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6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作者:藝俠 頁數:306 字數:188000
Tag標簽:無
前言
一、轉移你的視野歷史像一條滾滾東流的大河,會把所有杰出人物的功績逐漸沖淡,沒有什么偉業(yè)不被歲月的滄桑之變所吞噬,沒有哪位偉人不被時間的滔滔洪流所淹沒。然而,在我們的時代,就像堤壩征服了洪流,一位偉人以其特殊魅力征服了歷史: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中外人士都傳誦著他的佳話;而將來,他也會流芳百世,使后代敬仰。他,就是周恩來——一個受到全世界贊譽的人,一個連敵人也贊嘆不已的人,一個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二十六年的人。堤壩征服洪流靠的是不可超越的高度和巍然不動的堅固。偉人征服歷史靠的是什么?就周恩來而言,其特殊魅力何在?正如古詩所云:“近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睂ι鲜鰡栴},不同的人不會有相同的答案。周恩來的經歷、才干、貢獻、志向、韜略、膽識、摯情、人格、品質、情操、道德、文章、忠孝……都在可以論述做答之列。在他的生前去后,人們也正是從這些方面論述、回憶他的。但是,這樣的視野局限有時反而使人看不清楚周恩來了,就像攝影焦距沒調好似的朦朧,也像偉人與神重疊起來時特有的縹緲。朋友,請別著急,請轉移你的視角,從公關藝術的視野去觀察一下,就會獲得別有洞天豁然開朗的體驗。周恩來的特殊魅力,除了他的才干和貢獻外,還有他那舉世絕倫的公關藝術。換句話說,周恩來固然是靠他的才干和貢獻贏得了人民的特殊尊重,從而構筑起歷史的豐碑;但我們還應該看到,這座豐碑上到處記錄著他那獨具魅力的公關藝術內容。也許有人會問:“公關”這個詞不過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過海上岸來到中國的舶來品,把“公關藝術”同人民總理周恩來聯系起來,合適嗎?確實,“公關”(公共關系)這個詞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才從海外傳到中國的。作為一門科學,公關關系學是信息社會商品經濟的產物,它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在美國發(fā)端的,傳人中國大地并在理論上被認可、在實踐中被加以系統(tǒng)運用,至今不過近三十年。但是,“公共關系”的客觀存在與“公共關系學”的形成發(fā)展與傳人中國是兩回事?!肮碴P系”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關系和一種思想與活動方式,是源遠流長的。所謂“公共關系”,就是公眾關系,是組織與其內外各種公眾之間的關系。構成“公共關系”的三個基本要素是:作為主休的社會組織,作為客體的內外公眾,作為過程的信息傳播。追溯歷史,人類從事公共關系的實踐活動早已有之。西方一些公共關系學者把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的《修辭學》視為最早的公共關系著作,把古羅馬統(tǒng)治者愷撒的《高盧戰(zhàn)記》視為第一流的公共關系著作。在中國,人們歷來相信這樣一句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叭撕汀本褪亲非蠛椭C一致的公共關系。古代中國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可以說充滿了公共關系活動,公共關系藝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君主諸侯都招攬了大批以宣傳游說、唇槍舌劍為已任的“士”,這些“士”的主要職責是樹立本國君主諸侯的形象,謀求本國勢力的發(fā)展壯大,協(xié)調各國之間的關系。蘇秦的“合縱”主張,張儀的“連橫”建議,都曾經改變了當時“國與國之間”的力量對比。又比如,漢代的張騫通西域、明朝的鄭和下西洋,都開辟了中西文化交流的途經,擴大了中國的影響,可以說是規(guī)模宏大、富有成效、影響深遠的國際公共關系活動。至于商店、酒店門前的招牌,從古到今,中國的生意人都是下了工夫的。好了,話不必說得太遠,讓我們回到正題上來。周恩來的公共關系藝術是一種客觀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他那感人的魅力即來源于此。許多杰出的偉人與他相比,在這個方面都表現得略遜一籌。 周恩來曾經說過:要把藝術舞臺與政治舞臺結合起來。他這句話當時雖然是專指搞藝術者也要有政治頭腦,但我們也不妨由此去理解他那藝術化了的政治生涯。
內容概要
作為新中國的首任總理,也是迄今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周恩來用畢生的心血和努力為理想而奮斗,在內政、外交等多方面建樹非凡。他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卓爾不群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的公關藝術,他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義、大德、大愛,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了巨大貢獻。
本書通過描述周恩來一生當中在不同歷史階段處理公共關系的大量成功事例,向讀者生動闡述、再現了一代偉人登峰造極的公共關系藝術??胺Q向一代偉人學習公共關系藝術的最好教材。
書籍目錄
前言 公關藝術視野里的周恩來
一、轉移你的視野
二、罕見的一致
三、斯芬克斯之謎
四、周恩來公關藝術的形成與發(fā)展
五、說不完的周恩來
第一章 執(zhí)政過程的公關藝術
一、無我之境
二、決策的公關藝術之道
細察眾心了解實情
百家爭鳴博采眾議
公開政策共商決策
三、樹立執(zhí)政新形象的公關藝術
勤儉節(jié)約率先垂范
艱苦樸素以身作則
嚴于律己延及親屬
第二章 談判的公關藝術
一、巧者善度
二、美妙的伴奏
三、出奇制勝
四、堅持與讓步
五、曲徑通幽
六、善解僵局
第三章 親自宣傳的公關藝術
一、精彩演講動人心弦
二、巧言應答妙語生輝
三、動之以情潛移默化
四、文以傳意勝似有聲
第四章 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公關藝術
一、處變不驚,急中生智
面對蔣介石的突然襲擊
彭湃被捕后
面對眾怒時
殺機四伏中
當眾怒斥特務
二、抓住要害,旁及其他
——應對西安事變的公關藝術
事變驟起,誰是主要公眾
問題眾多,公眾關心焦點何在
三、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第五章 處理黨內關系的公關藝術
一、梳理“亂麻”
二、解決紅四軍的危機
三、處理派別糾紛
四、功高不自居,權重不越位
五、關心照顧,戰(zhàn)友情深
六、忍辱負重,苦撐危局
第六章 溝通群眾的公關藝術
一、深入了解群眾
距離遠近之爭
盡量和更多的群眾見面
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貼心人
二、認真關心群眾
讓群眾便利些
冷暖總理知
發(fā)卡和鑲牙的故事
三、平等對待群眾
何來貴賤上下之分
一名普通黨員
我是總服務員
一視同仁
四、正確引導群眾
批評的藝術
親切的教誨
無言的示范l
第七章 結交朋友的公關藝術
一、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敬重“國之瑰寶”
信任無價
患難之中現真情
鄒韜奮畢生最敬佩的朋友
二、道不同,志相同
同事·對手·諍友
道義相砥礪,生死亦可托
人格的偉大震撼于右任
兩個“總理”之間的情誼
三、信仰相異,心靈相通
四、人生相識,貴相知心
郭沫若的同志加朋友
老舍最敬佩的人
馬寅初的“救命恩人”
李四光的知音
林巧稚心中的“上帝”
“寒夜客來茶當酒”
五、“陽春白雪,下里巴人”,一樣關心
“宰相”看“五爺”
入黨介紹人
談黃梅戲說粵劇
六、距離遙遠,心卻很近
美國人對周恩來的評價
日本人對周恩來的評價
結語不斷自我完善的公關藝術境界
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決策首先要考慮公眾的需要,了解公眾的情況。對于執(zhí)政者來說,由于掌握著國家權力,很容易高高在上,脫離公眾;這是執(zhí)政者之大忌。怎么樣了解公眾的情況呢?僅僅通過材料和匯報間接了解是遠遠不夠的,很難保證決策的正確性。這并非是材料不真實,匯報不可靠,而是說這些材料、匯報作為一種信息,已經過了篩選、過濾和傳遞,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有些信息可能被篩選掉,真實的信息也可能變形,甚至被歪曲。執(zhí)政者如果不對已獲得的信息進行驗證就決策,就可能出差錯。要避免失誤,最有效可靠的方法就是和公眾見面,直接傾聽公眾呼聲。這種傾聽不是一般地開座談會、調查會,而是深入公眾之中,像學生一樣去聽公眾的意見。這樣,公眾就會信任你,愿意把真實想法告訴你,使你獲得真實的信息,從而做出符合客觀實際的決策。周恩來就是善于深入公眾、傾聽公眾呼聲的執(zhí)政者。1954年的一天,正是下班時間,周恩來叫來身邊工作人員說:“群眾反映現在北京公共汽車擁擠很厲害,上下班要在路上浪費一兩個小時,今天咱們去乘公共汽車,了解一下情況,你們不要告訴保衛(wèi)部門。”周恩來和工作人員出了國務院北門,來到公共汽車北京圖書館站等車。一會兒車來了,周恩來隨著群眾上了車。車上果然很擠,沒有空座。他往里走了幾步,手握住吊環(huán),站在中間。汽車開動了,人們在擁擠中顧不上東張西望。過了幾分鐘,站在他對面的一名乘客才大聲叫起來:“哎呀!這不是周總理嗎?”“總理?總理?!”車廂里立即活躍起來,有的站起來讓座,有的往中間擠,有的把手伸過來。隨行人員見此情景,心里十分緊張,忙往他身邊湊了湊,恐怕他被擠倒。周恩來揮動著一只手臂,勸大家:“請坐!請坐!別擠!別擠!不要動?!背丝蛡円?,他堅決不坐。借此機會,他與乘客們攀談起來。乘客問他:“總理,你那么忙,怎么還來坐公共汽車?”周恩來笑著回答說:“也來體驗一下你們的生活嘛!”一句話,溝通了他們之間的心靈。周恩來親切地問他們都是什么單位的?住在什么地方?每天上下班需要多少時間?有的乘客只顧和他談話,忘了下車,坐過了站;有的乘客擠不到他面前,總不甘心;新上來的乘客向他打招呼,下車的乘客又都向他告別。車上雖擠,氣氛卻很活躍。隨行人員勸他說:“公共汽車上的情況就是這樣了,咱們趕緊回去吧?!彼豢稀:髞?,下了公共汽車,他又上了無軌電車,在北京城轉了大半圈。回來后,周恩來很快將有關領導同志找來,召開專門會議,討論和制定解決公共汽車擁擠問題的具體措施,很快解決了問題。周恩來有一句口頭禪:“你們不能把我同群眾分開。”為了掌握第一手的真實情況,他曾經多次以普通老百姓身份出去體察民情。有一次,他想去北京的百貨大樓調查了解情況。身邊工作人員不讓他去,勸他說:“你的目標太明顯。”他說:“不要緊,化化妝,或戴個大口罩不就行了?!笨此莻€執(zhí)著勁,警衛(wèi)人員只好給警衛(wèi)局領導打電話,局領導堅決不同意,要求制止,說:“可以等關了門再去。”周恩來說:“那我去干什么?我就是為了去看看群眾。你們不能把我同群眾隔開。隔開了,還有什么意思,我不去了?!焙髞恚_成了一個妥協(xié)的方案:稍晚一點,百貨大樓的顧客少一些時再去。暗訪不行,周恩來就利用一切機會明察??梢哉f,全國除了臺灣省和西藏自治區(qū)外,他走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1958年2月,為了對三峽工程做出決策,周恩來剛從國外出訪回來,就帶領有關人員,從武漢乘“江峽”輪溯江而上,考察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是長江流域規(guī)劃的主體工程。對于這一工程,他從規(guī)劃設計原則到一些重要數據、從工程壩址到地質巖芯都親自過問,親自勘察。他說:“設計方案必須十分安全可靠。水利工程是與水打交道,一點也馬虎不得。這是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的問題?!睂Τ踹x的幾個三峽工程的壩址,他都徒步察看壩址的地形和巖石的情況。在察看火成巖區(qū)的三斗坪壩址時,因為這里的花崗巖很堅硬,是最理想的壩址,周恩來對它很滿意。在視察另一個壩址時,為了了解這一帶石灰?guī)r的溶蝕現象和觀察壩址的全貌,他沿著長而陡險的石梯,登上半山腰,進入石洞勘察。隨后,他又登上山埡,查看了整個壩址的地貌。經過實地考查,掌握了許多第一手材料,周恩來在重慶對治理長江問題做出了充滿真知灼見的指示。他指出:治理長江應“統(tǒng)一規(guī)劃,全面發(fā)展,適當分工,分期進行”,要求正確處理好遠景和近期、干流與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發(fā)電、灌溉與航運、水電與火電,發(fā)電與用電等七種關系。不久,他向毛澤東和中央做了關于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guī)劃的口頭匯報和書面報告。據此,中共中央于1958年3月形成了《關于三峽水利樞紐和長江流域規(guī)劃的意見》的文件。周恩來注意實地了解情況。當沒有時間出去時,他就尋找其他辦法彌補。全國農業(yè)勞動模范、山西省翼城縣西梁大隊黨支書吳春安,1954年、1955年兩次來北京參加全國人大會議。周恩來抓住機會,每次都接見了他,向這位來自第一線的代表做調查。他問吳春安:“你們的棉花搞得好,是怎么種的?”吳春安向周恩來詳細地談了如何施肥、選種、下種、管理等一套植棉情況。他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有時為了弄清植棉中的一個細節(jié),常常問幾次。周恩來并不滿足于調查研究國內情況。一有機會,他還向外國來賓了解情況。1970年7月,日本農村青年友好訪華團正在中國訪問。起初外事部門并沒有考慮請總理接見這個團。當周恩來得知該團成員絕大多數來自農村,又是基層工作人員時,為調查了解日本農村情況,他決定接見這個團。他說:“放著這么多人,主動送上門來,你們不調查研究,怎么做工作?今天我把其他工作都放下,反正天也塌不下來,我舍不得這個機會,見他們一次,專干這個事,做調查嘛!”在這次接見中,他同日本外賓進行了長達四小時的談話。從日本農村的耕地面積,谷物產量,到使用的農業(yè)機械、農民收入等等,都一一詳盡地做了調查。
后記
當我提筆為紀念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而修訂再版的這本小書寫后記時,心中不由得想起了周恩來青年時代關于“愿相會于中華民族騰飛于世界時”的大志宏愿。作為新中國的首任總理,也是迄今為止任職時間最長的總理,周恩來用畢生的心血和努力為理想而奮斗,在內政、外交等多方面建樹非凡。他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堅韌不拔的奮斗精神、卓爾超群的人格魅力、凝聚人心的公關藝術,他的大智、大勇、大仁、大義、大德、大愛,為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了巨大貢獻?,F在紀念新中國建立六十周年,不能不懷念這位偉人;而懷念這位偉人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體會和學習他渾然天成、本色流露的公共關系藝術。他征服世界的公共關系藝術,最核心的不是技巧,而是本色——對人的真誠相待,對他人價值的充分肯定。當下,盡管世界金融危機沖擊全球,中國經濟卻仍然生機勃勃,一枝獨秀,吸引了世人的目光??梢哉f,他的大志宏愿已經初步實現。今天,無論是修訂還是閱讀這本小書,實際上就是在與他會面:回顧一下,好好做人,邁步向前!本書經朱崇山前輩推薦,在郟宗培先生的支持下,由上海文藝出版社于2006年5月出版。此次修訂,對文中一些內容進行了一定篇幅的充實,對一些表述做了較大的改動,并編成了新的開本。在修訂的過程中,郟宗培先生給予了很多關注,曹元勇先生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此要深深地表示感謝!當然,我還要深深感謝這本書的所有讀者朋友:你的閱讀既是對本書的厚愛,更是與周恩來這位偉人的一種特殊會面。我想,我們因此就是朋友!
編輯推薦
周恩來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任外交部長,他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與高超的外交智慧,為新中國譜寫了一部光輝偉大的紅色外交史。日內瓦,他伸出熱情的手,帶去“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帶去濃香四溢的國酒茅臺,也帶去了中國人民良好的期盼;萬隆,他獨有的爽朗、真誠的微笑,讓世界認識了一個嶄新的中國,一顆光芒四射的外交新星……本書以現代傳播學的全新視角闡釋周恩來的公共關系藝術,以全新理念解讀偉大人物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境界。全書資料翔實,闡述精準,充分體現了作者對周恩來外交研究的深度和水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