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8-4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秦風西洋版畫館 頁數(shù):171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自17世紀起兩百年間,歐洲人使用圖像來描繪中國,無論是現(xiàn)場的素描或是根據(jù)文字的描述產生的想象,這蝗圖像長期主宰了西方人腦海中的中國形象,其影響力甚至超過了文字。盡管如此。由于中西圖像文化的差異,一般中同人對此領域相當陌生,研究甚少,遑論珍貴原件的收藏。秦風西洋版畫館立志展開關于中國主題的西洋版畫的原件收藏,呈現(xiàn)高品質的原件出版,并期望開此領域研究之先河。
作者簡介
秦風,本名徐宗懋,l958年生于臺灣高雄,畢業(yè)于臺灣輔仁大學,原籍福建古田。曾任臺灣《中國時報》駐東南亞記者。近十年來開始在海外收集歷史照片等史料,并成立“臺灣文史工作室”,以歷史照片的收集和應用見長。發(fā)表的人量中國近代史研究文章,以其史料真實、視野獨特,受到海峽兩岸有關部門和普通讀者的關注和喜愛。近年來,在臺灣小版了60冊之《20世紀臺灣》,住內地也出版了《民國南京》、《抗戰(zhàn)—瞬問》、《歲月臺灣》、《寶島臺灣》、《跨越海峽》、《西洋銅版面與近代中國》等歷史圖文集,在海峽兩岸有較人的影響。
書籍目錄
自序·美術的本性鴉片戰(zhàn)爭與西洋圖像英法占領廣州英法聯(lián)軍之役北京圖像的變遷義和團事變太平天國與戈登
章節(jié)摘錄
鴉片戰(zhàn)爭與西洋圖像歐洲人描繪中國的銅版畫A鴉片戰(zhàn)爭起呈現(xiàn)激增的狀況,主因是圍繞著戰(zhàn)爭,訊息的需求量龐大,文字和圖像的紀錄帶著強烈的戲劇張力,吸引了大批的讀者。如此豐沃的閱讀土壤必然會造就出特殊的作品,其中包括一些經典性的。本章節(jié)集中一批彩色的銅版畫,以反映鴉片戰(zhàn)爭后的西洋圖像紀錄。鴉片源于阿拉伯,唐時由大食傳人,初僅作為藥用,明代始自南洋傳人混合煙草中吸食之法。葡萄牙人東來,輸入增加。萬歷時,開始課稅,但其戕害身體,已引起注意。乾隆后期,英東印度公司取得鴉片專利權后,大量傾銷,中國白銀外流,民生益艱,風俗人心日壞,朝中禁煙之議興起。1838年,道光皇帝命欽差大臣林則徐赴粵禁煙,林氏行事果敢負責,抵廣州后即下令外商交出鴉片,并聲明以茶葉補償其價。1839年6月3口,林則徐在虎門銷毀了1 188 127公斤鴉片,然英商不服,仗英艦與中國水師發(fā)生沖突。1840年,英政府派義律為統(tǒng)帥,率海軍東來,林則徐乃積極布防,重建炮臺,購置戰(zhàn)船,戒備力求周密。5月,英軍宣布封鎖廣州港口,接著北犯廈門、定海,直駛白河口,向直隸總督琦善提出照會,要求中國賠償割地。承平兩百年的大清首度遭遇英軍先進的武器,變得不堪一擊。道光皇帝態(tài)度動搖,革除林則徐的職務,改派琦善為欽差大臣,琦善一心敷衍,隱蔽真相。英人隨即攻占香港,清廷獲訊,再改派裕謙為欽差大臣,布防浙江,中英正式開戰(zhàn)。此時英軍援軍已至,1841年7月率軍北上,攻占鼓浪嶼,陷廈門,后再占定海、鎮(zhèn)海、寧波,清軍毫無招架之力,死傷慘重。至1842年5月,英軍犯吳淞口,陷上海、江陰、鎮(zhèn)江,直逼南京。英人以北犯要挾,清廷被迫簽下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內容包括開放五口通商、賠償煙價、割讓香港,從此開始了百年之國恥。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