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醫(yī)案評析

出版時間:2011-1  出版社:孫曼之、 孫乃雄 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孫曼之  頁數(shù):11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朱丹溪,字彥修,名震亨,婺州義(今浙江義務)人。因其故居有條美麗的小溪,名『丹溪』,學者遂尊之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丹溪深得名艮羅知悌真?zhèn)?,醫(yī)術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見效,故又稱『朱一帖』、『朱半仙』?! ≈斓は尼t(yī)學貢獻,遠非『陽常有余,陰常不』論所能概括。他在辨證論治方面對后世的示范,從孫曼之的這本《朱丹溪醫(yī)案評析》可以窺見一斑。

書籍目錄

1.“族叔祖年七十”案2.“東陽王仲延”案3.“又一鄰人”案4.“東陽吳子方年五十”案5.“東陽張進士次子二歲”案6.“又一男子年十六七歲”案7.“東陽傅文”、“朱宅間內”、“鄰鮑六”三案8.“憲僉詹公”案9.“永康呂親”案10.“葉先生患滯下”案11.“一婢色紫稍肥”案12.“東陽陳兄”案13.“浦江義門鄭兄”案14.“憲幕之子傅兄”案15.“外弟一日醉飽后”案16.“予族叔形色俱實”案17.“金氏婦壯年”案18.“賈氏婦”案19.“余從叔父平生多慮”案20.“楊兄年近五十”案21.“陳氏年四十余”案22.“鄭廉使之子”案23.“進士周本道”案24.“趙立道年近五十”案25.“陳擇仁年近七十”案26.“羅先生治一病僧”案27.“一色目婦人”案28.“余從叔年逾五十”案29.“梅長官年三十余”案-.30.“金氏婦年近四十”案31.“呂宗信年六十”案32.“一老人年七十”案33.“昔有一老婦”案34.“一婦年近六十”案一35.“一婦人脾疼”案36.“一男子年三十歲”案37.“一人因吃面內傷”案38.“一人便濁經(jīng)年”案39.“一婦年七十”案40.“又一男子年五十”案41.“一婦人十九歲”案42.“一男子三十五歲”案43.“一男子素嗜酒”案44.“一人本內傷”及“一人本內弱”二案45.“一人年六十”案46.“浦江洪宅一婦”案47.“一老人患瘧半載”案48.“一富人年壯病瘧”案49.“一男子年二十歲”案50.“一膏粱婦人積嗽”案51.“一入因吃面遍身痛”案52.“一男子七十九歲”案53.“一男子年近三十”案54.“一人面上才見些少風”案55.“一人濕熱勞倦新婚”案56.“一子二歲”案57.“一老人嘔痰胸滿”案58.“一老人年七十”案59.“一男子因辛苦發(fā)熱”案60.“東易胡兄年四十余”案61.“有一人年六十”案62.“有一人年三十”案63.“一人饑飽勞役成嘔吐病”案64.“一男子壯年”案65.“一中年人中脘作痛”案66.“一婦人因七情咽喉有核如綿”案67.“一人氣弱”案68.“一人嗜酒”案69.“一婦人死血食積痰飲成塊”案70.“一人年六十”案71.“一老人心腹大痛”案72.“一男子忽患背胛縫有一線疼起”案73.“一飲酒人胃大滿”案74.“一男子年三十六”案75.“一女子十七八歲發(fā)盡脫”案76.“一婦人痞結”案77.“一婦人虛贏”案78.“一人六月得患惡寒”案79.“一婦人惡寒”案80.“一人天明時發(fā)微寒”案81.“一人病喘不得臥”案82.“一人年二十余”案83.“一男子年十九”案84.“鄭兄年二十余”案85.“呂親善飲不困”案86.“一室女素強健”案87.“鄭叔魯年二十余”案88.“一婦人年五十”案89.“一男子年八十”案90.“嘗記先生治一婦人”案91.“一人年六十”案92.“一人年二十余”案93.“一人久患下疳瘡”案94.“一婦人年三十余”案95.“一人患泄瀉”案96.“一少年夏間因羞怒發(fā)昏”案97.“一婦人年近三十”案98.“一婦人形瘦性急”案99.“一婦人年十八”案100.“一婦人年近三十余,正月間新產(chǎn)”案101.“一婢姓沉多憂”案102.“一婦人年四十余面白形瘦”案103.“一婦人年四十懷孕九個月”案104.“一男子二十余患痘瘡”案105.“予從子六七歲”及“一人年十七”二案106.“一人年三十六”案107.“一人患中風雙眼合閉”案108.“一人患中風四肢麻木不知痛癢”案109.“一人好色有四妾”案110.“一人患中風滿身如刺疼”案111.“一人年四十二”案112.“一人年二十九患中風”案113.“一人年五十六”案114.“一人年三十四,患傷寒發(fā)熱”案115.“一人患傷寒腰疼”案116.“一人患傷寒發(fā)熱如火”案117.“一人年二十九患傷寒頭疼”案118.“一人年三十六患傷寒咳嗽”案119.“一人患傷寒冷到膝”案120.“一人年三十患濕氣”案121.“一人五十三歲患發(fā)熱如火”案122.“一人患虛損四肢如冰冷”案123.“一人年六十患虛損證”案124.“一人患虛損身發(fā)潮熱”案125.“一人年四十六”案126.“一人患虛損”案127.“一人患虛損咳嗽吐血”案128.“一人五十一歲患虛損”案129.“一老人口極渴”案130.“一人患虛損大吐血”案131.“一人患虛損,手足心發(fā)熱不可當”案132.“一人虛損吐臭痰”案133.“一人患虛損,一身俱是塊”案134.“一婦人產(chǎn)后泄瀉不禁”案135.“一人患泄瀉”案136.“一人數(shù)年嘔吐酸水”案137.“鄭顯夫年六十余”案138.“一室女因事忤意”案139.“又治一少婦年十九”案140.“一婦人久痢”案141.“一少婦身小味厚”案142.“一人六月投淵取魚”案143.“一人患痢久不愈”案144.“一婦病不知人”案145.“一壯年惡寒多服附子”案146.“一婦人年五十余形瘦面黑”案147.“一老婦形肥肌厚”案148.“一老婦性沉多怒”案149.“陳狀元弟”案150.“一女新嫁后”案151.“一人因心痛久服熱藥多”案152.“一少年食后必吐出數(shù)口”案153.“一人不能頓食”案154.“吳輝妻孕時足腫”案155.“一女子稟厚患胸腹脹滿”案156.“陳時叔年四十余”案157.“一婦人有孕六閱月”案158.“一婦人積怒嗜酒病癇”案159.“一女八歲病癇”案160.“丹溪壯年有夢遺”等五案161.“鎮(zhèn)海萬戶蕭伯善”案162.“一人便濁半年”案163.“一婦人年三十六家貧多勞”案164.“一婦人經(jīng)水過多”案165.“一產(chǎn)婦因收生者不謹”案166.“一婦產(chǎn)后”案附錄一朱丹溪生平及其學術成就附錄二簡明索引1.診斷示例2.病因病機3.常用藥物4.常用方劑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按:形肥則氣盛于外而虛于內,平素食厚味則痰飲生,憂郁則氣郁化火。本案原為痰火氣郁兼脾弱中虛之質。誤予辛燥藥物則痰火愈盛而脾氣陰血大虛。足弱者,脾主四肢而陽明主潤宗筋,且宗筋主束骨,脾虛而陽明濕熱則足痿不用也;食減、氣上沖者,痰熱中阻,胃氣不得宣降也。方以竹瀝清熱豁痰,潤燥降逆。白術熬膏,取其滋補脾氣而不燥。藥僅二味者,病情既然深重,藥亦必簡練專注也?!秱摗て矫}篇》:“肥人責脈浮”,故丹溪謂“形肥而脈沉,未是死證”。但本案有誤進燥熱藥物史,故丹溪又日:“但藥邪太盛,當此火旺(之季節(jié)),實難求生”,可知藥毒甚于六淫為患甚遠矣。辛熱溫陽藥物本有逐寒回陽之功,然而若陽熱內郁或風邪束閉者誤服之,常見僨事者。筆者曾接診一男性患者,年近五旬,敘其病史云:十九歲時外感發(fā)熱,多日不退。求診于當?shù)匾恢嗅t(yī),醫(yī)謂陽虛,予人參姜附數(shù)劑,病情驟重,后經(jīng)住院后熱退。此后經(jīng)常頭痛、身痛、腰痛,精神萎靡,失眠多夢,口苦咽干,尿頻尿赤,陽痿早泄,種種痛苦,不一而足。雖經(jīng)多方治療,效果不著。為療病痛,其人自學中醫(yī)多年,讀書頗豐,常為他人開方治病,而自身病痛仍不能獲效。筆者予疏風泄熱、滋陰養(yǎng)肝法后,念該患者路途遙遠,來去耗費不貲,遂為詳述病機治法,命其自為加減調整。后告知病癥顯減而逾時復發(fā),常年不離藥鍋。雖證情漸減,然至今仍未能除根。筆者居處附近又有一男性患者,六十余歲,主訴:二十歲時因傷風小恙求治一老中醫(yī),彼謂腎虛,猛進溫補大劑。遂致百病叢生,漸至神志狂躁失常,由精神病醫(yī)院接治,住院逾年始愈。此后經(jīng)常精神恍惚,身如蟻行,或如風邪,自內向外走竄不息,無有定處。自覺風邪攻竄之處刺痛不已,為余示之,視之確有紅色小疹,搔之流清水少許,數(shù)日自愈。服疏風泄熱、涼血之劑則小愈,如此反復發(fā)作,仍無徹底痊愈之望。筆者自臨證以來,接診此類患者甚多,此二例乃印象極深者??梢姷は皩嶋y求生”云,洵非虛語也。

編輯推薦

《中醫(yī)師承教育叢書·朱丹溪醫(yī)案評析》由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朱丹溪醫(yī)案評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孫老師的觀點是學習中醫(yī)必重臨床,而學習先賢的精彩醫(yī)案是提高治療水平的不二法門。
  •   她立足于傳統(tǒng)中醫(yī)的思維學習方法。只有把傳統(tǒng)的中醫(yī)文化知識學習好才有可能談發(fā)揚、發(fā)展古老的中醫(yī)之學,也就是說只有繼承好傳統(tǒng)的中醫(yī)文化知識才有可能讓中醫(yī)“枯木逢春”造福于人類!此書是一本真正學習傳統(tǒng)中醫(yī)的中肯之作!她主要是針對于中醫(yī)臨床的學習工作者。
  •   看著還行,初學者建議看一看
  •   中醫(yī)基礎不好的人是看不懂的!
  •   中醫(yī)臨床診斷的提高的好教材,切中現(xiàn)中醫(yī)教學的短板,孫曼之老師的多年臨床經(jīng)驗的結晶,超值!謝謝孫大夫!
  •   慢慢看,會有一些收獲的
  •   這本書把散在朱丹溪各醫(yī)著中有關的醫(yī)案做了歸類,值得一讀!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