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吳春霞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2010-01出版) 作者:吳春霞 頁數(shù):95
前言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紀之交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型,高校體育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任務方面,2002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公布及實施,標志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參與運動、養(yǎng)成習慣、掌握技能、學會保健、提高素質、增進健康,將取代原有體育教學以技能學習為主的目標取向。在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方面,體育這個以往被高校學術研究、學科發(fā)展、服務社會忽視了的領域,在新的世紀、新的機遇面前,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體育相關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體育相關專業(yè)紛紛在高校設立,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開始介入體育,使體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發(fā)生變化,使高校體育由單純的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業(yè)余運動訓練,逐步向體育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演進。高校體育功能的變化,必然帶來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變化,那么,什么樣的體育管理組織結構才能適應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的發(fā)展對管理組織的要求呢?
內容概要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紀之交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型,高校體育也隨之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在高校體育教學任務方面,2002年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的公布及實施,標志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參與運動、養(yǎng)成習慣、掌握技能、學會保健、提高素質、增進健康,將取代原有體育教學以技能學習為主的目標取向。在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方面,體育這個以往被高校學術研究、學科發(fā)展、服務社會忽視了的領域,在新的世紀、新的機遇面前,開始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體育相關研究中心、研究基地或體育相關專業(yè)紛紛在高校設立,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開始介入體育,使體育在高校的地位和作用逐步發(fā)生變化,使高校體育由單純的體育課程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和業(yè)余運動訓練,逐步向體育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演進。高校體育功能的變化,必然帶來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變化,那么,什么樣的體育管理組織結構才能適應當前我國高校體育的發(fā)展對管理組織的要求呢?
作者簡介
吳春霞,女,漢族,副教授,1970年2月出生,畢業(yè)于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2001年進入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體育部工作。學術研究:研究領域為體育管理和高校體育,目前為止,期刊論文已發(fā)表近三十篇、科研課題參與研究5項(教育部重點課題、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體育局)、主持1項(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獲得獎項:2005年獲得北京市第八屆青年科技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2006年獲得臺灣中華發(fā)展基金會資助,赴臺灣長榮大學做博士研究;2006年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師,獲得北京市“人才強教”計劃資助;2008年獲得首都統(tǒng)戰(zhàn)系統(tǒng)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先進個人稱號,同年獲得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突出貢獻表彰。社會服務:擔任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教學群體部秘書;北京市大學生體育舞蹈單項協(xié)會秘書長。
書籍目錄
引言第一章 關于組織的理論第一節(jié) 關于組織第二節(jié) 組織理論的演進第三節(jié) 組織結構研究第四節(jié) 組織結構類型與特點第五節(jié) 組織結構理論在普通高校研究中的應用第二章 研究對象與方法第一節(jié) 研究對象第二節(jié) 研究思路與技術路線第三章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變遷及影響因素第一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變遷第二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變遷的影響因素第四章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第一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現(xiàn)狀第二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存在的問題第五章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的組織特性與體育的功能第一節(jié) 我國高校體育的組織特性第二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的功能第六章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優(yōu)化設計第一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設計的原則第二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設計的權變因素分析第三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優(yōu)化第四節(jié)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優(yōu)化設計中的控制與協(xié)調總結后記附錄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插圖:現(xiàn)代組織理論:它包括七種組織理論,第一種是代表人物為美國的切斯特·巴納德(Chester I Barnard)的社會學派組織理論,是從生態(tài)的角度將組織與社會環(huán)境相聯(lián)系,認為組織不是獨立于環(huán)境而存在的,組織是同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社會單位。第二種是把一般系統(tǒng)理論應用于工商企業(yè)管理,系統(tǒng)地闡述了系統(tǒng)觀點、系統(tǒng)分析、系統(tǒng)管理三者的關系,側重以系統(tǒng)概念分析和考察組織結構模式以及各項管理職能的系統(tǒng)派組織理論。第三種是從實踐經(jīng)驗中總結出組織管理的一般理論和原則而得名的經(jīng)驗主義學派組織理論。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有赫赫有名的德魯克(Peter F.Drucker)、戴爾(Ernest Dale)、斯?。ˋlfred Sloan)等。他們主張把以工作任務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方法結合起來,既調動員工對工作任務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工作中滿足其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同時也能溝通上下左右的意見,從而促進組織目標實現(xiàn)的目標管理方法,基本思路為組織的上下級管理人員共同制定目標,與每一個人的應有成果相聯(lián)系,規(guī)定其主要職責范圍,并以之作為管理組織和評價成員貢獻的依據(jù)。副第四種是視情況而定的權變學派組織理論,于20世紀70年代流行于美國,后來到歐美的一種管理理論。權變學派的組織理論是指為了使組織更有效率,在組織結構和外部環(huán)境之間,存在一種“適應良好”,即在某種環(huán)境下可能運行,而在另一種環(huán)境下可能不運行,不存在一個最好的方式?!皺嘧儭钡囊馑季褪且暻闆r而定。
后記
在本文即將收筆之時,預想中的歡喜與輕松并沒有如期而至,寫作過程中的困惑與感慨依然縈繞在心頭,“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边@便是我撰寫完此文的最深的感觸;博士論文的收筆不是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的研究更需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從頭做起。首先,感謝導師鐘秉樞教授的悉心教誨,三年來導師嚴謹治學的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著我,激勵著我。從論文最初的擬題、開題、每一次課上的指導與討論、以及論文初稿的精心修改,都沁浸著導師的心血。導師不僅授我以文,更教育我們做人之道,雖歷時僅三載,卻給以終生受益無窮之道。天涯海角有盡處,只有師恩無窮期,在這里請您接受我最誠摯的謝意!感謝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體育教學部莊建國教授、蔣薇教授和全體同事,感謝您們在我三年求學過程中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感謝北京市高校“人才強教”計劃的資金的資助。感謝我的同門師弟蔣家珍、吳希林、李久全與何俊,師姐赫忠慧、李小芬,師兄李國東、鄭利勛,感謝你們在每一次課上對論文的建議及在論文寫作中給予我的支持與幫助。感謝周曉東在完成此文的過程中,給予我的一切幫助!在我國高等教育風起云涌、迅速發(fā)展的今天,高等教育的研究也較為豐富。對于我國普通高校組織的研究,陳希教授、吳志功教授、陳樹文教授、季誠鈞、沈曦和宣勇等博士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的行文中各位專家的研究使我獲益非淺,學術研究是在前人的研究工作積累的基礎上而發(fā)展的,沒有前人的科研成果便難以成就本文的研究。在這里,本人對成文過程中所有引用文獻及參考文獻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編輯推薦
《我國普通高校體育管理組織結構的研究》獲北京市“人才強教”計劃資金資助。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