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6-7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 作者:袁盛勇 頁數(shù):248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本書內(nèi)容第一章中論及魯迅留日時期的“復古傾向”,這是作者的作者碩士論文,也是作者用力甚多的地方之一。 第三章主要探討延安時期“魯迅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化的形成。作者認為,“魯迅”自延安時期開始,在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已然成了一個獨特的精神現(xiàn)象,因為它的形成跟主流政治、文化以及知識分子和民間等不同側(cè)面的東西纏繞在一起,所以純粹把它從學術(shù)研究史的角度來予以理解,這是遠遠不夠的。 第四章是作者近年向?qū)W界同人學習的結(jié)果。他們其實大多是作者的長輩。作者一邊學習他們,也一邊批判他們,反思他們,看看他們的研究成果還存在哪些局限性。作者以為,混在學界的好處之一就在于可以學會如何去批評別人,而魯迅也啟示作者們,在解剖別人的同時要更嚴厲地解剖自己,所以作者在批評他們的研究成果時也多半在拈量著自作者可能達到的思想深度。 本書是絕大部分內(nèi)容均曾在《河北學刊》、《開放時代》、《甘肅社會科學》及前述《魯迅研究月刊》等期刊上發(fā)表過。
書籍目錄
總序序第一章 魯迅:從復古走向啟蒙一 魯迅留日時期的復古傾向二 魯迅留日時期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三 實效至上、科學精神與理想人性四 政治性:魯迅思想的一個重要維度五 “國民性”批判的困惑六 魯迅與“五四”新文化的局限性第二章 魯迅小說的現(xiàn)代性敘事一 《狂人日記》:引人深思的啟示錄二 《補天》:人與神的碰撞三 《離婚》的敘事分析及其文化意蘊四 萌發(fā)與沉落:自我意識與魯迅小說中的死亡第三章 延安時期“魯迅傳統(tǒng)”的形成一 魯迅啟蒙小說傳統(tǒng)的不斷弱化二 魯迅雜文傳統(tǒng)的轉(zhuǎn)換三 政治性:毛澤東的魯迅觀四 詮釋與轉(zhuǎn)換:魯迅傳統(tǒng)意識形態(tài)化的形成第四章 當代魯迅研究的批評與反思一 靈魂的傾訴與反思二 尋找歷史的參照三 在經(jīng)典性和歷史性之間四 平實中含蘊了真精神五 試圖走向魯迅的本體世界六 盛滿黑色記憶的火燃燒著七 九十年代以來魯迅研究的玄學化傾向八 二十世紀末“貶魯現(xiàn)象”的回顧與反思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編輯推薦
本書是作者近年撰寫和發(fā)表的有關(guān)魯迅研究的成果。他對魯迅文本是熟悉的,身后又有哲學與史學的背景,讀起來沒有單調(diào)之感。比如談魯迅留日時的思想,就有復雜的考慮,倫理、民族性、人本主義、科學、迷信等等都進入了自己的的視野,且與魯迅的意識碰撞著。魯迅留日時期的“復古傾向”是個殊難談的話題,作者卻自如傾訴著,不時有著意識的閃光,讀著讀著,眼前一亮。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