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1-12 出版社:黃山書社 作者:露西·M·蒙哥馬利 頁數:154 字數:200000 譯者:李常傳
前言
露西·M·蒙哥馬利(1874~1942),出生于加拿大克里夫登,從小擅長編故事。15歲開始發(fā)表詩作,后以教書為生。 1904-年春天,蒙哥馬利一時靈感進發(fā),花費兩年時間創(chuàng)作了《綠山墻的安妮》。小說寫完后,一開始沒有出版社愿意出版,一直到十幾年后的1917年,才有出版商愿意出版這本書,圖書上市后,立即引發(fā)了暢銷狂潮,蒙哥馬利因此備受世人矚目。 作者在本書中以清晰流暢、生動幽默的筆觸,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女主人公小安妮,在被生活在綠山墻的馬修·卡斯伯特和瑪莉娜·卡斯伯特兄妹倆收養(yǎng)后,克服生活中的困難并積極生活的感人故事。 小安妮自幼失去父母,但她卻保持著生活的熱情。她滿腦子都是浪漫的想象——頑皮的小溪會在冰雪覆蓋下歡笑;玫瑰會說話,會給她講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向它們訴說心事……然而,也正是由于她的浪漫想象和“愛美之心”,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也不斷地改正錯誤。最后,小安妮在朋友、家人和老師的關愛中,漸漸成長為綠山墻里快樂的小主人。 《綠山墻的安妮》是一部充滿浪漫氣息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是一個讓兩位英國首相都為之著迷的美妙故事。美國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曾稱贊“安妮是自愛麗絲以來,最惹人疼愛的女孩”!該書問世至今被翻譯成五十多種文字,持續(xù)發(fā)行五千多萬冊,是一部世界公認的文學經典巨著。 編 者
內容概要
在她的想象中,頑皮的小溪在冰雪覆蓋下歡笑;玫瑰會說話,會給她講很多有趣的故事;自己的影子和回聲是自己的兩個知心朋友,可以訴說心事
……這個天真熱情、滿腦子都是浪漫想象的小女孩就是綠山墻的安妮。
她自幼失去父母,在她十一歲時,被生活在綠山墻的馬修和瑪莉娜兩兄妹收養(yǎng),然而,酷愛想象的安妮自尊自強,憑自己的刻苦勤奮,不但得到領養(yǎng)人的喜愛,也贏得老師的敬重和同學的友誼,漸漸快樂成長為綠山墻里的小主人。
《綠山墻的安妮》語言清新自然,筆觸生動幽默,是一部甜蜜的描寫兒童生活的小說,是一本感動家長、老師和孩子心靈的讀本。
《綠山墻的安妮》露西·M·蒙哥馬利編著。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蕾潔夫人的驚訝
第二章 馬修的驚訝
第三章 瑪莉娜的驚訝
第四章 綠山墻的早晨
第五章 安妮的過去
第六章 瑪莉娜的決心
第七章 安妮的祈禱
第八章 安妮的新人生
第九章 蕾潔夫人自取其辱
第十章 安妮的道歉
第十一章 安妮上主日學校
第十二章 莊重的誓言
第十三章 期待的喜悅
第十四章 安妮的告白
第十五章 教室內的騷動
第十六章 黛安娜應邀參加茶會
第十七章 新的生活意義
第十八章 安妮客串急救醫(yī)生
第十九章 音樂會后的災難和告白
第二十章 美麗的想象
第二十一章 安妮出糗記
第二十二章 邀請安妮喝下午茶
第二十三章 安妮的災難
第二十四章 音樂會計劃
第二十五章 馬修所選擇的衣裳
第二十六章 組織“編故事俱樂部”
第二十七章 虛榮心與苦悶
第二十八章 “百合公主”的災難
第二十九章 畢生難忘的大事
第三十章 考前的準備
第三十一章 投入洪流中
第三十二章 放榜的日子
第三十三章 飯店的音樂會
第三十四章 皇后學院的學生
第三十五章 皇后學院的冬天
第三十六章 光榮與綺麗的夢
第三十七章 馬修之死
第三十八章 峰回路轉的人生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蕾潔夫人的驚訝 蕾潔·林頓夫人的住處很別致。艾凡利的街道繞過她家那兒,就進入了小小的洼地。她家周圍被赤楊樹和櫻草團團圍住,有一條小河蜿蜒地經過那兒。 蕾潔夫人閑來無事,最喜歡坐在窗口邊,凡是經過那兒的東西,她都要睜大眼睛瞧瞧,一旦被她發(fā)現(xiàn)稍有可疑,她就非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可! 六月初的某一個午后,蕾潔夫人又坐在了玻璃窗前瞧著窗外。突然,她站了起來,想不到在這樣繁忙的午后三點半,馬修·卡斯伯特卻打扮得一板一眼,悠然地坐著馬車,穿過洼地,往小丘馳騁而去。 馬修是世上少有的害羞成癖的人,雖然已經年逾花甲,但除了瑪莉娜·卡斯伯特以及蕾潔夫人以外,他對其他女人都采取避之猶恐不及的態(tài)度。他生平最忌諱到人多以及必須開口說話的地方。因此,他從來就不曾以白色豎領盛裝自己,更甭談驅趕著馬車悠游。蕾潔夫人想:“今天馬修到底會干嗎去呢?” “好吧!待我喝完了下午茶,專程到綠山墻跑一趟,探探瑪莉娜·卡斯伯特的口氣,看看她這位哥哥到底在干啥名堂!” 喝完了下午茶,蕾潔夫人就走出家門。在果樹園中占有一大片土地的馬修·卡斯伯特家,距離林頓家的洼地還不到四分之一里。蕾潔夫人從小徑踏入綠山墻的后院,庭院是一片深邃的綠,被整理得煥然一新。 蕾潔夫人敲了一下廚房的窗戶,等待有人回應以后,再走了進去。 “蕾潔夫人,你好!”瑪莉娜簡短地打了一個招呼。 瑪莉娜是個高挑而瘦削的女人,渾身上下找不出一點圓潤的感覺,給人一種皮包骨的印象。她把夾雜著幾絲白發(fā)的濃黑頭發(fā)挽成一個小小的髻,再使用兩只發(fā)夾把它固定起來??雌饋硭芟衲欠N生活圈子很狹窄且性格拘謹的女人,不過她也的確如此。 蕾潔夫人充滿關切地問瑪莉娜道:“剛才……馬修不是出去了嗎?我以為他去請醫(yī)生了呢!” “哪兒的話,他到布萊多·利伐去啦!我倆打算收養(yǎng)諾伐·斯考西孤兒院的一個男孩子。今夜,他就會搭乘火車抵達。”瑪莉娜頭也不抬地問答說。 “我說瑪莉娜呀!你是說真的嗎?”蕾潔夫人好不容易才開口說話。 “當然是說真的噦!”瑪莉娜回答。聽她的口氣,仿佛從孤兒院收養(yǎng)一個男孩子,就好像艾凡利農家春季的行事一般,根本就不值得大驚小怪。 “你倆為什么有那種想法呢?”蕾潔夫人以責難的口氣說。 “為了這件事情,我倆再三考慮過。不怕你笑話,馬修跟我整整考慮了一個冬天?!爆斃蚰然卮穑霸谑フQ節(jié)以前,史賓塞太太曾經來到這兒。 她對我倆表示,到了春天,她將收養(yǎng)霍布鎮(zhèn)孤兒院的一個女孩子。馬修聽了,也和我談起了收養(yǎng)孩子的事情。我倆都認為男孩子比較理想。因為,馬修畢竟老啦!剛開始時,馬修有意收養(yǎng)一個故鄉(xiāng)的孩子??晌也幌矚g,我對他說:‘或許,故鄉(xiāng)的孩子能給我們一種親近感,不過,像那些在倫敦街頭流浪的孩子,絕對跟我合不來。’我倆想來想去,還是認為生于加拿大的孩子比較好,不僅容易親近,夜晚也可以高枕無憂地睡覺。 所以嘛,我倆就拜托她,為我倆物色一個男孩。我們的條件是十到十一歲、開朗而容易親近的男孩。這種年紀的男孩多少能夠幫忙做一些雜事,還可以適當地教育他。我倆將給他良好的家庭及教育。今天,史賓塞先生打電報來說,我倆要收養(yǎng)的孩子將搭乘火車于五點半抵達。所以嘛,馬修就趕到布萊多·利伐,準備接那個孩子?!?對于這個驚人的消息,蕾潔夫人在內心稍微整理以后,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說瑪莉娜呀!說得不客氣一些,你們正在做既危險又愚蠢的事情。 你們對來路不明的孩子,非但不曉得他的父母是什么人,具有何種的性質,甚至對他的發(fā)展性也一無所知。在如此條件之下收養(yǎng)他,不是很危險嗎?上星期的報紙刊載過,這個島嶼西邊的某夫婦,曾經從孤兒院領養(yǎng)了一個男孩。誰知他竟然在半夜里放了一把火,差點就把那對夫婦燒成焦炭了!你這么做以前為什么不跟我商量一下呢?我說瑪莉娜呀!如果你事先告訴我的話,我就會打消你那種念頭的。唉!真是的!” 對于這種多余的關心以及叫人感到心煩的安慰,瑪莉娜既不表示憤怒,也不表示憂心,而是繼續(xù)編織她的毛衣。 “蕾潔夫人,對于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彷徨過呢!不過,馬修對這個問題非常的熱心。每一個人生于這個世界,都免不了會面臨種種危險。就以自己有親生子女的人來說,子女有時也會帶來禍端。孩子們并不一定個個都能成才。諾伐·斯考西離此島不遠,跟收養(yǎng)英國或者美國的孩子,自有很大的不同。孩子跟我們的感情也不至于太疏遠?!?“我也希望一切能夠進行得圓滿?!崩贊嵎蛉耸植恍湃蔚卣f,“如果有朝一日,那孩子縱火焚燒綠山墻,或者把毒藥拋入水井里面時,你就別怪我不曾向你警告過。那個把毒藥拋入水井的孩子,也是孤兒院的孩子。一個家族的人在痛苦掙扎以后,全部死亡。這個下毒者是個女孩?!?“就是嘛!所以我倆不收養(yǎng)女孩?!爆斃蚰然卮?。 蕾潔夫人很希望能夠等到馬修回家,看看那個被收養(yǎng)的孤兒,但如果那樣做的話,至少還得等兩個小時。與其在這兒苦等,不如到羅拔· 貝爾那邊去散布這個消息比較合算。想到此,蕾潔夫人就急急告退。瑪莉娜好不容易舒了一口氣。不知怎么搞的,聽了蕾潔夫人的悲觀論調以后,瑪莉娜再度感到焦慮與不安。 “這到底是什么機緣啊?”蕾潔夫人走進安全的小徑時,突然拉高嗓門說,“奇怪……我仿佛在夢境里面呢!唉……這孩子也未免太可憐啦……馬修跟瑪莉娜完全不懂得養(yǎng)育孩子?。∫幌肫鹁G山墻將有孩子,總會給人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綠山墻從來不曾有過孩子。那棟房子蓋起來時,馬修跟瑪莉娜都已成年了——就算那對兄妹有過童年,可今天一旦看到他倆的臉孔,誰也不會相信那是事實。反正??!來到這里的孤兒一定會很可憐的……” 對著野薔薇,蕾潔夫人如此的自言自語。如果,她在那時看到那個耐心地在布萊多·利伐車站等候的孩子,她的憐憫之心一定會更為加深?! ?/pre>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