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記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  作者:聞人軍  頁數(shù):297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考工記》是中國春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yè)各工種規(guī)范和制造工藝的文獻。這部著作記述了齊國關于手工業(yè)各個工種的設計規(guī)范和制造工藝,書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業(yè)生產(chǎn)技術、工藝美術資料,記載了一系列的生產(chǎn)管理和營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思想觀念。   本書是關于研究《考工記》的專著。

書籍目錄

引論第一章 初探篇引言第一節(jié) 《考工記》上卷簡介第二節(jié) 《考工記》下卷簡介第二章 價值篇(上)引言第一節(jié) 木車設計制造技術之總匯第二節(jié) 爐火純青的青銅冶鑄技術第三節(jié) 登峰造極的銅兵與廬器第四節(jié) 制弓矢和射箭術的高度總結第五節(jié) 防護裝備的代表——皮甲第六節(jié) 鐘鼓之樂第七節(jié) 形形色色的禮玉第八節(jié) 侯與射侯第九節(jié) 施色工藝第十節(jié) 造型藝術第三章 價值篇(下)第十一節(jié) 建筑制度與技術第十二節(jié) 井田水利工程第十三節(jié) 陶瓷第十四節(jié) 生物地理分布第十五節(jié) 動物分類第十六節(jié) 實用數(shù)學第十七節(jié) 二十八宿與四象第十八節(jié) 手工業(yè)生產(chǎn)管理經(jīng)驗第四章 源流篇引言第一節(jié) 寫作地點與年代第二節(jié) 今本《考工記》的由來第三節(jié) ,歷史上的研究第四節(jié) 近世中外的《考工記》研究第五章 方法篇引言第一節(jié) 過語言文字關第二節(jié) 《考工記》注釋導讀第三節(jié) 文獻參照與文物印證第四節(jié) 新法研究舉隅第六章 校注篇第一節(jié) 《考工記》卷上第二節(jié) 《考工記》卷下第七章 今譯篇第一節(jié) 《考工記》卷上譯文第二節(jié) 《考工記》卷下譯文第八章 新考工記圖引言新考工記圖插圖圖版附錄:《考工記》研究論著索引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在第一部分里,指出了制弓的六種原材料(干、角、筋、膠、絲、漆)各自所起的作用。關于干材,說明干材有七種來源,以柘木為上,竹最次。接著闡明了選擇、剖析和處理干材的要領,如“凡析干,射遠者用孰(勢),射深者用直?!标P于角的選擇,介紹了鑒定優(yōu)劣的方法,闡釋了其中的道理,并指出“角長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理”的牛角,與整頭牛的價值相等。關于膠的選擇,闡明了優(yōu)質膠的標準,并介紹了鹿膠等七種上等動物膠。關于筋的選擇,說明筋以“小簡而長,大結而澤”為佳,并指出了治筋的關鍵:“筋欲敝之敝。”至于漆與絲,文中亦提出了選擇標準:“漆欲測,絲欲沈。”第二部分包括下列內(nèi)容:(1)關于制弓周期的論述。制一張弓需頭尾三年方成。即:“冬析干,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冰析灂……春被弦則一年之事?!辈⒄f明之所以這樣安排的原因:“冬析干則易,春液角則合,夏治筋則不煩,秋合三材則合,寒奠體則張不流,冰析灂則審環(huán)?!保?)加工弓干和牛角的工藝要領,并指出如果“斷目不荼”,使用日久必然傷筋。(3)闡明干、角要多次浸治,“幫”的厚薄要適當,絲膠纏繞要有重點,疏密均勻。又指明如果“斵摯不中,膠之不均”,使用日久必然傷角。(4)指出角的處理要領是角長應達弓隈,說明角的長短不當之弊及長短適當之利,同時也涉及到柑的功用。(5)闡明用火揉干、用火揉角、治筋、煮膠的技術要求和目的:“撟干欲孰于火而無贏,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焊,引筋欲盡而無傷其力,鬻膠欲孰而水火相得,然則居旱亦不動;居濕亦不動?!辈⑴u“賤工”“必因角干之濕以為之柔(揉)”,造成了不良的后果。

編輯推薦

《考工記》:國學經(jīng)典導讀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考工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中國古老行業(yè)的解讀,有啟迪意義
  •   內(nèi)容充實,了解古代手工業(yè)發(fā)展歷史。
  •   拿著的手感還不錯,關于考工記評注內(nèi)容很多,原文及其解釋不是很多,圖文分開布置的,前邊都是文字,后邊集中都是圖。
  •   內(nèi)容比較靠譜,考證認真周詳。缺點是夾雜了作者的一些個人私貨,比如焚書坑儒這種已經(jīng)證明歷史誤傳的東西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