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校,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

出版時間:2011-3  出版社:西南師大  作者:顧泳//張文質(zhì)  頁數(shù):254  字數(shù):281000  

前言

  ——讓我們一起做“好學校”之夢  我一直做著“好學校”之夢,我也知道這樣的夢是很難有寄托的,但仍笨拙地生活在自己的夢想里,大概有夢總是一件好事?! 糁肥刮液褪沸W相遇,不是說我從這里看到了夢想中的天光與景致,也很難說一所美得有點讓人驚訝的校園就是我曾經(jīng)想見而又無法確知的,至少,很多相遇實在是我們一直的等待。走進石梅小學,迎面而來的如家一般的感覺,令我佇足、聆聽、觀看、思慮,目之所及,心之所念,我竟有了對更好的教育的更多相信?! ∷^的相信大概就是愿意、堅守、行動、承受、接納、等待,等等,由此,同樣可以說,心中仍有著“相信”的人,總是希望不斷地去放大這些相信——一所學校如果始終激蕩著這樣的熱情,一定就會有耐心把愛和真善美作為重擔與學業(yè)放在肩上,“那么將來繼我們而來的人們會看到一點小小的進步與減輕,這就夠好了”。(里爾克)  現(xiàn)在,與其說我推薦的是一所學校,不如說,我更愿意和你一起通過對這樣一所學校的不斷審視,更沉靜、更忍耐、更坦白地去回答教育和我們生命中每天遇到的難題。在一個生硬、粗陋的世界里,我們必須在痛苦中學習,也需要學會等待和自我激勵。  張文質(zhì)

內(nèi)容概要

顧泳、張文質(zhì)主編的《好學校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石梅小學優(yōu)質(zhì)教育多元感悟》從“多重身份,多元感悟”的視角對百年老校石梅小學的優(yōu)質(zhì)教育現(xiàn)狀進行了巡禮,勾勒了如下篇章:“傳承與超越:石梅的立校之本”“首善德育:遠大前程的基石”“兒童立場:于細微處關懷生命”“繽紛課堂:科學與人文并舉”“爭鳴研究:讓另一種聲音執(zhí)勤”“書卷校園:守住文字的神性”“永遠的石梅:來自校友和家長的聲音”,以期以呈現(xiàn)和感悟的形式,而不是說教的形式,向廣大基礎教育管理者和一線教師提供百年老校的精神氣象。
《好學校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石梅小學優(yōu)質(zhì)教育多元感悟》即將向讀者展示的內(nèi)容,便是石梅小學兩年以來秉持的“書卷校園、首善德育、爭鳴研究、兒童立場”的特色觀、一心做生命化教育實驗所生成的成果。

書籍目錄

序言 讓我們一起做“好學校”之夢
石梅沿革
引言 石梅書院精神的溯源與傳承
第一篇 傳承與超越:石梅的立校之本
 一所學校應有的生命氣象
  ——張文質(zhì)與顧泳的對話
  學校也要有學校的精神面相
  樹是學校的精神象征和精神寄托
  好的學校一定會引導人變得更好
  讀書能夠讓教師始終保持一顆柔軟的心
  深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彰顯學校生命的魅力
  書是學校最能倚仗的評價標準
  要讓學校的每一個人都有成長感
  生命化教育是學校自覺改變的生發(fā)
 在實踐中做一名T型校長
  ——石梅兩代校長的對話
  學校管理要橫向融合,縱向深入
  學校管理者要帶著思考的頭腦
  合格的校長應該內(nèi)心裝著教工
  校長要努力改善學校的辦學條件
 百年老校年輕枝長的歷史擔當
  ——陶繼新與顧泳的對話
  胸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品行:愛心傳遞,溫潤心靈
  引領:傳播溫情,潤澤生命
  視野:關注閱讀,詩意生命
 石梅精神的梳理與創(chuàng)新
第二篇 首善德育:遠大前程的基石
 體驗,讓兒童成為自我教育的主人
 行走于愛的德育之路
 用愛心譜寫青春之歌
 公民教育實踐:以本色育童心
 責任,讓我們攜手同行
 人人都是石梅星
 石梅小學中隊活動剪影
  六月歡歌
  五色花,光榮花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
  中隊是我家快樂你我他
  架設愛的心橋
 在愛的感召下
  ——愛心助學游隨想
  充滿希望的土地
  打開那扇窗
 換一種方式交流
第三篇 兒童立場:于細微處關懷生命
 我要找童年
 叩問心靈
  是否保衛(wèi)了孩子們童年的美好
  是否等待孩子的緩慢成長
  是否帶著晦暗入眠
 “你是新的”
 每個人都是第一
 生命是一團熱情的火焰
 學本領
 孩子是玻璃做的嗎
 “我和你一樣”
 飯盒打翻了
 愿做那縷春風
 愛需要溝通
 有一種智慧叫“愛生如子”
 課間的快樂
 “我能拍200下了”
 我為學生喊“加油”
第四篇 繽紛課堂:科學與人文并舉
 生命課堂
  喚醒,語文教學的生命化追尋
  活力,使美術教學充滿人性美
  讓科學課堂充滿人文光輝
 風格課堂
  “游戲化”課堂中的“系統(tǒng)化”學習
  回歸生活本色的勞技課堂
  ——關于“釘紐扣”的訓練
  趣味化·結(jié)構(gòu)化·策略化
  ——關于有效復習的思考
  快樂學唱“幸?!备?br /> 主題課堂
  在朗讀中體驗、欣賞與感恩
  感恩親情傳承孝禮
  第五篇 爭鳴研究:讓另一種聲音執(zhí)勤
 從課堂開始潤澤生命
 幸福人生從“生命教育”開始
 反思,讓另一種聲音執(zhí)勤
 如何上好第一課時
 小草與大樹
 愛,于無聲處
 有一種愛需要等待
 新教材,想說“愛你不容易”
 答案的天平需要“情味”
 生命的“內(nèi)不化”
 打開課題研究的另一扇窗
  ——“微型”課題研究
  關鍵詞,引領課題研究的方向
  “微型”課題,揭開課題研究的神秘面紗
 “快樂與創(chuàng)新”討論沙龍紀實
 “如何提高德育的實效性”討論沙龍散記
第六篇 書卷校園:守住文字的神性
 春天,讓我們播下閱讀的種子
 ——石梅讀書節(jié)啟動活動致詞
 我的閱讀故事
 穿過文字的精神高地
 ——談石梅為什么用心做刊物
 “我喜歡的一市書”活動設計
 努力抗拒“平庸勢力”
 ——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隨想
 慢慢靜享這美好的時光
 詞的記錄
 一個夾著大紅腸的三明治
 炸土豆條是從哪里來的
 幸福的定義
 在愛中蕩滌靈魂
 一夜吹香過“董橋”
 訪問瑪麗蒙女校
 在誦讀經(jīng)典中提升教師品行
 讓生命升值
 偉大的教育者都是偉大的讀書者
第七篇 永遠的石梅:來自校友和家長的聲音
 記憶中的石梅園
 有緣
 七十年前石梅求學
 珍惜在校的每一天(來信摘錄)
 眷戀母校
 “六一”憶石梅
 大禮堂
 喜歡石梅
 母校巡禮
 ——賀石梅小學擴建竣工
 石梅舊影
 ——為賀石梅新校落成而作
 與孩子共同成長
 ——家長感言選登
 我們的小學
 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
 女兒與石梅小學
后記:返本開新——從遇見生命化教育開始

章節(jié)摘錄

  我要找童年  在《靜悄悄的革命》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名叫徹也的孩子由母親帶來學校,在那兒哭鬧著不肯進教室。小林老師過去詢問緣由,那孩子哭著說:“老師和媽媽都騙人,說學校里很快樂,都是撒謊!”小林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只好對徹也說:“學校也許不是一個快樂的地方,但是很多同學不都一直堅持著嗎?”這時,在旁邊聽到這話的孩子們紛紛附和:“是呀,我們也不覺得快樂呀!”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深深震撼了小林老師,也震撼了我!  那天,在讀書會上,我忍不住問其他老師:“你們有沒有人做過這樣的調(diào)查:問問孩子他們是否快樂。”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沉默,只有小丁老師一人舉起了手。她說,那天和一個孩子去爬山,,問他:“在學校里,你快樂嗎?”那小男孩搖搖頭,率真作答:“不快樂!”丁老師驀地停住了。這個只有一個調(diào)查對象的結(jié)果也讓室內(nèi)安靜了很久?;蛟S,很多老師的內(nèi)心和我一樣痛——我們既不敢過問孩子的快樂,也不敢過問孩子的憂傷,我們不敢,是因為我們知道!  是的,我們知道,孩子們并不快樂。  他們在一堆堆的作業(yè)里埋頭苦干,忘記了什么叫做爛漫;他們在一次次的考核里奮力拼搏,忘記了什么叫做夢想;他們在一項項的培訓里辛苦奔波,忘記了什么叫做自由……在沒有了爛漫、夢想、自由、天真甚至安全的日子里,他們的童年丟失了?! ∠肫鹆祟櫝堑哪鞘仔≡姡骸 √焓腔疑模肥腔疑?,樓是灰色的,雨是灰色的?! ≡谝黄阑抑?,走過兩個孩子,  一個鮮紅,一個淡綠?! 《嗝歹r活的色彩,多么明亮的童年!  錢理群教授說,童年生活應該是歡樂的,這是他們基本的生存權利。“基本”“權利”兩個詞震聾發(fā)聵。這對當今的教育來說,實在是一份警醒,一個令人感到難堪的叩問??!  站在童年的門外,我開始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去找一條走向童年的“秘密的通道”?! ∧翘焐稀豆鸹ㄓ辍?,我們將課堂搬到了學校的桂花亭。正是秋日午后,陽光斑駁地落在庭院里的桂花樹上。孩子們在臺階上坐下,我們開始上課。  師:讀讀課文第一段,看看作家琦君最喜歡桂花的什么?  生:樸實、香味……  師:書上所寫的“笨笨拙拙”到底是什么樣子呢?來,我們一起好好看看院子里的這幾棵桂花樹吧!  孩子們“呼啦”一下簇擁到了樹下,煞有介事地看著、說著。當文字與生活融合,一切便充滿了趣味與生機?! 煟捍蠹以僮x一讀,看看它開花時是什么樣子的?  生:它開的花大都很小,藏于綠葉間?! 煟耗敲次覀儗W校的桂花在開放時也是這么羞澀嗎?  經(jīng)我這么一提醒,孩子們發(fā)現(xiàn),庭院里的桂花分明開得那么張揚。雖然也很小,但一簇一簇地從葉叢間冒出來,便滿目皆是。我微笑著告訴他們:“作家琦君念念不忘舊宅院里的那株桂花樹,我們也擁有只屬于我們石梅孩子的獨一無二的桂花樹,這是多么幸福的事!”孩子們?nèi)夹α?。這一刻,我看到了生命的詩意綻放;我也知道,在今天的課堂上,我和“童年”有了一次莊重的接頭。  著名教育學者肖川教授曾為我們界定了真正的教育,他說:“如果一個人從來沒有感受過人性光輝的沐浴,從來沒有走進過一個豐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如果從來沒有讀到過一本令他(她)激動不已、百讀不厭的讀物,從來沒有苦苦地思索過某一個問題;如果從來沒有一個令他(她)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活動領域,從來沒有過一次刻骨銘心的經(jīng)歷和體驗;如果從來沒有對自然界的多樣與和諧產(chǎn)生過深深的敬畏,從來沒有對人類創(chuàng)造的燦爛文化發(fā)出過由衷的贊嘆……那么,他(她)就沒有受過真正的、良好的教育。”肖教授的描述少了一些我們慣見的嚴謹,可是,在詩意流淌的語言里,我們卻能依稀想見一些教育的場景:孩子們或是捧著書本盡情閱讀,或是忙碌地進行著各種實踐活動,或是在與自然界里的一朵花、一只蟲對話,或是徜徉于人類悠久的歷史長河里生發(fā)無限豪情與憧憬。教育在這些畫面里生動地呈現(xiàn)出它的光明、慈祥與和諧,它是一種潤澤,是一種點化?! ∮浀媚翘煲辉邕M教室,孩子們都在安靜地看書。思琦很興奮,她說,她已經(jīng)看完那本《夏洛的網(wǎng)》了。我很是驚訝,因為這本書是我前天才向他們推薦的?! ∵@學期我繼續(xù)開展讀書活動。然而,孩子在校的時間有限,到底該怎么做才能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呢?我想到了比賽。每周由我或是學生推薦一本書,將書名寫在“讀書角”,我進行簡單導讀之后,就讓孩子們在課余自行閱讀,誰先讀完,就把誰的名字寫在“讀書角”里。同時,為了保證閱讀的深入與到位,我每周組織一次交流,每月評出“閱讀之星”,獎勵書籍。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看到了一幅動人的畫面:早晨,孩子們?nèi)齼蓛傻貋淼浇淌?,從書包里取出心愛的書,便投入地看起來。潔凈的窗外是靜默的大樹,抬頭便可見明麗的藍天。我也捧一本書,和他們一起讀。看到有趣處,我總是忍不住笑出來,然后和孩子們分享,于是,笑聲便蕩漾開去。課間,仍有不少埋頭閱讀的身影,也有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發(fā)表自己的閱讀高見的。當“讀書角”里寫滿孩子們的名字時,我們便開始了一項簡單而隆重的儀式——依次讀出這些孩子的名字。你可以想到,當自:己的名字被讀到時,孩子們臉上那份掩飾不住的激動與驕傲?! ∥乙恢鄙钚牛喿x是一種浸潤,會讓童年變幻成一個色彩繽紛的夢;我也終于明白,閱讀是一種素養(yǎng),會讓孩子一生有夢有愛。在我和孩子們共同的閱讀生活里,我,和童年在一起!  我無法確切地描述教育該有的模樣,童年該有的樣子,我更愿意的是做一些基于現(xiàn)實的、并不遙遠的、具體的教育展望,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教育改變。因為基于現(xiàn)實,我便能實實在在地找到一些問題的根源,然后試著去解決它;因為并不遙遠,我便能擁有足夠的勇氣與毅力,然后不斷地去靠近它;因為具體,我便能從點滴小事人手,實現(xiàn)改變的可能?! 榱藧叟c夢想,為了找回孩子們丟失的童年,我愿意去追尋! ?。ú茺惽铮 ?hellip;…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好學校,從關注每個學生開始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1條)

 
 

  •   以學生為本的體現(xiàn)。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