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齋醫(yī)學講稿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上??萍?nbsp; 作者:秦伯未  頁數:21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謙齋醫(yī)學講稿》為中醫(yī)名家秦伯未撰于1964年。全書選錄筆者中醫(yī)學術方面講稿12篇,包括臟腑發(fā)病及用藥法則、五行學說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氣血濕痰治法述要、種種退熱治法、溫病一得、論肝病、感冒論治、水腫病的基本治法及其運用、腹瀉的臨床研究、痛證的治療、運用中醫(yī)理法治療西醫(yī)診斷的疾病、漫談處方用藥等專題。每篇講述均結合筆者讀書心得和臨證體會,闡發(fā)中醫(yī)學理法方藥、辨證論治的經驗知識,并附治療實例。《謙齋醫(yī)學講稿》可供中醫(yī)臨床醫(yī)生或中醫(yī)院校師生參考。

書籍目錄

一、臟腑發(fā)病及用藥法則提要(一)肝(附:膽)(二)心(附:心包絡)(三)脾(四)肺(五)腎(附:膀胱、三焦)(六)胃(附:小腸、大腸)二、五行學說在臨床上的具體運用(一)相生規(guī)律在臨床的運用(二)相克規(guī)律在臨床的運用三、氣血濕痰治法述要(一)氣病治法(二)血病治法(三)濕病治法(四)痰病治法四、種種退熱治法(一)發(fā)汗退熱法(二)調和營衛(wèi)退熱法(三)清氣退熱法(四)通便退熱法(五)催吐退熱法(六)和解退熱法(七)表里雙解退熱法(八)清化退熱法(九)清營解毒退熱法(十)舒郁退熱法(十一)祛瘀退熱法(十二)消導退熱法(十三)截瘧退熱法(十四)滋補退熱法五、溫病一得(一)溫病的四個時期(二)溫病的十二個治法(三)溫病上存在的幾個問題六、論肝病(一)關于肝病名詞的含義(二)關于肝病主證和主要診法的認識(三)關于肝病治法的分析(四)關于肝病常用方劑的運用(五)關于肝病常用藥的分類七、感冒論治八、水腫病的基本治法及其運用九、腹瀉的臨床研究十、痛證的治療(一)頭痛(二)胸脅痛(三)胃脘痛(四)腹痛(五)腰痛(六)脊背痛(七)四肢痛十一、運用中醫(yī)理法治療西醫(yī)診斷的疾病(一)潰瘍?。ǘ┥窠浰ト酰ㄈ┞孕蛡魅拘愿窝祝ㄋ模┬慕g痛(五)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六)脊髓癆(七)一氧化碳中毒十二、漫談處方用藥(一)處方用藥必須根據理法(二)掌握基本治法有助于處方用藥(三)關于成方的靈活運用(四)重視藥物的配伍(五)用藥的數量和重量問題(六)處方的形式

章節(jié)摘錄

  一、臟腑發(fā)病及用藥法則提要  大家要我談談臟腑發(fā)病及用藥法則,我認為很需要。中醫(yī)的理論以臟腑為核心,臨床上辨證施治,歸根到底都是從臟腑出發(fā)。不過這題目的范圍太廣泛,只能談些概況作為提要,細節(jié)方面有待大家進一步探討了?! ∫私馀K腑發(fā)病及其用藥法則,首先要了解它的重要性。中醫(yī)對于疾病,主要分為外感和內傷,對于病因,主要分為內、外和不內外因;對于辨證,主要分為八綱、六經、三焦以及衛(wèi)氣營血。所有這些都離不開臟腑。這里不再多引文獻來說明,只舉一個淺近的具體例子。比如說,感受風寒引起咳嗽,因肺主皮毛,職司清肅,常用麻黃、紫蘇疏散,杏仁、象貝化痰止咳;即使邪在鼻腔、喉頭,出現鼻塞流涕。喉癢音嗄,治療上也從“肺開竅于鼻”和“喉為肺系”來考慮,用辛夷、蒼耳子通竅和蟬衣、胖大海等潤喉。這些藥物都是走肺經的,也就是都通過肺臟來治療。再說,感受風寒后出現腹痛泄瀉,飲食呆減,則因胃腸主受納、消化、排泄,故常用紫蘇、木香、烏藥、生姜等溫中散寒的胃腸藥。其中紫蘇人肺脾兩經,故既用于表、又用于里,象麻黃就不用了。再比如說,咳嗽痰多,不因于風寒而因于濕濁,便從脾惡濕,用半夏、陳皮、茯苓等治療;或者腹痛泄瀉,不因于風寒而由于虛弱,便從脾主中氣,用黨參、白術、扁豆、砂仁,補中健運了。這是經常遇見的病證。可以看到無論是外感和內傷,外因和內因。都是通過臟腑后發(fā)生變化,藥物的功效也是通過臟腑后才起作用。倘然只知道感受風寒用發(fā)散,或者只知道某些藥用于發(fā)散,而不從臟腑考慮,顯然是不夠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謙齋醫(yī)學講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7條)

 
 

  •   極好的醫(yī)書
  •   謙齋醫(yī)學講稿
  •   名人名書
  •   大眾入門
  •   一代大家、名醫(yī)的著作
  •   秦伯未老先生醫(yī)論
  •   不錯的一本書 學學中醫(yī) 有空看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