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

出版時間:2008-1-1  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  作者:李飛  頁數(shù):300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玉器是中國古代工藝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本書集中選編了中國歷代玉器的紋樣造型近400幅,編者通過原器物墨拓法和少量的線描圖案,準確而細致地表現(xiàn)出了中國古代玉器的原有紋樣和造型,生動再現(xiàn)了中國古代玉器的迷人風貌?! ≈袊鞘澜缟现饕a玉國,不僅開采歷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極廣,蘊藏豐富。中國人眼里的玉是與眾不同的,它已經超越了單純分類學的范疇而成為中華民族族群的精神寄托。在長期緩慢的進化過程中,玉由原來僅僅是一種特別性質的石頭轉化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神權的象征,以至于最終發(fā)展成為一種崇高品質的象征,即所謂“君子佩玉”。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制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隨著時代的演變,玉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玉器的紋樣形式也越來越多,越來越精美,最終成為了中國古代工藝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

作者簡介

李飛,生于上世紀70年代,浙江杭州人,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

書籍目錄

上篇中國古代玉器簡譜龍鳳紋玉器紋樣龍紋玉器紋樣雙龍首紋玉器紋樣鳳、鳥紋玉器紋樣螭紋玉器紋樣動物紋玉器紋樣獸面紋玉器紋樣魚紋玉器紋樣蟬、蝶紋玉器紋樣人物、山水紋玉器紋樣花卉紋玉器紋樣吉祥紋玉器紋樣幾何紋玉器紋樣下篇商代玉器紋樣西周玉器紋樣春秋戰(zhàn)國玉器紋樣漢代玉器紋樣三國玉器紋樣魏晉玉器紋樣唐代玉器紋樣五代吳越國玉器紋樣宋代玉器紋樣遼金玉器紋樣金元玉器紋樣明代玉器紋樣清代玉器紋樣

章節(jié)摘錄

中國古代玉器簡譜玉,對華夏文明影響悠久而巨大,可以說玉文化貫穿了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象征著堅貞和高貴。幾千年來人們敬玉、愛玉、尊玉,對玉器懷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溫潤如玉,守身如玉,成為對人格的最高贊譽。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道:“玉,石之美者”,同時又進一步解釋:“玉,石之美兼五德者”。何為五德?即堅韌的質地、晶瑩的光澤、美麗的色彩、細膩溫潤的紋理、悠揚悅耳的聲音。偉大的先哲孔子將儒家學說中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觀念,附會在美玉的各種特點上,宣揚“君子比德于玉”,于是給玉注入了有血有肉的生命,充溢著溫情和人性之美。中國的玉器萌芽于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至今已有7000余年的歷史。當時的人類在制造石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玉石的美質,進而形成了專門的玉器制作工藝。據(jù)考證,良渚文化遺址已有玉石器工場。從商周直至明清,玉器制作工藝歷經數(shù)千年而不衰,形成了許多品種,主要有:一、禮器璧:大部分璧是中間有孔的圓形玉片,《爾雅?釋器》中有“肉倍好謂之璧”,即孔(好)小于玉質部分(肉)。這也是璧與環(huán)的主要區(qū)別。《周禮》中有“以蒼璧禮天”之說,還有“子執(zhí)谷璧,男執(zhí)蒲璧”,是等級的標志,同時也是禮聘之物。有的璧素面,有的則雕琢精細花紋,還有在圓周外附加鏤雕花紋的,稱為“出廓”。新石器時代即有素面璧出土,戰(zhàn)國為玉璧多產的時期,漢時依舊,至南北朝時才趨于稀少。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中國古代瓷器紋飾圖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