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與語言學理論

出版時間:2011-2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季永興  頁數(shù):337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漢語與語言學理論》主要是對我國漢語語言學研究成果的綴輯,同時也對西方語言學進行了整體介紹和評價,特別是從漢語語言學和西方語言學的結合角度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漢語與語言學理論》是季先生幾十年對漢語及語言學研究心得之大成?! ≈饕鹿?jié)包括:漢語和語言、語言學、語言觀、語言科學觀、語言學體系、語言學和哲學、漢語語言學、語言學和世界古代文明、語言學的分支學科、先秦時期的名實論戰(zhàn)、語言學理論和方法、中西語言學對話、語言學究竟是什么、索緒爾的分叉路、語言學和語言學家、學術領域和學術陣地、語言和邏輯、語言學之“道”、語言學和語言學遺產(chǎn)、漢語語言學現(xiàn)狀、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中國語言學派、21世紀漢語語言學、20世紀語言學等。

作者簡介

   季永興(1936-2009),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36年生于廣西興安縣,1961年畢業(yè)于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1961-1963年在廣西師范大學學習漢語專業(yè),1979-1981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研究漢語語法和語言學。1990-一1991年出訪澳大利亞,為昆士蘭理工大學(QUT)首開漢語教學。1994-2008年多次出訪瑞典、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 主要從事語言理論、漢語語法教學和研究。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中國語文》、《民族語文》、《古漢語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四十多篇。出版專著《現(xiàn)代漢語語法結構分析》(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0)、《古漢語句讀》(商務印書館,2001),并合作編著《語海求索錄》、《語言學概論》、《現(xiàn)代漢語》等多部著作。對語言理論和漢語語法研究能做到古今結合、中西融會,在繼承的基礎上,注意借鑒和創(chuàng)新。

書籍目錄

第一部分一、漢語與漢字二、語言是什么三、語言科學觀四、語言學和哲學五、語言學體系六、普通語言學和專語語言學七、微觀語言學和宏觀語言學八、語言和文化九、語言研究中的假說演繹法十、語言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十一、語言學與世界古代文明第二部分一、中國古代語言論二、漢語語言學三、漢語語言學的分支學科四、漢語語言學現(xiàn)狀五、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六、現(xiàn)代漢語語言學理論和方法七、21世紀漢語語言學八、漢語言學科的分與合九、中國語言學派第三部分一、古希臘時期的語法中心二、20世紀語言學三、關于索緒爾的語言學理論四、結構語言學五、轉換生成語法六、功能語言學七、韻律語言學八、生物語言學九、認知語言學十、義理語言學第四部分一、中西語言學對話二、語言學究竟是什么三、句段、聯(lián)想與符號系統(tǒng)四、語言學和語言學家五、學術領域和學術陣地六、語言和邏輯七、語言學之“道”八、中西文化觀九、語言學和語言學遺產(chǎn)十、巨人的肩膀十一、所謂“與國際接軌”十二、繼承、借鑒和創(chuàng)新第五部分一、布龍菲爾德的語義觀二、喬姆斯基的語義觀三、句法和語義四、語言本能和語言行為五、認知和語義六、義理中介法七、現(xiàn)代語言學的“短板”第六部分一、語言的四個平面二、理性和經(jīng)驗三、動態(tài)和靜態(tài)四、核心和中心五、關于意義核心六、語言習得與心智器官七、語言能力和環(huán)境因素八、語言習得和社會環(huán)境九、形式和功能十、個性和共性十一、歸納和演繹十二、分析和綜合十三、語言和大腦十四、理念和方法十五、話語和話語霸權主要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一、漢語與漢字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作為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的音義結合的復合開放的符號系統(tǒng)。語言是人類文明的載體,人類文明的創(chuàng)造和傳承都以語言為媒介。人是語言活動的主體,社會文明是語言活動的現(xiàn)實化?! h語是中國漢族人民作為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的音義結合的符號系統(tǒng)。漢語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種語言,記錄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蹤跡,是延續(xù)歷史與未來的血脈。  漢民族共同語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墩撜Z》記載:“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宋代邢昞疏:“'雅',正也。”漢族人口在十三億以上,約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漢語分布除中國內地和臺灣及香港、澳門外,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世界各國還有約五千萬華僑、華人以漢語作為母語?! h語是中華大地五千年文明的載體,它所正言者,“詩、書、禮也。”《論語》及邢文中的“詩”、“書”是動字,即頌詩、讀書,“禮”即“執(zhí)禮”。“雅言”是古代的共同語,跟方言相對??鬃邮囚攪?,日常生活中講從小學會的當?shù)胤窖裕衼碜运拿姘朔降娜У茏?,頌詩、讀書、講學、執(zhí)禮自然要用周代全國通用的“雅言”。從春秋時代的“雅言”,漢代的“通語”,明代的“官話”,辛亥革命后稱的“國語”,都是不同時代的通用語言?,F(xiàn)代普通話是金、元以來八百多年間以燕京(今北京)為中心逐步形成的。普通話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漢語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范的現(xiàn)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 ?hellip;…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漢語與語言學理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