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5 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作者:魏紅霞 編 頁數(shù):168
內容概要
國學經(jīng)典是我們的祖先用生命淬煉出的精華,讓孩子從小誦讀,既長知識,又能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雖然孩子們現(xiàn)在還無法充分理解經(jīng)典中那些發(fā)久深省的睿智言論,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經(jīng)驗的增加,孩子們一定能慢慢地領悟經(jīng)典的真帝。中華國學啟蒙經(jīng)典誦讀,讓孩子在傳統(tǒng)文化的滋養(yǎng)下學習做人的道理,塑造奏好的品格!
書籍目錄
學而篇第一 學而時習之 孝弟為仁之本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賢賢易色 溫、良、恭、儉、讓 觀其志,觀其行 為政篇第二 為政以德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溫故而知新 學與思 八佾篇第三 禮之本 以禮使臣,以忠事君 里仁篇第四 里仁為關 好仁惡不仁 朝聞夕死 士志于道 君子懷德 見賢思齊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公冶長篇第五 不恥下問 君子之道 雍也篇第六 不遷怒,不貳過 一簞食,一瓢飲 文質彬彬 好之不如樂之 述而篇第七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德之不修 樂在其中 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 敏以求之 三人行必有我?guī)?奢則不孫 君子坦蕩蕩 泰伯篇第八 托六尺之孤 士不可以不弘毅 子罕篇第九 子絕四 叩其兩端而竭 美玉于斯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逝者如斯夫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 苗而不秀 后生可畏 匹夫不可奪志 鄉(xiāng)黨篇第十 孔子于鄉(xiāng)黨 先進篇第十一 子哭之慟 過猶不及 顏淵篇第十二 四海之內皆兄弟 君子成人之美 子路篇十三 身正不令而行 富則教之 正身正人 近者說,遠者來 欲速則不達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君子和,小人同 善者好之,不善者惡之 泰而不驕 剛毅木訥近仁 切切偲偲,怡怡如也 憲部篇第十四 士不懷居 仁者必有勇 貧而無怨,富而無驕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衛(wèi)靈公篇第十五 君子固窮 殺身成仁 遠慮與近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則亂大謀 過而不改 當仁不讓 季氏篇第十六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君子九恩 陽貸篇第十七 性相近,習相遠 道聽而涂說 君子義以為上 微子篇第十八 殷有三仁 子張篇第十九 士見危致命 日知其所亡 君子之過 堯曰篇第二十 君子五美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以德治盜 有一段時間,晉國的小偷非常多。人們總是提心吊膽地生活。 一天,一位大臣向國君推薦一個名叫郄雄的人。郄雄只要仔細看一看對方的眉目眼神,就可以分辨出對方是不是小偷。國君便派他每天上街視察,結果他每天都能抓到幾十個小偷。后來,幾個小偷把郄雄綁走殺了。 國君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立即找人來商量對策。 趙文子說:“國君想根除小偷,不如推舉賢明的人擔任官吏。對地位高的人,教導他們嚴明廉潔;對地位低的人,感化他們的品行。老百姓一旦懂得恥辱,就不去做小偷了?!?小偷聽到此消息,有的改過自新,有的逃到了秦國。 溫故知新 在孔子的眾多弟子中,有個叫顏回的。有一次,顏回問孔子:“獲得新知識的主要途徑是什么?”孔子回答說:“獲得新知識有許多途徑:向老師學習,向書本學習,在交往、生活中自學等。”顏回又問:“還有別的途徑嗎?”孔子回答:“溫故而知新,也就是說,溫習已經(jīng)學習過的東西,可以由此獲得新的認識和體會。我之所以提出‘溫故而知新’,是因為新知識的獲得與原有的知識是有關系的,溫習舊知識有助于獲得新知識?!鳖伝馗吲d地說:“弟子明白了,我一定按照老師的說法去做。”孔子點頭微笑,表示認可。 王羲之練字 王羲之很小就喜歡書法,父親讓王羲之拜當朝最著名的大書法家衛(wèi)夫人為師學習書法。衛(wèi)夫人有許多學生,她每天給學生講解完練字的要領后,再讓學生練五十篇字。 雖然王羲之每天勤奮苦練,但進步總是不大。一天,王羲之郁悶地告訴衛(wèi)夫人說自己太笨。衛(wèi)夫人告訴他,不管學什么都不能死用功,應該多思考、多觀察,這樣才能領悟學問的真諦。聽了衛(wèi)夫人的話后,王羲之慢慢地變得善于思考了。他還經(jīng)常去池塘邊看鵝,從鵝的神態(tài)動作中悟出了許多書法的運筆方法,把它們運用到了書法中。 后來,王羲之成了著名的書法家。 簡化喪禮 在古代,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對死去的人實施厚葬,葬禮鋪張浪費之風越刮越厲害。這時,有個叫楊王孫的官員想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帶頭改變這股勞民傷財?shù)暮裨嶂L。有一天,他把幾個兒子叫到面前,嚴肅地說:“我年紀大了,將來死后,你們可用一個布袋,把我的尸體裝進去,然后挖一個七尺深的大坑,把尸體放入大坑后,從腳后跟處抓住布袋,將布袋抽出來,讓尸體直接與土地接觸?!?兒子們聽后,一個個驚訝極了。但是楊王孫執(zhí)意要兒子們按照他的安排去做。 幾年后,楊王孫死了,他的兒子們按照他生前的安排,辦了一個很簡樸的葬禮。 三顧茅廬 東漢末年,劉備聽說諸葛亮是軍事奇才,立即帶領關羽、張飛到南陽請諸葛亮出山。他們第一次撲了個空,第二次又遇到諸葛亮出門了。 劉備第三次和關羽、張飛來拜訪諸葛亮時正趕上諸葛亮在睡覺。劉備出于虔誠和禮貌,不讓驚動諸葛亮,靜靜等在門外。張飛要發(fā)火,想把諸葛亮驚醒,被劉備止住了。 諸葛亮醒來,聽書童說劉備來訪,馬上換了衣服,請劉備進屋詳談。 諸葛亮感激劉備的誠懇,同意出山輔佐。諸葛亮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后來劉備稱。帝,諸葛亮做了丞相。 孟母三遷 孟子很小時父親就去世了,但他的母親并沒有因此放棄對他的教育。小孟子的家最初住在郊外,經(jīng)常有人在他家屋后的山坡上出殯。孟子每次看熱鬧回來都和小伙伴學別人出殯的樣子。 母親看了很擔心,就把家搬到了集市邊。不巧的是,這次孟子家的鄰居是個屠夫。屠夫經(jīng)常在院子里殺豬。沒多久,小孟子又開始學屠夫殺豬的樣子玩。 母親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這次把家搬到了一個小學堂附近。聽到學堂里傳出的瑯瑯讀書聲,小孟子每天都跑到學堂的窗下去聽講。慢慢地,小孟子變了,他不但變得十分愛讀書,還懂得了許多禮節(jié)。
編輯推薦
《兒童國學經(jīng)典誦讀:論語》由北京教育出版社出版。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