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莊士敦 頁數(shù):603 譯者:惠春琳、李亞敏、付瑞紅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紫禁城的黃昏》是一部個人的、懷舊的故事集,描述了從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歲月里,莊士敦在其人生頂峰時期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其時,中國媒體針對莊士敦本人和溥儀有諸多的責難,而莊士敦所關心的,顯然只是他對那些年里所發(fā)生事件的記述,可以對那些責難作出一勞永逸的反駁。為了回應對他和皇上的批評,莊士敦描繪了在紫禁城那個奇異、封閉的世界里獨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圖景。莊士敦諳熟中國歷史與文化,于是,那個幾近為人遺忘時?的豐富的歷史細節(jié),雪泥鴻爪般躍然于莊氏之筆端。加之,他與溥儀的密切關系,以及與那個時代許多大人物私人關系之熟稔,使得莊士敦得以對他們盡情褒貶點評。
《紫禁城的黃昏》的敘述略帶憂傷,寄哀于現(xiàn)代世界中中國不斷沉淪的命運。然而,盡管作者意識到中國文明的輝煌已成過去,但本書并非滿篇哀鳴與幻滅之詞。相反,莊士敦在書中表達了對中國和中國人民的誠摯情感。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莊士敦 譯者:惠春琳 等
書籍目錄
代序:昨日的盛宴——最后的帝師眼中的晚清宮廷
1989年中譯本序言
1985年英文版序言
英文版扉頁
溥儀序
引言
一1898:戊戌風云
二維新運動的瓦解
三太后的反擊與義和拳亂1898~190l
四光緒皇帝的最后歲月1901~1908
五慈禧太后
六1911年:辛亥革命
七清室優(yōu)待條件
八大清皇帝與洪憲皇帝
九張勛與1917年復辟
十《松壽老人自述》
十一1919~1924年的紫禁城
十二皇帝的師傅們
十三黃昏中的滿清宮廷
十四內務府
十五羽翼未豐的龍
十六復辟派的希望與夢想
十七紫禁城內的躁動
十八龍振其翼
十九龍鳳之喜
二十陰謀與對策
二十一御花園
二十二頤和園
二十三十一月五日
二十四真龍被困
二十五真龍啟飛
尾聲龍歸故里
附錄一舊譯《紫禁城的黃昏》片斷
?錄二溥儀生活之剪影
伍德海報導溥儀之生活
溥儀就任偽滿執(zhí)政前后
溥儀給菱刈畫“葫蘆”
溥儀接見路透社通信員肯尼第的談話記錄
《紐約時報》報道溥儀接見格蘭特記者的談話
溥儀會見美國愛微雷托博士及夫人的談話記錄
溥儀印象記
外國人給溥儀的信
譯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盡管臣僚們在談論慈禧太后時,用了很多恭敬的詞語,但她對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繼承、實踐還不及萬一。她的品格修養(yǎng)并不符合儒家傳統(tǒng)的倫理規(guī)范(這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也無法與那些為中國文化奠定基礎的賢哲們相提并論。1897年,曾經(jīng)發(fā)生過這樣一件事情。一位名叫林秀川(音譯)的高級軍官僅僅因為在宮中覲見時稍有怠慢,下跪時失儀,便被慈禧太后處罰,將其罷官褫職。而與慈禧太后懲罰無禮者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漢代正史所記載的一位州縣長官。某人對這位長官不敬,被帶到他面前領受懲罰,但這位長官卻并沒有處罰他,似乎也從沒想到他會來領罪。他說:放了他吧。他如此無禮,并不是他的錯,而是我的,是我沒有管教好他。如果有人把這個故事告訴“老佛爺”,或許不能博君一樂,但應該會讓她深思。最近,羅伯特·拉諾恩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打開歷史的畫卷,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大多杰出的女性(維多利亞女王除外)往往都是“貓一虎式”的人物。筆者認為,慈禧太后就是這種類型的人。當然,如果參照中國帝王的象征,我們應該稱她為龍類。這是一種善與惡并存,比貓、虎更令人敬畏的動物,但它也更加殘暴。前面我曾經(jīng)敘述過,慈禧太后熱衷于扮觀音菩薩。這并不難理解,因為她相信,她就是菩薩的化身,而宮中諸人的阿諛奉承,使她更加堅信這一點。1908年中國發(fā)生了兩尊活佛準備會面的事件,或許我們可以將其看作一個不幸。當時,除了慈禧太后這尊觀音菩薩的化身外,中國還有另一尊活佛,就是西藏的達賴喇嘛。根據(jù)藏傳佛教的教旨,他被認為是佛在凡間的代表。這一年,達賴喇嘛離開西藏,經(jīng)過長途跋涉,到達位于山西省的佛教圣地五臺山的一座寺廟。當時,我恰好在中國西部游歷。1908年夏,經(jīng)過特許,我得以單獨拜見達賴喇嘛。沒過多久,也就是1908年9月,西藏活佛接到了北京活佛的邀請,從五臺山來到北京。兩尊活佛同時駕臨京城,極一時之盛。可惜好景不長,在達賴喇嘛抵達京城后短短幾個星期,便只剩達賴喇嘛這一尊了。達賴到來,慈禧駕崩。慈禧太后的去世,使得京城百姓紛紛傳言,兩尊活佛,或者說同一尊菩薩的兩個化身,不能共處一地,否則便會相克。而且一尊活佛去世了,將召喚另一個活佛跟著去。但后來的結果是,達賴喇嘛并沒有隨慈禧太后而去,倒是辛亥革命接踵爆發(fā)了。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的關系。據(jù)很多老太監(jiān)說,他們母子交惡是在1898年戊戌變法期間。我還聽老太監(jiān)講過一個故事,一個不了解中國古代習俗之人很難理解的故事。當時,很多中國人都相信,年長之人生病,只要服用他的兒子、最親近之人、最忠誠的朋友或者仆人的股肉作藥引的良藥,就能恢復健康。這種“割股奉親”的傳說突出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孝道已經(jīng)被附著上了一層令人厭惡的神秘色彩,它要求人們付出極其痛苦的代價來盡孝。這個故事的內容是,日俄戰(zhàn)爭后不久,慈禧太后身染重病。一日,光緒皇帝前去請安探視。除他們二人外,唯一在場的是總管太監(jiān)李蓮英。光緒皇帝在她身邊服侍。慈禧太后用一種自怨自艾的口氣緩緩說道:“我知道我去日無多,現(xiàn)在只有一樣東西可以治好我,但卻無人愿為我犧牲,制作藥引?!彼贿呎f,一邊觀察著光緒皇帝的反應,然后又看著李蓮英。盡管他們都知道慈禧太后所指的那個藥引是什么東西,但都默不作聲。沒過幾日,“老佛爺”的病便迅速痊愈了。她注意到,李蓮英連續(xù)多日未曾當值,就詢問原因。李蓮英手下的一個小太監(jiān)告訴她:李總管生病了。他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作為藥引,奉給太后陛下療疾服用了。據(jù)這一說法,從那時起,慈禧太后對李蓮英恩寵有加。而光緒皇帝,作為“老佛爺”的兒子,卻未能盡子女的孝道。慈禧太后認為此事讓她顏面盡失,因此將其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一位皇室成員向我敘述了這樣一件軼事,關于可憐的“囚徒”光緒皇帝與威嚴的“女牢頭”慈禧太后最后一次會面的情形。光緒皇帝被囚禁后,他的職責或者說對他的懲罰,就是每天仍需給慈禧太后請安,匍匐在她的權勢下。這本是宮中例行的規(guī)矩,但慈禧太后此舉有其深意。部分是因為她需要時時確認他仍是自己的囚徒,獲得滿足;部分是因為她要羞辱光緒皇帝以滿足其邪惡的欲望。1908年秋天的某日,光緒皇帝到寧壽宮履行自己的例行職責——給慈禧太后請安。此時,他已病人膏肓。在太監(jiān)的攙扶下,他步履踉蹌,頭顱低垂。他深知自己命不久矣,卻還勉力支撐來到慈禧太后的寢宮,準備像往常一樣下跪請安。他的虛弱和憔悴讓慈禧太后大為震驚,淚水貯滿眼眶,滑過臉頰。身旁的太監(jiān)忙不迭地給她拭去。雙方對視沉默著,空蕩蕩的宮殿里無聲無息,死一般寂靜。忽然,慈禧太后打破了沉寂,對光緒皇帝說:“免跪起身吧!”但疲倦的皇帝還繼續(xù)跪著,用幾不可聞的聲音喃喃自語道:“跪著吧,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笔聦嵶C明,這的的確確是最后一次了。
編輯推薦
《紫禁城的黃昏(套裝上下冊)》是由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