了解車床安全操作規(guī)程 任務2 了解車床維護保養(yǎng)計劃附錄
章節(jié)摘錄
插圖:二、刮削技術刮削是鉗工的基本操作方法之一,使用各種不同形狀的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去一層薄薄的金屬層,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刮削的勞動強度比較高,尤其是在機床制造的裝配工序,刮削的工作量相對于整個裝配工作量來說,占有很大的比例。通常,工件經過刨、銑等機械加工后,達不到工藝圖樣的要求,往往要憑借刮削的方法來保證和進一步提高工件的精度。例如:(1)相互運動著的導軌副,它的兩個摩擦面要求有良好的接觸率,接觸面積大,承受的壓力也就大,耐磨性就好。(2)相互連接的兩個工件中,結合表面質量高,連接的剛度就強,能使部件的幾何精度更趨于穩(wěn)定,不易產生變形。(3)對有密封性要求的表面,如果表面質量差,就會產生漏油、漏氣等不良現(xiàn)象。(4)要求有準確的尺寸和公差配合的工件,而且這些相配工件的尺寸都必須保證在允許的公差范圍內。(5)機床在裝配過程中,要求達到理想的幾何精度,需通過調整封閉環(huán)的尺寸來實現(xiàn)。以上所述各項質量要求,一般都需要通過刮削來達到。因此,要求對刮削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1.刮削原理和一般刮削過程(1)刮削原理刮削也是金屬切削的一種形式,但和車、刨、銑等機械加工的連續(xù)切削不同,由車、刨、銑等加工出來的工件表面精度,主要依靠工作母機本身的精度。由于在連續(xù)切削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因素引起的振動、刀具的磨損以及熱變形等情況,使加工出來的工件表面精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刮削主要是運用顯示凸點和微量切削來提高工件的精度和表面質量。刮削的要點有二:1)通過顯示凸點法,能夠準確地顯示出工件表面上不合格的部位,即將工件平面上較高的部位顯示出來,并加以分析,有助于刮除。2)選擇合適的刮刀,進行微量切削,刮去較高部位的金屬層。這樣經過反復地顯示凸點和合理地進行刮削,能使工件的加工精度達到預期的要求。(2)刮削前的準備工件在刮削前,要清理表面的銹跡,倒鈍棱邊和去掉毛刺,然后進行調整。如被刮工件的面積較小,又只要求表面的直線度誤差時,可由推磨的標準平板根據顯點來保證,像這類工件不需用可調墊鐵支撐,只要讓它自然地與地面接觸,塞平牢固即可。如果是刮削導軌和大的平面,直線度誤差不能單純地由推磨的標準平板獲得,需要通過測量,則被刮工件應采用可調墊鐵支撐,以便于測量時調整。
編輯推薦
《機床機械零部件裝配與檢測調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yè)能力建設司推薦。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