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7 出版社: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作者:李敏 頁數(shù):314 字數(shù):290000
前言
1998年,一位名叫張啟軒的男孩,因其優(yōu)異的成績而被清華大學錄取。張啟軒的母親在介紹教育孩子的經(jīng)驗時說:“有一件記憶深刻的事:學校里要舉辦藝術節(jié),我兒子特別高興。他是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他對我們說藝術節(jié)上有一個花展,由他們班負責拿花,而且要求是盆花,他準備拿菊花。盡管兒子重復了兩次,并一再叮囑,可我還是忘記了給兒子買花。藝術節(jié)開幕那天,我母親生病了,我一下班就急忙趕往母親家。回來時,兒子哭了,特別傷心。我不停地安慰他,并給他的老師寫了一封信,解釋原因,可兒子依舊很傷心。那幾天,吃飯時他幾乎沒有講過話。一天晚上,他非常認真地對我說:“媽媽,以后再有這樣的事,你一定記得寫在本子上,這樣就不會忘記了,就像我寫作業(yè)一樣?!蹦菚r他還只有9歲,我突然感到自己是一位不稱職的媽媽。從那次事件之后,我意識到了:孩子能夠自己解決的問題畢竟有限,更多的時候更需要家長的關愛和幫助。我們每天關心的不過是孩子的吃、喝、用、行,卻不知道孩子幼小的心靈更需要感知與關愛。”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滿載著酸甜苦辣的復雜過程,在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大影響孩子成長的環(huán)境因素中,家庭是孩子病根的發(fā)源地,學校是孩子病象的顯現(xiàn)地,而社會則是孩子病毒的危機地。由此可知,家長的教育好比根的培育。因此,教育家巴哈特說:“一個父母勝過一百個校長?!痹鯓硬拍芘囵B(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孩子?這是一個備受家長關注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說起自己的教子經(jīng)總是頭頭是道!但是有一個事實不得不面對,那就是很多家長盡管懷著宏大志愿,而且自認為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最好的。然而,他們卻不一定能培養(yǎng)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識中的所謂的教子經(jīng)驗,并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那么,究竟什么樣的方法才是最科學的呢?這并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家長與家長不盡相同,孩子與孩子也千差萬別,所以,教育方法要因人而異。既然是這樣,我們可以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上,即從心理學的角度來關注怎樣培養(yǎng)出好孩子。我們都知道,人的心理支配行為。那么,作為家長,要教育孩子、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就要從改變孩子的“心”開始。如果能夠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勢利導,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教育心理學家指出:不懂心理學的教師不是一個稱職的教師。那么,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擔負著幫助孩子形成良好人格與習慣等心理發(fā)展的重任,是不是也應該懂心理學的知識呢?可是有很大一部分父母由于缺乏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忽視了孩子的想法與感受,從而使孩子走向歧途,這是在教育孩子上的一大敗筆。其實,心理學與教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進一步說就是:心理學是教育學?的理論依據(jù)之一,教育學是促進心理學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源泉。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過:“播下一個動作,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奔议L的言行舉止就是給孩子播下的種子,什么樣的言行也決定著我們收獲什么樣的果實。人們通常都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那么,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要想收獲成功的果實,不僅需要家長具有良好的家教能力,還需要有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僅要了解孩子的行為,還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這樣在孩子的成長教育過程中,通過引導、啟迪、交流、行動,才能使孩子得到全面的提升和發(fā)展。時下,不缺少疼愛孩子的家長,而是缺少會教育孩子的家長。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承擔著保家衛(wèi)國、振興中華的重任。因此,教育好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我們編寫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寫給那些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們看的書,這也是一本寫給那些期望孩子成龍成鳳的父母們看的書。本書主要介紹了在家庭教育過程中,父母如何從心理學的角度,正確而有效地教育孩子。具體表現(xiàn)在對孩子的情商教育、習慣培養(yǎng)、溝通教育、性格塑造、智商開發(fā)、學習教育、成長教育、交往教育、財商教育、網(wǎng)絡教育、減壓教育等方面,以更科學、更理性的方式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每個章節(jié)都設有案例、案例分析及相關建議,將心理學理論與案例相融合,可以讓家長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對照和參考,既通俗易懂,又便于閱讀理解。真誠希望通過本書,能讓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與成功”,感受父母責任的“理性與偉大”。
內(nèi)容概要
怎樣才能培養(yǎng)出更優(yōu)秀的孩子?這是一個備受家長關注的問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說起自己的教子經(jīng)頭頭是道!然而,他們卻沒有培養(yǎng)出出類拔萃的好孩子。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在于父母意識中所謂的教子經(jīng)驗,并不是科學的教育方法。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為。作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變孩子的行為習慣,就要從改變孩子的“心”開始。如果能夠做到了解孩子的心理并因勢利導,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承擔著保家衛(wèi)國、振興中華的重任。因此,教育好孩子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編者們編寫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寫給那些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們看的書,這也是一本寫給那些期望孩子成龍成鳳的父母們看的書。
書籍目錄
序章 家庭教育的基本理——教子與心理學 一、我們總是在延續(xù)上一代的教育模式 二、父母教育觀念與孩子的心理發(fā)展 三、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孩子的心理發(fā)展 四、家庭環(huán)境因素與孩子的心理發(fā)展 五、父母教育新課題: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第1章 父母教育的反思與選擇——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父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整合你的角色 二、家庭教育要寬嚴相濟——父母的態(tài)度要寬嚴得當 三、身教重于言教一教育孩子,家長要以身作則 四、愛,不是“有求必應”——對孩子不能百依百順 五、好父母不會有壞孩子——做最好的父母 六、家庭教育切忌自相矛盾——父母教育方針要統(tǒng) 七、鋼是“煉”出來的,不是“恨”出來的——棍棒之下無天才第2章 教你提高孩子的情商——情商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情商決定未來——重視培養(yǎng)孩子的情商 二、意志決定孩子的能力發(fā)展——孩子需要磨煉意志 三、讓孩子自己去打江山——讓孩子獨自面對挑戰(zhàn) 四、做人勇敢一點不好嗎——教孩子學會勇敢 五、一邊受傷一邊學堅強——培養(yǎng)孩子的耐挫能力 六、讓孩子做自己的舵手——教孩子學會自強自立 七、在競爭中活出樣子來——訓練孩子的競爭能力 八、呵護生命的翅膀——幫孩子擺脫輕生心理 九、做事先會做人——教孩子學會做人 十、良好品德始于良好行為——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行為 十一、好榜樣勝過千言萬語——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 十二、教孩子遇事先人后己——教孩子凡事為他人考慮 十三、教孩子要有責任心——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 十四、給孩子一顆感恩的心——教孩子學會感恩 十五、樹立正確的榮譽觀——正確對待孩子的榮譽第3章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習慣——習慣養(yǎng)成中的心理學 一、好習慣成就孩子的一生——好習慣意義重大 二、好習慣不是強迫出來的——習慣是慢慢養(yǎng)成的 三、好方法強于好借口——培養(yǎng)孩子解決問題的習慣 四、讓孩子吃點苦沒啥不好——培養(yǎng)孩子吃苦的習慣 五、孩子,我只養(yǎng)你到18歲——培養(yǎng)孩子自食其力的習慣 六、管理好自己才能去管理別人——培養(yǎng)孩子管理自己的習慣 七、誠信是人生最好的名片——培養(yǎng)孩子講誠信的習慣 八、用耐心培養(yǎng)耐心——培養(yǎng)孩子有耐心的習慣 九、讓孩子熱愛勞動——培養(yǎng)孩子熱愛勞動的習慣 十、寬容是對別人的尊重——培養(yǎng)孩子寬容的習慣 十一、反省是成長的秘訣——培養(yǎng)孩子反省的習慣 十二、珍惜時間從這一刻開始一培養(yǎng)孩子惜時的習慣 十三、愛心是一種助人之美——培養(yǎng)孩子有愛心的習慣第4章 和諧的教育離不開溝通——溝通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再忙也別忽視孩子的存在——抽出時間陪孩子 二、不要成為孩子的仇人——用理解善待孩子 三、你會說話,孩子就會聽話——父母要講求說話技巧 四、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多賞識你的孩子 五、壞孩子是罵出來的——對孩子不要總是斥責 六、聰明的父母不嘮叨——對孩子不要嘮叨不停 七、別拿孩子“貨比三家”——別說自己的孩子不如人 八、把批評變得更加“可口”——用表揚來批評孩子 九、露出你的八顆牙齒——常對你的孩子微笑 十、用你的眼神來說話——用眼神與孩子溝通第5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性格塑造中的心理學 一、好性格才會有好命運——性格決定命運 二、做人絕不能人云亦云——培養(yǎng)孩子有主見的性格 三、內(nèi)向所以成功——發(fā)掘內(nèi)向孩子的性格優(yōu)勢 四、樂觀的性格更迷人——培養(yǎng)孩子樂觀的性格 五、孩子的任性不是個性——幫孩子改正任性的毛病 六、猜疑的性格不能要——幫孩子擺脫猜疑心理 七、謙虛的性格不能少——幫孩子擺脫自負的性格 八、缺什么不能缺自信——培養(yǎng)孩子自信的性格 九、可不可以不攀比——幫孩子擺脫攀比心理第6章 開發(fā)孩子超凡的智商——智商開發(fā)中的心理學 一、孩子智力的發(fā)展與關鍵期——關注孩子的智力發(fā)展 二、也讓思維橫沖直撞——培養(yǎng)孩子的思維能力 三、別去嘲笑孩子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 四、將觀察進行到底——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五、到創(chuàng)造的前沿去淘金——培養(yǎng)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六、專注是效率的前提——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七、用記憶征服遺忘——增強孩子的記憶力第7章 提高孩子學習的能力——學習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認識孩子的學習心理——學習需要主人翁態(tài)度 二、“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能力 三、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 四、把孩子從逃學的邊緣拉回來——應對孩子逃學心理 五、避免孩子產(chǎn)生學習疲勞——孩子學習疲勞的調(diào)適 六、分數(shù)和孩子,哪個更重要——正確看待孩子的分數(shù)第8章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學習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別再對性教育遮遮掩掩一重視孩子的性教育 二、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重視孩子的性別教育 三、培養(yǎng)男孩的男子漢氣概——重視培養(yǎng)男孩氣概 四、吾家有女初長成——幫女孩正確認識自己 五、比早戀本身更重要的——正確對待孩子的早戀 六、不要掀起孩子隱私的蓋頭——尊重孩子的隱私第9章 增強孩子交往的能力——交往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孩子也需要人際交往——認識孩子的人際交往 二、朋友不能隨便交——教孩子把握交友原則 三、“投我以木瓜,報之以桃李”——教孩子學會與朋友相處 四、縮短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教孩子學會與老師相處 五、幫孩子克服社交恐懼——教孩子擺脫社交恐懼第10章 教孩子有錢,而不是給他錢——財商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教孩子有錢,而不是給他錢——培養(yǎng)孩子的金錢意識 二、再富不能富孩子——教孩子學會勤儉節(jié)約 三、金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金手指——培養(yǎng)理財能手 四、把壓歲錢花在刀刃上——合理分配壓歲錢 五、零花錢不能由著性子給——零花錢的給法第11章 孩子破“網(wǎng)”重生——網(wǎng)絡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網(wǎng)”里走,“網(wǎng)”外走——孩子迷戀網(wǎng)絡怎么辦 二、網(wǎng)癮,只是孩子的錯嗎——父母也有責任 三、讓孩子遠離網(wǎng)絡聊天——網(wǎng)絡聊天壞處多 四、電腦是工具而不是玩具——防治網(wǎng)絡游戲綜合征 五、網(wǎng)戀,玫瑰還是陷阱——警惕孩子網(wǎng)戀第12章 幫助孩子輕松減壓——減壓教育中的心理學 一、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認識孩子的心理壓力 二、別在孩子的痛苦上歡呼——別給孩子施加過重壓力 三、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四、廁所里面最溫暖——減輕孩子的學習壓力 五、給角色壓力一個出口——化解孩子的角色壓力
章節(jié)摘錄
一個十四歲的女孩,在市里某初中讀二年級。父親是一家公司的職員,母親是一家醫(yī)院的骨科主治醫(yī)生,家里的經(jīng)濟狀況良好。她從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聰明溫順,遵守學校紀律,對父母和老師的話一向唯命是從。在各門學科中,她的成績都非常優(yōu)秀,但是爸爸、媽媽對她的期望很高,要求也過于嚴格。在一次期末考試中,她的數(shù)學考了全班第一,成績?yōu)?8分。對于這個已經(jīng)是名列前茅的成績,父母卻依然不滿意,認為那2分也不應該丟掉,于是責怪她太粗心大意,對考試缺乏認真的態(tài)度,要求他在以后的考試中,做完試卷后,一定要仔細檢查,反復檢查五六次才可以。如果成績達不到滿分,就要受到重抄試卷三次的懲罰。由于父母對她的期望過高,使她的心理壓力非常大,于是更加努力刻苦地學習,在以后的每次考試中都遵從父母的要求仔細檢查做過的題目,絲毫不敢懈怠,生怕出一點差錯。從上初中開始,她答題的速度越來越慢,尤其在做數(shù)學試卷時,看題目必須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地看,以防止自己把題目看錯。做完題后還要一遍又一遍地驗算所得的結(jié)果,甚至有時為一道題而反復檢查將近三十分鐘,否則就會感覺不放心,最后導致不能及時做完后面的考試題目。對同一道題如此長時間地反復檢查,使她感到胸悶、頭痛此時已出現(xiàn)“強迫癥”的時期癥狀,由于父母沒有心理學的常識、并沒有及時就醫(yī),此后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也下降到班里二十幾名。父母想用施壓的方式讓孩子考滿分,結(jié)果卻適得其反,不但沒見到好成績,反而危及孩子的身心健康,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現(xiàn)在的孩子為了讀書出好成績,幾乎是整個人的精力都放在學習、考試上。而父母把所有的資源和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造成了孩子的精神緊張,壓力巨大。讀書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他們能找一個好工作?是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是增加他們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還是社會的閱歷,或者為人處世之道?并非說讀書沒有好處,而是要清楚拼命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只是為了在學??紓€滿分,在年級中名列前茅,成為眾人矚目的高分生,以及考個好大學,這似乎與國家教育理念相悖。對那些要求孩子永遠爭“第一”的家長,在要求成績的同時更應該適時地為孩子做好心理疏導。
編輯推薦
《父母要懂心理學》。這是一本寫給那些關心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們看的書,這也是一本寫給那些期望孩子成龍成鳳的父母們看的書。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