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0 出版社:吉林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飛鴻,崔晟 主編 頁數(shù):464
前言
前言 常說,中華文化源遠流長。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或者說文化有哪些特質(zhì)?現(xiàn)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梁漱溟先生在《中國文化要義》中指出,文化就是我們生活的依靠,中國文化就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觀念和主張?! ×合壬慕忉屩苯亓水斍乙徽Z中的。的確如此,中華文化從產(chǎn)生之際,就滲入到每一位中華兒女的血脈里,根植在神州大地的萬物中,她用堅強的意志,證明文化特有的價值,并在潛移默化中改變我們的生活,開拓我們的視野,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豐富我們的知識結(jié)構,啟動我們思維的多元性……總之,文化無處不在,我們與文化的關系,若魚與水。我們是魚,文化是水。一旦魚離開水,生命很難延續(xù),更談不上發(fā)展?! 〖热晃幕瘜ξ覀?nèi)绱酥匾覀冇至私舛嗌倌??信息時代,生活節(jié)奏瞬息萬變,新生知識發(fā)展的極為迅猛,讓我們很難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傳統(tǒng)中華文化的韻味。所以,信息更新?lián)Q代的越快,我們就越遠離生存之本。不得不讓人感慨,這是一個文化常識稀缺的年代! 而只有知古才能鑒今,中華古代文化中蘊含著深刻的思想與智慧。這些思想與智慧,是現(xiàn)今流行的快餐文化無法比擬的。如果說快餐文化能夠一時充饑?! ∧敲粗腥A文化常識則會讓你終身受益?! ∥幕哂袀鞒行?,一個人的思想往往是由他的血液和靈魂中所屬的幾千年的民族的基因決定。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它,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響。正是它的這種性質(zhì),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才能在自己漫長的發(fā)展史中得以發(fā)展和延續(xù);正是這種性質(zhì),決定了人們不能把它遺忘或淡化;正是這種性質(zhì),我們才能在挫折與失敗中找到前進的精神力量,才能在一次次沖擊和劫難中煥發(fā)新的生機,使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而不倒。學習與繼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了解和掌握文化常識,對我們來說頗為重要。 《中華文明簡史》集納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jié),精選了大量圖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識匯編類圖書,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內(nèi)容涉及文學、哲學、藝術、歷史、政治等方面。以豐富的知識和史料,娓娓講述各類事物精彩的歷史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厚重、獨特、百態(tài)紛呈的生活景觀?! ∈遣豢啥嗟玫木袷臣Z?! 碛小吨腥A文明簡史》,盡知古代萬事萬物的文化脈絡。讓你在輕松玩賞的同時,瀏覽豐富多彩的知識美景,了解妙趣橫生的文化歷史,給你帶來全新的知識盛宴!既可作為茶余飯后增知益識的消閑讀品,也可以成為家庭的珍藏讀本。 而對于廣大青少年朋友而言,《中華文明簡史》更是一份特殊而寶貴的禮物,該書會讓你變得更加睿智,讓你的明天更加陽光燦爛。
內(nèi)容概要
本叢書是面向廣大學子和青少年編輯的一套跨越歷史、地理和文化的業(yè)余讀物。包括人類各階段、各地與的傳統(tǒng)、歷史、戰(zhàn)爭、文化、文學、和文明的狀況和發(fā)展,介紹了一些影響世界和歷史的名人、事件,是廣大青少年和學習休閑閱讀的佳品。
王飛鴻、崔晟主編的《中華文明簡史》集納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jié),精選了大量圖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識匯編類圖書,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內(nèi)容涉及文學、哲學、藝術、歷史、政治等方面。以豐富的知識和史料,娓娓講述各類事物精彩的歷?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社會厚重、獨特、百態(tài)紛呈的生活景觀。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糧。
擁有《中華文明簡史》,盡知古代萬事萬物的文化脈絡。讓你在輕松玩賞的同時,瀏覽豐富多彩的知識美景,了解妙趣橫生的文化歷史,給你帶來全新的知識盛宴!既可作為茶余飯后增知益識的消閑讀品,也可以成為家庭的珍藏讀本。而對于廣大青少年朋友而言,《中華文明簡史》更是一份特殊而寶貴的禮物,該書會讓你變得更加睿智,讓你的明天更加陽光燦爛。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思想與哲學
一、諸子百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名家
陰陽家
縱橫家
兵家
雜家
農(nóng)家
醫(yī)家
二、四書五經(jīng)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jīng)》
《尚書》
《禮記》
《周易》
《春秋》
三、人文學說
董仲舒
劉歆
王充
鄭玄
王弼
范縝
周敦頤
張載
程顥、程頤
朱熹
張栻
陸九淵
王守仁
黃宗羲
顧炎武
王夫之
梁漱溟
第二章 歷史風云
一、帝王權臣
人文始祖軒轅黃帝
姜太公
管仲
商鞅
秦始皇
漢高祖劉邦
曹操
諸葛亮
隋文帝楊堅
唐太宗李世民
魏徵
女皇武則天
宋太祖趙匡胤
岳飛
完顏阿骨打
一代天驕?吉思汗
元世祖忽必烈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宗皇太極
清圣祖玄燁
清世宗胤稹
清高宗弘歷
和砷
林則徐
曾國藩
李鴻章
左宗棠
慈禧太后
孫中山
二、政治制度
禪讓制
井田制
三公九卿
郡縣制
察舉制
西域都護
屯田制
占田、課田和戶調(diào)制
北魏馮太后孝文帝改革
三省六部制
科舉制
慶歷新政
元代的等級制度
內(nèi)閣與大學士
八旗制度
三、歷史事件
大禹治水
戰(zhàn)國的變法
焚書坑儒
巨鹿之戰(zhàn)
楚漢相爭
文景之治
獨尊儒術
王莽改制
董卓之亂
年畫
送灶神
接財神
廟會
三書六禮
鬧洞房
拜壽
鞠躬禮節(jié)
飲茶禮節(jié)
拜年禮儀
?拱手禮
官渡之戰(zhàn)
赤壁之戰(zhàn)
八王之亂
淝水之戰(zhàn)
貞觀之治
安史之亂
牛李黨爭
王安石變法
徽宗裨政與靖康之變
鄭和下西洋
戚繼光抗倭
張居正改革
鄭成功收復臺灣
雅克薩戰(zhàn)役
清代文字獄
鴉片戰(zhàn)爭
三元里抗英
火燒圓明園
中日甲午戰(zhàn)爭
戊戌變法
百日維新
四、歷史遺韻
萬里長城
瑯邪刻石
秦始皇陵
秦兵馬俑
泰山石刻
龍門石窟
云岡石窟
敦煌莫高窟
趙州橋
絲綢之路
金縷玉衣
馬王堆漢墓
漢代冶鐵遺址
永樂大典
明十三陵
四庫全書
古今圖書集成
第三章 文學
一、詩歌
《詩經(jīng)》
屈原與楚辭
漢代樂府民歌
《陌上?!放c《孑L雀東南飛》
陶淵明與田園詩
謝靈運與山水詩
唐代詩歌
初唐四杰
陳子昂
孟浩然
王維
李白與盛唐詩歌
杜甫與中唐詩歌
韓孟詩派
元稹、白居易與新題樂府詩
李商隱、杜牧與晚唐詩歌
王安石
黃庭堅與江西詩派
二、詞
李煜
婉約派
豪放派
柳永
晏殊
李清照
蘇軾
辛棄疾
納蘭性德
三、散文
《左傳》
《國語》
《戰(zhàn)國策》
孔丘與?論語》
孟軻與《孟子》
墨翟與《墨子》
老子與《道德經(jīng)》
莊周與《莊子》
韓非與《韓非子》
司馬遷與《史記》
韓愈、柳宗元與古文運動
歐陽修與詩文變革
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王思任、張岱與晚明小品散文
四、小說
施耐庵與《水滸傳》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吳承恩與《西游記》
三言二拍
蒲松齡與《聊齋志異》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曹雪芹與《紅樓?》
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五、戲曲
關漢卿的雜劇
王實甫與《西廂記》
白樸的雜劇
馬致遠的雜劇
鄭光祖的雜劇
洪異與《長生殿》
孔尚任與《桃花扇》
六、賦
宋玉與《神女賦》
漢賦
賈誼
司馬相如
揚雄
班固與《兩都賦》
張衡
曹植與《洛神賦》
第四章 藝術
一、書法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帛書
隸書
章草
今草與狂草
行書
魏碑
楷書
陸機與《平復帖》
王羲之與《蘭亭序》
王獻之
草圣張旭
顏真卿
米芾與《蜀素帖》
宋徽宗與瘦金體
二、繪畫
史前繪畫
先秦繪畫
人物畫
山水畫
花鳥畫
界畫
揚州八怪
顧愷之與《洛神賦圖》
閻立本與《步輦圖》
張萱與《搗練圖》
周昉與《簪花?女圖》
韓混與《五牛圖》
顧閎中與《韓熙載夜宴圖》
王希孟與《千里江山圖》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趙孟頫的畫史成就
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
唐寅的繪畫過程
仇英與《漢宮春曉圖》
郎世寧與《百駿圖》
三、音樂舞蹈
遠古先秦音樂
巫與商代音樂
楚聲
相和歌與清商樂
西域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音樂
唐代大曲
俗講與散樂
《琴論》與《唱論》
彈詞與鼓詞
明清琴派
昆腔和弋陽腔
京劇
古代四大名琴
琵琶
三弦
二胡
馬頭琴
鼓
月琴
箏
笛
嗩吶
《高山流水》
《廣陵散》
《平沙落雁》
《十面埋伏》
《漁樵問答》
《夕陽簫鼓》
《漢宮秋月》
《梅花三弄》
《陽春白雪》
《胡笳十八拍》
第五章 科技教育醫(yī)學
一、科技
磁現(xiàn)象與司南的發(fā)明
造紙術
印刷術
火藥
圭表
日晷
漏刻
地動儀
渾天儀
唐初天文圖
沈括與《夢溪筆談》
授時歷
梅文鼎的天文成就
《歷象考成后編》與《坤輿全圖》
《時憲歷》的頒行
《地理志》開創(chuàng)疆域志
《元一統(tǒng)志》
朱思本與《輿地圖》
《九章算術》
祖沖之和圓周率
秦九韶與《數(shù)書九章》
珠算
?盤
未耜
水車
都江堰
賈思勰與《齊民要術》
王禎與《農(nóng)書》
徐光啟與《農(nóng)政全書》
宋應星與《天工開物》
麻紡織
絲織
黃道婆與棉紡織
二、教育
古代學校的名稱
稷下學宮
古代私學
蒙養(yǎng)教育
六藝
孔子的教育思想
鴻都門學
顏之推與《顏氏家訓》
書院
殿試
胡璦“蘇湖教法”
魏源的教育思想
? 《朱子讀書法》
蔡元培
陶行知
三、傳統(tǒng)中醫(yī)
何為中醫(yī)
中醫(yī)“四診”
《黃帝內(nèi)經(jīng)》
醫(yī)圣張仲景
麻沸散
《針灸甲乙經(jīng)》
孫思邈與《千金要方》
李時珍與《本草綱目》
第六章 鑒賞收藏
陶器
彩陶的產(chǎn)生
彩陶的真?zhèn)舞b別
青銅器
司母戊大鼎
四羊尊
曾侯乙墓編鐘
嵌錯攻戰(zhàn)宴樂紋銅壺
青銅“包漿”
先秦青銅的藝術特點
銅鏡
瓷器窯口
青瓷
宋代瓷器
青花瓷器
元代青花瓷
琺瑯彩瓷
歙硯
文房四寶
紙幣
五銖錢
紫砂壺
唐三彩
巧奪天工鼻煙壺
根據(jù)佛像特征推斷年代
牙雕工藝品莫以黃白判新舊
第七章 道教佛教
一、道教
道家思想
道教起源
張道陵創(chuàng)五斗米道
道教神仙
道教禮儀
道教齋醮活動
道教修持
道教法器
道教名山
道教門派
道教經(jīng)典
藏外道書
道教在海外的傳播
二、佛教
中國佛教宗派
佛教傳播和寺院經(jīng)濟
玄奘西游
鑒真東渡
佛教四大名山
中國佛教四大石窟
四大菩薩
佛教經(jīng)典
第八章 建筑奇葩
一、禮制建筑
殷墟
阿房宮
未央宮
大明宮
興慶宮
元大都
紫禁城
太極殿
天壇
沈陽故宮
?達拉宮
晉祠
楊家祠堂
武侯祠
三蘇祠
洛南文廟
資中文廟
鳳慶文廟
二、樓閣
光岳樓
鸛雀樓
岳陽樓
潯陽樓
北京鼓樓
滕王閣
文瀾閣
文津閣
天一閣
三、園林景觀
明代西苑
承德避暑山莊
頤和園
拙政園
留園
瞻園
四、民居
徽州建筑
客家土樓
瑤族吊?樓
哈尼族蘑菇房
羌族碉樓
傣族竹樓
侗族鼓樓
白族的住宅建筑
布依族半邊樓
彝族土掌房
東鄉(xiāng)族莊窠
喬家大院
四合院
第九章 中華傳統(tǒng)風情
一、時令節(jié)慶
春節(jié)
元宵節(jié)
清明節(jié)
端午節(jié)
七夕節(jié)
中秋節(jié)
重陽節(jié)
臘八節(jié)
歌會和歌節(jié)
賽裝節(jié)
火把節(jié)
魯班節(jié)
古爾邦節(jié)
吉祥天母節(jié)
潑水節(jié)
二、游戲娛樂
擊壤
射穿七札
蹴鞠
古代太極拳
馬球
步打球
雅歌投壺
弈秋誨弈
三、饕餮盛宴
熟食與祭灶
南甜北咸話風味
中國八大菜系
五大名宴
中國各地名小吃
四大美人與八道美味
用餐排坐
軒轅酒的傳說
陶淵明與酒
李白與酒
“醉翁”歐陽修
蘇軾與酒
古代酒具的發(fā)展
? 中國茶藝
茶道
飲茶方式的演變
四、服飾
商周服飾
春秋戰(zhàn)國服飾
秦漢服飾
魏晉南北朝服飾
隋唐服飾
宋遼夏金元服飾
明清服飾
漢服的影響
滿族旗袍
舊旗袍發(fā)展史
五、習俗禮儀
章節(jié)摘錄
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原籍瑯邪郡陽都縣(今山東沂水縣),東漢末年避亂躬耕于南陽鄧縣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亮素有大志,富于謀略,被人稱為“臥龍”?! 〗ò彩辏?07年),敗走荊州、依附劉表的劉備勢力寡弱,乃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諸葛亮洞悉天下大勢,為之剖析說:“今(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因此,他提出據(jù)荊州、取益州的策略,指出: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就是有名的“ 隆中對策”?! 獎鋺┱?,諸葛亮出山為之輔佐,劉備自喻是如魚得水。次年,曹操興兵南下,孫、劉危急?! ≈T葛積極主張聯(lián)吳抗曹,他游說孫權,堅定孫權抗曹的決心,又與周瑜等指揮赤壁之戰(zhàn),表現(xiàn)出杰出的外交和軍事才能。赤壁戰(zhàn)后,諸葛亮任軍師中郎將,劉備西進益州,諸葛亮初與關羽留鎮(zhèn)荊州,后率兵夾擊劉璋。益州平定后,諸葛為軍師將軍。劉備領兵出戰(zhàn),諸葛亮保障供給?! 浞Q帝,諸葛亮任丞相。蜀漢章武三年(223年)春,劉備病死,諸葛亮受命輔佐后主劉禪執(zhí)政,事無巨細,咸決于己。他遣使通吳,重新締結(jié)蜀吳聯(lián)盟,解除東顧之憂;繼而用兵南中(今云南、貴州和四川南部),采取攻心戰(zhàn)術,七擒七縱反叛的少數(shù)民族首領孟獲,又用叛亂四郡的夷漢首領統(tǒng)治本地,使“綱紀粗定,夷漢粗安”,對南中地區(qū)的開發(fā)和民族融合,起了促進作用?! 氖駶h建興六年(228年)起,諸葛亮集中兵力進行北伐,先后六次出師,但終因國小力弱、糧運困難,不能有所作為。他治蜀有方,執(zhí)法嚴格而公允,賞罰分明,經(jīng)常親自檢查相府文書和刑獄案件,故政治比較清明,社會比較安定。他重視農(nóng)業(yè),發(fā)展生產(chǎn),在蜀中則注意興修水利,出兵則屯田以供軍餉;他還設置司鹽校尉、司金中郎將,掌管鹽鐵和鑄錢,故雖連年出兵,經(jīng)濟上仍有所發(fā)展?! ≈T葛亮性極聰明,改進“連弩” (一種兵器),發(fā)明名為“木牛” 、“流馬”的運輸工具,又精通兵法,著“八陣圖”。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在北伐曹魏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死后內(nèi)無余帛,外無余財,實踐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夙愿?! ∷逦牡蹢顖?楊堅(541年—604年),隋朝的建立者。581年—604年在位。楊堅父忠為西魏北周的軍事貴族。北周時楊堅襲父爵為隋國公,女為周宣帝皇后。周靜帝年幼即位,他任丞相,憑借家世與后父的地位總攬朝政,陸續(xù)消滅了內(nèi)外政敵,于周大定元年(581年)代周稱帝,建元開皇,建都長安,是為隋文帝?! ¢_皇八年(588年),隋文帝下詔伐陳,分兵八路,大舉南進。開皇九年平陳,統(tǒng)一了全國,結(jié)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他在位期間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完成和鞏固統(tǒng)一、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政治方面,總結(jié)魏晉以來不斷發(fā)展的官僚體制,確立了三省六部制為中心的中央官制,這一制度為唐代繼承和發(fā)展;簡化了地方行政機構,廢除九品中正制和辟舉制,選任官吏大權一律收歸中央,實行科舉制。兵制方面,改革府兵制,使中央軍力得到加強。經(jīng)濟措施方面,繼續(xù)推行均田制,規(guī)定自諸王至百姓的授田限額及所承擔的義務,成丁年齡由18歲提到2l歲,規(guī)定50歲以上可以免役收庸,力役和戶調(diào)比北朝有所減輕。均田制的實施和“輸籍定樣”、“大索貌閱”等整頓戶籍的措施,擴大了賦役征收對象,人民負擔相對減輕,促進了勞動力和土地的結(jié)合,使社會經(jīng)濟逐步恢復和進一步發(fā)展。隋文帝仁壽四年(604年)猝死,據(jù)說為太子楊廣所謀害。 隋文帝在位23年,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推行一系列措施,使隋朝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他本人雄才大略,勤于政事,文治武功頗有建樹,但為人失之于苛察,晚年惑于次子楊廣的詐偽廢嫡致禍?! √铺诶钍烂?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代皇帝,政治家,唐高祖李淵次子。隋末,農(nóng)民起義風起云涌,統(tǒng)治集團也四分五裂,太原留守李淵在李世民等的策動下,于隋煬帝大業(yè)十三年(617年)在晉陽起兵,乘王世充與義軍膠著于洛陽攻守之戰(zhàn),無暇西顧之機,籠絡關中豪酋,長驅(qū)攻克長安?! ×x寧二年(618年)隋煬帝被殺后,李淵即位,建國號唐,以李世民為尚書令,不久又封為秦王。在唐朝統(tǒng)一全國的過程中,李世民建功頗多,引起太子李建成猜忌,雙方爭斗日趨激烈。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四日,李世民發(fā)動 “玄武門之變”,殺死李建成和弟齊王李元吉,為其奪取皇位繼承權掃平了最大障礙,因而被李淵立為太子。隨后,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元貞觀,是為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歷史教訓,常用“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古語來警誡自己,實行輕徭薄賦,減緩刑罰等措施。在隋的基礎上,調(diào)整和完善了均田制、租庸調(diào)和府兵制,注意興修水利,設立義倉備荒,對唐前期經(jīng)濟的恢復和大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 政治上,唐太宗繼續(xù)完善三省六部制,大興科舉,擴大統(tǒng)治基礎,網(wǎng)羅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他本人虛懷納諫,選用賢能,注意協(xié)調(diào)地主階級各集團的利益,故上下一致,政局穩(wěn)定。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名相,均為太宗所發(fā)現(xiàn)和選用。他氣魄恢宏,包容并蓄,推行開明、開放的民族政策,而又致力于邊疆的鞏固,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以文成公主和親于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傳為歷史上的佳話。太宗統(tǒng)治期間,社會比較安定,政治比較清明,社會經(jīng)濟呈升平景象,被史家譽為“貞觀之治”?! √谕砟赀B年用兵,加重征斂,猜忌大臣,未能慎終如始,暴露了其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但他為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繁榮昌盛的唐帝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一歷史功績不可磨滅。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去世,年52歲,在位23 年?! ?hellip;…
編輯推薦
《學海揚帆:中華文明簡史》集納大量的歷史文化細節(jié),精選了大量圖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識匯編類圖書,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內(nèi)容涉及文學、哲學、藝術、歷史、政治等方面。 本書力求做到常識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并舉。以常識介紹為主,不作專門的學術研討,只作常識性的敘述,努力提高趣味性,力求讓廣大青少年讀者在休閑中求知,在求知中獲得閱讀的樂趣。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