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4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者:(法)帕斯卡爾 頁數:217 字數:302000 譯者:張志強,李德謀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是反映17世紀人類思想最主要的著作之一。自它面世之日起就受到思想界的激賞,300多年來一直暢銷不衰,幾乎所有國家都有其譯本。 帕斯卡爾在笛卡爾理性主義哲學之外另辟蹊徑,一方面以理性主義來批判現實,另一方面又指出理性本身的內在矛盾及其局限。作者考察了人的本性以及社會、歷史、哲學、宗教等諸多問題。書中闡述的神學思想,實際上向我們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一切神學理論都不過是世俗利益的偽裝,只要把它還原為世俗,就不難發(fā)現作者在神學外衣下掩蓋著的思想實質。 帕斯卡爾是連接古代和近代思想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從他開始,經萊布尼茲,再到康德,這一線索為我們提供了近代思想史上最值得探索的課題之一。 帕斯卡爾還是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散文家之一。與別的同樣閃爍著思想光芒的著述不同,本書語言明凈、流暢。
作者簡介
帕斯卡爾(1623—1662年)。法國著名科學家、近代概率論的奠基者。
1646年以前帕斯卡爾一家都信奉天主教。由于他父親的一場大病,使他同一種更加深奧的宗教信仰方式有所接觸,這對他一生的思想影響極大。他短暫的一生中作出了許多貢獻。以在數學及物理學中的貢獻最
書籍目錄
編譯者語第一章 走向真理 科學思維:以幾何學為例 情感與語言:準則在于誠懇第二章 穿透人性 無限的世界有限的認識 精神的兩面:理性與感性 人性的背面:偽裝與謊言 何以解憂,唯有娛樂第三章 投進上帝的懷抱 隱蔽的上帝 腐化的心靈與永恒的人性 消逝的精神 一場信仰的賭博第四章 把一切獻給主 做有信仰的人 理智對信仰的論證第五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 這就是正義嗎 瘋人院的章程第六章 人的全部尊嚴在于思想 人的思想與理智 事物相對的矛盾性 人性的偉大與可悲第七章 人性的優(yōu)點 沒有信仰就沒有幸福 關于人性善惡的討論 宗教信仰對人性的改變第八章 上帝是存在的 證明上帝的存在 猶太民族對救世主的誤解第九章 上帝與猶太民族 基督宗教并不是唯一的 我對猶太民族的看法第十章 宗教的意義和象征 圣書的意義 彌賽亞的降臨和預言 象征的本質第十一章 神圣的預言 彌賽亞必定會到來 把忠誠之心獻給主 王國的興衰第十二章 神性之光 耶穌的守護者 預言是人類的一大奇跡 耶穌的降臨將拯救全世界 耶穌對子民的考驗第十三章 只有上帝才能夠拯救世界 真假奇跡 耶穌和他的敵人第十四章 異端與真理 事物的矛盾與統一 教會的精神 對異端裁判所的斗爭
章節(jié)摘錄
書摘在幾何學上,具有抽象思維能力的人與生性敏感的人,在本質上有明顯的區(qū)別。從幾何學的角度看,這種本質上的區(qū)別似乎脫離日常生活。這是因為人們缺乏良好的思維習慣,很少思考這些問題。其實只要稍加思索,就能理解這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常識性原則,否則,就一定是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從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人們并不需要刻意鍛煉,只要稍加用心,就可獲得這種能力。獲得這些能力的前提是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因為很多現象非常微妙,不仔細觀察,很容易遺漏,錯誤也會隨之產生。因此必須用異常深刻的洞察力觀察這些日?,F象,然后用正確的思維方式進行推理,這才是判斷事物的正確方法。缺少良好的觀察力,或是沒有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最后得到的結論就往往是錯誤的。 幾何學家都要求有敏銳的觀察力,因為他們不會由已知的原則做出錯誤的推理。感覺敏銳的人,如果能把觀察力運用到自己不熟悉的幾何學原則上去,也能成為幾何學家。 某些生性敏感的人成不了幾何學家,在于他們沒能從幾何學原則的角度來看問題。某些幾何學家之所以不敏銳,是因為他們習慣了用幾何學簡潔的原則來看待一切事物,只有在掌握了幾何學原則之后,他們才能進行推論。所以他們在面對新鮮事物時不知所措。這些新鮮事物的原則不是這樣得來的,這些幾何原則是不可見的,它強調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沒有親身感受的人。要讓別人對他們的推斷有所共鳴,是難如登天的。這類事物紛繁復雜,必須有良好的洞察力才能感受,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這種感受,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但這種感受卻無法用幾何學的原理證明,因為獲得這些原則的方式和幾何學是不同的。假如這樣做的話,理論就會陷入一場永無止境的論證。我們有時不是根據推理做出判斷,而是依靠第一印象來判斷事物。所以很少有幾何學家是敏銳的。幾何學家常用幾何學的思維方式來判斷事物,通常先從定義出發(fā),然后以推理論證,而這根本就不是探求這類知識的方式,所以常常弄出一些荒唐的笑話來。如阻擊戰(zhàn)斗中的薩賓婦女在潛意識里推論。只有少數人具備這種良好的直觀感覺,所以這種推論方式是超乎想象的。 直觀感覺習慣于憑第一印象下結論。當人們要對費解的現象做出判斷,并要求解答時,他們就舉步維艱了。因為研究這些現象,要用到許多枯燥乏味的定義和原理,而錯誤的直觀感覺,永遠不能使他們成為觀察力敏銳的人,最終也不能成為幾何學家。挪些幾何學家雖然具有正確的直觀感覺,在遇到新鮮事物時,卻需要我們用定義和原理向他們解釋,否則他們就會認為荒唐之極。他們認為,只有依據原理說得清楚的事物才是正確的。 有些神經質的人,無法自由地思考,也不認真考慮辯證思維的本質,所以對這種辯證的思想一無所知?要獲得正確的結論,有多種方法。有的人能依據很少的原則得出結論,這是正確運用意識的一種表現。還有--些人能通過許多事物的表象得出結論。例如,人們對水的作用認識很深,而對于水的性質卻知之甚少。不經過縝密的探索是認識不到事物本質的。 幾何學包含了大量原則,而思維的一種極端可能是這樣:對符合普遍規(guī)律的事物熟視無睹,卻一心一意地鉆進牛角尖。因此形成了兩種思維:一種是縝密的思維,它能夠敏銳、深刻地鉆研很多原理;另一種是幾何學式的思維,它能夠思路清晰地理解大量原則。前者體現的是思維的深刻性,后者體現的則是思維的廣博性。俗話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思維方式只能偏重其中一種.要么是嚴密的,要么是廣博的,二者不可能兼得, 習慣了憑感覺進行劃斷的人,常常不在乎推理。他們不習慣理性思維,想一眼就看透事物。反之。習慣了依據原理進行推論的人,對感性的東西也毫不理解,他f『]總是埋頭思考卻少有發(fā)現。那些在毫無標準的情況下就作判斷的人,就同沒有戴表的人一樣,缺少劃斷的準則。 感覺屬于判斷和科學屬于情神意識是一樣的敏感性是構成判斷能力的一部分,幾何學則是構成意識的一部分。 我們由相互的交往形成感情,也常在交往中破壞著感情。正確的交往有利于感情的培養(yǎng)不良的交往則使之破壞,因此最重要的是善于培養(yǎng)。假如我們對感情麻木不仁,我們也就沒有必要作選擇了。這就構成了一個循環(huán),能擺脫這個循環(huán)的人就是幸福的人。 一個人要發(fā)現人類所獨有的創(chuàng)造性,就必須要有偉大的精神。在平庸的人看來,人與人是沒有差別的。 當我們想指出別人所犯的錯誤時,我們就必須弄清他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必須承認他在某些方面是正確的,同時也要指出他在其他方面所犯的錯誤,只有分清了是非功過,對他的評價才是公正合理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人們不會自責不能全面地認識事物,況且也沒人會故意犯錯誤。感官知覺總是正確的。人們通常相信親身見聞,這也許是人的天性吧!P3-5
媒體關注與評論
書評在那些不朽的爭論者中。只有帕斯卡爾留存到了現在,因為他天才地屹立在這世界的廢墟之上。 ——伏爾泰 如果整個法國文學只讓我選擇一部傳世之作。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思想錄》,它是一位純粹而崇高的法國天才的標本。 ——維克多-吉羅 帕斯卡爾之于法蘭西,猶如柏拉圖之于希臘,但丁之于意大利。塞萬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亞之于英格蘭。 ——謝瓦里埃
編輯推薦
這是一位天才科學家的反科學理性杰作,法蘭西最優(yōu)秀的散文,影響每一代學人的知識名著。本書“文化偉人代表作,圖釋書系”之一,本系列在原著基礎上凝練編譯、準確壓縮,以圖釋的方式對書中的知識要點進行了精彩補述,既突出了原作者的精要思想,又回避了讓更多讀者犯難的學究氣?!端枷脘洝窋⑹鰞?yōu)美,文筆簡練,意蘊深刻,被奉為“法蘭西第一部散文杰作”。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