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北岳文藝 作者:歌德 頁數(shù):115 字數(shù):97000 譯者:衛(wèi)茂平
內(nèi)容概要
《青年維特之煩惱》的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市民出身的青年,他向往自由和平等的生活,并且希望從事一些有實際意義的工作。但是,當時的社會卻充滿著地位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的習氣。腐敗的官場、庸俗的市民、傲慢的貴族……使他與周圍的現(xiàn)實不斷發(fā)生沖突。
《青年維特之煩惱》由歌德編著。
作者簡介
約翰·沃爾夫?qū)じ璧?1749~1832),18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德國和歐洲最重要的作家、詩人?!渡倌昃S特的煩惱》是他早年最重要的作品。
歌德創(chuàng)作這部小說時年僅25歲,它采用的書信體形式開創(chuàng)了德國小說史的先河。小說描寫進步青年對當時鄙陋的德國社會的體驗和感受,表現(xiàn)了作者對封建道德等級觀念的反應及對個性解放的強烈要求:少年維特愛上了一個名叫綠蒂的姑娘,而姑娘已同他人訂婚。愛情上的挫折使維特悲痛欲絕;之后他又因同封建社會格格不入,感到前途無望而悲憤自殺。
小說1775年出版時被認為是德國文學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它問世后震撼了德國乃至歐洲整整一代人的心。
書籍目錄
作者寄語
第一編
第二編
附記
編者致讀者
章節(jié)摘錄
你早就熟悉我的脾性,愿在任何一個喜歡的地方搭座小屋住下,條件簡陋一概不顧。就是在這里,我重又找到一個吸引我的地方?! ‰x城約一小時路程,有個去處,他們稱它為瓦爾海姆①。它坐落在一個山丘上,地勢喜人,沿著通向村子的小徑上去,整個山谷即刻一覽無遺。女店主和藹可親,就其年齡而言,顯得活潑愉快,請人喝葡萄酒、啤酒和咖啡;最妙不可言的是兩棵菩提樹,枝葉繁茂,濃蔭遮蔽了教堂前的小場地,場地四周是農(nóng)舍、谷倉和庭院。難得找到這樣閑適靜謐的地方,我便讓人把我的桌椅從店中搬到那里,啜飲咖啡,品讀荷馬?! 〉谝淮?,當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偶然來到菩提樹下,發(fā)現(xiàn)這地方十分幽靜。人都下地去了,只有一個約四歲的男孩坐在地上,兩膝間坐著個約半歲的小兒。他用雙臂把小兒摟在胸前,像是給他當一把座椅。他靜靜地坐著,一對黑眼珠活潑潑地亂轉(zhuǎn)。我被這情景迷住了,便在對面的一張犁上坐下,滿心歡喜地畫起這小哥倆的形象。我給畫面添上了近處的籬笆,一扇谷倉門及幾只破轱轆,一切都按它們原先的前后位置。一小時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完成了一幅布局井然、情趣盎然的圖畫,沒有摻人絲毫自己的想象。這加強了我的決心--今后僅以自然為本。只有它才是無比豐富的,只有它才能造就偉大的藝術(shù)家。對于規(guī)則的好處,人們可以說上許多話,幾乎像對市民社會能致的頌詞一樣。一個按這種規(guī)則成長的人,永遠不會創(chuàng)作出乏味無聊的作品,正如一個奉命唯謹?shù)娜耍肋h不會成為一個惹人生厭的鄰居和引人注目的惡棍;不過另一方面,不管你怎么說,一切規(guī)則都會破壞對自然的真實情感以及對它的真實表現(xiàn)!你大概會說“這太過分了!規(guī)則僅起約束作用,并剪除枝蔓”等等。--好朋友,要不要我給你打個比方?比如戀愛。一個青年小伙子非常傾心于一個姑娘,整日廝守在她身旁,耗盡了全部精力和財富,以便時時刻刻向她表明自己對她的全部誠意。這時來了個庸人,一個供職于衙門中的男人,對他說:“可愛的小伙子!戀愛是人之常情,只是你必須像常人那樣去愛.!分配一下你的時間,一部分用來工作,休息的時間獻給你的姑娘。計算一下你的財產(chǎn),除去必要的開支,我不反對你從余額中取出些給她買件禮物。只是別太頻繁,在她過生日或命名日送就夠了。”--如果他聽從勸告,便就又多了一位有用的青年,我自己也愿意把他向任何一位侯爵引薦,讓他有個職位。只是他的愛情也就完了。如果他是個藝術(shù)家,他的藝術(shù)同樣完了。唉,我的朋友!天才的急流為什么難得涌現(xiàn),難得洶涌奔騰,震撼你們驚愕的靈魂?親愛的朋友們,這是因為河岸兩邊住著些不動聲色的先生,他們擔心自己的園亭、花壇和菜圃被毀于一旦,懂得未雨綢繆,便于及時筑堤挖溝。
媒體關(guān)注與評論
一本拿破侖在遠征埃及時還隨身攜帶,并先后讀了7遍的書?! ∵@主要是因為它的出現(xiàn)適逢其時的緣故,就像爆炸一只地雷只需一點導火索那樣,這次在讀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這樣?! 璧隆 ∵@本小說的影響是巨大的、驚人的,很好的,因為它產(chǎn)生的正是時候。 ——《詩與真》
編輯推薦
歌德編著的《少年維特之煩惱》是一部書信體小說。主人公維特是一個出身市民階層的青年,向往自由、平等的生活,希望從事有益的實際工作,但周圍的社會卻充滿等級的偏見和鄙陋習氣。保守腐敗的官場、庸俗屈從的市民、勢利傲慢的貴族,使他和周圍的現(xiàn)實不斷發(fā)生沖突,他自己又陷入毫無希望的愛情之中,這使得多愁善感、憤世嫉俗的主人公為理想的破滅而悲傷哭泣,憤而自殺,以示抗議。小說揭露和批判了當時德國社會許多不合理現(xiàn)象,并表達了覺醒的德意志青年一代的革命情緒,因此一表就在歐洲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流傳各國,成為一部產(chǎn)生重大國際影響的作品。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