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論

出版時間:2010-12  出版社: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作者:張意忠  頁數:168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教授是高校學術職務最高的教師。教授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個崇高的字眼,他們學識淵博、道德高尚、邏輯嚴密、思路清晰、說理透徹,受到社會的敬仰和愛戴。教授是大學的主體和核心,是大學的靈魂所在,他們承載著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科學、服務社會的重大使命,因而其對大學與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然,教授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高校教師追求的目標。教授其人、其事,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似乎永遠都充滿著智慧與幽默,也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燃起了我們的好奇心。因此,教授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批判和表現其個性特征的一個個典型案例將教授立體地展示在我們面前,豐富了我們對教授的解讀。當然,目前一些教授的人格依附、學術不端、水平低下也引起了社會的不滿和擔憂。因此,研究教授,概括其為學、為人的有益經驗,解決教授聘任、教授權利與教授培養(yǎng)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更好地發(fā)揮教授的作用,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督淌谡摗纷裱碚摰綄嵺`、國外到國內的邏輯思路,采用調查研究法、文獻資料法、比較法、案例法,就教授的任用、素質、特征、使命、地位與培養(yǎng)通過如下的六個章節(jié)進行較為系統(tǒng)、深入的探討。

作者簡介

  張意忠,男,江西新余人,教育學博士,江西師范大學教授,高等教育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論與高教管理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8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參編專著5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十多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教授任用論第一節(jié) 教授概述一、教授界定二、教授分類三、教授歷史第二節(jié) 教授聘任一、概念界定二、教授聘任三、教授終身制第三節(jié) 教授制度變革一、存在的主要問題二、改革教授聘任制度第二章 教授素質論第一節(jié) 教授素質一、淵博的知識二、創(chuàng)新的能力三、高尚的道德品質四、豐富的情感第二節(jié) 教授素質解困一、素質困惑二、解決策略第三章 教授特征論第一節(jié) 教授特征一、社會角色的多樣性二、學術職業(yè)的獻身性三、行為方式的獨立性四、學術道德的引領性五、學術影響的權威性六、個性特征的獨特性第二節(jié) 教授特征困境一、教授人格依附二、培養(yǎng)獨立人格,追求真理第四章 教授使命論第一節(jié) 學術使命一、培養(yǎng)人才二、發(fā)展科學三、參與決策第二節(jié) 社會使命一、社會批判及其重要性二、教授以社會批判為使命三、教授社會批判的當下境遇第五章 教授地位論第一節(jié) 教授地位一、職業(yè)聲望二、經濟地位三、社會地位第二節(jié) 維護教授權益一、提高經濟待遇二、提升社會地位第六章 ?授培養(yǎng)論第一節(jié) 教授的自我生成機制一、培育學術品德二、提高學術水平第二節(jié) 教授的外部保障機制一、加強校本培訓二、建設教學團隊三、規(guī)范教授管理制度四、完善學術規(guī)范五、健全法律保障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第一章 教授任用論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發(fā)展,教師為本。教授是大學的靈魂與核心,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因此,探究教授任用制度也就抓住了教師隊伍建設的龍頭。大學教授自歐洲中世紀產生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授制度,梳理教授任用制度的歷史發(fā)展脈絡,了解教授聘任制度,把握教授隊伍現狀,有利于加強教授隊伍建設,提升教授隊伍素質?! 〉谝还?jié) 教授概述  教授在我國是自古有之,但作為學銜與職務卻是誕生于歐洲中世紀大學,我國大學教授則出現于20世紀初期。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教授分類標準,教授的聘任條件也不一樣,可以說,教授的歷史是各國政治、經濟與文化綜合發(fā)展的產物?! ∫?、教授界定  “教授”有動詞、名詞之分?!敖淌凇弊鳛閯釉~很早就出現在古書中,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既沒,子夏居西河教授,為魏文侯師?!薄侗笔贰じ咴蕚鳌罚骸暗罉I(yè)夙成,才任教授?!边@里的“教授”就是傳授學業(yè)之意?! ∽鳛槊~的“教授”具有多重含義,它包括3個方面:一是中國古代的學官名;二是中世紀大學的學位稱號;三是高等學校教師的職務名稱?! 【徒淌诙?,我國自古就有。我國漢、唐兩代太學都設有博士,教授學生。博士就是后來的教授。教授作為學官名則始于宋代、止于清代。對此,劉重來先生進行了歷史考察。①據《宋史》記載,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宋太宗在王宮內為皇帝子弟學習經史而置的師傅,就曾以教授為名,后稱之為諸王宮大小學教授。但教授作為學官大量設置則是在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當時宋仁宗詔令各路、州、縣立學,置教授為學官,以五經六藝訓誨學生。據《金石萃編》記載,學生入學,須先見教授,交出家長履歷及保證書,然后注冊。教授每日講授經書三二紙,教學生誦習經書文句、音義等,并出詩、賦題目讓學生撰答。實際上,教授代替了過去的府博士、州博士、縣博士的職責。教授的選任標準是嚴格的。宋代規(guī)定,各府州教授須由地方選聘名師宿儒擔任,后又規(guī)定必須是制科、進士科出身或由上舍畢業(yè),并作過官的才能充當。自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起,教授人選要由朝廷直接任命。由于選任嚴格,所以到宋神宗時,全國各府州教授僅53員。這些教授,都以博通經史、教學有方而遠近聞名。如宋代著名學者胡瑗,被范仲淹聘為蘇州郡學教授,后又任湖州學教授。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教授論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