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5 出版社: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作者:周曉宏 編 頁數(shù):395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將加工中心高級技能考核培訓的“應知”和“應會”內(nèi)容作了簡明的敘述。全書共分兩篇:知識篇和技能篇。主要內(nèi)容包括:讀圖與繪圖、零件的精度檢測與加工精度分析、加工中心的液壓與氣壓系統(tǒng)、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統(tǒng)、加工中心的典型結構、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藝、專業(yè)數(shù)學計算、宏程序的應用、三維CAD/CAM—UG NX3.0的應用、加工中心的操作、加工中心常見故障處理與檢驗、加工中心高級技能考核實例分析。 本書特別介紹了加工中心宏程序的使用方法以及運用UG軟件進行自動編程的方法,還重點介紹了XH714B加工中心(SINUMERIK 802S/C系統(tǒng))和TK7650加工中心(SINUMERIK 810D/840D系統(tǒng))的組成及操作方法。在各章后面配有大量與加工中心高級技能考核范圍和內(nèi)容相符合的習題,所有習題都附有詳細答案,以便讀者練習和自學?! ”緯勺鳛榧庸ぶ行母呒壖寄芸己伺嘤柕慕滩?,讀者對象為機電類本科、高職、中專、技校學生和從事數(shù)控技術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本書由深圳技師學院副教授、高級技師周曉宏主編,深圳技師學院李瑞任副主編并編寫了第九章,肖清、胡旭蘭參加編寫。深圳技師學院成亞萍副教授主審。
書籍目錄
知識篇 第一章 讀圖與繪圖 §1-1 復雜零件圖的識讀 §1-2 裝配圖的識讀 §1-3 零件測繪 §1-4 第三角畫法簡介 習題一 第二章 零件的精度檢測與加工精度分析 §2-1 形位誤差的檢測 §2-2 精密量儀的使用 §2-3 影響加工中心加工精度的因素和改善措施 習題二 第三章 加工中心的液壓與氣壓系統(tǒng) §3-1 加工中心液壓傳動系統(tǒng) §3-2 加工中心氣壓傳動系統(tǒng) §3-3 加工中心的潤滑、冷卻系統(tǒng) 習題三 第四章 加工中心的控制系統(tǒng) §4-1 加工中心控制系統(tǒng)基礎 §4-2 加工中心數(shù)控系統(tǒng)的組成和連接 §4-3 加工中心的伺服系統(tǒng) §4-4 加工中心的數(shù)控檢測裝置 §4-5 PLC在加工中心上的應用 習題四 第五章 加工中心的典型結構 §5-1 加工中心的分類、組成與結構形式 §5-2 立式加工中心的典型結構 §5-3 臥式加工中心的典型結構 §5-4 加工中心刀具系統(tǒng) 習題五 第六章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藝 §6-1 加工中心加工工藝的制定 §6-2 工藝尺寸鏈的計算 §6-3 加工中心的鏜削加工 §6-4 加工中心高速切削加工 §6-5 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典型零件的工藝分析 習題六 第七章 專業(yè)數(shù)學計算 §7-1 數(shù)學基礎知識 §7-2 加工中心手工編程中的數(shù)值處理 §7-3 專業(yè)數(shù)學計算實例 習題七 第八章 宏程序的應用 §8-1 宏程序概述 §8-2 B類宏程序的編程指令 §8-3 B類宏程序編程與加工實例 習題八 第九章 三維CAD/CAM--UG NX3.0的應用 §9-1 UG NX3.0概述 §9-2 CAD模塊 §9-3 CAM模塊 §9-4 UG NX3.0應用綜合實例 習題九 技能篇 第十章 加工中心的操作 §10-1 XH714B加工中心(SINUMERIK 802S/C系統(tǒng))的組成及操作 §10-2 TK7650加工中心(SINUMERIK 810D/840D系統(tǒng))的組成及操作 §10-3 加工中心操作技巧 習題十 第十一章 加工中心常見故障處理與檢驗 §11-1 加工中心機械部件常見故障的處理 §11-2 加工中心數(shù)控系統(tǒng)常見故障的處理方法 §11-3 加工中心伺服系統(tǒng)常見故障及診斷方法 §11-4 加工中心的安裝、調(diào)試與驗收 習題十一 第十二章 加工中心高級技能考核實例分析 §12-1 考核實例一 §12-2 考核實例二 §12-3 考核實例三 §12-4 考核實例四 §12-5 考核實例五 習題十二 習題答案 習題一答案 習題二答案 習題三答案 習題四答案 習題五答案 習題六答案 習題七答案 習題八答案 習題九答案 習題十答案 習題十一答案 習題十二答案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主視圖是表達機器或部件裝配關系和工作原理較多的一個視圖,在分析視圖時,應以主視圖為主,對照其他視圖進行。 分析臺虎鉗裝配圖可知,該裝配圖由主視圖、俯視圖和左視圖3個基本視圖組成,主視圖采用了全剖視圖,左視圖作了局部剖。通過對投影關系的分析和剖面線方向的判別,可看清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主視圖主要表達了螺桿2和鉗身1、螺桿2和活動鉗身3的裝配關系,以及鉗身l和活動鉗身3之間的連接關系。左視圖主要表達了用螺釘6在活動鉗身3中卡住螺桿2的可活動的連接關系。俯視圖主要表達了組成臺虎鉗的各零件之間的前后和左右的相對位置關系?! 。?)分析尺寸。分析裝配圖中每個尺寸的作用,分析哪些是規(guī)格(性能)尺寸,哪些是裝配尺寸,哪些是安裝尺寸,哪些是外形尺寸等。對于配合尺寸,要讀懂是哪兩個零件之間的配合,還要讀懂兩配合件的配合性質及精度要求等?! ∪缗_虎鉗裝配圖中,0~70是規(guī)格尺寸,說明該臺虎鉗可夾持厚度不超過70mm的工件。Tr12是配合尺寸,說明了螺桿2上的外螺紋與鉗身l上的螺紋孔的配合要求,這兩個零件,C的配合屬于基孔制間隙配合;φ8H9/f9也是一個配合尺寸,說明螺桿2的尾部軸段與活動鉗身3上的孔的配合是基孔制間隙配合。28H9/i9說明活動鉗身3上的滑道與鉗身l上的滑槽的配合屬于基孔制間隙配合。190~260、70、52是臺虎鉗的外形尺寸,為包裝、運輸、安裝提供了參考數(shù)據(jù)。40是一個重要的相對位置尺寸,說明螺桿2的軸線與底面的相對位置是40mmC?! 。?)深入分析工作原理。在對視圖、尺寸及技術要求等分析的基礎上,從主視圖著手,按照裝配干線(或運動干線),逐步搞清楚每個零件的主要作用和部件的工作原理?! ∨_虎鉗的工作原理:從主、左視圖的投影關系可知,通過壓板4和兩個螺釘5將活動鉗身固定在鉗身1的滑槽內(nèi),活動鉗身3可以在滑槽內(nèi)滑動。通過螺釘6將螺桿2與活動鉗身3相連接,螺桿2可相對活動鉗身3轉動。通過旋轉螺桿2,螺桿便可相對鉗身l旋人或旋出,從而帶動活動鉗身3張合,以固定工件。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