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研究生的訪學日記

出版時間:2011-9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盛廣智  頁數(shù):238  

內容概要

  《一個老研究生的訪學日記》是一本老日記,是作者在“十年浩劫”結束后,全國第一次統(tǒng)招研究生,并在讀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楊公驥教授的研究生時所寫的訪學日記。書中的一篇篇老日記、一幀幀老照片,就是當年兩次參觀訪學活動的真實記錄。

作者簡介

  盛廣智: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早年師從文史名家楊公驥先生專攻先秦兩漢文學。1981年研究生畢業(yè)后,一直從事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在《詩經(jīng)》研究方面尤有專長,有《論西周、春秋之際貴族的政治批判詩》、《<生民)詩義新探》、《(詩經(jīng))文學淵源初探》、《淺談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的文學觀》、《楚辭與中原文化的關系》、《關于先秦文學范疇問題的管見》等多篇論文;著作有《詩三百精必述要》、《詩經(jīng)譯注》、《管虧譯注》、《韓非子譯注》、
《白話史記》、《簡明中國文學史》等二十余部。

書籍目錄

寫給本書讀者的一封信(代前言)第一次訪學(1979年)的路線及日記第二次訪學(1980年)的路線及日記

章節(jié)摘錄

  早晨,秋風吹得院外的樹葉沙沙作響,三五成群的麻雀棲息在樹枝上喳喳地叫個不停,鳴沙山從一夜的酣睡中蘇醒了,靜靜地屹立在廣袤無垠的漠漠黃沙之中,仿佛在迎候旭日的第一抹金暉。  來莫高窟的人們,用冷水洗臉的,大概已經(jīng)寥寥無幾,我到自來水龍頭去洗漱時,就沒看到一個人。我們同來的人有的已經(jīng)手上裂了口子,可我卻安然如常,這大概是長年堅持用冷水洗漱的結果?! 「道蠋熥蛞箍人缘煤軈柡Γ蟾攀菍@里的飲食起居及氣候條件不太適應吧!  上午,傅老師和馮老師去資料室看書,我們說在招待所看。結果,先生一走,我們就集體行動,背起相機取景去了。這也難怪,輾轉周折,備嘗辛苦地跑到僻處西陲的莫高窟來,如不飽覽一番風光,拍上幾處勝景,豈非憾事!學問要做,可人也總得順乎自然地生活才可稱得上是有血有肉的人?! ≡诰艑訕琼?、沙灘、大泉河床、大泉河橋、鳴沙山北端廢窟前、莫高窟牌樓等地照了像,一上午便過去了?! ∥绾?,到莫高窟陳列室觀覽。一進門,一塊黑底金字,緣飾敦煌壁畫圖案的泰山石刻碑赫然觸目。這是今年敦煌文研所在外地花了3700元加工的一塊碑文,碑文是1951年中央獎給敦煌文研所的獎狀原大真跡。此獎狀由鄭振鐸撰文,郭沫若手書,潘潔茲手繪周圍裝飾性圖案,獎狀上文字的大意是表彰敦煌文研所全體工作人員“在常書鴻所長領導下”取得的成績。因措辭語及常氏,這里的子輩、孫輩者流頗有悻悻然者。子輩如施某某,孫輩如為我們擔任向導的趙女士,皆出口不遜,極力抵毀常氏功績,甚至貶損其人格,幾與人身攻擊無異?! ∥蚁?,常氏書鴻之所以犯了眾怒,以致這些晚輩下屬當著我們這些素昧平生的“外人”毫無顧忌地大放厥詞,想必也是冰凍三尺而非一日之寒吧!  看了陳列室中的臨摹品(按朝代先后選精品排列),對敦煌藝術的總概念較以前清晰多了?! ”蔽骸⑽魑簳r代(386-581年),敦煌壁畫多以佛、菩薩、千佛、佛傳故事及佛本生故事為主,其藝術風格既繼承了漢晉的傳統(tǒng),也與印度與中亞一帶的藝術有密切關系。造型藝術則著重刻畫人物。如唐代畫記所言“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細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這一時期共建窟三十二個?! 〉搅怂宕诋嫷拿褡逄厣鼮橥怀隽?。除了早期的千佛、說法圖之類以外,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場面較簡單的《維摩變》和《法華變》。佛本生故事中增加《流水長者本生故事》這類新題材。值得注意的是,這時期的圖案增加了來自波斯(今伊朗)的飛馬、飛鵝等圓形連珠紋樣。在繪畫技法上,線描更加流利爽達,并且有了較顯著的頓挫,如元代《畫鑒》所說:“畫人物描法甚細,隨以色暈開。”隋代共開窟一百一十個?! √拼嵌鼗退囆g的全盛期。這一時期的壁嘶以場面壯麗、內容豐富的經(jīng)變?yōu)橹?,比如西方凈土變、東方藥師變、觀音經(jīng)變、普門品等都很出名,還有敘述佛教歷史的連環(huán)畫及鞍馬人物出行圖也頗有價值。唐代的壁畫,特別是盛唐作品,注意人物的動作、姿態(tài)的刻畫及神氣、面部表情的描寫。殿臺堂閣,遠近重疊而層次分明,山水樹石,左右錯落卻雜而不亂,顯示了當時的畫工已懂得注意透視關系,并刻意求工地塑造鮮明的靜物形象和逼真的深遠意境。色彩豐麗輝煌,線條遒勁流暢?! ∥宕诋嬔匾u唐代技法,更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到了宋代,中西交通斷絕。此時壁畫仍承襲唐代傳統(tǒng),以《五臺山圖》為最著名,余則內容較為簡單,趨向于裝飾性繪畫?! 《鼗蛷?038年至1227年曾一度為趙元吳及其后裔建的西夏所統(tǒng)治,壁畫風格承襲唐宋,又具有黨項民族特點。  元代以密宗“曼荼羅”代替了經(jīng)變故事畫。在技法上,花紋描繪已顯露出莼菜條式的線描,并開始采用水墨淡彩的畫法,極為罕見?!  ?/pre>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一個老研究生的訪學日記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書不錯,就是字的行距太大了,有點浪費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