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4-5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金觀源等 頁數(shù):393 字數(shù):761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應用反射學的觀點,把經絡歸結為人體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統(tǒng),提出針灸療法是一種反射療法使傳統(tǒng)的針灸療法與經絡學說面目一新,為它們與現(xiàn)代醫(yī)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本書集古今中外研究者包括作者37年來在國內外從事針灸臨床、科研的豐碩成果與經驗,闡釋經絡的實質與探討針灸療法的主要技術理論,尤其注重從臨床實際出發(fā),分析針灸治療常駐機構見頑固病癥時的難點與提高療效的途徑,故它不僅是針灸臨床、科研、教學人員的高級參考書,也是西醫(yī)學習、融合針灸療法的理想教材。
作者簡介
金觀源,醫(yī)學博士,美國執(zhí)照中醫(yī)、針灸師。1949年生于浙江杭州,國際著名的臨床針灸師兼神經生理學家與時間生物學家,具有中西醫(yī)結合、國內外37年從事針灸臨床與科研的獨特背景。早年師從焦勉齋等針灸前輩,深諳傳統(tǒng)的針灸技法與理論。浙江醫(yī)科大這醫(yī)學系本科及生理專業(yè)
書籍目錄
第1章 針灸反射學概論 1 針灸反射學:一門新學科 2 反射?。横樉闹尾〉幕A 3 反射區(qū):經絡的實質 4 針灸作用原理的闡釋 5 針感傳導原理的闡釋 第2章 針灸反射療法的控制 1 患者“黑箱” 2 體表反射信息的獲取 3 針灸干預信息的輸入 4 反饋施治的原則 5 針灸治病的流程圖 6 影響針灸療效的因素 第3章 提高針灸療法的對策 1 增大刺激量 2 獲取熱、涼針感 3 控制針灸感傳 4 配穴:多通道刺激法 5 改變患者原有的功能狀態(tài) 6 避免與克服“抗針性” 7 打破疾病的穩(wěn)定態(tài) 8 其他輔助措施 第4章 常見適應證頑難病例的治療 1 運動系統(tǒng)病癥 2 神經系統(tǒng)病癥 3 精神性疾病 4 眼病 5 耳鼻咽喉疾病 6 口腔疾病 7 循環(huán)系統(tǒng)病癥 8 呼吸系統(tǒng)病癥 9 消化系統(tǒng)病癥 10 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癥 11 皮膚科病癥 12 其他病癥 第5章 身體反射區(qū)圖譜 1 內臟反射區(qū) 2 軀體反射區(qū) 3 中樞反射區(qū) 4 五官反射區(qū) 5 經外奇穴索引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1 針灸反射學簡明問答 附錄2 針灸反射學新歌賦 附錄3 作者自傳:三十攻年磨一針——我的行醫(yī)生涯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