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

出版時間:2012-11  出版社:武漢出版社  作者:莊周  頁數(shù):384  字?jǐn)?shù):514000  譯者:劉強 注釋  

前言

代序:無為與中庸修德濟(jì)世,是諸子百家各派共同的文化主旨,也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主流。諸子學(xué)說中貫穿始終的一個核心,就是匡救世道。他們的立場和角度會有所不同,但目標(biāo)卻是驚人的一致,即構(gòu)建一個太平安定、和諧自由的理想社會。通俗來說,他們都關(guān)注民生,熱衷尋求長治久安、強國富民的大治之道。道家以無為治天下,儒家以中庸處世。道家重道,儒家尚德。有道就有德,德備而道生。于是道德成為中國古代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的根本理念。他們都崇尚古代先王,都景仰三代帝王的德治。無為就是以天下之心為心,不執(zhí)迷自己的主張。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種不同的見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為方向。無為與中庸,其實質(zhì)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它們都強調(diào)修養(yǎng),但修養(yǎng)的方向和方式卻不相同。道家的修養(yǎng)求靜,靜而致無為;儒家的修養(yǎng)求恕,恕則包容。靜如止水,水靜則平,映照天地。一、無為就是自然太陽的升起或落下,只是它固有的天性,并不是要成長什么,而萬物卻因為太陽的升落而自在地生長。天地?zé)o為,萬物自然成就。天空靜默無為,然而卻孕育了風(fēng)雨。大地沉靜無為,然而卻滋生了一切。天地之道,就是成就一切,給一切以生機(jī),給萬物以機(jī)會。一切只是自然而然而已。天地?zé)o目無口無耳無鼻,但是看得見我們的一切行為,聽得到我們心底的聲音,感知得到我們的一切需要,因而為我們準(zhǔn)備了萬物。因此,天地,無視而無不視,無為而無不為,無聞而無不聞……以無為的姿態(tài),順應(yīng)自然。二、中庸就是包容中庸就是在一個大的系統(tǒng)條件下,沒有什么是唯一標(biāo)準(zhǔn),不執(zhí)其一端而否認(rèn)另一端。天地間的一切事物,沒有嚴(yán)格界限。所謂的真理或謬誤只是此一時與彼一時而已——保持心地的空明澄澈,自由地生活。目光無所阻攔,任思想遨游于曠遠(yuǎn)——一切都不必偏執(zhí)。大地曾埋葬了多少顆破碎的心呵!這些破碎的心都在大地的懷抱中找到了歸宿,不再為苦難煩憂,徹底地得以解脫。而大地?zé)o所挑選,只是默默地包容。只要有明天,就有希望。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并立即開始,不要等待。中庸就是恕,恕就是包容。三、包容就是任其自然的發(fā)展演變不論是太陽還是風(fēng),自然總有其固然的秩序?;▓@里長滿了雜草,任風(fēng)撫過樹梢,也任思想的鳥羽飛過。我注定是那只生活在池塘咕咕叫的癩蛤蟆,我不是天鵝,我的生活不在天空!天鵝有天鵝的天空,我有我的水塘。而無論我們多么不同,最終我們都得回歸大地。那么,誰會是我的鄰居呢?大家不過是在同一規(guī)則界定下的不同角色,在尋找著各自的座位。在靜靜的陽光下,我們深情地低語。其實,只要擁有陽光就已經(jīng)足夠。沒有就是擁有,擁有一切選擇的自由。四、靜靜,是無為的基調(diào),是包容的核心。靜,就是無欲,無欲即無為,無為就是任其自然,任其自然就是聽任萬物成就其天性。靜,就是無思,無視,無聽,無嗅,無確定的方向,就是持守渾圓如一,就是面向一切方向而又不確指某一方向。它無所不在而又無所在。靜以無容容物,以無為而為。天地因其能靜,故無物可以充滿其間。道因以重靜,故能充滿天地之間。靜,就是澄澈如月華,略無雜念,從而處于天籟、地籟、人籟之間。任何動,最終必將歸于靜。動是表象,靜則是本原。動只是瞬間,靜為永恒。天,高而遠(yuǎn),靜靜地遠(yuǎn)處;地,厚而博,靜靜地鋪陳。靜,與天地相合。莊子的真諦,就是靜,就是無為。靜則道生。由此可見,無為與中庸其實質(zhì)是同一的,只是外在表現(xiàn)有所不同。儒家刻意求仁,積極求成,追求聞達(dá);道家不以仁為仁,自然順應(yīng),不求顯名。以無名而名,任由天性自然,方是至道。有人將《莊子》做了以下分類:《駢拇》《馬蹄》《胠篋》大概是莊子早期作品?!对阱丁贰短斓亍贰短斓馈贰短爝\》《繕性》大概是莊子中期作品?!跺羞b游》《齊物論》《養(yǎng)生主》《人間世》《德府充》《大宗師》的一部分、《應(yīng)帝王》《至樂》《達(dá)生》《山木》《知北游》《庚桑楚》《則陽》《外物》《寓言》《天下》大概是莊子晚期作品?!肚锼贰蹲屚酢反蟾攀俏耗菜??!洞笞趲煛返囊徊糠?、《刻意》《田子方》《徐無鬼》《列御寇》《天下》大概是莊子流派在戰(zhàn)國末期寫成?!侗I跖》《漁父》可能是莊子整理的民間故事,也可能是其后人整理的?!墩f劍》可能是莊子后人所整理,而且講的不是莊周,是莊辛。其實沒有必要這樣劃分,能歸集在《莊子》之中,必定有其理由。既然歸為《莊子》,就是《莊子》,何必費力猜測?與其在此勞神,何不潛心體悟莊子的思想精神。目光不應(yīng)受到任何局限。參加本書編撰的有天水市麥積區(qū)水務(wù)局水政大隊張雪紅女士、慶陽市正寧縣委宣傳部長高鵬程先生等。在此一并致謝。劉強2005年9月9日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由內(nèi)篇、外篇、雜篇三部分構(gòu)成。作者以普通人的視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讀了無為,解讀了自然,解讀了生命的真諦、道家豐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作者簡介

  劉
強:生于公元1964年12月。出身于農(nóng)耕之家。從事筆耕二十多年來。他深愛中國古典文化,手不釋卷已成為一種生存狀態(tài),無法改變。以平民的視角,完成了《四書》的解讀。同時出版了《官經(jīng)》新解和《莊子》解讀。在諸多作品中,原創(chuàng)散文體人物評傳小說《品關(guān)羽》獲甘肅省黃河文學(xué)獎?!吨杏埂贰督o年輕人讀的孟子》則分別獲慶陽市五個一工程獎。

書籍目錄

代序:無為與中庸
內(nèi) 篇
逍遙游
齊物論
養(yǎng)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應(yīng)帝王
外 篇
駢拇
馬蹄
膾篋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運
刻意
繕性
秋水
至樂
達(dá)生
山木
田子方
知北游
雜 篇
庚桑楚
徐無鬼
則陽
外物
寓言
讓王
盜跖
說劍
漁父
列御寇
天下

章節(jié)摘錄

內(nèi)篇逍遙游題解 在自己的世界尋找快樂海里有很多魚,魚也有很多種。但是能夠化為鵬的魚,就只有一種。而且,它只有在大海之中,才能化育。傲然臨之而不顧,然而天地之間,何處能容?無論多么大,都是在天地之間。沒有什么能夠超出天地之外,也沒有什么能夠充滿天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吨C》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币榜R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yuǎn)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fēng)之積也不厚,則其負(fù)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fēng)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fēng),背負(fù)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xué)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湯之問棘也是已:“窮發(fā)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shù)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為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云氣,負(fù)青天,然后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數(shù)數(shù)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fēng)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彭祖] 姓篯,名鏗,帝顓頊之玄孫。堯封之于彭城,故稱彭祖。歷經(jīng)夏商周,活了八百歲,是古代傳說中年壽最長的人。[湯] 帝嚳之后,契的苗裔,姓子,名履,字天乙,商朝的建立者。[棘] 商湯時的賢大夫。[宋榮子] 名宋钘,齊宣王時宋國人,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家。[列子] 名列御寇,鄭國人,戰(zhàn)國時代思想家。北方的大海,叫北溟,北溟的海里有大魚,大魚的名字叫做鯤。鯤的體形很大,沒有人知道,據(jù)說有幾千里;變化成為鳥,名字改叫做鵬。鵬的脊背很大,更是沒有人能夠確定長到幾千里;奮起高飛,雙翅就像垂天之云。這種鳥,天性就是飛翔。它展開翅膀,追逐海上洶涌的波濤,遠(yuǎn)赴南方的大海。南方的這塊海水,名字叫南溟。南溟,本來就是一個與天地共生的大池?!洱R諧》這本書記載了天下各種怪異的事或物,書中寫道:“潮起潮落間,鵬就飛抵南海,羽翼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波濤,于是乘風(fēng)借力盤旋而上,直沖九萬里高空,六個月后,呼嘯波動的大海方才漸漸恢復(fù)原來的狀態(tài)?!睙o邊的原野上野馬奔騰疾馳,塵埃沸揚升騰,有生命的生靈或是無靈魂的微塵,都是大自然的呼吸運動。天空高遠(yuǎn)而湛藍(lán),這就是它本源的色澤嗎?如此高遠(yuǎn)哪里是它的盡頭呢?大鵬從這極高之處俯視大地,所看到的一切,也都無非是微如塵埃罷了。如果水蓄積不深廣,則無力浮載大船。倒一杯水在低洼的地上,小小的芥草就像一只小船浮在上面;如果將杯子放置其中就會粘緊地面而不能動,這是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的緣故。風(fēng)所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就無力托負(fù)巨大的翅膀飛翔。所以,鵬鳥高飛九萬里,狂風(fēng)就在它的身下托舉著,于是憑借風(fēng)力飛行,背負(fù)青天,沒有什么能夠阻止它的飛翔,從此自由地飛到向往的南方去。寒蟬與斑鳩譏笑大鵬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會先飛落在榆樹和檀樹的枝條上,很多時候飛不到,就中途落回地上喘息,何必一定要到九萬里的高空飛向南方去呢?”到莽莽蒼蒼的郊野去,只需三餐就可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去百里之外,就需要準(zhǔn)備隔夜的干糧;遠(yuǎn)行千里之外,至少也需要準(zhǔn)備夠用三個月的糧食。寒蟬和斑鳩這兩個小東西哪里懂得這個道理呢?小聰明不能理解大智慧,壽命短促的經(jīng)歷不如長壽的體會深刻。怎么知道是這樣呢?朝生暮死的菌類不會懂得月令的晦朔終始,夏生秋死的寒蟬也不會明白一年的季節(jié)變化,這是因為生命短促。楚國南部有一種靈龜,名叫冥靈,它的生命是以五百年作為一個季節(jié);有一種椿樹,生長于上古時代,名叫大椿,這棵古樹的年輪,是以八千年作為季節(jié),這就是長壽。而彭祖至今還是以年壽長久而聞名于世,人們與他攀比,豈不可悲可嘆嗎?商湯詢問棘:“據(jù)說在那草木不生的極荒遠(yuǎn)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叫做‘天池’。其中生長著一種魚,它的脊背有好幾千里,沒有人知道它有多長,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名字叫做鵬,它的脊背像大山,雙翅展開就像天邊的云,乘著旋風(fēng)而飛,直沖九萬里高空,穿越云氣,背負(fù)青天,然后向南飛去,一直飛到南海。斥鴳笑著說:‘哪里才適合它呢?我奮力騰身而飛,不過幾丈高就又落下來,在蓬蒿叢中盤旋飛躍,這也就是我飛翔的境界。而它哪里才是適合的地方呢?’”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因此,那些才智足以勝任一官之職,品行可以使一鄉(xiāng)之人心服,道德深得國君敬重依靠,能力足以取得一國之人信任的人,他們自以為能,正如斥鴳的感覺一樣。而宋榮子對他們的這種心態(tài)只是輕輕一笑而已。他做到了即使舉世之人都贊譽他也不會更加努力,即使舉世之人都非難他也不會灰心沮喪。明確劃定內(nèi)心與外界的區(qū)別,明確辨別榮譽與恥辱的界限,不過如此而已!對于整個社會,也是不多見的,然而還是未能達(dá)到最高的境界。列子乘風(fēng)而行,儀態(tài)輕曼美妙,周游十五天后返回。對于遠(yuǎn)行所采用的方式來說,也是很不多見的,雖然免去了行走的勞苦,但他還得依賴于風(fēng),有所憑依。如果能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駕馭“六氣”的變化,遨游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之境,還能夠依賴什么呢?因此說,至人忘掉自我,神人的心中沒有功利,圣人無意追求名譽和地位。共享天空和陽光在這世間,有一種鳥,據(jù)說是由北海的魚變成。它姓鯤,名鵬,字高飛,又字遠(yuǎn)游。鵬鳥南飛,是鳥之天性所決定的。雖然生長在北海,但鳥之旅途悠遠(yuǎn)而又高昂,它的命運就是向遠(yuǎn)方遷徙。那么,就以天空為背景,展翅遠(yuǎn)行吧!掙脫羈絆,雙翅奮力拍擊堅硬的大地,借助反彈的沖擊,讓心靈升起。亂石、綠草、山花,只是暫時的駐足。振翮、舒羽,以藍(lán)天為背景,且待飛去。一起一落之間,已是匆匆時光逝去,爪下的痕跡,已被風(fēng)抹去。飛離大海,乘風(fēng)而去。讓我們?yōu)樗穆猛酒矶\。無論鯤鵬,還是燕雀,都是天地的精靈。沒有小,大還有什么意義?

編輯推薦

《重讀經(jīng)典?莊子:平民的生活心態(tài)》講述一位當(dāng)代官員對中國最古老的哲學(xué)著作的闡釋與思考。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莊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jī)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