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考察報告(第一、二卷)

出版時間:2007-6  出版社:天津大學出版社  作者:金磊 劉志雄 主編,建筑文化考察組 編  頁數(shù):147  
Tag標簽:無  

前言

在2006年夏秋之交,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與中國文物研究所文物保護傳統(tǒng)技術與工藝工作室聯(lián)合組成了旨在保護、研究建筑歷史文化遺產(chǎn)的一個非官方學術組織,名叫“建筑文化考察組”。這個考察組組成至今不過8個月,卻已經(jīng)踏訪了8省40個縣市約250處古建筑遺構、遺址,在《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上開辟“田野新考察報告”專欄,陸續(xù)發(fā)表考察報告8篇,約15萬言、數(shù)百張新舊照片資料和實測圖,這些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建筑的文獻的發(fā)表,對業(yè)內(nèi)可謂成績斐然。現(xiàn)該考察組擬將其撰寫的考察報告陸續(xù)結集出版,總名為“田野新考察報告系列叢書”,并已編輯完成了這個叢書的第一、二卷。出版在即,囑我作序。我忙于公務,本無更多的閑暇,但這些報告我是每篇都讀過的,因此愿以我的讀后感言代序。記得前人說過:“史學即史料之學?!彼^史料,在現(xiàn)代史學界遠不止是正史記載和檔案記錄,更有價值的往往是那些須通過田野考察才能得到的實證資料。這個具有現(xiàn)代科學理念的“田野考古方法”是西方現(xiàn)代史學的基礎,于20世紀初被傅斯年、李濟、董作賓等前輩引進到我國,立即引發(fā)了我國歷史學領域波及思想界的一次飛躍:因為有了甲骨文的破譯和其他各類出土文物的佐證,我們恍然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人掌握的上古三代的可靠史料比孔夫子時代更為豐富、可靠。對于建筑歷史學科和文物保護事業(yè)而言,20世紀30~40年代中國營造學社朱啟鈐、梁思成、劉敦楨、劉致平、陳明達、莫宗江等先賢也正是在這個社會氛圍中,開啟了一條以田野考察方法結合文獻考證、建筑學本體理論,重新發(fā)見古代中國建筑體系的道路。他們是我國建筑歷史學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國文物保護事業(yè)的先驅(qū)。

內(nèi)容概要

本書精選了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社與中國文物研究所文物保護傳統(tǒng)技術與工藝工作室聯(lián)合組成的旨在保護、研究建筑歷史文化遺產(chǎn)一個非官方學術組織——“建筑文化考察組”將其跳訪的8省40個縣市約250處古建筑遺構、遺址后所發(fā)表過的精彩考察紀略,如“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建筑界、文物界一次務實的‘朝圣之旅’”、“保定地區(qū)古建筑漫記”等,十多萬字及數(shù)百張新舊照片資料和實測圖,連接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建筑文獻。

書籍目錄

序言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 引子 各位領導、專家學者在考察途中的座談紀要建筑界、文物界一次務實的“朝圣之旅” 引子 附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動沿途重要建筑遺構簡介京張鐵路歷史建筑調(diào)查紀略 引子 9月28日,上午7時 京張鐵路沿線 9月28日,下午1時踏訪榆林堡——“榆林青茫茫,塞煙三十里” 9月28日,下午3時 踏訪雞鳴驛——最大的驛站、最小的城 9月28日,下午4時 下花園石窟——夾在兩條鐵路線之問的北魏石窟造像 9月29日,上午8時 踏訪大境門、關帝廟等——發(fā)展的希望在于保護 9月29日,中午12時30分 踏訪宣化清遠樓等——建筑等級讓位于建筑藝術 結語河北“平漢鐵路”沿線古建筑考察紀略——寫在劉敦楨先生110周年華誕之際 引子 11月1日,上午趙縣:安濟橋——永通橋——陀羅尼經(jīng)幢——柏林寺 11月1日,下午正定:隆興寺一一天寧寺塔——文廟大成殿——臨濟寺青塔——廣惠寺華塔——開元寺 11月2日,上午定州:料敵塔——考棚——大道觀 11月2日,下午 曲陽:北岳廟——順平縣腰山鎮(zhèn)王氏莊園 11月3日,上午保定舊城 11月3日,下午定興:北齊“標異鄉(xiāng)義慈惠石柱”——慈云閣 補遺 結語——幾點建議保定地區(qū)古建筑漫記 引子 2005年10月1日:與保定老人談保定建筑文化遺存 2005年10月2日:保定:直隸總督署——天主教堂 2005年10月3日:滿城漢墓 2005年10月4日:賢良祠、楊公祠——忠烈祠 2005年10月6日:保定文物市場 2005年10月8日:民謠一則 附錄:保定市轄區(qū)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覽表(1~5批)編后記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后記

秋去春來,光陰荏苒,始于2006年9月末的“田野新考察”迄今已經(jīng)八個月了,建筑文化考察組的步履已踏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陜西諸省。談及體會確有且行且吟田野問之感;談及成果尤覺2006年11期《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開篇“京張鐵路歷史建筑紀略”之分量;談及意義和價值,沐浴著一路風塵,我們通過追隨營造學社先賢的足跡,仿佛看見了四川李莊陋室中菜油燈下《中國營造學社匯刊》的編撰身影,咀嚼到建筑田野考察的艱辛和愉悅,由衷地懷戀起建筑學人那文化風度,更梳理起諸多已經(jīng)塵封的建筑記憶。確定建筑行走的“田野新考察”并組建“建筑文化考察組”源于2006年3月28日~4月1日在國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下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一四川行”活動。那是一個油菜花盛開的時節(jié),數(shù)十位建筑專家、文物專家及國家文物主管領導做了一次建筑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者。回想“四川行”活動,不僅感到它是一個建筑界、文物界“大聯(lián)合”的“文化遺產(chǎn)”保護之旅,更成為一次科學理念指導下的建筑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實踐,它喚起的不僅是中國營造學社李莊歷程的記憶,更多的應是一種文化認同,是對當代中國建筑師有益的深度文化熏陶。《建筑創(chuàng)作》雜志2006年6期曾發(fā)表署名文章“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現(xiàn)代啟示”,我們曾建議要在總結“四川行”活動成果的基礎上,適時地舉行“京津冀行”、“山西行”、“河南行”等活動,從而完成新意義下的《中國營造學社匯刊》考察及出版系列?!督ㄖ?chuàng)作》雜志自2006年11期迄今連續(xù)推出的“田野新考察報告”系列及呈現(xiàn)給讀者的系列圖書《田野新考察報告》,正是當時策劃的成果之一。作為每一位全身心叩謁建筑先輩的建筑文化考察組成員,都為今日的成果而興奮。

編輯推薦

《田野新考察報告(第2卷)》記述建筑學人田野考察歷程、展現(xiàn)營造與創(chuàng)作的精神側影,尋找中國建筑文化當代生命。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田野新考察報告(第一、二卷)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和第二卷一起買的,可以看看
  •   視角比較獨特,但不夠詳細嚴謹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