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4 出版社:龍門書局 作者:王盛弘 頁數(shù):194 字數(shù):150000
Tag標簽:無
前言
近代“旅行文學”之父是法國的小說家兼詩人拉爾博(ValervNicolas Larbaud,1881—1957)。他家世富裕,畢生都在游歷和寫作里自由自在地度過。1908年他虛構了一個百萬富翁旅行家巴納布特(A.o.Barnabooth),其實是他自己,出版了旅行詩集,開啟了旅行文學的新紀元。 在一首略長的《影像》里,他這樣刻畫四個在不同旅行點上見到的女性影像: 有次在南俄某個山城,一個頭裹圍巾,有如圣母的年輕婦人自山上汲水下來,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向她靠近說話,于是她擔水的肩一斜,水桶很秀氣地觸地。小孩就著桶沿,跪著喝起水來。 另一次是有個清晨在荷蘭鹿特丹,他看著兩名少女并肩上工,在一個鐵橋頭必須分手。她們擁抱,依依,揮手,在人來人往的橋頭留戀了許久。 還有一次是坐南方快車游歷西班牙的安達盧西亞,車子在一個小站停留,一個少女帶著一群小乞丐來乞討,她衣衫破爛,含著微笑,不發(fā)一語,只是跳著舞。月臺灰塵撲撲,她的雙腳黧黑,從裙擺的破洞可以看到大腿,而車上抽著雪茄的紳士們則露出猥褻的笑容。 在記述完這四個少女的影像后,詩中最后寫道: 啊,天主,難道我真的永遠不可能 去認識南俄羅斯那秀雅的女子 鹿特丹那兩個年輕的朋友 以及安達盧西亞那個乞丐姐姐 并加入她們 成為終生不渝的好朋友? (啊,雖然她們大概永遠讀不到這些詩, 不會知道我是誰,以及我心中的感受, 但她們存在著,活在她們那里) 難道我真的永不可能享有認識她們的至大快樂? 以某種神秘古怪的理由。天主,我覺得 和這四個人,我可君臨這整個世界! 在這里舉出拉爾博為例,要顯示的,乃是旅行并非單純的用腳走過、用眼看過,而是用心拂過。讓自己也因此變得豐富與不同。讀了拉爾博的詩句,大概不會有人覺得他矯情感傷,而是讓人有更多的體悟。 其實,帶著心去旅行,原本就是該有的態(tài)度,也是旅行的本質(zhì)。為什么想要去旅行?難道不就是對此時此地的局限和束縛產(chǎn)生了新的想象,才會踏向另外一些陌生的地方嗎?也正因此,每個偉大的文明遂都有過開創(chuàng)性的“旅行家的時代”。古希臘時代的希羅多德在兩海之間旅行十余年,為西方的歷史和地理認知打開了視野。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對中國與中亞、南亞關系的深化發(fā)展,馬可·波羅的《東方見聞錄》對西方世界觀的擴大,都有過先驅(qū)性的貢獻。“旅行家的時代”是一種以善意的好奇,相互探索與靠近的時代。 而今那種大開大闔的文明開創(chuàng)型旅行家的時代,當然業(yè)已一去不復返,但把旅行視為一種借喻,當作“自我精神修煉之旅”(Pilgrim),當作“生命歷程”(Passage,Journey);或者作為理解與溝通過程的“深度旅游”(Tourism in depth),甚或把每個地方當成是重重疊疊的文本,去它的縫隙間尋找意義的“漫游”(Flanerie),所有這些新態(tài)度,早已散在每個領域里。這是旅行意義的擴大與深化。旅行不只是吃喝玩樂與瞎(血)拼,旅行是眾多意義的開始。當代美國旅行文學作家保羅·索魯(PaulTheroux)即說過:“旅行是一種消失。孤獨的旅人走過地理上的窄徑,踽踽的步伐漸趨漫漶。但旅行之書則不然。愈是孤單的旅程,它在空間實驗所說的故事,將大過于生命本身。” 以這樣作為開場,是要推薦當今年輕作家王盛弘的新作《慢慢走》。年紀大一點的人有份天職,那就是對年輕有才的,不應吝惜鼓勵與稱贊。盡管我和王盛弘并不相識,但這本《慢慢走》,在臺灣的旅行文學里,其深度、廣度以及文采,的確是顆耀眼珠玉。 2001年王盛弘因為在網(wǎng)絡上看到一則留言: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后6個月,你希望做些什么?盡管他的生命和這則留言的前提完全不相干,但他還是卷起了行囊,獨自一人到歐洲漫游了3個月。回到臺灣之后,他擬出一個寫作計劃,申請2003年臺北市的文學寫作年金甄選,那年我恰好是甄審委員,會是怎么開的,我已忘記,依稀記得我投的是支持票,結果是入選通過。又經(jīng)過了3年,終于有了今天這本書。從漫游到出書,熬了整整5年,可真是慢工出細活! 這本書有兩個部分:一部分以他的歐洲漫游為題,每篇以一個當今大家已熟知的共通符號為切入點,敘述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另外有個很小的部分則是每篇從一個關鍵詞切入,把字當符號,去回想自己的記憶,那也是種生命之旅。以關鍵詞和關鍵符號作為寫作的形式,就如同人們在寫作時尋找主題,它固然重要,但其實也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仍在于內(nèi)容,只有形式與內(nèi)容兩相得兼,才成其為文章。而《慢慢走》就以它的理性與感性交融,證明了作者在臺灣年輕作家里少有的視野與才華。 就以他歐游見聞這部分為例吧,他主要都在寫蘇格蘭與英格蘭,但他寫的都不是浮在上層的那些景點以及壯觀的事物,而是以漫游者的態(tài)度,透過共通的符號,去看文明的基底,并將所見所思娓娓地加以編織。他做了許多根本的功課,使得漫游有了智性的縱深;但又能將一切歸照自身,因此又有感性發(fā)抒的空間。 因此,他寫網(wǎng)絡時代的@,不但能追根究源,也能去質(zhì)問進步與鄉(xiāng)愁的本質(zhì);探討性別關系,能指出“當專注于男女之間的微小差異時,忽略的正是——相較于兩者的相同——差異極其微小”;他會為了代表金錢的孔方兄這個符號,從真菌這個比喻說起并兼自嘲;他也由乞丐談到庫切(J.M.(20etzee)的《邁克爾·K的生活和時代》,而對人己關系和自由問題作出反思,自有通達剔透的一面。 另外,他對植物和園藝的認知,也是很專業(yè)的,連我這個讀植物學出身的人也覺得驚奇! 而這本書的第二部分,把記憶當作旅程,也同樣極具深意。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時時刻刻都和記憶糾纏難分。美國當代詩人默溫(w.s.Merwin,1927一)有一首詩: 坐在話語之上 很晚了。我聽到了一種喃喃輕嘆 不遠 有如松間夜風或幽暗里的海洋 每件曾經(jīng)發(fā)生和說過的事情的回聲 仍然編織著它的音節(jié) 在大地和沉默之間。 因此,對人,沒有什么是過去。記憶里有未來,回聲也總是拂過我們身上。那是另一種可以對話的旅程。我反而認為他寫《閬》、《井》的部分,更有情感及文學上的稠密度。 因此,王盛弘是可以被期待的。他細細地用功,細細地編織,細細地想,有著另一種年輕而獨特的韻致。我不吝惜對這本書的推崇,是因為不能吝惜! 是為推薦序。
內(nèi)容概要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最后六個月,你希望做些什么?有人說要陪家人,有人期待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王盛弘想:我還沒好好看看這個世界呢。于是他便把手頭的工作做了個了結,著手安排六個月的單人自助旅行,去實踐腦海里那個“一個旅人背著背包五湖四海走去”的圖像……然后有了這本《慢慢走》。
王盛弘以他的文字與攝影作品,細細地記錄下2001年一趟為期三個多月的歐洲之旅,《慢慢走》乍看之下有如一部旅行記事,然而字里行間或插入時事或成長回憶,及對世界潮流之感懷,顯然作者不僅想寫一部游記,更意圖透過游記開展出散文書寫的新模式。慢,是他的內(nèi)在節(jié)奏,也是他為自己尋找并建構自我的態(tài)度與速度。什么尋常符號都能看出一個影子來,這旅行已非單純的旅行,簡直就是在省思自己的時空坐標與生存意義。
作者簡介
王盛弘,畢業(yè)于輔仁大學大傳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肄業(yè)。長期于媒體服務,曾獲報紙副刊編輯金鼎獎。
性好文學、藝術與植物,愛好觀察社會萬象,有興趣探索大自然奧秘,賦予并結合人文意義。也喜好旅游,以此經(jīng)驗書寫,完成《慢慢走》。兩年后,交出《關鍵“字”:臺北》,為臺北立下一座座文學地標,文學評論家張瑞芬:“在文壇的星光競賽中,王盛弘這個聲音是材質(zhì)獨特且辨識度高的?!绷磉€有散文集《一只男人》,得到白先勇盛贊。
王盛弘為年度散文選與各類文學選集常客,入選“臺灣文學三十年精英選:散文三十家”,屢獲文化藝術基金會創(chuàng)作暨出版獎,以及林榮三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臺北文學寫作年金、“國科會”科普散文獎、梁實秋文學獎等。
書籍目錄
序1 一個風格的作家的誕生
序2 漫游于符號殖民的帝國
Ⅰ
Nostalgia in the Funture Century
The Arvent of Mc Donal's
Hunting for Love
Both Gende Govern
Room for a Night
A Society Unodergzound
There is at the End of the Line
Lost in Autumn
Euro is Coming
The Song of Wandere
The Scheme of the Cuckoo Bird
Ⅱ
預約永恒的春天
一百年的繁華
所謂植物園
Ⅲ
章節(jié)摘錄
20世紀90年代因特網(wǎng)的出現(xiàn),對于現(xiàn)代生活的意義,有人將其與古騰堡印刷《圣經(jīng)》之于15世紀相提并論;古騰堡《圣經(jīng)》是世上首部印刷版《圣經(jīng)》,由“印刷術之父”古騰堡在15世紀中葉以獸皮印制,目前全世界只剩下了三個完整的摹本,過去都只開放給少數(shù)專家翻閱,如今借由數(shù)字化及因特網(wǎng)技術的日趨成熟,英國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都以高分辨率攝影將其翻拍后存放網(wǎng)絡供哪怕是一條狗觀看,英國圖書館的版本在半年內(nèi)已有超過100萬人次瀏覽。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讓舊物事的意義與面貌也跟著不斷翻新。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母親長居齋堂,偶爾返家,見他整日躲在房里上網(wǎng),問他:“網(wǎng)絡上有什么好的?讓你下不了線?!辈⒔ㄗh他多讀佛經(jīng)。我的朋友當場將母親給他的佛書上的一列網(wǎng)址輸入,屏幕上立時出現(xiàn)遠在澳大利亞的齋堂本部,老法師的講道現(xiàn)場直播、專題演講存盤、經(jīng)書影音立體呈現(xiàn),方便簡捷,數(shù)據(jù)庫龐大,而且更重要的,不失莊嚴。 朋友的母親說:“世界已經(jīng)進步到這種程度了?。 ? 閱覽室是語言學校里最熱絡的場所,那里有三臺計算機可以免費上網(wǎng),需要事先登記,每半小時為一個單位,一大早名單上便留下了一長串名字,有同學寧愿逃課也要上網(wǎng);等著上網(wǎng)的人圍坐在大圓桌旁,交換自己國家的風土民情:我是在那里才搞清楚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區(qū)別;一個克羅地亞來的男孩對美帝抱著敵視態(tài)度,“九一一事件”發(fā)生后,他冷冷地說:“美國活該?!倍?,通常從解釋TaiWan和Thailand的不同開始,再說明中國的臺灣和大陸的關系,不過我的外國朋友,除非他們是日本人或韓國人,聽過我的話后更加糊涂了,因為學校里另有一個上海來的姑娘,可知她應該會有不同的說法;我與她碰見了,兩人都識趣地不將話題往政治上帶(同一座島嶼上的都不一定能談了,何況……)。 嫌等上網(wǎng)太麻煩,很快地我在觀光客絡繹于途的玫瑰街上發(fā)現(xiàn)一家網(wǎng)吧,一店鮮橘色,把地中海陽光延請了來一般;一樓供殘障者優(yōu)先使用,登上二樓,數(shù)百坪空間里數(shù)百臺計算機出操似地排列,各色臉孔參差夾雜,幾乎坐滿了人。后來我便常去,要緊事其實不太多,時間卻有大把大把的可以消磨;記得“九一一”發(fā)生隔天,我身旁坐著個美國女孩,使用網(wǎng)絡電話卻一再地撥不通,急得她眼淚直淌也無暇擦拭,后來終于接通,一邊吸鼻子一邊講話,又是哭又是笑。她困窘地望了望兩旁,一臉淡淡的雀斑好青春,眼神相交時,我給了她一個理解的微笑。 或是納莉臺風來襲,一名老同事從臺北傳來幾張照片,出游前賃居所在的松隆路成了水道,她說:“樓下那家網(wǎng)吧幾乎被淹沒”;畫面上,我的老同事們涉水上班,身后還有艘救生艇,一名警察拿著傳呼機靠在耳側。這件事愛丁堡當?shù)貓蠹堃矆蟮懒耍婷嫔虾么笠粡堈掌?,看著還以為是哪個第三世界地區(qū)的天災,終究不如e—mail附檔寫真來得寫真,何況還有同事字里行間那帶著點高昂語調(diào)的惋嘆形成的迫切感。 后來,我在倫敦牛津街上也看到那幅鮮橘色底白色字的easyEverything(英國的一家網(wǎng)絡咖啡連鎖店——編注)。稍后的行程里,它都沒有缺席,好比麥當勞,成了全球化的一個表征。我便是在巴黎.Boulevard de Sebastopol上的easyEverything接到臺北寄來的郵件,說是有個職缺,問我有興趣否。翌日我回到同一家店,買了票單,輸入打印于票單上的ID,回了封肯定的信,同時著手取消后半段旅程,去了巴塞羅那后就提早返臺。如果沒有e—mail,如果沒有easyEverything,我往后的人生走法自是不同。什么是偶然?什么又是必然?說不定的,反正人生會這樣子走而不是那樣,有其不得不然。 easyEverything隸屬于1998年在倫敦成立的easygroup,老板艾奧安努是希臘人,當年32歲,翌年于倫敦成立第一家easyEverything。艾奧安努聲稱要消弭數(shù)字時代產(chǎn)生的數(shù)字鴻溝,讓仰賴計算機的現(xiàn)代人能輕松安心地出門旅行,所以連鎖店都開在觀光客洶涌的大城市,以歐洲為大本營,英國之外,羅馬、馬德里、柏林、慕尼黑、鹿特丹、布魯塞爾等地都有其規(guī)格一致的據(jù)點,紐約則開在時報廣場旁。easyEverything計價分為五個時段,人潮越稀越便宜,店里有20英寸計算機屏幕、快速傳輸,以及大量的座位。阿姆斯特丹分店開業(yè)時,新聞稿上強調(diào):“這是最新也是最小的連鎖店”,“只有200臺計算機”;巴黎我去的那家分店開業(yè)時,500個人排隊準備入內(nèi),不過店里“只有”375個座位,easyEverything稱這群人是因特網(wǎng)的餓鬼(Internet—hungrycustomers),自視甚高的巴黎人聽了,不知作何感想? 目前網(wǎng)吧普及率以韓國居于首位,他們稱之為Pc房;我曾在首爾一個十字路口,與我的韓國朋友細數(shù)舉目所見的PC房,發(fā)現(xiàn)密集一如臺灣的便利商店;能有如此盛況,多虧了政府的扶持:計算機游戲高手可以保送大學、不必服兵役,電子游戲職業(yè)選手有機會獲得企業(yè)資助,成為青少年偶像,這些都是視網(wǎng)吧為罪惡淵藪的臺灣所大不相同的。 我的那個韓國朋友還在臺灣時,有時來找我,若我不在,他便一邊在樓下網(wǎng)吧玩在線游戲一邊等我,后來發(fā)生一點誤會,兩人比較疏遠。旅行前有一天我走進樓下網(wǎng)吧,赫然撞見他,我問他:“你怎么在這里?”他說:“我在這里等你?!彼f,他每天晚上在那里有將近一個月了。樓下網(wǎng)吧被水淹時他已經(jīng)回到首爾,MSN上我告訴他這個消息,他給了我一個淚如泉涌的表情,很傷心似的。我只能想象,或許他有些什么樣的記憶也一并泡水了。P10-13
媒體關注與評論
南方朔 以漫游者的態(tài)度,透過共通的符號,去看文明的基底,并將所見所思娓娓地加以編織。他做了許多根本的功課,使得漫游有了智性的縱深,但又能將一切歸照自身,因此又有感性發(fā)抒的空間……我不吝惜對這本書的推崇,是因為不能吝惜! 許正平 他對細節(jié)的執(zhí)著、對符號的歷史思考,以及對記憶的引經(jīng)據(jù)典,都讓他這次借由符號書寫旅行、定義新世界、尋找自我的企圖,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的新境界,至少我在新生代的散文書寫中,猶未見過,具有指標意義。 楊佳嫻 王盛弘專注于散文創(chuàng)作,立基于傳統(tǒng)并向上攀探,嘗試抒情的各種可能,題材多變,用字簡練精準,風格清暢且懂克制,不求炫目,擅長以綿密筆觸引出深情厚意,尤其寫鄉(xiāng)土、記憶、愛欲情懷和草木微物,皆自然細致,能觀顧時代氛圍又不為此所限。
編輯推薦
《慢慢走》以漫游者的態(tài)度,透過共通的符號,去看文明的基底,并將所見所思娓娓的加以編織。本書以文字與攝影作品,細細地記錄下2001年一趟為期三個多月的歐洲之旅,乍看之下有如一部旅行記事,然而字里行間或插入時事或成長回憶,及對世界潮流之感懷,顯然作者不僅想寫一部游記,更意圖透過游記開展出散文書寫的新模式。曾多次獲得臺灣文學獎的散文好手王盛弘,嘗試以旅游為題材,創(chuàng)造散文書寫的各種可能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