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米粉

出版時間:2012-8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迪主編  頁數:263  字數:2150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桂林米粉是桂林的一張亮麗餐飲名片。本書收集了作家先先勇、蘇理立、李西閩、王棵、趙瑜、何況、錦璐、黃詠梅等執(zhí)筆撰寫的關于桂林米粉的文稿,系統(tǒng)講述了桂林米粉文化、考證、軼事、品味、店家等,圖文并茂,文筆流暢。林米粉已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和認知度的地方特色小吃,成為展示桂林魅力的重要窗口。來外五洲四海的讀者朋友,要了解桂林深厚文化,感覺桂林米粉人文情懷,檢索桂林米粉店家,不妨打開《桂林米粉》。

作者簡介

  張迪,本書主編, 桂林日報社資深編輯。現任《潮》周刊副主編。曾編著《桂林休閑地圖》(廣西師大出版社)
  其他作者主要有:
  2.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回族,臺灣當代著名作家,生于廣西桂林。中國國民黨高級將領白崇禧之子。
  3.王
枬教授,博導,現為廣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主要從事教育學科的教學與研究。獲廣西優(yōu)秀專家及廣西高校教學名師稱號。現居桂林。
  4.蘇理立 原《桂林日報》總編輯,著名作家,現為中國晚報學術委員會委員。
  5.李西閩著名作家。他在汶川大地震中被埋76小時,由此創(chuàng)作的長篇紀實散文《幸存者》,獲得第七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獎”。
  6.王棵江蘇南通人。在《人民文學》、《十月》等刊發(fā)表過長、中、短篇小說百萬余字,曾入選“21世紀文學之星”,獲過《小說選刊》全國優(yōu)秀小說獎、《十月》新銳人物獎。
  7.趙瑜 河南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供職于《天涯》雜志。
  8.何況 徽州婺源人,畢業(yè)于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廈門文學院簽約作家。
  9.錦璐女,1970年代出生于新疆烏魯木齊?,F供職于廣西日報。榮獲《中篇小說選刊》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第九屆廣西青年文學獨秀獎、廣西第六屆銅鼓獎。
  10.黃詠梅 1974年出生于廣西梧州市。廣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碩士,現供職于羊城晚報。

書籍目錄

《桂林米粉》
序李志剛
第一輯:“碗中如夢微瀾,揚波千里之外”
---------樂山樂水樂米粉,名士食經
少小離家老大回
——我的尋根記白先勇(臺灣)
陪白先勇先生吃桂林米粉王枬(桂林)
來一碗桂林米粉蘇理立(桂林)
溫暖的記憶李西閩(上海)
我是桂林米粉的鐵桿粉絲王棵(成都)
藏滿了讓人憶念的內容趙瑜(海南)
我是廈門的“米粉”何 況(廈門)
你的南方我的北方錦 璐(南寧)
沿著我與它相連的最短的半徑,還鄉(xiāng)黃詠梅(廣州)
遙想那種滋味映川(新加坡)
記憶里無可確認的碎片陳謙(美國)
吃飽了再說葉傾城(北京)
復活的故事柳營(杭州)
桂林米粉PK云南米線沙地黑米(桂林)
第二輯:“不因花前月下,尋香欲往何處”
--------桂枝香里說米粉,米粉簡史
米粉起源小考蔣廷瑜
《靈川縣志》關于米粉的記載岳啟海
從古代桂林米粉的起源和制作工藝中考證世界米粉的發(fā)源地
吳海星
關于米粉的起源姚古
歷史上的米粉廖中立
米粉:南北兼容的象征魅力 黃偉林
第三輯:“二兩相約巷口,一笑人間故事”
-----------老街巷里老字號,歷久彌香
民國卅七年的桂林米粉軼事韋芳
我陪黃霑吃米粉李克強
梁羽生武俠世界里的桂林米粉楊凱
欠舒婷一碗桂林米粉 俞余
當代名人與桂林米粉文佳
碗里的風景 王布衣
第四輯:“記取今天滋味,曾經昨日樓臺?!?br />---------相逢盡是饕餮客,米粉舊事
桂林米粉的約定阿妮葉李(美國)
懷念那一碗的濃香韓妍(德國)
在肯尼亞嘗到桂林米粉的味道蘇燕(蘇丹)
跨越半個地球的美食記憶JIMENA(哥斯達黎加)
一輩子無法忘記的桂林米粉Hector(秘魯)
愛上桂林米粉 車有鎮(zhèn)(韓國)
驛站中最美的舌尖記憶大國智慧(日本)
在流逝的沉默里,從容下沉陳靜(北京)
懷想桂林:邊吃米粉邊看戲陌上舞狐(南京)
南方是情人,北方是正宮藍七七 (太原)
艷遇一場盛大不醒的夢棉布七七(麗江)
一碗桂林米粉的鄉(xiāng)愁劉嬌(西雙版納)
有一天安然停留陳詩藝(欽州)
四月粉武曉萌(安徽)
緬甸米粉無法戒桂林米粉的癮蘇寧(桂林)
第五輯:“黃瓷碗中米粉細,漓江邊上店家多?!?br />----------隱你閑情于鬧市,米粉店家
又益軒:馬肉米粉的百年堅守
崇善米粉:桂林味道天下情
日頭火:無法抗拒的“火”
溫耋周:讓桂林人在各地都能吃上家鄉(xiāng)的桂林米粉
神鹵擔子米粉:久違的鄉(xiāng)味
青云湯粉:湯湯水水的守候
聚香和:讓夢想在時光中變美
路口村義和米粉:機場路上的百年老店
漓江春米粉:夢引桂林粉 魂牽漓江春
福林米粉:獨秀山色入福林
又來米粉:不能錯過的風景
桂和林:謀生亦謀愛
興安老罐米粉:靈渠畔的老字號
祖?zhèn)餍び浢追郏核氖赖氖赝?br />后安湯粉:水國漁鄉(xiāng)一盞湯
秦記山泉湯粉:在虞山邂逅美好
俏天下米粉:老桂林的味道
勝利米粉:在路上遇見最純粹的自己
石記米粉:徜徉在唇齒間的蜜意
第六輯:“來咯一聲吆喝,擔子挑過靈渠?!?br />----------漓江岸上有粉家,百家爭鳴
桂林耐思米粉有限公司
桂林市耐思食品科研開發(fā)有限公司
桂林米粉商家略覽
后記:欠一座城一個交代

章節(jié)摘錄

  去年一月間,我又重返故鄉(xiāng)桂林一次。香港電視臺要拍攝一部關于我的紀錄片,要我“從頭說起”。如要追根究底,就得一直追到我們桂林會仙鎮(zhèn)山尾村的老家去了。我們白家的祖墳安葬在山尾村,從桂林開車去,有一個鐘頭的行程。一月那幾天桂林天氣冷得反常,降到攝氏二度。在一個天寒地凍的下午,我與香港電視臺人員,坐了輛中型巴士,由兩位本家的堂兄弟領路,尋尋覓覓開到了山尾村。山尾村有不少回民,我們的祖墳便在山尾村的回民墓園中。走過一大段泥濘路,再爬上一片黃土坡,終于來到了我們太高祖榕華公的祖墓前?! “凑瘴覀冏遄V記載,原來我們這一族的始祖是伯篤魯丁公,光看這個姓名就知道我們的祖先不是漢人了。伯篤魯丁公是元朝的進士,在南京做官。元朝的統(tǒng)治者歧視漢人,朝廷上任用了不少外國人,我們的祖先大概是從中亞細亞遷來的回族,到了伯篤魯丁公已在中國好幾代了,落籍在江南江寧府。有些地方把我的籍貫寫成江蘇南京,未免扯得太遠,這要追溯到元朝的原籍去呢?! 那爸袊酥匾曌遄V,講究慎終追遠,最怕別人批評數典忘祖,所以祖宗十八代盤根錯節(jié)的傳承關系記得清清楚楚,尤其喜歡記載列祖的功名。大概中國人從前真的很相信“龍生龍,鳳生鳳”那一套“血統(tǒng)論”吧。但現在看來,中國人重視家族世代相傳,還真有點道理。近年來遺傳基因的研究在生物學界刮起狂飆,最近連“人類基因圖譜”都解構出來,據說這部“生命之書”日后將解答許多人類來源的秘密,遺傳學又將大行其道,家族基因的研究大概也會隨之變得熱門。其實我們每個人的身體里,好的壞的不知負載了多少我們祖先代代相傳下來的基因。據我觀察,我們家族,不論男女,都隱伏著一脈桀驁不馴自由不羈的性格,與揖讓進退循規(guī)蹈矩的中原漢族,總有點格格不入,大概我們的始祖伯篤魯丁公的確遺傳給我們不少西域游牧民族的強悍基因吧,不過我們這一族,在廣西住久了,熏染上當地一些“蠻風”,也是有的。我還是相信遺傳與環(huán)境分庭抗禮,是決定一個人的性格與命運的兩大因素?!  ?/pre>

媒體關注與評論

  桂林米粉花樣多:原湯米粉、冒熱米粉,還有獨家的馬肉米粉,各有風味,一把炸黃豆撒在熱騰騰瑩白的粉條上,色香味俱全。我回到桂林,三餐都到處去找米粉吃,一吃三四碗,那是鄉(xiāng)愁引起原始性的饑渴,填不飽的?!  骷?白先勇    大約半小時后,每人一碗的桂林馬肉米粉端上來了。白先勇一看到米粉,就快樂地說:“我最喜歡吃米粉了。怎么吃都吃不膩?!薄  獜V西師范大學黨委書記 博導 王枬(桂林)    由于我從來不在人前掩飾對桂林米粉的偏愛,因而我的很多朋友都知道,我是桂林米粉的鐵桿粉絲?!  骷?王棵(成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桂林米粉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4條)

 
 

  •   不錯。印刷很可以。
  •   廣西人都可以看看
  •   里面關于米粉的介紹很詳細,是有關米粉的文化的一本不錯的書,喜歡米粉的不妨看看
  •   政府主導的推銷文集,一點也不好看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