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9 出版社:人民軍醫(yī)出版社 作者:謝英彪,李春源 主編 頁數(shù):230
內(nèi)容概要
本書收錄了目前常用的補益中藥70余味,將其分為補氣中藥、補血中藥、補陽中藥、補陰中藥分別論述。每味中藥又從一般知識、功效主治、現(xiàn)代研究、使用方法、使用注意、臨床驗方等幾個方面加以闡述。書中提供了600余個臨床驗方,既可補益身體,又可防治疾病。本書通俗易懂,實用性強,適合廣大讀者閱讀參考。
書籍目錄
一、補益中藥的基礎(chǔ)知識 補益中藥的分類 補益中藥的作用 補益中藥的應(yīng)用 補益中藥的用法 補益中藥的禁忌二、補氣中藥 人參 黃芪 黨參 太子參 白術(shù) 山藥 白扁豆 大棗 芡實 蓮子 刺五加 絞股藍 薏苡仁 白果 蜂蜜 甘草三、補血中藥 當歸 熟地黃 白芍 何首烏 阿膠 龍眼肉 雞血藤 紅糖 紅豆四、補陽中藥 鹿茸 鹿角膠 巴戟天 肉蓯蓉 鎖陽 仙茅 淫羊藿 杜仲 續(xù)斷 狗脊 骨碎補 益智仁 蛤蚧 胡桃仁 冬蟲夏草 紫河車 菟絲子 沙苑子 蛤蟆油 桑寄生 肉桂 肉豆蔻 海狗腎 薤白五、補陰中藥 南沙參 北沙參 麥冬 天冬 石斛 玉竹 黃精 百合 山茱萸 枸杞子 女貞子 柏子仁 桑椹 墨旱蓮 龜甲 鱉甲 黑芝麻 西洋參 靈芝 五味子 玄參 生地黃 天花粉
章節(jié)摘錄
1.補氣藥凡具有補氣功能,主要用于治療氣虛證的藥物,稱為補氣藥。 氣虛證主要見于肺氣虛和脾氣虛。肺主氣,肺氣虛則少氣懶言、動則氣喘、易出虛汗。脾主運化,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則神疲乏力、食欲缺乏、脘腹脹滿、大便溏泄,甚則浮腫脫肛等。凡具以上癥狀者均可選用補氣藥治療。又因氣能生血、氣能攝血,故血虛或因脾不統(tǒng)血而出現(xiàn)的大出血,也當配補氣藥。因大吐、大瀉、大失血、大病所致的元氣極虛、脈微欲絕或汗出肢冷的亡陽厥脫證,也可配其他回陽救逆藥來補氣固脫,以資急救。常用藥有人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shù)、山藥、白扁豆、甘草等?! ?.補血藥凡具有補血功能,主要用于治療血虛證的藥物,稱為補血藥?! ⊙撟C主要見于心血虛和肝血虛。心血虛常見面色不華、唇舌色淡、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或出現(xiàn)結(jié)、代脈。肝血虛常見面色萎黃、指甲蒼白、眩暈耳鳴、視物昏花、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淡,甚則經(jīng)閉等。上述證候均可選用補血藥治療。因肝腎同源,精血同源,對一些腎精不足者,也常配用補血藥。常用藥有當歸、熟地黃、何首烏、白芍、阿膠、龍眼肉等?! ?.補陰藥凡具有滋養(yǎng)陰液和生津潤燥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療陰虛證的藥物,稱為補陰藥?!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