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自助游

出版時間:2004-1  出版社:廣東旅游出版社  作者:張奮泉  頁數(shù):220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這是一本介紹一個普通的內(nèi)地中國人在不跟旅行團、也沒有特別背景的情況下,如何能完成比、荷、盧三國自助游的書。書中有筆者親身經(jīng)歷的游記,更重要的是;到這三個國家自助游要什么手續(xù)?要有什么條件?最少要多少錢?旅行中會遇到什么問題及如何解決?本書都有詳盡的答案。

作者簡介

張奮泉,廣州人,自小向往徐霞客式的漫游和馬可·波羅式的周游世界。高中畢業(yè)后即進行了兩次跨省的逃票旅行,20世紀80年代初大學時期起逐步周游全國,全國除寧夏自治區(qū)、貴州、臺灣省外,全部涉足。1998年發(fā)起組織廣州第一個自助旅游愛好者俱樂部。

書籍目錄

前言第一章  背起行囊  辦理護照  選擇目的地和申請簽證  歐洲——旅游者夢想之地  關于申根條約  如何辦申根旅游簽證  行前準備  有關護照的基本知識  申請簽證的途徑、種類、程序和其他基本知識  申請申根簽證要注意的問題  廉價機票  預訂旅館  辦國際青年旅館證  辦國際駕駛執(zhí)照第二章  前往比利時  過香港  廉價航班  經(jīng)意大利、法國到比利時  廣州至香港和機場廉價交通  應該掌握的有關國際航空旅行知識第三章  比利時布魯塞爾  比利時概況  初到布魯塞爾  關于歐洲的青年旅館  游覽布魯塞爾  我所接觸的中國旅行團  布魯塞爾概況  布魯塞爾景點  日程計劃參與  交通  住宿   飲食  購物  娛樂  綜合信息第四章  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  關于歐洲火車通票  以藝術家為標志的城市  游覽安特衛(wèi)普  安特衛(wèi)普概況  安特衛(wèi)普景點  日程計劃參與  交通  住宿  購物  綜合信息第五章  比利時列日  西歐沒有拉客仔  游覽列日  列日概況  列日景點  日程計劃參考  交通  住宿  綜合信息第六章  布魯日和根特  布魯日景點  根特市景點  比利時其他旅游景區(qū)景點第七章  荷蘭阿姆斯特丹  荷蘭概況  阿姆斯特丹——幾乎露宿街頭  歐洲的露營地  阿姆斯特丹的紅燈區(qū)  游覽阿姆斯特丹  比火車還便宜的歐洲易捷航空  阿姆斯特丹概況  阿姆斯特丹景點  日程計劃參考  交通  住宿   飲食  購物  娛樂  綜合信息第八章  荷蘭其他地區(qū)第九章  盧森堡第十章  西歐三小國回顧及其他地圖目錄結(jié)束語

章節(jié)摘錄

插圖

編輯推薦

  中國內(nèi)地人海外自動游的條件已經(jīng)開始具備,但很多方面還要靠我們自己去努力爭取。我們同樣可以做到像西方國家的旅游者那樣在世界各地瀟灑而行,而不必都跟在旅游團導游的背后。這次西歐游在外面的見聞使我想到應大力推廣內(nèi)地中國人致電世界各地自助旅游。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比利時、荷蘭、盧森堡自助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9條)

 
 

  •   書店里寫荷比盧的書很少。這本很實用,價格也便宜。自助游的朋友很需要這樣的書
  •   還好。。。。。。。。。。。。。。。。。。。。。。。。。。。。。。。。
  •   此書太舊了,尤其荷蘭的門票價錢已經(jīng)差不多翻倍。地圖過于簡單,沒有什么實用價值。比利時的門票就沒有漲得那么厲害。
  •   書頁的質(zhì)量不好,一般吧
  •   質(zhì)量很差
  •   不太適應自助游!
  •   對這本書期望很大的,不過收到后覺得有點對不起那個錢。很簡裝的一本書。里面的內(nèi)容還算OK。可惜的是,去旅游的時候居然忘帶這本書。所以,買了也是白買了。幸好不算貴。
  •   帶去比利時和荷蘭,挺好。有用是硬道理。
  •   RNW Chinese:荷蘭歷史概況Liesbeth de Bakker荷蘭地處歐洲西北部,位于北海、比利時和德國之間。其中大部分低地都是從海上開墾出來的:如果沒有沿著河邊和部分海岸上的堤壩,這個國家的大部分地區(qū)將被海水淹沒。凱爾特人以及后來的巴達維亞人和弗里西人是這個經(jīng)常受到海水侵襲的低地國家上的最早居民。公元前50年左右,羅馬帝國統(tǒng)治了荷蘭,這個局面直到公元 300年越來越多的人從弗蘭克斯家族統(tǒng)治的德國西進并來此定居才得以改變。荷蘭逐漸發(fā)展壯大,到了公元8世紀,它歸屬于法蘭克查理曼大帝統(tǒng)治下的神圣羅馬帝國。之后進入中世紀,一些半自治的公國逐漸形成。直到1348年,菲利普·勃艮第公爵(Duke of Burgundy)上臺后才通過聯(lián)姻和購買土地的方式重新統(tǒng)一了這些分散的地區(qū)。當菲利普的孫女瑪麗·勃艮第嫁給神圣羅馬帝國君王麥克斯一世后,勃艮第家族的領地落入奧地利哈普斯堡家族(Habsburg)手中,最終又被由西班牙擁有。公元16世紀,德國人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法國人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把新教帶到了荷蘭北部城市。一股由荷蘭貴族和加爾文教徒領導的反西班牙、反天主教派系的情緒由此高漲。到了1568年,這種仇恨的情緒終于無法控制,最...終導致八十年戰(zhàn)爭爆發(fā)。奧蘭治家族的威廉(William of Orange)領導了反抗西班牙統(tǒng)治的斗爭,經(jīng)過長期的激戰(zhàn),最終使北方的新教省份獲得了獨立。1648年荷蘭共和國誕生。17世紀既是一個戰(zhàn)爭與勝利并存的時期,又是一個文化和科技繁榮昌盛的時期。在這個所謂的"黃金時期",荷蘭成為強大的海上帝國,在西印度群島(蘇里南和加勒比海的荷蘭安的列斯群島),東印度群島(斯里蘭卡和印尼群島)和南非都獲得巨大的商業(yè)利潤。到了18世紀,荷蘭的勢力迅速減弱,共和國由于法國的入侵于1795年滅亡。在拿破侖的兄弟路易·波拿巴的統(tǒng)治下,荷蘭王國成立。1810年,領土并入法國。威廉五世大公的兒子威廉·弗雷德里克被邀請回到荷蘭,并于1813年成為威廉一世國王。在他短暫的統(tǒng)治下,荷蘭北部的七個省與南部包括今天的比利時和盧森堡的諸省合并。沒過多久,1830年發(fā)生南方叛變,九年后,荷蘭正式承認了比利時王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荷蘭得以保持中立,并試圖在二戰(zhàn)中也保持中立。然而在1940年5月,德國入侵并占領了全國。1945年戰(zhàn)爭結(jié)束時,國家大片土地成為廢墟。戰(zhàn)后,荷蘭人集中精力重建家園,并把發(fā)展重點從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轉(zhuǎn)向工業(yè)。荷蘭也在歐盟的發(fā)展進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閱讀更多 ›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