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7-7 出版社:齊魯書社 作者:(明)朱棣 頁數(shù):20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為般若經(jīng)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約而義精,喻為金中之剛,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而本書發(fā)揮般若要旨,既詳且盡,又復旁通諸大乘經(jīng)。其指導學者觀照法門,不第禪宗之向上,凈宗之一心,皆有所闡發(fā)而已。其尤具法眼,發(fā)前人所未發(fā)!
作者簡介
作者:(明)朱棣 合著者:一葦
書籍目錄
御制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集注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法會因由分第一善現(xiàn)啟請分第二大乘正宗分第三妙行無住分第四如理實見分第五正信希有分第六無得無說分第七依法出生分第八一相無相分第九莊嚴凈土分第十無為福勝分第十一尊重正教分第十二如法受持分第十三離相寂滅分第十四持經(jīng)功德分第十五能凈業(yè)障分第十六究竟無我分第十七一體同觀分第十八法界通化分第十九離色離相分第二十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威儀寂凈分第二十九一合理相分第三十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校點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六祖曰 一切萬法,皆從心生,心無所生,法無所住?! ∮执箨柖U師曰 大陽一禪,竟日如然。滔滔不間,觸目遇緣。若能如是,法法現(xiàn)前。 傅大士曰 禪河隨浪靜,定水逐波清。澄神生覺性,亡慮滅迷情。遍計虛分別,由來假立名。若了依他起,無別有圓成。不住法者,謂照見身心法相空也。梵語般若,此云智慧。諸法屬意,意屬識,此識是妄?! 〗饎?cè)两?jīng)云 所見境界,非我本識,二乘之人分別諸相,皆是妄識,本識又何可得也?菩薩了知本識究竟,故無分別。 傅大士曰 慧燈如朗日,蘊界若乾城。明來暗便謝,無暇踅時停。妄心猶未滅,乃見我人形。妙智圓光照,惟得一空名?! ∮至_蜜有總頌云 三大僧祗劫,萬行俱齊修。既悟無人我,長依圣道流。二空方漸證,三昧任遨游。創(chuàng)居歡喜地,常樂遂亡憂。 臨濟禪師曰 佛有六通者,謂入色界不被色惑,入聲界不被聲惑,入香界不被香惑,人味界不被味惑,人身界不被觸惑,入意界不被法惑,所以達此六種,皆是空相,不能此乃依道人,雖是五蘊穢陋之身,便是地行菩薩?! ∮牲S禪師曰 本是一精明,分為六和合。一精明者,六根也。各與塵合,眼與色合,耳與聲合,鼻與香合,舌與味合,身與觸合,意與法合,中間生六識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無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蕩然清凈?! №毱刑?,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嬖?如無相心布施者,為無能施之心,不見有施之物,不分別受施之人,故云無相布施。 僧若訥曰 如是布施者,指出色香等六塵也。不住于相者,乃不住六塵之相。若住相布施者,但是人天果報而已?! ±钗臅?薩應如是布施者,謂舍除一切煩惱憎愛之心也。然煩惱本空,皆是妄見,有何可舍?經(jīng)云:一切諸有,如夢如幻。一切煩惱,是魔是賊?! ″羞b翁曰 煩惱性,是佛境界。觀煩惱性空,是正修行。學人若止依此觀練精至,不須求別法也。又云:夫見性之人,十二時中,凡遇逆順境界,心即安然,不隨萬境所轉(zhuǎn),一任毀謗于我,我即不受,惡言謗黷,返自歸己,所謂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執(zhí)火炬,擬欲燒天,徒自疲困,終不可得。故古德日:心隨萬境轉(zhuǎn),轉(zhuǎn)處實能幽。隨流認得性,無喜復無憂?! 『我怨??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疏鈔云 以故者,此證問意,施本求福,今令不住于相,其意云何,佛答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想量若達三輪體空,方名不住相布施。不住者,心不住有為之福也。三輪者,施者、受者并財?shù)仁侨喴病J┱?,返觀體空,本無一物,故云理空。受者,觀身無相,觀法無名,身尚不有,物從何受?故日受空。施受既空,彼此無妄,其物自空,故日三輪體空?! £愋墼?尊答文殊日:財施為凡,法施為圣。蓋凡夫布施,必以滿三千世界七寶,為求福之具,財施也,此住相布施也。且以人天大福報自期,數(shù)盡未免輪回。菩薩布施,但一心清凈,利益一切,為大施主,法施也,此不住相布施也。雖不徼福,自然離生死苦,受大快樂,歷千劫而不古,超三界以長今,是所謂無限福德,實不可思惟而量度也。佛憫末世眾生被六塵染,未可遽化,姑誘以福德無限之說,使之頓悟法施之會。《維摩經(jīng)》云: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
編輯推薦
《金剛經(jīng)集注》由齊魯書社出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