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帝王秘聞軼事

出版時間:2006-9  出版社:當(dāng)代世界出版社  作者:李偉  頁數(shù):364  
Tag標(biāo)簽:無  

內(nèi)容概要

  《中國帝王秘聞軼事》中乾隆為什么寵愛和珅?堯舜是否禪讓?曹植是曹操的第幾個兒子?秦始皇的死亡之謎?大齊皇帝黃巢下落何在?洪秀全是怎么死的?雍正皇帝是否改過遺詔?顓頊?zhǔn)悄行赃€是女性?……一系列疑問,看了本書就可以知道答案。

書籍目錄

眾說紛紜1 乾隆為什么寵愛和珅2 不去慶父 魯難未已3 堯舜是否禪讓4 越王勾踐是否是夏禹的后代5 康熙是病死還是被毒而死6 曹植是曹操的第幾個兒子7 曹操的陵墓在哪里8 劉備的陵墓在何處9 武則天為何要立“無字碑”10 順治和孝莊不合的緣由11 慈禧出生地到底在哪里12 明十三陵中十二陵都無碑文13 大齊皇帝黃巢下落何在14 同治皇帝的死因15 “浣衣皇后”王滿堂16 乾隆“十全老人”之謎追根溯源1 乾隆和篦箕巷名稱的由來2 “鐵木真”名字的來歷3 成吉思汗死亡的原因4 秦穆公求賢若渴5 善于融合南北文化的楚莊王6 崇禎皇帝死于何地7 曹操“東臨碣石”的碣石今在何處8 成吉思汗的陵寢為何在“馬背”上9 朱元璋為何定國號“明”10 朱棣為何鑄造永樂大鐘11 秦始皇的死亡之謎12 劉邦后裔在日本13 洪秀全的后裔今在何處14 王莽真的殺死了親生兒子嗎文韜佳話1 康熙與洋酒2 乾隆給小店改名3 畏兀兒文字和成吉思汗4 寇準(zhǔn)挽衣諫太宗5 楚莊王一鳴驚人6 皇帝杖責(zé)大臣7 漢桓帝如廁議事8 宋太宗好詩文附庸風(fēng)雅9 宋徽宗焚毀《資治通鑒》10 書不離手的康熙11 晉文公與清明節(jié)的由來12 唐太宗和魏征13 王莽的另一面14 隋煬帝本是一位多才的皇帝15 唐太宗智取《蘭亭集序》16 康熙大破“駱駝陣”17 唐太宗的五個愛好18 武宗滅佛19 宋太祖與趙家拳20 清初皇帝火葬風(fēng)俗21 朱元璋分南北榜22 明成祖大清洗23 “奉天承運(yùn) 皇帝詔日”的來歷24 明神宗的《帝鑒圖說》25 慈禧扮觀音的照片26 溥儀折扇遙寄師生情謎事解惑1 雍正皇帝是否改過遺詔2 洪秀全是怎么死的3 臥薪嘗膽的真假虛實(shí)4 吳王闔閭葬在虎丘山嗎5 行刺嘉慶皇帝的主謀是誰6 三皇五帝究竟是誰7 顓頊?zhǔn)悄行赃€是女性8 李白成出家之謎9 光緒帝突然駕崩之謎10 秦始皇鑄造十二金人之謎11 雍正之死12 乾隆到底出生在哪里13 慈安太后是不是被慈禧毒死的14 秦始皇子女的下落之謎15 建文帝下落之謎16 明代宗未葬十三陵之謎17 李唐家世之考18 后周世宗柴榮的家世19 元順帝生父之謎20 班昭是班婕妤嗎21 努爾哈赤殺子之謎22 康熙南巡之謎23 乾隆私生子之謎24 康熙長壽之謎25 乾隆長壽之謎26 慈禧太后的“巡洋艦”哪里去了27 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之謎28 馬王堆女尸是漢景帝生母嗎29 秦始皇身世之謎30 司馬炎不換太子的原因31 司馬曜離奇的出生故事32 司馬曜離奇的死趣事薈萃1 宋太祖與豆油卷2 楚霸王和燒雜燴3 慈禧看戲眾人遭殃4 慈禧獵熊記5 “說曹操 曹操到”的由來6 丁謂巧取真宗玉帶7 宋英宗是不是有精神病8 “促織天子”明宣宗9 朱元璋家族姓名趣聞10 安祿山花言巧語贏歡心11 “三日洗兒”的趣事12 空穴來風(fēng)的午朝事件13 嘉慶皇帝逼和珅殉葬14 “要回家”與“快完了”15 晉惠帝白癡軼事三件16 洪秀全長子的下落17 慈禧保養(yǎng)有術(shù)18 沙皇贈給清王室的全家福19 慈禧和美國女畫家20 溥儀鋸門檻21 比慈禧照相更早的人22 “親爸爸”慈禧23 丑女也能當(dāng)皇后24 愛玩驢的皇帝25 “木乃伊”皇帝耶律德光宮禁秘事1 武則天亂點(diǎn)鴛鴦譜2 為一少女而亡國的齊后主3 武則天有多少個男寵4 晉景公病入膏肓5 梁武帝有沒有會晤過菩提達(dá)摩6 燕啄皇孫7 30萬簽訂“澶淵之盟”8 王莽當(dāng)皇帝9 王莽死后被割舌頭10 隋煬帝之死11 太宗之死12 洪秀全的身后事13 努爾哈赤大妃殉葬的原因14 寧國公主牽衣索夫15 錢皇后為明英宗哭瞎眼16 嘉靖皇后的悲慘命運(yùn)17 呂后的人彘18 金宮元妃大案19 明宮上演“貍貓換太子”20 乾隆“偽皇孫”事件21 慈禧太后洗澡22 慈禧的便器23 慈禧祭珍妃的原因24 王莽的女兒是怎么當(dāng)上皇后的25 漢武帝納衛(wèi)子夫26 曹操休妻謀者天下1 見箸思箕子2 生子當(dāng)如李亞子3 尊重部下感情的鄭莊公4 死守仁義吃大虧的宋襄公5 晉文公快意恩仇6 盤庚遷都7 秦穆公請教治國之道8 臥榻之旁 豈容他人安睡9 輪臺悔過10 叔侄大戰(zhàn)11 光緒皇帝厚待鄧世昌12 唐宣宗關(guān)心政治成病態(tài)13 梁太祖誅佞臣14 宋仁宗至誠納諫15 瓦棺紙衣葬皇帝16 高洋半世英明半世殘酷17 唐代宗息事寧人18 阿斗真的扶不起來嗎19 明成祖為什么要遷都20 胡服騎射21 兩個盒子定皇儲22 不畫馬援23 孫權(quán)勸學(xué)24 智斷鼠屎案25 孝文帝大義滅親26 三姓君王深宮深幽1 漢靈帝沉迷“夜舒荷”2 呂太后的筵席不易吃3 無憂皇帝陳叔寶4 徐娘半老猶多情5 漢元帝偶幸“家人子”6 被迫出家的皇帝7 關(guān)于正德皇帝身世的“鄭旺妖言案”8 乾隆為什么要為香妃興建寶月樓9 燭影斧聲10 兄弟相殘11 少康復(fù)國12 指鹿為馬13 朱元璋的賢內(nèi)助14 慈禧為楊乃武、小白菜平反15 光緒大婚前的貞度門大火16 尋找白頭翁17 無令不能吃魚18 以怨報德19 因一首詩被殺的皇后花邊史料1 唐宣宗把自己看上的美女殺掉2 齊桓公英雄氣短3 父死子繼家天下4 暴君晉靈公5 漢昭帝的后宮生活受制6 漢哀帝斷袖之癖7 “太后下嫁”的傳聞8 齊桓公是被活活餓死的9 南宋欽、徽二帝凄慘的俘虜生涯10 唐太宗教子無方11 唐太宗和名馬12 崇禎皇帝安葬思陵13 劉裕與中草藥14 好色的咸豐帝15 宋徽宗的放蕩生活16 李夫人獲寵有方17 馬皇后相夫18 乾隆嫁女19 清朝皇帝是如何臨幸的20 石達(dá)開與四姑娘21 清朝的皇帝和后妃們是如何避暑的22 中元節(jié)為慈禧焚法船23 溥儀與英國王子合影24 明太宗朱棣多情自古空余恨25 劉徹金屋藏嬌26 后燕皇帝靠偷情即位27 真宗風(fēng)流愛蜀姬28 陳妙登數(shù)易其主29 司馬炎“信羊由韁”非凡之舉1 慈禧受辱相國寺2 孝文帝以南討為借口遷都3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4 萬歷皇帝和張居正5 努爾哈赤制定八旗制度6 乾隆編纂《四庫全書》的正反兩面7 明祖陵水下300年仍保存完好8 朱元璋明孝陵的奇特布局9 周穆王西游確有其事10 唐太宗首開私觀國史實(shí)錄11 唐睿宗三讓天下12 李隆基創(chuàng)造唐朝皇帝“十最”13 石敬瑭稱“兒皇帝”始末14 元順帝與天魔舞女15 肉肚皮當(dāng)活靶子16 獨(dú)眼苻生殘暴無比17 趙匡胤捅掉奏者的門牙18 明成祖殺方孝孺19 明宣宗火燒叔父20 漢明帝拒封姊子21 孫權(quán)釣臺罷酒大揭內(nèi)幕1 乾隆帝南巡的秘密2 李隆基四去潞州3 歷史上的康熙和柔嘉公主4 你不了解的商紂王5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6 元順帝借刀殺人7 真假太子事件8 漢獻(xiàn)帝“衣帶詔”事件9 多情老父無情子10 生死一字間11 咸豐四貪12 天王洪秀全金印的下落13 夏啟舉行開國大典的地方14 神秘的乾陵15 慈禧陪葬珍寶知多少16 朱元璋大造冤獄17 被妻女毒死的唐中宗18 明武宗在豹房里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19 嘉靖被刺經(jīng)過20 真假太子21 孫權(quán)傳位之爭22 汗位之爭23 朱元璋活剝?nèi)似?4 王莽是如何篡奪漢家天下的傳世之說1 溥儀和女護(hù)士的浪漫故事2 清代帝王的泰山緣3 劉邦會張良的佳話4 漢文帝與元宵節(jié)5 黃帝出生的傳說6 大禹鑄九鼎7 “魏紫姚黃”的傳說8 武宗與“李風(fēng)姐”傳說的原型9 皇太極改國號“大清”的傳說10 齊桓公與“座右銘”的由來11 刮鍋之怨12 梁太祖擲色子見秀才13 武則天有沒有殺害孫女14 李煜的亡國生活15 北漢國主為誰所害16 多虧了一場動亂--道光皇帝繼位17 暴虐的夏桀18 太后和皇帝比賣官19 “嬉皮士”高洋20 二十五年不露面的皇帝奇聞逸談1 朱元璋為一字取臣性命2 朱元璋出生的傳說3 康熙怒囚皇太子4 梁武帝推行素食制度5 超級懼內(nèi)的隋文帝6 司馬懿假裝風(fēng)癱以避刺客7 舜的人品究竟如何8 孫權(quán)煮老龜9 糟糠之妻不下堂10 嘉慶帝禺頁琰名字由來11 忠王李秀成佩劍的回國之路12 自稱“第三天子”的唐憲宗13 此豬今日不該死14 曹丕用哭得太子位15 明熹宗喜歡做木匠16 愛財如命的萬歷帝17 井底皇帝18 慈禧書畫的代筆人19 馬失前蹄 咸豐皇帝成跛子20 劉盆子抽簽登皇位21 不載史冊的皇帝22 只當(dāng)五天的皇帝23 啞巴稱帝24 口吃皇帝演講25 同時立五個皇后的皇帝26 有“恐高癥”的皇帝27 蕭寶卷愛玩雜技28 瘋狂殺子的皇帝29 愿當(dāng)乞丐的皇帝30 隋煬帝夸富31 巧立名目的皇帝32 受賄的皇帝33 劉倀每用大臣必先閹34 甘心把帝位讓給女巫

章節(jié)摘錄

  乾隆為什么寵愛和珅  在大清王朝的歷史上。乾隆算得上是一代英明君主,大貪官和珅卻是一個奸佞小人。以乾隆之英明卻寵幸劣跡斑斑的和珅長達(dá)二十余年,是君臣相得,還是別有隱情?是乾隆看錯了和珅,還是和珅鉆了乾隆的空子?歷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真是千古奇謎?! ∏櫺液瞳|,一是有“還債的內(nèi)疚”;二是和珅確有才干,是乾隆處理政務(wù)的得力助手;三是和珅善于揣摩帝心,能讓皇帝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充滿情趣;四是封建官場官官相護(hù)的痼疾,有時皇帝也不能例外。據(jù)《清宮遺聞》和《清朝野史大觀》記載:乾隆做太子的時候,一次因事進(jìn)宮,看到父王雍正的一個妃子嬌艷無比。正對鏡梳妝,不禁想和她開個玩笑,于是就從后面用雙手捂住了那個妃子的眼睛。妃子不知就里,遂用梳子往后擊打,正好打到了乾隆的額頭上。乾隆的母后見了,就說那個妃子調(diào)戲太子,將她賜帛自盡。乾隆覺得對不住這個妃子,就用朱砂在妃子的頸上點(diǎn)了一下,悲痛地說:“我害爾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后,其復(fù)與吾相聚乎?”  后來,和珅入宮侍駕,乾隆越看和砷越像那個冤死的妃子,驗(yàn)其項(xiàng)頸,果見其頸上有一紅色胎記。問其年齡,也與那妃子死去的時間相合,正是二十五年。乾隆愈發(fā)吃驚,認(rèn)定和砷就是那冤死的妃子再世。為償還年輕時的“孽債”,乾隆對和珅關(guān)愛有加。處處袒護(hù),使得和珅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以至權(quán)傾朝野,作威作福長達(dá)二十余年。直到乾隆死后,嘉慶皇帝才將他扳倒,死時居然也是白綾賜死,與那妃子一般無二,真是歷史的巧合。第二個原因就是和珅自身的能力。他幼年喪父。家境貧寒,過早的嘗盡了人間世態(tài)的炎涼。同時也使他對金錢有了更加深入的認(rèn)識。為了出人頭地,還在咸安宮官學(xué)讀書時,他就奮發(fā)努力,是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的好學(xué)生。據(jù)說和珅身材修長,眉清目秀,不僅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美男子,而且還是一個聰明絕頂、出口成章、處事機(jī)敏的干練之材,而且最會理財、斂財。例如:在他任內(nèi)務(wù)府總管之前,這個主管皇家事務(wù)的機(jī)構(gòu)經(jīng)常入不敷出,常常虧空,和珅做了總管之后,內(nèi)務(wù)府不僅不虧空,而且還有贏余;他不僅善于從各省封疆大吏、鹽政織造、及富商大賈那里聚斂錢財獻(xiàn)給皇上,而且還首倡在朝廷施行“議罪銀”,收入所得,全部并入內(nèi)務(wù)府特別收入,以滿足乾隆驕奢淫逸和好鋪張的生活需要,這點(diǎn)深得乾隆皇帝嘉許?! ∏∽苑Q儒雅皇帝,和珅相貌俊俏且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平時巧答應(yīng)對、處理政務(wù)干練決斷,甚合乾隆心思,是乾隆晚年不可多得的助手。從這一點(diǎn)上看。和砷也確有一些真本事,不然他也不會做到一等忠襄公。當(dāng)然。只靠本事還是不行的,和珅的過人之處還在于他對乾隆的耿耿忠心和善于揣摩乾隆的思想意圖,他“以帝心為心”,處處變著法兒哄乾隆高興,可謂乾隆的心腹密臣。乾隆愛好黃金,他就建議乾隆建造萬佛樓,讓王公大臣和各級文武官員獻(xiàn)金佛給皇上,借以斂財;乾隆喜歡談文論史,自譽(yù)無所不知,他就在編纂二十四史時在明顯的地方故意抄錯幾個字,讓乾隆一一指出來,以示天子的英明和學(xué)識淵博,借以滿足乾隆的虛榮心;另外和珅在乾隆面前總是不失時機(jī)的表現(xiàn)自己的忠心。比如在他成了一等公爵后,仍然在乾隆面前自稱“奴才”,而不是像別的大臣那樣自稱“臣”或“老臣”,有時碰上皇帝咳唾,他也總是親自“以溺器進(jìn)之”,時時處處都給乾隆留下和珅是自己人的感覺,這在感情上的投資對于取得乾隆的信任絕對是有效的。他的這些手段都沒有白費(fèi),皇帝的信任換來了和珅仕途上的光輝前程,也造就了一個權(quán)傾朝野、“攜天子以令諸侯”的“竊國大盜”。據(jù)說和珅被抄家時,總計家財八億多兩白銀,相當(dāng)于當(dāng)時清朝五年的財政總收入?!  ?/pre>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帝王秘聞軼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fèi)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