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2-6 出版社: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廖秦平,耿力 主編 頁數(shù):184 字數(shù):34600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廖秦平、耿力主編的《子宮頸細胞與組織病理(第2版)》是一本關于子宮頸病變臨床組織病理學和細胞學方面的專著,素材是作者多年工作的積累,內(nèi)容包括正常子宮頸的解剖、組織、超微結構;宮頸基本病變的組織病理及細胞病理學基礎;宮頸癌前病變及惡性腫瘤的細胞和組織病理學診斷特征;正常及異常的宮頸陰道細胞病理學及異常涂片的臨床處理;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治中的應用;宮頸癌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關系及研究進展;以及為提高宮頸病變細胞及組織診斷水平應注意的質(zhì)量控制等。編者查閱最新文獻,將近年來相關領域的最新進展介紹給讀者。在第一版的基礎上,增加了特殊病理技術在宮頸疾病病理診斷與研究中的應用,人乳頭瘤病毒所致的人宮頸炎、宮頸濕疣及其與人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病因學聯(lián)系等章節(jié),內(nèi)容更加豐富,涉及面更廣、更加深入。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子宮頸胚胎、解剖、組織、超微結構、轉化帶及正常脫落細胞
第一節(jié) 生殖道胚胎發(fā)生
第二節(jié) 子宮頸解剖學
第三節(jié) 子宮頸組織學
第四節(jié) 子宮頸轉化帶
第五節(jié) 子宮頸及其腫瘤的超微結構
第六節(jié) 女性生殖道上皮脫落細胞的形態(tài)特點
第二章 子宮頸基本病變與細胞病理
第一節(jié) 子宮頸上皮萎縮
第二節(jié) 子宮頸上皮水變性及壞死
第三節(jié) 子宮頸上皮再生與修復
第四節(jié) 子宮頸上皮增生
第五節(jié) 子宮頸上皮化生
第六節(jié) 子宮頸、陰道異常細胞學
第三章 子宮頸炎癥
第一節(jié) 子宮頸炎癥的基礎
第二節(jié) 子宮頸炎癥的病理學表現(xiàn)
第三節(jié) 子宮頸感染性疾病
第四節(jié) 子宮頸非感染性疾病
第四章 生殖、內(nèi)分泌對宮頸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子宮頸的內(nèi)分泌激素調(diào)控
第二節(jié) 內(nèi)分泌對不同生理階段子宮頸的解剖及生理功能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內(nèi)分泌對子宮頸上皮的組織學和生理功能的影-向
第五章 子宮頸良性腫瘤及瘤樣病變
第一節(jié) 子宮頸良性腫瘤
第二節(jié) 子宮頸瘤樣病變
第六章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宮頸病變
第一節(jié) 人乳頭瘤病毒所致的人宮頸炎、宮頸濕疣及其與人宮頸鱗狀上皮細胞癌的病因學聯(lián)系
第二節(jié) HPV的檢測、臨床應用以及處理
第七章 宮頸鱗狀上皮病變
第一節(jié) 流行病學
第二節(jié) 子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的組織學改變
第三節(jié) 子宮頸或陰道上皮內(nèi)瘤變的細胞學改變
第八章 子宮頸惡性腫瘤
第一節(jié) 子宮頸惡性腫瘤的流行病學
第二節(jié) 宮頸微小浸潤癌
第三節(jié) 子宮頸浸潤性鱗狀細胞癌
第四節(jié) 子宮頸腺體上皮腫瘤
第九章 子宮頸少見腫瘤
第一節(jié) 子宮頸上皮來源的少見腫瘤
第二節(jié) 子宮頸間葉性腫瘤及其他少見腫瘤
第三節(jié) 子宮頸轉移癌
第十章 特殊病理技術在宮頸疾病病理診斷與研究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細胞化學和組織化學
第二節(jié) 免疫組織化學技術
第十一章 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治中的應用
第一節(jié) 陰道鏡的設備及發(fā)展史
第二節(jié) 陰道鏡的應用
第三節(jié) 典型病例介紹
第十二章 子宮頸細胞學診斷與病理診斷質(zhì)控
第一節(jié) 宮頸細胞涂片的診斷分級、異常涂片的處理及有關技術問題
第二節(jié) 子宮頸病理診斷質(zhì)量控制要點
第三節(jié) 細胞學制片技術中的質(zhì)量控制
與宮頸病理有關的常用英文縮寫
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 插圖: (二)p16 p16是可用來作為協(xié)助判斷CIN病變級別的一個相對特異的標志物,它是一種抑癌基因,在正常情況下,通過阻止抑癌基因——視網(wǎng)膜母細胞瘤蛋白(pRb)磷酸化,而抑制細胞周期。高危型HPV病毒蛋白與pRb結合,導致轉錄因子E2F的釋放,從而引起pRb依賴的p16表達上調(diào)。因此p16陽性被視為存在高危HPV感染的替代性標志物而應用于CIN的輔助診斷中。p16染色在宮頸細胞學的診斷評估中也起著重要的輔助作用;一項312例細胞學分析顯示:p16陰性表達者,進一步隨訪顯示86.9%的患者,隨后細胞學檢查恢復正常;p16陽性者,其中14例進行了宮頸組織活檢,全部存在宮頸上皮內(nèi)病變。研究顯示90%以上的宮頸鱗癌,高級別CIN中p16呈彌漫強陽性(圖7—8),而低級別病變中常為局灶弱陽性,且陽性率不足50%,少部分(24%)宮頸上皮化生性改變中p16可呈陽性表達,同樣表現(xiàn)為散在局灶的陽性信號。用p16來代替高危HPV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達到80%以上。與HPV病毒檢測相比,p16免疫組化染色具有簡單實用,經(jīng)濟可靠等優(yōu)勢,因此已替代HPV病毒原位雜交檢測,在CIN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成為普遍使用的標志物。 (三)Ki-67 Ki-67是反映細胞增殖活性的一個指標,其中S190(stratification index 90)和鱗狀上皮中間1/3層的陽性細胞百分比(MIDTHIRD)兩個數(shù)值能夠很好地預測早期CIN病變(CIN Ⅰ/Ⅱ級)的轉歸,較CIN組織學分級更為準確。S190(stratification index 90)是結合計算機圖像采集和相應軟件計算出來的一個數(shù)值。SI是指距基底膜最遠的MIB-1(Ki-67)陽性細胞距基底膜的距離占該處上皮全層厚度的比值,計算的SI乘以90%的所得數(shù)值即S190。顯然S190測量和計算比較復雜耗時,在日常工作中不實用。但隨著計算機量化手段在病理診斷和研究中應用的增加,采用Ki.67染色得到具體數(shù)值來反映細胞增值活性顯然較當前普遍采用的半定量法更為精確。 符合S190
編輯推薦
《子宮頸細胞與組織病理(第2版)》編輯推薦:宮頸癌首要的啟動因素是HPV感染因此防治工作核心是清除HPV感染,阻斷CIN的發(fā)展。這項工作主要靠陰道細胞學篩查,病理學確診,《子宮頸細胞與組織病理(第2版)》使用大量精選插圖,夾以簡練文字幫助各位同仁提高診治水平。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