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作者:謝青松 頁數:287 字數:272000
內容概要
《傣族傳統(tǒng)道德研究》以傣族作為考察對象,通過對傣族傳統(tǒng)道德的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考察,力圖客觀全面地揭示傣族在處理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關系時的獨特倫理智慧。書稿首先對傣族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萌芽和發(fā)展作歷史性的梳理和回顧。書稿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傣族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核心、道德原則及道德規(guī)范,重點論述傣族傳統(tǒng)社會中的婚姻家庭道德、政治道德和生態(tài)道德。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傣族倫理道德的傳承與維系機制。論文結語部分還將傣族傳統(tǒng)道德的基本特征概括為:倫理和宗教及政治融合互滲;重道德實踐輕理論論證;貴和尚義的價值取向;柔順不爭的人格模式;濃厚的家族主義色彩。
書籍目錄
導論
一 關于傣族的基本情況
二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三 本書框架和基本內容
四 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之處
第一章 傣族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萌芽和發(fā)展
一 傣族遠古時期道德觀念的萌芽
(一)《傣族古歌謠》中原始集體主義觀念的萌芽
(二)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的樸素道德觀念
二 傣族原始宗教中蘊涵的道德觀念
(一)傣族原始宗教的形成
(二)原始宗教蘊涵的樸素道德觀念
三 佛教傳入后傣族道德觀念的發(fā)展
(一)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傳入
(二)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化
(三)佛教傳入后的傣族道德觀念
第二章 傣族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核心和道德原則
一 傣族傳統(tǒng)社會的價值核心
(一)敬神崇佛
(二)貴柔尚和
二 傣族傳統(tǒng)社會的道德原則
(一)和諧不爭
(二)樂群愛寨
(三)民族和睦
(四)和諧共生
第三章“姻緣結成是夫妻,無緣失去為兄妹”——傣族傳統(tǒng)社會中的婚姻家庭道德
一 傣族傳統(tǒng)婚戀習俗與家庭結構
(一)傣族傳統(tǒng)婚戀習俗
(二)傣族傳統(tǒng)家庭結構
二 傣族傳統(tǒng)婚姻道德
(一)“同族不婚”與“門當戶對”的婚配要求
(二)“勤勞憨厚”和“孝順體貼”的擇偶標準
(三)提倡“夫妻一條心”,嚴懲婚外性關系
(四)“夫妻情不合,最好各走各”的離婚道德
三 傣族傳統(tǒng)家庭道德
(一)“對老的要敬,對小的要愛”的長幼關系
(二)“夫妻要和睦,才是好姻緣”的夫妻關系
(三)“斑鳩當鳳凰,女婿如兒子”的婆婿關系
(四)“娶女兒做妻,天地都不容”的倫常關系
第四章 “不愛銀子十萬錠。要愛百姓十萬勐”——傣族封建土司制度下的政治道德
一 傣族封建土司制度的確立
二 傣族傳統(tǒng)社會中的政治道德
(一)“‘召’是‘召’,‘卡排’是‘卡排”’的等級觀念
(二)“不愛銀子十萬錠,要愛百姓十萬勐”的為官之道
(三)“應當說的你就說,應當做的你就做”的為民之德
三 傣族傳統(tǒng)習慣法及其樸素制度倫理
(一)傣族禁忌的產生:道德和法的最初雛形
(二)傣族習慣法的出現:道德與法之混沌狀態(tài)
(三)傣族成文法的制定:道德與法之融合互補
(四)“無法律要制定,制度壞要立新”的樸素制度倫理
四 傣族近代土司刀安仁的愛國主義
第五章 “泡沫跟著波浪走,傣家跟著流水走”——傣族對自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倫理關切
一 傣族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及其生存方式
二 傣族傳統(tǒng)社會中的主要生態(tài)倫理實踐
(一)傣族敬水節(jié)水與種樹栽竹之習俗
(二)傣族傳統(tǒng)竹樓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之保護
(三)適應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傣族飲食和服飾
(四)特定生態(tài)環(huán)境孕育下的傣族藝術
三 傣族傳統(tǒng)社會中的樸素生態(tài)倫理觀念
(一)人與自然彼此依存、和諧共生
(二)對自然的尊重與敬畏之情
(三)尊重與珍惜生命的意識
(四)自覺節(jié)制人類欲望的觀念
第六章 傣族倫理道德的傳承與維系機制
一 傣族倫理道德傳承的重要文獻
(一)《布栓蘭》
(二)《佛教格言》
(三)《嘎里羅嘎里坦》
(四)《坦瑪臘栓羅》
二 傣族倫理道德的傳承途徑
(一)家庭傳承
(二)寺廟傳承
(三)社會傳承
三 傣族傳統(tǒng)道德的維系機制
(一)面子觀念與從眾心理
(二)宗教信仰與內心信念
(三)風俗與習慣法的約束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分別有“丟拉瓦”(建寺高僧圓寂后靈魂所轉變的寺廟保護神)、“丟拉添”(戰(zhàn)爭保護神)、“丟拉勐”(部落保護神)、“丟拉章”(氏族祖先神,傣族稱大象為“章”,含有吉祥和保護氏族的神性)、“丟拉曼”(寨神)、“丟拉好”(祭司神)等。此外,在有的佛寺里,還有水神塑像供置。這些寨神、勐神、社神、祖先神、獵神等原始宗教神祗,融合在南傳上座部佛教里,共同受到人們的崇拜。不僅如此,南傳上座部佛教僧侶還兼行原始宗教活動,如替人們占卜禳災,主持喪葬儀式,為死者亡靈引路、超度,為村民驅鬼,祭祀寨神、祖先神、社神等。 另一方面,在傣族原始宗教的神靈體系中,也包含了許多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神祗,如“叭因”(即帝釋天)、“叭捧”(即梵天)、“喃妥娜尼”等。這些神祗原本都是婆羅門教及印度教中的神祗,后演變成為南傳佛教的保護神,并逐漸流傳到民間,成為佛寺之外的神靈。此外,傣族原始宗教巫師的祭祀儀式,也同樣吸收了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儀式及法物。如巫師舉行儀式時,用紙傘、彩旗;豎立“寨心樁”(傣語稱“栽曼”)時,要先將少許金銀與高僧的頭發(fā)放于缽內,然后才埋入木樁(寨心)下,另在寨心樁上置一塊木板,作為祭祀釋迦牟尼佛祖的祭品供置之用,為巫佛合用的神器法物。 與西雙版納傣族地區(qū)有所不同,德宏傣族地區(qū)的南傳上座部佛教除與原始宗教融合外,還具有較多的與大乘佛教(漢傳佛教)相融合的色彩。由于德宏地區(qū)漢民族甚多,交通較為便利,商品經濟較發(fā)達,因而這里的南傳上座部佛教也表現出顯著的中原化風格。例如,德宏一些地區(qū)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接納了大乘佛教的觀音菩薩,在佛寺內塑有觀音像,并有觀音神龕。每年農歷正月初九,芒市等地的傣族還做觀音擺(觀音會)。除觀音菩薩外,還有彌勒佛等大乘佛教神祗。這也表現出佛教本身所具有的寬容性和包容性。 (二)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傣族化 佛教傳人中國后,便不斷地適應中國社會生活的需要以及中國本土思想文化的特點,尋求落地生根、成長壯大的各種有利條件,到隋唐時期,幾個中國特有的佛教宗派如天臺宗、華嚴宗、禪宗等相繼成立,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佛教中國化。事實上,作為佛教中國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南傳上座部佛教進入傣族地區(qū)之后,也與本土原始宗教相互融合,同時迎合傣族社會的需求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完成了佛教傣族化的過程,即形成有別于其他地區(qū)佛教的“傣族佛教”。
編輯推薦
《傣族傳統(tǒng)道德研究》以傣族作為考察對象,通過對傣族傳統(tǒng)道德的系統(tǒng)梳理和深入考察,力圖客觀全面地揭示傣族在處理人、社會、自然三者之間關系時的獨特倫理智慧。書稿首先對傣族傳統(tǒng)道德觀念的萌芽和發(fā)展作歷史性的梳理和回顧。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