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許鈞  頁數(shù):303  
Tag標簽:無  

前言

時間過得真快,《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出版就快十個年頭了。與這部書問世相關(guān)的人與事常常浮現(xiàn)在我的腦中。在我們這個浮躁的年代,文學翻譯似乎成了一種很奢侈的追求,過去那些翻譯大家所體現(xiàn)的精神和達到的水準好像離我們漸漸遠去了。他們的豐富實踐,他們的探索思考,他們的追求和影響,如今愈發(fā)顯得珍貴。翻開書,我忽然有一種傷感,為歲月無情而傷感:當年與我對話的那一張張或嚴肅、或深沉、或微笑的臉龐,不少已經(jīng)與我相隔在另一個世界。傷感中,卻也有一絲慰藉:與我有過心靈交流的那些翻譯大家,健在的還在筆耕,還在翻譯,還在不懈地追求;離去的永遠活著,用他們以心血化作的偉大譯作滋養(yǎng)著廣大的讀者,用他們?nèi)谌肓松羁趟伎嫉姆g思想啟迪著翻譯界的后人。前不久,我到青島去參加國家留學基金委組織的項目評審,順訪了中國海洋大學,有幸與日本文學翻譯家林少華重逢。我和林少華兄有二十多年沒有見面了。他有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改革開放早期引進國內(nèi)的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有不少是他翻譯的,在影視翻譯界很有影響。他翻譯的村上春樹的作品更是為廣大的文學讀者所喜愛。他告訴我說,我撰寫和編著的那些翻譯理論著作,他最喜歡的是《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他說,這樣的好書很少。他經(jīng)常讀這本書,覺得有關(guān)文學翻譯的一些重要問題,在書中都可以找到某種答案或某種思考線索,還說其中提出的很多問題帶有根本性,值得不斷探索。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系對2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經(jīng)驗和翻譯思想進行系統(tǒng)梳理、深度探討與理論升華的基礎(chǔ)性研究成果。許鈞教授就文學翻譯的一些基本問題,有針對性地與國內(nèi)譯壇一些卓有成就、又有一定代表性的著名翻譯家,通過對談的方式進行探討,讓他們結(jié)合自己豐富的翻譯實踐,暢談各自對文學翻譯的獨到經(jīng)驗、體會和見解?! ∠群髤⒓訉φ劦挠屑玖w林、蕭乾、文潔若,葉君健、陳原、草嬰、方平,許淵沖、屠岸、江楓、李芒、趙瑞蕻、楊苡、李文俊、呂同六,楊武能、郭宏安、羅新璋、施康強、林一安等20多位翻譯家?! ?0世紀縈繞于廣大文學翻譯者心頭、在中國翻譯界爭論不休的大多數(shù)主要問題,所涉及問題的各種具有代表性的論點,幾乎都得到了探討和闡發(fā)?! 〈藭元毺氐姆绞綄?0世紀中國文學翻譯做了一次梳理與總結(jié),為文學翻譯實踐的后來者提供了豐富的切實可行的經(jīng)驗,為以后的中國翻譯理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材料、一個新起點和一個新高度?! ”緯€輯錄了近年許鈞教授就文學翻譯與教學問題等接受學者或媒體的采訪錄。

書籍目錄

再版序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代引言“翻譯之為用大矣哉”談文學翻譯中的再創(chuàng)造翻譯,再現(xiàn)原作的再創(chuàng)作翻譯:“美化之藝術(shù)”——新舊世紀交談錄“信達雅”與“真善美“翻譯這門學問或藝術(shù)創(chuàng)造是沒有止境的”“盡可能多地保持原作的藝術(shù)風貌”自設(shè)藩籬,循跡而行——談翻譯風格形神兼?zhèn)洌涸姼璺g的一種追求翻譯與創(chuàng)作翻譯也要出精品翻譯的得與失漫談文學翻譯主體“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翻譯”譯者應該有多種“套路”語言與翻譯拉美文學的介紹與翻譯譯書天下事得失寸心知——關(guān)于《紅與黑》中譯本的對談跨世紀的“翻譯漫談”給文學翻譯一個方向從“夢想”走向現(xiàn)實一門正在探索中的科學——與R.阿埃瑟朗教授談翻譯研究翻譯釋意理論辯——與塞萊斯科維奇教授談翻譯加強翻譯學科的建設(shè)——許鈞教授訪談錄關(guān)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新老版本譯者之間的對談語言總在找尋唯我們的時代一定會出翻譯大家——許鈞教授談文學翻譯關(guān)于翻譯與外語學習——許鈞教授答黃昊同學內(nèi)審以自強:一個翻譯家的省思——專訪翻譯家許鈞教授翻譯家是孤獨的——《無知》譯者許鈞訪談關(guān)于翻譯實踐與翻譯研究的互動關(guān)系——許鈞教授訪談錄生命之“輕”與翻譯之“重”——許鈞教授訪談錄翻譯是愛,是理解,是歷史的奇遇——許鈞教授談傅雷與翻譯閱讀勒克萊齊奧,理解勒克萊齊奧——答《楚天都市報》理解讓-馬利·勒克萊齊奧——答《中國新聞周刊》后記

章節(jié)摘錄

許先生介紹傅雷的觀點:“本來任何譯文總是在‘過與不及’兩個極端中蕩來蕩去,而在中文尤甚?!边@話說得不錯,應該說,這是一個客觀規(guī)律。以日本文學譯文的現(xiàn)狀論,比起原作來,除過之者極少外,或文采過之而內(nèi)容不準,或內(nèi)容較準而文采稍遜,內(nèi)容文采均不及原作者也時或有之。因此,是否可以說目前日漢翻譯的主要狀況是,擅長中文,且日文造詣深者較少。這類譯家的譯品堪稱超過原作,特別在古典詩歌方面為數(shù)不少。中文修養(yǎng)較深,而日文水平不高者亦占相當數(shù)量,譯品就較難超過原作。另外,尚有少數(shù)勉強稱為譯家甚至不乏小有名氣者,中日文水平都較低,其譯作就遠遠低于原作。加之,多少年來由于不正之風嚴重,很難正常地開展翻譯批評,一些粗制濫造、誤譯較多的贗品難被曝光,得不到社會輿論的監(jiān)督,以致尚有愈演愈烈之勢。另外,即便基本上屬于優(yōu)秀的譯作,其中也難免呈現(xiàn)著瑜雖多而瑕亦偶見的現(xiàn)象,也缺乏水平較高的評家給予公正的評價。原因是肯定其優(yōu)點較易,而指出其舛錯則甚為困難。而且,評家若能做到如此地步,則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反復核對原作和譯文。即便這樣做了,評價也還公允,也很可能得到費力不討好的結(jié)果。于是,只顧各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風氣彌漫于譯界。容忍這種良莠不分的現(xiàn)狀繼續(xù)下去,只有等待由時間和歷史來選精汰劣,未免是令人深感遺憾的事。老實說,這對于提高翻譯的水平,無疑是沒有好處的。許鈞:先生提到的這一點,非常重要。目前的翻譯界,存在不少問題,胡譯、亂譯、抄譯之風泛濫,在繁榮的背后,存在著危機。翻譯界和文化界對這一問題應該予以重視,從法律、道德和學術(shù)批評三個方面人手去進行治理。我還想接上面提出的日語與漢語的關(guān)系對翻譯的影響問題再談一談。對外行來說,日語與漢語許多詞很相近,好像翻譯中照搬就可以了。說一個不是笑話的笑話,提職稱要考外語,外語系列還好,像新聞系列、作家系列,困難就多了。有的人根本不懂外語,但為了職稱,臨時抱佛腳,選擇了日語,說兩種語言看去差不多,翻譯時,即使看不懂也能猜出個三五分。但實際上,就我所知,兩種語言相近,有時反而會出現(xiàn)難以意想到的障礙。比如有許多假朋友,稍不注意就會出錯。另外一方面,由于兩者相近,翻譯在理論與實踐上,確實會出現(xiàn)某些混亂。比如,日本的一些機構(gòu)名稱的漢譯,如“大藏相”、“株式會社”等等,好像是照搬過來的,還沒有做到徹底漢化。類似的李芒:您說得很對,日文和中文有些通用,有些似同而實異,往往為譯家造成很多麻煩,必須時刻警惕。然而,的確有些固有名詞,諸如日本政府各部的名稱,文部省大體上相當于我國文化部和教育部之合,厚生省涵蓋衛(wèi)生福利之義等,似不宜改譯。隨之,大藏省大體上雖可以改為財政部,但改與不改者摻雜在一起,也不自然。類此種種,只好保留原名,必要者另加注解。于是,前列果戈理所謂譯文的那層玻璃,由此也會顯露于讀者眼前了。這似乎應該說不得已,是凡翻譯均不易避免的難處。這也就是說,要求譯文的漢化,雖屬合理,但絕非全都徹底地能夠做到,只好請讀者予以理解了。當然,這么說,并非安于現(xiàn)狀,而應繼續(xù)思考,以求更好地為實現(xiàn)譯文漢化而努力不懈。許鈞:在考察中國翻譯史時,我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在譯介西方的一些政治、哲學、思想等著作中,由于中西觀念不同,不少詞都經(jīng)歷了一個從音譯到意譯的過程,還有一些重要概念的漢譯,參考借助了日本的翻譯??梢哉f,我們在翻譯西方的一些哲學、政治、法律書籍中,日本的翻譯給了不少幫助。這種概念和觀念通過翻譯的旅行,是文化思想交流史上一個極其重要的現(xiàn)象。李芒:您說在哲學、政治和法律書籍的翻譯中,日本的翻譯給過我們的翻譯不少幫助,事實正是如此??上?,我對于中國翻譯史沒有研究,不能多說什么。許鈞:先生是翻譯名家,有豐富的翻譯經(jīng)驗,也有深刻的翻譯思考與認識。我想請先生談談翻譯理論與翻譯實踐的關(guān)系問題應該如何處理?對目前的日本文學翻譯狀況怎么看?對年輕一代的文學翻譯工作者,有什么要求與希望?李芒:大凡一種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都只有相對的指導意義。所以說是相對的,一是在多數(shù)情況下,一種理論的提倡者,其本身的實踐并不一定完全同自己的理論是同步的。就像日本唯美派作家本來是主張為藝術(shù)而藝術(shù)的,有時也會寫出反對侵略戰(zhàn)爭的作品,永井荷風和谷崎潤一郎就是這樣。譯家也同樣,翻譯小說時,主張用接近直譯的方法,而在翻譯古典詩歌時,卻又大量運用意譯的方法。這雖然也是由于原作的體裁不同,而采取相應不同的方法,但總的看,在翻譯理論——主張的實踐上會產(chǎn)生一些不自覺。因此,譯家面對著種種翻譯理論,即便是自己贊同的,也有分析對待的必要。我的想法是要把一種或兩種以上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翻譯理論的精華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并依據(jù)自己的特點,靈活地加以運用。當然,重要的是以更多的實踐積累翻譯經(jīng)驗,加深對各種翻譯理論精華的全面理解,從而逐漸形成和完善自己的翻譯方法和技巧。老實說,我由于出生在異國統(tǒng)治下文化落后生活貧困的東北地區(qū),從小未受過系統(tǒng)的高等教育,因而養(yǎng)成了自學的習慣。由于求知欲很強,凡事都要問個水落石出,因而查字典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及長,翻譯日本文學作品,也總要先對原作進行必要的研究,盡可能理解其思想感情和藝術(shù)風格,絕不囫圇吞棗不求甚解。其實,這是作為一個譯者起碼應有的認識。平日,則不斷地注意學習和深造中文。這對一個文學家和翻譯家來說,十分重要。這里舉一個小例子。北京外國語學院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合辦了一個日本學研究中心。這個中心的主要任務大概是培養(yǎng)中國的日語教學人材。我受聘擔任過一個時期的“運營委員”,從培養(yǎng)日本文學翻譯工作者的愿望出發(fā),我曾在該中心創(chuàng)立十周年的賀詞中,強調(diào)學習日文同時也要重視學習中文,一方面對掌握高級日文有很大幫助,同時也能夠培養(yǎng)日本文學的翻譯人材。我曾向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北京辦事處日本主任當面建議,該中心如能每期培養(yǎng)中文較好的五個學員,讓他們能夠以優(yōu)美的中文把優(yōu)秀的日本文學作品加以翻譯,擴大日本文學的影響,當是一件對日本和中國都有好處的事情。但是,這個建議似乎未被采納!據(jù)稱,翁顯良曾在談戲劇翻譯的名為《千面千腔》的文章中說過這樣的話:“譯戲如演戲,首先要進入角色……不同的是,演員只須進入自己要演的角色,譯者卻要進入劇中所有的角色?!毙≌f也相差無幾,篇中出現(xiàn)的所有人物,譯者要掌握其出于各種不同性格的語言,并給予惟妙惟肖的翻譯??梢韵胂?,假如以老舍的《駱駝祥子》來讓外國譯家翻譯,要譯好劉四爺、虎妞和祥子等人物的對白,那難度該是有多么大!一個根本沒有所譯作品中各類人物的生活或很不熟悉他們語言特色的人,翻譯起來注定是難以傳神的。

后記

因為喜歡翻譯,二十多年來一直也有機會做翻譯,教翻譯,研究翻譯,漸漸地對翻譯的問題變得比較敏感,喜歡琢磨、思考。最初,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翻譯上面,對一些名翻譯家的精彩翻譯段落與原文進行仔細的比較,想從中悟到一點翻譯的技巧。后來,視野變得相對開闊一些,對翻譯的思考,也不再局限于技的層面,逐漸把目光擴大到了翻譯的道的層面,不僅想領(lǐng)悟如何譯的訣竅,也想探明老一輩翻譯家們?yōu)楹我@么譯的道理。于是,便有了“文學翻譯基本問題研究”的設(shè)想,有了向老一輩翻譯家當面請教的愿望。多虧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使我有機會多次赴北京、上海等地,就文學翻譯的一些基本問題,向老一輩翻譯家們求教,請他們結(jié)合自己的豐富的翻譯實踐,從理論的高度進行闡述。三年來,我們得到了《譯林》編輯部的大力支持,在王理行先生的直接參與下,利用“翻譯漫談”欄目,把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的對話忠實地展現(xiàn)給廣大讀者,使更多的人來思考翻譯問題,關(guān)心翻譯事業(yè),關(guān)心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國文化建設(shè)事業(yè)。我們給這部對話錄定名為《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是基于以下幾點考慮:一是老一輩翻譯家們既有豐富的文學翻譯實踐,又有深刻的理論思考,這部對話錄是他們的文學翻譯實踐與理論思考的記錄,只要讀一讀他們的談話,有誰還能說“文學翻譯沒有理論”呢?二是文學翻譯不應該是一種盲目的實踐活動,理論的研究和思考,有助于加深對文學翻譯活動的認識,有助于探討翻譯的可能性,提高翻譯質(zhì)量。三是對翻譯的理論探討是十分需要的,但不能不以實踐為基礎(chǔ),不能不以文學翻譯中提出的基本問題為主要研究課題,這種有針對性的研究,應該說是有價值的。

編輯推薦

《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翻譯對話錄(增訂本)》是中國文學翻譯史承前啟后的理論探索,中國文學翻譯研究和實踐的重要參照。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8條)

 
 

  •   文學翻譯的理論與實踐,蛤蟆的油,兩本書已收到。正在看,真是好書。
  •   這絕對是一本好書,值得擁有。老師推薦的,我是讀過才來評價的,很多翻譯中遇到的問題都會在這本書里找到答案~
  •   我看了覺得有收獲
  •   內(nèi)容還沒看,看外包裝和封面不錯
  •   c'est livre raisonnable ***me cloche pour pointer une direction d'étudier.
    inspiration de tradsuction. en bref, précise et élastique, peu théories à ***prendre.
    loin d'apprendre, plus de ***pris.
  •   文學翻譯是翻譯中較難的 多學些理論來指導實踐吧
  •   文學翻譯老師讓買的,看了看里面都是許均和別人的書信往來或談話,被他整理成一本書的形式,還是不錯的。
  •   這本書 全是對話 要不是想學理論的人還是別看了。當初只能看到封面 不知詳情,不過書還是可以的。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