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3 出版社: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作者:杜晉豐 頁數(shù):248
內容概要
《公安民警媒介素養(yǎng)五論》就是這樣一本圍繞媒體、結合公安民警的警務工作實際編寫的讀物。雖然《公安民警媒介素養(yǎng)五論》以公安民警媒介素養(yǎng)為題,但由于媒介素養(yǎng)是一個涉及范圍很廣的問題,因而《公安民警媒介素養(yǎng)五論》意不在對公安民警媒介素養(yǎng)的有關理論和媒介素養(yǎng)的各種能力作全面的介紹和探討,而主要是聚焦公安民警善待、善用媒體的能力,并以此為核心加以拓展,對公安民警如何正確認識媒體及警媒之間的關系進行必要的解讀,旨在通過具有可讀性的語言、發(fā)生在身邊的案例以及聯(lián)系實際的分析和說理,為公安民警了解和提高媒介素養(yǎng),特別是提高善待媒體、善用媒體、正確面對媒體的能力作出些許努力。
書籍目錄
開篇的話一論認識媒體二論警媒關系三論善待媒體四論善用媒體五論面對媒體結語他山之石--境外警方與媒體關系情況介紹
章節(jié)摘錄
三是對記者出言不遜。一起典型的案例是:2011年6月1日下午,北京發(fā)生一起老人砍傷兒子和孫女后自己跳樓的事件?!毒┤A時報》兩名記者前往現(xiàn)場采訪,遭到兩名便衣警察的阻撓和毆打。記者曾聽到現(xiàn)場民警稱,打人者為重案隊刑警。當記者詢問其是否為警察,該男子(便衣)稱:“我不是警察,我是流氓!”①無論是警察對記者辱罵,還是惡語相加,抑或是出言不遜,都可以歸為警察對記者使用了語言暴力。按照學者的看法,語言暴力,某種程度就是在語言使用過程中違背語言交際的原則,即“條件原則、誠意原則、文化原則、平和原則、準確原則”,使用嘲笑、侮辱、歧視、蔑視、恐嚇等不文明、不道德的口頭或書面語匯,致使他人在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受痛苦或傷害。②雖然與警察非法扣留記者、動手打記者和搶奪記者器材的行為相比,對記者的辱罵、惡語相加和出言不遜是一種軟暴力,看似對記者的傷害和侵害較輕,但是,究其實質,語言暴力是對記者人格尊嚴的一種侵害,語言暴力行為的背后一方面反映了部分警察唯我獨大、獨尊的特權思想,以及對記者人格尊嚴的漠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警察文明素養(yǎng)不高,語言溝通能力不強的問題。 如果說警察非法扣留記者、動手打記者、搶奪記者器材的行為常常成為警方與媒體記者之間交惡的直接原因,那么,警察對記者使用語言暴力也往往是影響警媒關系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公安機關要實現(xiàn)構建和諧警媒關系的目標,使雙方能夠互信、合作、雙贏,警察就必須摒棄使用語言暴力。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警察說了不中聽、刺耳、有違法度的話,引起記者的反感,導致話不投機,相互進行語言攻擊,進而可能導致肢體沖突。因而,警察如何與記者說話,也是一門學問,因為和諧警媒關系的實現(xiàn)就是從警察會和記者說話,不使用語言暴力開始的。 ……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