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1970-1 出版社:遼寧少兒 作者: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頁數(shù):75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五千年演義”是一套統(tǒng)一布局,分卷撰寫,多卷合成的大型歷史叢書,共計十八本,從炎黃傳說寫到五四運動,系統(tǒng)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國歷史發(fā)展概貌。本套叢書采取“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用文學講述歷史的內容,文史結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書籍目錄
1 華夏上古志2 春秋逐鹿3 戰(zhàn)國爭雄4 秦漢興替5 后漢沉浮6 三國興亡7 兩晉變亂8 南北朝始末9 隨唐新傳10 五代紛爭11 兩宋春秋12 遼金英烈13 元史百年14 大明盛衰(上)15 大明盛衰(下)16 前清盛世17 晚清血淚18 民國風云
章節(jié)摘錄
第一回 習文練武立志報國東征西討屢建奇功 本書說的是公元960年到公元1279年北南兩宋的歷史?! 谋彼谓▏侥纤螠缤觯还步洑v了大約320年。這三百多年的風云變幻,出了不少動人心魄的故事,我們就從趙匡胤說起吧?! ≮w匡胤,祖籍涿(zhuo捉)州(今河北涿州市),父親名弘殷,從小驍勇,善于騎射,后唐莊宗時,曾管過禁軍,娶妻杜氏,治家很嚴。杜氏先是生了一個男孩兒名匡濟,不久就夭折了。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杜氏又在洛陽的夾馬營內,生下了趙匡胤。這孩子一生下來,全身古銅色,十分健壯,手腳亂撓亂蹬,人們都說是個奇兒。他在父母的精心撫育下漸漸長大,體貌雄偉,性情豪爽。他跟著父親,經常出入兵營,見士卒們騎馬,他就學騎馬;見士卒們射箭,他也練習射箭。加上父親把著手兒指教,他的騎射技藝很快就超過了別人?! ∫淮魏胍髱П稣?,匡胤在家侍奉母親。母親對他說:“兒啊,你父親出征在外,你在家可要好好讀書,以求將來有個好的出路,也免得你父親掛念?!薄 】镓奉^一歪,兩只小眼一瞪,說:“母親,治世用文,亂世用武,如今這世道混亂,兵戈相交,兒愿熟練武藝,留待后用。以后如有機會可乘,能夠安邦定國,才算不虛度此生呢!” 杜氏見他那自負的神氣,心中不快,板起面孔說道:“兒啊,但愿你能繼承祖業(yè),不要玷辱了趙家門楣。這就是我家的大幸了,還圖什么大功名、大事業(yè)哩!” 匡胤道:“唐太宗李世民,也不過是一個將門之子,他為什么就能統(tǒng)治天下?兒雖不才,也要和他比一比,轟轟烈烈地做個大丈夫?!薄 《攀辖K于忍不住,生氣地說道:“你胡說些什么!世上說大話的人,往往后來沒有出息,我希望你不要瞎鬧,還是老老實實地讀書去吧?!薄 】镓芬娔赣H動怒,不敢多嘴,默默地退出了母親房間。 事實上,他生性好動,屁股根本坐不住,讀書讀不多長時間,就跑出去玩,同鄰居的孩子們馳馬角射。大家都賽不過他?! ∮幸淮?,一個少年故意牽了一匹未經馴服的烈馬,來訪趙匡胤。正巧匡胤出門,見是平日一起玩耍的朋友,便問道: “你牽馬到哪里去?” 少年答道:“這馬狂縱得很,還沒有一個人敢騎它,我想你的騎術高明,也許能駕馭它馳騁一番,所以特來請教。” 匡胤接過韁繩,仔細打量,只見這匹馬黃鬃(zong宗)黑鬣(lie獵),渾身膘肥毛亮,就像披著閃光的綢緞,只是比別的馬高大一些,并沒什么異樣,便微笑道: “天下沒有難騎的馬,越是怪馬,我越是要騎。只要想辦法駕馭它,怕它強到哪里去!” 少年故意激他說:“你也別這樣說,的盧馬常常傷害主人,你還是小心點好?!薄 】镓沸Φ溃骸安荒荞S馬,又怎能馭人?你就看我跑一回吧?!薄 ∩倌暾f:“我去找一個馬鞍子備上?!薄 安挥昧恕!笨镓氛f著,從少年手中拿過馬鞭,奮身一躍,跨上馬去。那馬也不等鞭策,揚起頭咴咴嘶鳴,然后嘚嘚地揚起四蹄,風馳電掣一般向前急跑,翻起的泥花四處飛濺,倏忽間跑了五六里?! ⊙劭辞懊鎭淼搅顺菈?,城門不很高,門前來往行人很多。匡胤唯恐飛馬入城,撞傷來不及躲避的行人,正要撥轉馬頭,從原路返回,可這馬沒戴銜勒,根本不聽他約束??镓肥纸辜?,正在低頭想辦法,不料這馬跑得越來越快,騰云駕霧一般,三腳兩步到了城門下??镓诽痤^來,恰巧左額碰在門楣上,連忙把身子往后一仰,一個倒筋斗,墜下馬來?! ∧莻€嫉妒趙匡胤的少年,原在馬后追趕,遠遠地看見趙匡胤從馬上摔下來,不禁幸災樂禍地說:“匡胤啊匡胤!今天任你腦袋是鐵打的,也要摔個粉碎了!” 這個少年正說著,猛然看見匡胤一下子從地上爬起,這時那匹馬已往斜道上躥了一箭之地。匡胤跑步急追,不一會兒就追上了,縱身一躍,重又跨上馬背,這一回他用鞭攔住馬頭,馬兒順從地隨鞭回頭,順著原路平安地回來了?! ∧巧倌暝谕局信c他相遇,見他從容自若,面不改色。少年驚問道:“我正在為你擔憂呢。我想你從馬上墜下,一定會受重傷的。你身上感到疼嗎?” “沒什么。這馬確是懔悍,要不是我見機翻下,頭顱早已碰碎了。”匡胤說罷,將馬交與那少年,各自回家去了。
編輯推薦
《五千年演義(限量珍藏17種共18冊)》是一部無法超越的歷史通俗演義的巔峰之作!榮獲第四屆中國國書獎、全國冰心兒童圖書獎特等獎!由原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童超、歷史所副所長李祖德等十五位歷史專家共同審訂。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