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4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毛振華 編 頁數:258
前言
社會學總是與不同時代社會發(fā)展的主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隨著社會發(fā)展主題的變化,社會學的某些領域以及相應的分支學科就會受到重視。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迫切需要加強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制度建設①,努力解決民生問題,促進社會和諧,這使得社會福利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現實問題,以研究社會福利為對象的福利社會學的地位也就凸顯出來了?! ∩鐣@且粋€非常復雜的社會構成要素,它涉及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等各種因素,直接表現為福利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從歷史上看,人們對于福利與社會的關系有兩個非常明顯的傾向:一個是以福利國家為代表的福利主義,追求福利最大化,認為福利待遇越高越好,這是一個主要傾向;另外一個傾向就是發(fā)展主義,認為發(fā)展是至上的,包括社會福利在內的一切民生建設都得給發(fā)展讓路。這兩種傾向在現實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都遇到了難以克服的矛盾:福利主義導致社會活力下降,發(fā)展主義導致社會矛盾激化。這就需要我們專門研究福利與社會之間的關系,實現兩者的良性發(fā)展。也就是說,我們要想找到一個符合中國國情的社會福利發(fā)展模式,既需要吸取福利國家的經驗教訓,同時也要研究一些非福利國家的模式,如新加坡、智利等國的福利制度,探索中國社會福利與社會發(fā)展的結合點與生長點。
內容概要
《社會福利與社會建設》為第三屆中國社會學博士后論壇(2008)的成果,圍繞“改革開往30年中國社會福利與社會建設”這個主題,一大批年輕的社會學博士后報告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的著眼于探討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社會福利思想,有的著重探討社會福利的分析視角以及中國特色社會福利的主要內容,也有的結合社會福利項目探討中國社會福利的建設問題,還有的探討慈善救助、社區(qū)志愿服務、城中村住房改造等社會福利問題,體現了年輕一代社會學博士后寬廣的理論視野?勇于開拓創(chuàng)新的學術抱負。
書籍目錄
序言社會需要路徑下的中國社會福利發(fā)展框架研究中國農村醫(yī)療保障的理論問題研究改革開放30年與中國特色社會福利制度——基于科學發(fā)展觀的視角中國社會保障與福利:從制度排斥逐漸走向社會整合國之幸哉抑或民之禍哉——關于國內“社會福利社會化”討論的討論走出社會福利政治經濟分析視角誤區(qū)論中國特色社會福利制度的基本目標我國民間組織工作人員社會保障的現狀與政策建議——對青島的個案調查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社會養(yǎng)老問題及其對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與農村社會福利建設從我國第三部門的發(fā)展看改革開放30年社會建設改革開放30年中國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理論與踐行之路莫地的變遷:棚戶區(qū)改造與社區(qū)治理區(qū)域性社會政策的整合研究——A市的社會救助制度案例分析清代慈善組織救助對象的甄別制度復合型社團參與社會建設的實踐和思考——以共青團為例推進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的反思——從深圳舞王門事件看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的弊端轉型期城市社區(qū)組織的內源性發(fā)展改革開放30年教育環(huán)境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縣域現代化的文化解讀:以福建晉江為例淺論中國邊疆安全與邊疆治理問題
章節(jié)摘錄
在埃費的方法中,可以找到社會需要的內容,看到社會服務、社會政策制定、社會福利資源的提供方式等要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埃費從社會福利的提供者和社會福利的受益者的雙重角度發(fā)展出來的社會需要概念,在理念上和需要概念是有一定差別的。這里的主要問題是埃費沒有深入討論需要的本質?! ∪绻麖男枰谋举|來看,社會福利視角下的社會需要是社會中生活的人在其生命過程中的一種缺乏的狀態(tài)。人的基本需要如果不能滿足,這種缺乏狀態(tài)將損害人的生命意義。與此相關,需求是對某一具體需要滿足物的指向。需要是客觀性的,需求是主觀性的(Flew,1977)。需要是長久的,需求是暫時的。需要具有普遍的意義,需求更多的是個體指向具體需要物品的意義。在個體社會成員的需要聚集成為一種在同一社會文化背景下的社會群體成員都具有的需要時,個體的需要就變成了社會需要。從個體需要的不滿足狀態(tài)發(fā)展成的社會需要,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就成為一種影響社會發(fā)展的社會問題。由于這種社會事實的存在,需要從個人的內在心理活動不斷外化為一個相對獨立于個人意志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的過程,這就形成了社會需要。由此,需要具有意義更為豐富的客觀性。 在微觀層面的需要研究中,學者們借鑒實驗心理學的研究結果指出,形成需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個體對某種外在客體的缺乏狀態(tài);二是個體獲得期望(巴普洛夫,1957)。在這兩個條件下形成了需要這種狀態(tài)。人的一生是不斷產生需要,滿足需要,再產生需要再滿足需要的過程。需要和動機有極其緊密的關聯。需要是人作為行動個體的積極性基礎,動機是推動人行動的直接原因。當人們的需要有了某種特定目標時,需要才會轉化為動機,推動人去進行某種活動(Maslow,1970)?! ∩鐣枰獫M足與制度提供需要滿足物的數量和質量密切相關。對需要滿足與需要滿足物的分配原則貢獻最大的學者之一是馬克思。他提出了需要滿足物分配的兩個基本原則:按勞分配與按需分配。馬克思的社會產品分配流程把滿足需要的社會福利分配原則納人分配體系,即按照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原則,在二次分配中分配資源滿足社會成員的需要(馬克思,1972:637~638)。在這個體系中,需要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范疇。馬克思對需要的論述并不集中和系統,主要見于他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和《哥達綱領批判》兩部著作中。拉費步爾(Lefebvre)在研究了馬克思的社會學理論以后指出,馬克思認為人們因為有需要而進行勞動,而勞動的目在于消費享有。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