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啟源

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張元素  頁數(shù):172  
Tag標簽:無  

前言

  先生張元素,字潔古(“字”字原奪,據(jù)《金史·本傳》補),易水人也。八歲試童經(jīng),二十七經(jīng)義登科(“二十七”元本作“二十七歲”),犯章廟諱出落(“出”元本作“黜”),于是怠仕進,遂潛心于醫(yī)學,二十余年雖記誦廣博書,然治人之術(“然”字原奪,據(jù)元本補),不出人右(“人”元本作“時”)。其夜夢人柯斧長鑿,鑿心開竅(“鑿心”原作一“人”字,從《金史·本傳》及元本改),納書數(shù)卷于其中,見其題日《內(nèi)經(jīng)主治備要》,駭然驚悟,覺心痛,只為兇事也,不敢語人。自是心目洞徹,便為傳道軒岐,指揮秦越也。河間劉守真醫(yī)名貫世,視之蔑如也。異日守真病傷寒八日誤下證(“誤”元本作“無”),頭疼、脈緊、嘔惡(“惡”元本作“逆”)、不食,門人侍病,未知所為,請潔古診之,至則守真面壁不顧也。潔古日:何視我直如此卑也(“何”字原奪,據(jù)《金史·本傳》補,“直”元本作“真”)?診其脈,謂之日(“謂”原作“喻”,元本作“論”,從《金史.本傳》改):脈病乃爾,初服某藥犯某味藥乎(“服”原作“不”,從《金史.本傳》改)?日:然。沽古日:差之甚也。守真遽然起日:何謂也?日:某藥味寒,下降,走太陰,陽亡,汗不徹故也(“不徹”元本作一“散”字)。今脈如此(“如此”原作一“云”字,元本作“云云”二字,從《金史.本傳》改),當以某藥服之(“服”字原奪,據(jù)《金史.本傳》補)。守真首懇大服其能(“懇”字原奪,從元本補),一服而愈,自是名滿天下。潔古治病,不用古方,但云:古方新病,甚不相宜(“甚”原作“恐”,從元本改),反以害人。每自從病處方,刻期見效,藥下如攫(“下”原作“不”,從元本改)。

內(nèi)容概要

《醫(yī)學啟源》據(jù)傳系金·張元素(潔古)為教其門人而作。書分三卷,上卷論臟腑、經(jīng)脈、病因、主治心法等;中卷述《內(nèi)經(jīng)》主治備要及六氣方治等;下卷為用藥備旨。據(jù)文獻考證,本書流傳很少,點校者于20世紀60年代初,在北京中醫(yī)研究院(即現(xiàn)在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圖書館見到一部攝影本,系明成化八年(1472)刻,該書脫誤頗多,故點校者先據(jù)《中藏經(jīng)》《內(nèi)經(jīng)》《素問玄機原病式》《宣明論方》《湯液本草》《本草發(fā)揮》等書仔細點校,繼又據(jù)“元刻本”進行補校,使全書通順可讀。因歷史的原因,此書前后歷時10余年才完成。本書可作為中醫(yī)教學、中醫(yī)研究及中醫(yī)臨床的參考用書。

書籍目錄

醫(yī)學啟源卷之上 一、天地六位藏象圖 二、手足陰陽    (一)手足三陰三陽    (二)手三陰三陽    (三)足三陰三陽 三、五臟六腑脈證法    (一)肝之經(jīng)    (二)膽之經(jīng)    (三)心之經(jīng)    (四)小腸經(jīng)    (五)脾之經(jīng)    (六)胃之經(jīng)    (七)心包絡    (八)三焦    (九)肺之經(jīng)    (十)大腸經(jīng)    (十一)腎之經(jīng)    (十二)膀胱經(jīng)  四、三才治法  五、三感之病  六、四因感病  七、五郁之病注云:五運之法也?!“?、六氣主治要法 九、主治心法    (一)隨證治病用藥    (二)用藥凡例    (三)解利外感    (四)傷寒熱食物    (五)目疾    (六)瀉痢水泄    (七)中風    (八)破傷風    (九)破傷中風法    (十)瘡瘍    (十一)婦人    (十二)小兒    (十三)潮熱    (十四)咳嗽    (十五)五臟補瀉法醫(yī)學啟源卷之中 十、《內(nèi)經(jīng)》主治備要    (一)五運主病    (二)六氣為病    (三)五運病解    (四)六氣病解 十一、六氣方治    (一)風凡十二方    (二)暑熱凡十方    (三)濕土凡九方    (四)火凡十方    (五)燥凡十方    (六)寒水凡十一方醫(yī)學啟源卷之下  十二、用藥備旨

章節(jié)摘錄

  從《湯液本覃·東垣先生用藥心法》改)。(此段原雜入“瀉痢水泄”中,據(jù)《湯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藥心法》移此。)  以上皆用藥之大要,更詳別證,于前隨證治病藥內(nèi)(“藥內(nèi)”原作“之藥”,從《湯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藥心法》改),j逐款加減用之(“逐款加減用之”原作“逐旋加減”,從《湯液本草.東垣先生用藥心法》改)。 ?。ㄈ┙恺R外感(原無此題,“解利外感”四字誤植前條“逐旋加減”四字之下,今另行標出之,元本有此題。)  傷風者惡風,用防風二錢、麻黃一錢、甘草一錢。如頭痛,加川芎一錢;項下脊旁至腰病者,羌活一錢;體沉重,制蒼術一錢;肢節(jié)痛,羌活一錢;目痛鼻干及痛,升麻一錢;或干嘔、或寒熱、或脅下痛者,俱加柴胡一錢?! 異汉撸ā皞異汉摺痹咀鳌皞邜汉保?,麻黃二錢、防風一錢、炙甘草一錢,頭沉悶者,羌活_錢?! 頍幔?、知母、甘草、滑石、蔥、豉之類寒藥(“豉”原誤作“鼓”,據(jù)文義改),汗出即解。如熱病半在表、半在里,服小柴胡湯(“湯”下元本有“寒藥''二字),能令汗出而愈者(”者“字當衍,《湯液本草》無此字)。熱甚,服大柴胡湯下之;更甚者,小承氣湯下之;里熱大甚者,調(diào)胃承氣湯下之,或大承氣湯下之(”或“原作”及“,從文義改)。發(fā)黃者,茵陳湯下之;結胸中,陷胸湯下之。  ……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醫(yī)學啟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0條)

 
 

  •   本書是由任應秋先生點校,這也是沒買此書的原因之一,另潔古老人是李東垣,王海藏之師,本書正是他為了教學而寫。任老對此書給予很高評價,并前后??绷耸嗄?。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的《張元素醫(yī)學全書》,也是以任老的點校本為參考而成的。
  •   此書系統(tǒng)歸納整理了臟腑辨證,并附以臟腑諸病主治用藥心法,及對藥物的氣味厚薄與升降浮沉、藥物的歸經(jīng)、制方大法等進行了發(fā)揮和探討。是一本醫(yī)學入門之要書。
    另外,本書質(zhì)量均可。滿意!
  •   醫(yī)學啟源 點校得很用心,印刷排版得不錯,字體大小看著舒服,重點突出,本子拿在手上,大小可人(比常規(guī)16開稍小巧一點),便不舍得放下
  •   張元素的這本書本身就很不錯,再加上又是任應秋校的,對于學習中醫(yī)很有幫助
  •   想以此書做為我中醫(yī)入門的引路者,像張元素那個有名的學生一樣,但做為業(yè)務選手可能還要靠一些別的引導。
  •   醫(yī)學書,替學中醫(yī)的同事買的,她很喜歡,要收藏的
  •   這本書極好,適合學習中醫(yī)的人看*書印刷得也不錯,正文黑體,字大,注解用小字,看起來比較舒服,不象現(xiàn)在的書,一般字體很小*
  •   本書是中醫(yī)入門書,啟蒙書!很好!
  •   傳統(tǒng)的入門讀物,學好就可以了,現(xiàn)在好中醫(yī)太少了
  •   這是一本較為古文的書,建議學完中醫(yī)基礎的朋友度看看,很好的一本入門書。
  •   很實用,適合研究中醫(yī)的人。
  •   看過內(nèi)經(jīng)后,再看此書,思路清晰明了,非常好。
    南懷謹曾推薦在看醫(yī)書時,先看完此書,作為入門。
  •   中醫(yī)理論學習一本好書
  •   對了解中醫(yī)理論的創(chuàng)立大有幫助!
  •   幫同事買的,應該不錯。她一心想鉆研中醫(yī)。
  •   步入中醫(yī)之門!
  •   支持,中醫(yī)入門
  •   寫的確實好,不過適合有中醫(yī)基礎的人看
  •   對于不懂醫(yī)學的人,要仔細閱讀,好好研究,呵呵,
  •   掌握博大精深的中醫(yī)學歷史,放眼醫(yī)學未來
  •   也是先收藏,再慢慢讀,書不錯,值得買。
  •   任老的書挺放心,十年時間校出來的書,可以校它書
  •   看百家講壇大國醫(yī)中推薦的,拿到書后簡單看了兩眼,感覺不錯,一定仔細研究
  •   一本醫(yī)學入門好書
  •   對了解“臟腑標本寒熱虛實”辯證很有幫助。
  •   真正的好書,我在網(wǎng)上下載過的,自己原來就讀了幾遍,現(xiàn)在有了正版書,就更好了。
  •   今天剛收到貨,第一感覺書的質(zhì)量還是不錯的,內(nèi)容還沒有時間來看呢,故不作內(nèi)容評價了。
  •   是古文讀起來有點慢,很有幫助。要是配上經(jīng)絡的帶圖片的書,讀起來就更明朗清晰了。
  •   書剛拿到,大概翻閱了一下,方子比較多,適合有點基礎的人看。多讀古書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讓人太浮躁。
  •   質(zhì)量還可以,物流也不錯,沒有仔細看呢
  •   發(fā)現(xiàn)我越來越喜歡古文了,品讀精華,聯(lián)想古人之艱辛,吾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   書的包裝不錯,看上去想正版。內(nèi)容是文言文我敢多加評論
  •   這可是李東垣當年用的教科書哦,書很小巧的,看起來好有愛,字體挺大,看起來不費勁
  •   當當網(wǎng)買書還是蠻好的
  •   書應該比較好,但看起來稍微有點費力。
  •   書不錯,很有收獲
  •   挺好的書,有幫助。
  •   書不錯來買第二本送人
  •   書的內(nèi)容非常好,值?。。?/li>
  •   這樣的書已經(jīng)很少了,強烈推薦閱讀。
  •   書的質(zhì)量很好,正版!老公叫買的,一直再看
  •   任應秋老師的書,放心。
  •   還沒讀,封面簡潔,內(nèi)容詳實。
  •   今天剛收到,薄薄的一本小冊子,原文緊跟注釋,用大小字區(qū)分。風格是自己喜歡的那種,至于內(nèi)容,只有等讀完再說了,不過有任老的校注,再加上出版社的聲譽,還是可以信賴的。
  •   好書啊 好好研究一下 會有很大裨益的
  •   里面涉及到不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可以幫助人進一步學習傳統(tǒng)文化。
  •   這本書很值 得精讀。我說的精讀可不是一兩遍,而是要21遍!哈哈
  •   沒看呢,估計也看不懂,收藏來的??窗偌抑v壇-大國醫(yī)提到了這本書
  •   好書哦,終于找到了,適應各層次的人。
  •   是我所需要的,正版沒得說,物流很好很強大!
  •   醫(yī)學入門的好書
  •   還沒開始看,一定要抽時間看
  •   粗略看了下,不錯,挺好的!
  •   任迎秋老師校注的。應該比較靠譜。
  •   挺好的,就是用文言文不太習慣
  •   值得一睹
  •   希望國醫(yī)振作起來
  •   絕對經(jīng)典之作!推薦!
  •   還不錯,很值得學習。
  •   希望有所啟迪
  •   適合專業(yè)人士的好書
  •   大師之作,質(zhì)量上乘,但閱讀比較吃力,需要很好的古文基礎
  •   小小的一本,將各類病癥包括其中。
  •   渴望已久,如今在當當購得,慢慢研讀,不敢忘評古籍。
  •   金源四大家的鼻祖
  •   文言文啊!
  •   內(nèi)容很好,有一些小小的不足是排版的方式不是很習慣。
  •   給朋友代買 聽說不錯
  •   剛收到,還沒看,送貨很快,下次再光顧。
  •   中醫(yī)學的書籍,很有意思,值得一看
  •   好書一本。合適入門者閱讀
  •   好書,不看不行。
  •   對醫(yī)學生來說是必讀的~~~
  •   盆友推薦好書
  •   要慢慢理解 受益匪淺
  •   不錯,就是不大看得懂,有白話本就好了
  •   好書,排版不錯
  •   贊這個還是值得我們大家信賴的呢贊贊
  •   書到達的很快
  •   幫同事買的,反應還湊合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