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讀本

出版時間:2011-7  出版社:21世紀(jì)出版社  作者:蔡振紳 編  頁數(shù):243  字?jǐn)?shù):165000  譯者:深藍(lán) 注釋  

內(nèi)容概要

  本套書以正史資料為依據(jù),精選六百多則歷史小故事,內(nèi)容分別涉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個方面,以具有代表性、感召力、經(jīng)典的歷史人事、圣賢名流、嘉言懿行,來對青少年進(jìn)行養(yǎng)性立德的做人啟蒙教育。是一部精簡讀史、深入了解中國文化、豐富歷史知識的優(yōu)秀課本。內(nèi)容詳實宏富,故事生動有趣,并配插精美圖畫,是發(fā)人深省、圖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德育教材。

書籍目錄

說說廉恥
大禹克儉
伊尹耕莘
劉寵錢清
孟嘗還珠
楊震四知
羊續(xù)懸魚
孔明潔身
山濤封絲
隱之飲泉
虞愿見石
甄彬贖苧
孫謙感物
孔奐單船
趙軌杯水
彥謙官貧
李勉葬金
仁謙斥藏
包拯貢硯
許衡心主
羅倫還釧
邦耀卻竹
子瞀不顧
通妻安貧
終妻灌園
陶妻泣富
稷母責(zé)金
鄧后克己
少君卻妝
宗母還鲊
隱妻助廉
若昭高潔
曹女卻賻
蔡氏止盜
姚楊返賄
羅李清介
丁香殮銀
彭陳辭姻
子罕卻玉
疏廣知止
子阿委珠
子干墾田
王忳葬金
閻敞還錢
董奉治病
孔凱辭米
傅昭靜廉
眭夸不仕
裴寬瘞鹿
郭曜獻(xiàn)賜
程驤散財
溫叟封錢
林積還珠
思永拾釧
一儒扃奩
姚楊謝姊
貞姬辭聘
修母荻訓(xùn)
劉徐怒金
楊歲出俸
馬后寶賢
中妻誦誥
洪蔡安貧
潘郭詩誡
李林卻枋
夷齊采薇
勾踐嘗膽
相如稱疾
劉寬多恕
甄宇瘦羊
王烈遺布
管寧善化
王濟(jì)不屈
道虔激恥
于義決訟
錢徽焚書
吉掰拒舉
盧革避試
純?nèi)薀o愧
杜淦勞力
王恕羞贄
萊妻羞伍
胡妻恥見
節(jié)姑赴火
乳母愧逆
李鄭責(zé)子
謐嬸慚立
廣女擊芳
崔盧仕訓(xùn)
貴梅隱惡
嚴(yán)許不靦
朱陳不辱
謝李惜顏
張劉毀炕
余鄭羞師
啟疆諫王
豫讓行乞
釋之結(jié)鞲
張磐面對
崔劫立身
沈勁立勛
麒麟羞劉
王頒謝官
李綱辭職
師德忍辱
士隆裂帛
彥章求死
安民免鐫
葉顒赧嘗
處厚取迂
元定衾影
如雷恥舉
御妻求去
樂妻婉諫
元妃受楚
許阮愧允
房崔愧心
盧姨答狄
湛妻激賁
趙女惜顏
張徐罵軍
張計何愧

章節(jié)摘錄

  楊震四知  ◇自話  漢代楊震是東萊的太守,他推舉了一個叫王密的人到昌邑做縣令。王密為了表示感激,在懷里藏了十斤黃金,晚上一個人悄悄地送到了楊震家。楊震說:“唉,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呀。你為什么要這樣做呢?”王密說:“夜里,又沒有什么人知道,沒事的?!睏钫鹫f:“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把金子揣回,羞愧地走了。楊震一生清廉,從來不會秘密接見訪客,自己是官員,子孫卻經(jīng)常吃粗食,出行也無車無轎,就靠兩條腿走路。許止凈稱贊楊震為人正直、家世清廉。的確,從楊震到他的曾孫,共經(jīng)歷了四世三公,都是靠了他的“四知”精神把高尚的道德一代代流傳下來,確保一方百姓安寧度日?!笤摹 h,楊震為東萊太守。故所舉茂才王密為昌邑令。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徽鹉浚骸禾熘刂?,子知,我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震公廉,不受私謁,子孫嘗蔬食步行?! ≡S止凈謂:『震四世三公,皆賴震之四知自惕。善以清白遺子孫,故能世濟(jì)其德?!弧 】酌鳚嵣怼  蟀自挕 ≈T葛亮,字孔明,是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大臣。先主劉備死后,他給后主劉禪呈上一份奏表,奏表里說:“微臣在成都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千五畝,家人生活,已經(jīng)足夠。微臣我又在外做官,吃的穿的,全部由朝廷供奉,因此,我不會去辦其它生財營業(yè)來積累財富和使家業(yè)顯赫的。就算是到死,我也不會讓家里有過多的布帛,在外有過多的錢財和產(chǎn)業(yè)。”諸葛亮死后,果然,情況就跟他奏表里說的一樣?! ∠戎鲃湓?jīng)贊譽諸葛亮為“奇才”。后來的事情也證明了,如果不是他,蜀國四十四年的基業(yè)是難于成就的。劉備死前就曾經(jīng)對諸葛亮說:“嗣子劉禪,如果可以輔佐,你就輔佐;如果昏庸無能,你就取代他自己做國君?!眲溥@樣說,看來他還沒有真正深入了解諸葛亮的清廉潔正和道德禮義啊,雖然劉禪并不睿智,但諸葛亮這樣的一個人,他怎么會越位自做國君呢?!  笤摹 ∈駶h,諸葛亮字孔明。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余饒;至于臣在外任,隨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別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nèi)有余帛,外有贏財,以負(fù)陛下?!患白洌缙渌?。先君謂:『諸葛武侯,奇才也。』后漢四十四年基業(yè),非侯焉能創(chuàng)此。先主病篤,且謂之曰:『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可,君可自取?!皇秦M先主尚不知侯之廉潔耶。蓋深知后主昏暗也,自表之文,亦只以悟之耳。

編輯推薦

  傳統(tǒng)文化的心靈雞湯,經(jīng)典史事的圣賢道理  人有高行謂之廉。其引申之義,為廉直,為廉明,為廉能,為廉靜,為廉潔,為廉平。總言之,不外乎氣節(jié)清高、品行峻潔,而無利蔽之私。孟子日:“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  恥者,所以潔身也。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既有此天良美德。無恥即是無良。古人謂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良心若死,身在何益?故日:“恥之于人大矣。”又日:“人不可以無恥。”  孔子日:“知恥近乎勇?!蓖踉眨骸爸獝u者可以行人之所不能行,任人之所不能任,萬不至冒貢非幾,為奸盜詐偽。自取亡身辱親,敗家亡國者也?!?/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德育讀本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對教育員工很有幫助,值得推薦
  •   很值得一看,喜歡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