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的未來

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作者:[美國] 斯維特蘭娜·博伊姆  頁數(shù):486  譯者:楊德友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本書從多角度考察了懷舊這種社會現(xiàn)象。第一部從波德萊爾的意象、本雅明的“歷史的天使”講到好萊塢的恐龍和虛擬空間,追述懷舊從十七世紀的“疑病”演變?yōu)椴豢舍t(yī)治的現(xiàn)代癥狀的歷史。第二部著眼于城市和后共產主義的記憶,描寫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柏林的變遷以及東西歐的關系。第三部寫流亡者想象中的家園,包括移民美國的俄國作家納博科夫、詩人布羅茨基、藝術家卡巴科夫等。各種形式的懷舊反映出多元意識形態(tài)與文化傳統(tǒng)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的復雜碰撞。作者提出主要有兩類懷舊:修復型的懷舊試圖超歷史地重建失去的家園;反思型懷舊則關注人類懷想和歸屬的模糊涵義,不避諱現(xiàn)代性的種種矛盾。

作者簡介

博伊姆
出生于前蘇聯(lián)列寧格勒,1988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xiàn)任哈佛大學斯拉夫文學與比較文學教授,也是傳媒藝術家和作家。主要著作有:《俄國日常生活神話學》(1994)、《懷舊的未來》(2001)、《尼諾奇卡》(小說,2003)等。

書籍目錄

致謝導言:忌諱懷舊嗎?第一部  心靈的疑?。簯雅f、歷史與記憶  第一章  從治愈的士兵到無法醫(yī)治的浪漫派:懷舊與進步  第二章  歷史的天使:懷舊與現(xiàn)代性  第三章  恐龍:懷舊與通俗文化  第四章  修復型懷舊:密謀與返回本源  第五章  反思型懷舊:虛擬現(xiàn)實與集體記憶  第六章  懷舊與后共產主義記憶第二部  城市與重新發(fā)明的傳統(tǒng)  第七章  大城市的考古學  第八章  莫斯科,俄國的羅馬  第九章  圣彼得堡,世界性的外省  第十章  柏林,虛擬的首都  第十一章  歐洲的愛欲第三部  流亡者與想象中的故鄉(xiāng)  第十二章  大流散的親密關系  第十三章  納博科夫的虛假護照  第十四章  布羅茨基的一間半房屋  第十五章  卡巴科夫的衛(wèi)生問  第十六章  移民的紀念品  第十七章  審美個人主義與懷舊倫理學結論:懷舊與全球文化:從外層空間到網絡空間注釋索引譯后記

編輯推薦

  《懷舊的未來》討論的問題是歐美、俄美歷史文化傳統(tǒng)背景下和現(xiàn)代社會文化語境下的“懷舊”問題?!  稇雅f的未來》這一標題的涵義是:作者認為,“懷舊”不一定總是和過去聯(lián)系在一起;懷舊可能是回顧性的和前瞻性的。我們對于過去的種種幻想直接影響我們未來的現(xiàn)實,而對于未來的思考又使我們感覺到必須為我們的懷舊故事負責。博伊姆寫《懷舊的未來》,嘗試對于這些問題作出深入的討論。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懷舊的未來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對于懷舊心態(tài)的經典闡釋
  •   研究懷舊的好書
  •   該書很有學術價值,讓人看后對城市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
  •   也是順便買下的,因為對這套書感覺一直不錯。
  •   對這一套從書比較喜歡,所以先收了,慢慢看
  •   研究懷舊的必讀好書
  •   好書好書好書,就是封面臟了
  •   有深度的書很難得
  •   重點看了有關彼得堡懷舊的歷史,因為去過所以熟悉,此書描述下的彼得堡蘊涵著厚厚的知識氛圍,有著歷史、文化、審美、建筑以及俄羅斯知識分子氣質的交織,對俄羅斯有著了解的人才會深的其厚重處。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