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九則

出版時間:2012-9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作者:荊孔榮  頁數(shù):341  字數(shù):270000  

前言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看完荊孔榮同志送來《教子九則》的書稿被深深打動了。這是一部飽含思想性與藝術性、通俗易懂的教子讀物,可以稱作他2010年出版的《人生九品》的姊妹篇。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關心下一代??墒牵袂G孔榮同志這樣嚴格、真心,花費那么多心血著書立說,卻是不多見的??梢哉f,《教子九則》是一部很好的修養(yǎng)讀物,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佳作。    普天下每一位父母親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但如何去培養(yǎng)?荊孔榮同志在《教子九則》一書里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嘗試,為許多家長指點迷津。    《教子九則》顧名思義就是教育孩子要掌握九個原則,即從小從早、隨齡施教、因人施教、全面兼顧、言傳身教、激勵為主、重視環(huán)境、配合學教、關注社教。全書涉及內(nèi)容很廣,共搜集古今中外故事400多個,有立論,有闡述。對于家長和孩子,都是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父母讀一讀,了解孩子的成長變化,對教育培養(yǎng)孩子會得到諸多啟示與受益。孩子讀一讀,就能知道自身如何為實現(xiàn)自我去奮斗,也能感悟到父母為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期盼,從而萌生感恩和責任。    養(yǎng)育孩子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教育孩子成才更是復雜不易之事。孩子的未來,是家庭的未來,也是國家的未來。教育孩子,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缺一不可,而家庭、父母永遠是第一位的,孩子未來的道路就在父母的引導。    《教子九則》是一部情真意切的教子書,一部子女成才的啟示錄,一部家庭教育的優(yōu)秀讀物。愿更多的家長、孩子,更多的讀者能讀到此書,并從中受益。    董壽安    2012年3月29日

內(nèi)容概要

普天下每一位父母親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成才。但如何去培養(yǎng)?荊孔榮同志在《教子九則》一書里進行了很好的探索、嘗試,為許多家長指點迷津。
荊孔榮同志編寫的《教子九則》是一部情真意切的教子書,一部子女成才的啟示錄,一部家庭教育的優(yōu)秀讀物。

作者簡介

荊孔榮,1941年元月生,山西平陸人。1968年大學畢業(yè)后,在門市部做營業(yè)員。曾在庀權、平陸、新絳、稷山等地工作,由門市部主任、農(nóng)機管理站站長、公社黨委副書記、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到常委組織部部長、縣政府常務副縣長、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山西省第九屆人大代表。他的文章《豎持選拔干部原則》、《還是注意點實際好》、《四包一聯(lián)是穩(wěn)定農(nóng)村社會治安的有效途徑》等,先后在國家、省級刊物上發(fā)表。他編寫的大型現(xiàn)代劇《山路彎彎》演出后得到廣大群眾的好評。

書籍目錄

一則 從小從早
(一)優(yōu)良品格從小培養(yǎng)
1.多動手腦愛勞動
2.拮據(jù)艱辛能儉樸
3.不騙不哄講誠信
4.多盡責任知孝道
(二)錯誤弱點及早糾正
1.有錯及時糾
2.弱點早矯正
3.任性要早防
(三)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1.德——人的合格證
2.智——事業(yè)的資質(zhì)
3.體——幸福的基礎
4.關——完善之必需
二則 隨齡施教
(一)嬰幼時期(0-6歲)
1.保護好孩子身體的安全
2.保證孩子有個正常心理
3.培養(yǎng)孩子有個良好習慣
(二)兒童時期(7—12歲)
1.尊師友生熱愛學校
2.廣讀博覽豐富知識
3.繼續(xù)提升品格
(三)少年時期(13—17歲)
1.培養(yǎng)自控能力
2.保護質(zhì)疑天性
3.完善處世能力
(四)青年時期(18歲以后)
1.節(jié)制貪欲公義為上
2.民利為上熱愛祖國
3.提升做事能力
三則 因人施教
(一)必須尊重差異
1.無視差異釀惡果
2.生搬硬套鬧笑話
3.順其情趣自成功
(二)只能因勢利導
1.善于觀勢
2.因勢定向
3.依向善導
(三)不能主觀想象
四則 全面兼顧
(一)持之以恒
1.忌忽冷忽熱
2.要愚公移山
(二)循序漸進
1.欲速不達
2.逾矩必敗
3.功到自成
(三)及時統(tǒng)一
1.理念統(tǒng)一
2.方式溝通
(四)嚴慈相濟
1.父教不可缺
2.母教不能少
(五)智能并進
五則 言傳身教
(一)言教不可低估
1.言教最及時
2.言教不能廢
3.言教勿哆唆
(二)書教不可小視
1.書信易入心
2.詩字針對強
3.“家訓”較規(guī)范
(三)身教重于言教
1.身教最現(xiàn)實
2.身教最感人
3.身歪影必斜
(四)言傳身教最佳
六則 激勵為主
(一)獎勵適當
1.及時、恰當
2.公開、真誠
3.精神為主
4.褒中有貶
5.獎勵共享
(二)懲罰適度
1.明因冷靜
2.切勿張揚
3.能恕勿罰
4.促其自省
5.貶中有褒
6.為過擔責
7.適當懲罰
8.搞好善后
(三)鼓勵為主
1.尊重孩子
2.平等交流
3.鼓勵向上
七則 重視環(huán)境
(一)居住環(huán)境宜人
1.選好周邊環(huán)境
2.引導適應環(huán)境
3.和睦鄰里關系
(二)家庭氛圍良好
1.健康文明的成長氛圍
2.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3.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
(三)父母素質(zhì)高尚
八則 配合學校
(一)尊師重學教
1.及時入學
2.尊師支教
(二)鼓勵多參與
(三)家校常溝通
九則 關注社教
(一)交際需引導
1.交友辨益損
2.善導防早戀
3.處世要謹慎
(二)求職做參謀
1.求職防止受騙
2.先從卑微做起
3.勤懇認真敬業(yè)
4.細節(jié)不要忽視
5.果敢不要優(yōu)柔
(三)躬行多踐履
1.嬌慣庇護難生存
2.空有理論難成功
3.踐行歷練增素質(zhì)
(四)終身都關注

章節(jié)摘錄

“教子嬰孩、教媳初來”,“幼苗好正”,是我國傳統(tǒng)的俗語?,F(xiàn)代科學也表明,母親懷孕時就與胎兒之間傳遞著一種信號。母親的情緒、營養(yǎng)和內(nèi)分泌變化,都會對胎兒產(chǎn)生影響。如,母親營養(yǎng)不良或面臨壓力,往往會導致嬰兒出生時體重偏輕,使嬰兒左右腦難以同步發(fā)育。要是右半腦比左半腦更活躍,就可能與抑郁癥等精神疾病有關。所以,胎教不是一種無稽之談。在對孩子教育上,有人說3歲之前就奠定了教育基礎,有人說5歲就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不論哪種說法都主張對孩子要從小從早進行培養(yǎng)、教育。    孩子沖出胎衣,呱呱落地,面對的是一個陌生的世界,許多東西要他去辨認,許多表象要他去觀察,許多問題要他去解決,許多奧妙要他去探索……就在這辨認、觀察、解決、探索的過程中,他的品德、性格、習慣也在無聲無息中養(yǎng)成。孩子在嬰兒時期雖不會說話,但已能意識到,哭就能招來母親。他餓了哭,母親就會喂奶;尿濕了尿布哭,母親就會給換尿布。不到1歲的孩子,你抱起逗他,他就手舞足蹈大笑,這就說明他已能感悟到你的關注。他和別的孩子在一起時,別的孩子哭,他也會隨著哭,這就顯示他幼小的心靈已經(jīng)有了同情心,愛的萌芽已經(jīng)長出。孩子這時心靈還無紛擾,猶如一塊潔白的錦緞。你要引導他向善,他那潔白的心靈上就會畫上清晰的善的一筆;你要引誘他作惡,也就會畫上惡的一畫;要是不對他進行教養(yǎng)引導,任其發(fā)展,他就會在自己心靈上胡涂亂抹。伴隨孩子成長,引導他多動手、勞作,他就會勤勞;要是嬌慣、不讓他動手勞作,他就必然懶惰;受到節(jié)儉熏陶,就會節(jié)儉愛物;被浪費習染,必然鋪張奢侈;常隨粗野人,必然不文明。如多年前,印度有一個小孩,剛出生不久就被狼叼到狼窩里,一直跟著狼生活。直到他8歲時才被人發(fā)現(xiàn)從狼窩中救了出來。但由于他一直跟狼生活,不會直立行走,也不會用手拿東西,不會說話。他養(yǎng)成了狼的習性,走路四肢爬行,吃東西用嘴叼,食生肉,見了人就攻擊,而且晝伏夜出,嗥叫如狼……    所以對孩子教育必須從小就開始,千萬不能等孩子“懂事”后再說。孩子“懂事”不懂事,并無截然界限。孩子“懂事”需一個時段,是孩子從出生到“成熟”的這一整個過程,是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老師對其品格的耐心培養(yǎng),潛能的不斷開發(fā)及父母言行舉止、環(huán)境熏陶的結果。要是等孩子長大“懂事”后再教育,就會錯過兒童感官的敏感期和潛能發(fā)達期。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敏感、潛能就會逐漸遞減。這樣,再引導孩子的品行、挖掘孩子的潛能,不僅耗費時間長,而且有些品行、智能也已很難復全,甚至會一去不復返了。    前面說的印度“狼孩”,8歲時被人解救出來后,雖然有專門人員對其進行培訓,但一個簡單的站立就學了2年,走路練了6年……但他的智商仍然遠遠低于同齡人。    天賦遞減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培養(yǎng)兒童的智能隨著兒童年齡的逐漸增大而效果逐漸遞減,也就是說對兒童教育得越晚,孩子與生俱來的品格優(yōu)化和智能的挖掘就會效果越來越差。    美國心理學家弗洛姆研究得出:一般情況下,一個人17歲左右,智力發(fā)育就已達到人生的最高峰。如果把0-17歲的智力發(fā)展水平看做是人生智力的100%的話,那他的智力0-4歲就能發(fā)展到50%,4-9歲又能發(fā)展30%,9-17歲只能發(fā)展最后的20%。難怪,100多年前,一位夫人來到進化論的創(chuàng)始人達爾文家中,專門請教什么時候開始教育孩子最好,達爾文問她孩子多大了?夫人說已經(jīng)兩歲半了。達爾文聽了惋惜地說:“您已經(jīng)遲了,遲了兩年半了……”    教育孩子從小抓起,也是世界各國和地區(qū)教育專家的共識??v觀世界,不論是東方的天命和宿命,還是希臘人的知識主義、藝術主義、自由主義,或是羅馬人的保守主義、黷武主義,或者是猶太人的宗教主義、熱情主義,都是他們在幼年時期所受教育熏陶的結果。所以,對孩子的優(yōu)秀品格、良好習慣、最佳智能教育、挖掘,必須從嬰幼兒時期抓起,才會有最佳效果。    早期教育的意義在于把握孩子的敏感期,及時引導孩子感受新事物。0-3歲,是嬰兒大腦發(fā)育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能有足夠的刺激對孩子今后的發(fā)展十分有益。一般來說,孩子0-3歲是智力、動作、語言、生活習慣等學習的關鍵期。3歲以前嬰兒對多次重復的事物不會厭煩。他們依靠直覺,具有瞬間掌握整體模式的識別能力,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也就是說,3歲前孩子的學習是一種無意識的“模仿式”學習,而3歲后的學習是有意識的“主動學習”。相比之下,無意識的學習對孩子的影響更大,記憶更深刻。比如,剛出生的嬰兒并不能分辨出入的面孔,但到三四個月后,他就具備把母親和別人的面孔分辨出來的能力。他并不是對面孔的特征進行這樣或那樣的分析才記住的,而是在反復的觀察中把母親的整個面孔在他的大腦中原封不動地作為一個“模式”貯存于其中了。所以,一旦錯過了這個學習的關鍵期,后期的學習是很難彌補的。父母長輩一定要把握好孩子教育的最佳時機,這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我們也不能無限制地夸大早期教育的作用。現(xiàn)代也有研究證明,人的一生大腦都有可塑性,一生都要學習,都能學習。把握好孩子早期教育的時機,只是能夠為孩子的一生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我國早就有“三歲看大,五歲看老”的說法。也就是說一個人一生的性格和成就,根據(jù)他幼年時期的品格、氣質(zhì)、言行就能推測出來。所以父母對孩子嬰幼兒時期的品行、習慣、智能的培養(yǎng)效果如何,對孩子的發(fā)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扶孩子學走路,教孩子學說話,引導孩子做人,培養(yǎng)孩子做事,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責任。家庭是生命的搖籃,是人出生后接觸的第一個場所,即人生的第一課堂。父母是孩子的首位養(yǎng)育者,即孩子的第一位老師。這兩個“第一”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孩子從思想道德的形成到為人處世的能力,從衣食住行的行為模式到迎來送往的禮儀的養(yǎng)成,幾乎都與家庭教育密切相關。父母對孩子施教就必須具有早期性、啟蒙性。對孩子的品格、習慣從小培養(yǎng),對孩子的過失、弱點及早糾正,從小就要保證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p1-4

后記

落筆付梓之際,心情仍有揮不去的憂慮……“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喊聲不絕于耳。教育的功利性越來越強,分數(shù)、升學率成為許多父母、學校教育孩子的唯一追求,孩子的思想道德被嚴重忽視……    孩子是未來,孩子的素質(zhì)決定著我們國家的命運?;謴偷赖?、提升孩子的整體素質(zhì),是我們國家、社會和每個父母刻不容緩的責任。    教育孩子包括很多學科,本人才疏學淺,又無成功經(jīng)驗,尤其素質(zhì)有限,在對教育孩子的九種原則的劃歸、提法、議論上,并無什么把握,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同志不吝賜教。    本書的資料、故事都摘自于《生活文摘報》、《人民代表報》、《中華經(jīng)典故事》、《人生寶鑒》、《古今明鏡三百篇》、《中國家教故事》、《中國傳統(tǒng)道德叢書》、《人生與處事》、《待人處世之道》、《好爸爸勝過好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名人是怎樣教育孩子的》、《兒童科學教養(yǎng)200方》、《古今名人教子70法》、《都是爸爸媽媽的錯》、《影響青少年一生的故事》、《父母必須知道的教育心理學》、《好父母、好方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道德法庭》、《成功父親的80教育法則》、《放松做父母培養(yǎng)優(yōu)秀孩子的12堂必修課》、《世界名校教給孩子的24堂素質(zhì)課》等期刊、書報中。作者有:高占祥、王玉德、尹建莉、龐椿盈、郭瑩瑩、陳添福、東子、陳雪梅、張建鵬、胡足青、龍柒、孫京緩、蔣文軍、黃鴻涯、李丹、孫曉云、付晶晶、肖春生、張尚國、紅韻、孟慶軒、趙洋、楊良志、鐘秉琴、王復初、周建華、智爸爸、岳婷、趙穎等,還有部分文章、作者難以覓找,在此一并感謝。    國家民族要昌盛,教育孩子是關鍵。教育是消滅愚昧、野蠻、貧窮、落后的最有效的方法。誠望天下父母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人類,都應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抓好孩子的教育。  讓我們祖國的未來充滿希望吧!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譚守功、張川龍等先生的熱情指導,特別是董壽安、喬登州先生還為拙作寫了序,在此再次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荊孔榮    2012年6月6日

編輯推薦

教育孩子要掌握從小從早、隨齡施教、因人施教、全面兼顧等九個原則。    每一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關心下一代??墒?,像荊孔榮同志這樣嚴格、真心,花費那么多心血著書立說,卻是不多見的。可以說,《教子九則》是一部很好的修養(yǎng)讀物,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佳作。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子九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適合中國家庭教育的一部好書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