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出版時間:2009-5  出版社:王偉光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9-05出版)  作者:王偉光 編  頁數:660  

前言

此次座談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自身改革的一次重要工作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繼續(xù)深化我院領導和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與繁榮。偉光同志的主題講話很好,院各職能部門的發(fā)言各有側重,與會各研究所和各單位的同志提出很多、很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在全面吸納大家意見的基礎上,院黨組、院務會將發(fā)布改革我院管理體制、機制的實施意見,并努力在全院推行、實施。這次會議討論決定的思路和舉措,不是尋常的工作部署,而是在我院進一步推進改革的重要決策思想、重大改革步驟,是深化改革的新開端。今天會議要結束了,根據大家的討論,我再著重講幾個問題。(一)大家都要重視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我院建立31年(上溯原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共53年),建院和發(fā)展歷程伴隨改革開放的腳步,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視。黨中央批準成立中國社會科學院是英明的決策。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首屆領導班子打下的基礎和他們制定的發(fā)展藍圖是有遠見的,全院幾十年的科研成果和自身建設可圈可點。我們現在要在某些方面進行改革并不是認為前面做得不好,更不是自以為比前人高明。我們作為后繼者,感謝他們,更有責任在新的形勢下把他們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接續(xù)下去并不斷推向前進。

內容概要

  近30多年是中國黨和國家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逐漸深入、擴展。我院現在機構龐大、機制守舊,整體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這種狀況與國家變革的步調有差距,與自身的使命不協調、不適應,弊端日趨明顯。環(huán)顧左右,我們改革的力度不夠,照舊章辦事的狀況比較明顯,妨礙人才成長和科研成就的弊端大家均有所見,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中國社會科學院必然要隨著潮起潮落,隨著國家大局走向改革的未來。  我國是具有獨特文化傳統、悠久歷史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13億人口的大國,理應站在人類文明的前列。具有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最高殿堂地位的國家社會科學研究院,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分量不夠,我們的責任重大,無論在國內還是在世界,都面臨著挑戰(zhàn)。我們不能關門當“皇帝”,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要有憂患意識、改革意識和奮發(fā)圖強的意識。

書籍目錄

代序 繼續(xù)深化改革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與繁榮第一篇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一 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二 繼續(xù)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三 從改革開放的實踐看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意義四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國當代史上的偉大轉折五 論陳云對改革開放的重大貢獻六 社會主義的新實踐和新發(fā)展七 試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法總結改革開放30年八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九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十 改革開放30年偉大實踐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和發(fā)展十一 六次思想解放與經濟體制改革和發(fā)展十二 從抗震救災看改革開放30年的中國十三 30年企業(yè)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十四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實踐的主要特征十五 中國工業(yè)改革30年十六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立法的主要經驗十七 成績與問題并存:中國法治在改革中曲折前行十八 變遷中的中國單位制度——回顧中的思考十九 改革開放30年:社會政策的變化二十 中國經濟學研究30年二十一 中國社會學研究30年二十二 中國社會分層研究30年二十三 中國文學研究30年二十四 中國歷史學研究30年二十五 中國史學理論研究30年二十六 中國民族學研究30年第二篇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一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加快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二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三 貫徹科學發(fā)展觀堅定不移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四 論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要求及其現實根據五 論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貢獻六 黨的十七大的重大意義和歷史貢獻七 旗幟、道路、理論與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關于黨的十七大報告的主題和精神八 高舉旗幟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九 把握反腐倡廉建設的辯證法促進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十 高舉旗幟堅定不移十一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十二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十三 不斷深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研究和探索十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意義十五 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第三篇 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上)一 關于民主與普世民主的相關思考二 關于馬克思主義與儒學關系的三點看法三 比較視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四 從“瑞典模式”看歐洲社民黨社會民主主義“轉型”的實質 五 《共產黨宣言》中的“主義之辨”及其當代意義——紀念《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60周年六 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及其在當代的發(fā)展七 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八 對發(fā)展黨內民主的若于思考九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觀十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的新進展十一 關于構建和諧世界的思考十二 通向和諧世界的和平發(fā)展之路十三 世界格局大變動與中國戰(zhàn)略選擇十四 關于加強“世情”研究的幾點看法十五 生態(tài)文明觀及其在中國的確立  第四篇 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中)一 正確看待經濟增速回落 搞好宏觀調控二 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三 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的就業(yè)問題四 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yè)現代化道路五 如何認識城市經濟轉變發(fā)展方式六 我國城市化與社會結構變遷七 南方雪災反映出的問題與對策思考八 西藏經濟社會發(fā)展與拉薩暴力事件九 奧運會留給中國的經驗絕非民族主義十 大部制與小政府十一 當前我國消費理論中的幾個前沿問題十二 2008年中國民生問題調查報告十三 加快建立健全我國現代社會保障體系十四 社保改革應統籌兼顧——來自“拉美現象”的一個重要啟示十五 關于調整扶貧政策的一些建議十六 勞動者權益保護的理論思考  第五篇 若干重大問題研究(下)一 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開創(chuàng)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二 新時期與時俱進的中國歷史學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的重大推進四 以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指導宗教學研究五 在總結歷史經驗中理解和構建科學理論體系六 古巴特色社會主義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比較七 戰(zhàn)略互惠合作共贏——中日關系發(fā)展新階段八 俄羅斯新版歷史教師參考書對蘇聯歷史新觀點九 歐洲大國民眾受訪者對中國的看法十 讓美國加入世界十一 貪婪導致危機——從“次貸”危機透視美國經濟十二 世界經濟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機十三 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及中國的機遇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篇 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一 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王偉光我國30年的改革開放既是我們黨領導的一場新的偉大革命,又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通過這場偉大革命,中華民族大踏步地趕上了時代潮流,社會主義中國走在了時代前列,我們黨成為時代先鋒??偨Y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xù)推進改革開放,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經驗啟示我們: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解放思想,進一步改革開放。1.我國改革開放有著深厚的國際國內背景,面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嚴重困難,面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快速發(fā)展的嚴峻挑戰(zhàn)。中國共產黨人必須著力回答社會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命運這一時代課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形成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大陣營。建立在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基礎上的社會主義各國,在發(fā)展初期取得了多方面的重大成就,但后來由于沒有創(chuàng)造性地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體制和機制逐步僵化,導致發(fā)展速度緩慢甚至停滯,至20世紀70年代初,世界社會主義面臨嚴重的困難。在此同時,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動世界經濟以更快的速度向前發(fā)展,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抓住新技術革命興起的機遇,大力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不斷調整自己的體制和政策,緩解社會矛盾,表現出穩(wěn)定和快速發(fā)展的勢頭。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也遭遇了極大的挫折。我們黨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和社會主義制度后,極大地發(fā)展了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yè),但也走了彎路,甚至發(fā)生“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失誤,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一度停滯,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性挑戰(zhàn)和壓力。

后記

200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極不尋常的一年,是令人刻骨銘心、心潮激蕩的一年。年初,我國果斷應對南方大部地區(qū)所遭受的百年不遇的雨雪冰凍災害,使經濟社會生活迅速恢復正常;3月,妥善處置、平息拉薩市等地發(fā)生的嚴重的打砸搶燒暴力事件;5月,面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廣、救災難度最大的汶川大地震,全國緊急動員和行動起來,展開了一場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抗震救災斗爭;8月,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北京,我國成功舉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9月,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順利飛天,浩瀚太空留下了中國人第一行腳步;12月,北京隆重舉行大會,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30年崢嶸歲月,改革開放波瀾壯闊,中華大地滄桑巨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呈現給讀者的2008年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前沿報告”,集中展示了該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對相關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研究與思考成果,共輯錄論文、理論文章、調研報告86篇。在70位作者中,包括院黨組成員和數位卸任院領導,其余分屬全院31個研究所和院直單位,其中包括22位學部委員,2位榮譽學部委員,以及一些嶄露頭角的青年學者。陳奎元同志多年來一直十分關心、重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前沿報告”的編輯出版工作,此次撥冗審讀了全書目錄。本卷“前沿報告”以陳奎元同志《繼續(xù)深化改革推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與繁榮》一文作為“代序”。全書正文按專題編排為五篇。第一篇、第二篇是全書的核心內容,分別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為題;第三篇側重探討、闡釋重大理論問題;第四篇側重應用對策研究以及對2008年重大事件的解讀。

媒體關注與評論

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濤 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編輯推薦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的偉大目標是,到我們黨成立100年時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和奮斗目標。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改革開放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