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華龍文

出版時間:2009-10  出版社:海峽文藝出版社  作者:《風華龍文》編委會 編  頁數(shù):198  字數(shù):210000  

內(nèi)容概要

  《風華龍文》以圖文并茂的形式, 用大文學的手法, 挖掘當?shù)貧v史文化, 發(fā)現(xiàn)文物遺存, 反映風土人情,
展示自然生態(tài)和城市發(fā)展的新姿、新貌, 力求做到雅俗共賞、史俗同趣, 兼具權威性、文史性、思想性、藝術性和可讀性。
本書分為七部分,講述了漳州市文化史,內(nèi)容包括探尋歷史遺存、拜訪古代先賢、感悟綠色山水、品味地方風情、尋找故事傳說、重讀名勝詩文、欣賞龍文新姿。

書籍目錄


探尋歷史遺存
發(fā)現(xiàn)古漳州/黃如飛黃少堅
云洞巖摩崖石刻/王作人
瑞竹巖/海文
龍文四古城墻/林同池林月芬
世界最大自勺古代石梁橋一江東橋/龍史
百年風韻湘橋村/林同池
漳東門戶——萬松關/蕭斌
漳州第一古亭——仙亭/三也
扶搖關帝廟/博夫
長橋土城/楊連發(fā)
太師碑記與下洲渡口/陳家富
黃道周與鄴山講堂/黃劍嵐
慧山書院初考/陳建友
黃寬和《朱文公祠重興碑記》/黃劍嵐
拜訪古代先賢
高風亮節(jié)的王遇/王作人
“朱門高弟”陳淳/黃超云
盡職執(zhí)法的王舁/王作人
理學名家蔡烈/文景
樵云上人/黃超云
東閣大學士林纖/黃晨曦
吏部郎中陳天定/黃超云
一品夫人蔡玉卿/崇山
書法大家李宓/李竹深
朱熹和陳淳的生物觀/黃超云
蔡烈洞主與狀元豐熙/黃永樂
感悟綠色山水
中秋樂游云洞巖/劉麗英
鶴鳴深處有仙跡/田豐
奇峭鶴峰/張德明
龍文塔感懷/蕭斌連惠彬
瑞竹巖游記/郭耐強
弘一法師止息瑞竹巖/黃小斌
深山圣景石室?guī)r/三也
在湘橋瀆古書/許初鳴
歲月的凝固史詩/劉麗英
東溪山水“小桂林”/林同池楊志明
橋頭仔圩與古城墻榕樹群/楊景茹周坤海
品味地方風情
國寶中藥——片仔癀/蕭彬
薌?。S麗惠
龍文武術/蕭彬
長福彩樓/蕭云
江東鱸魚/連惠斌
龍文鹽雞/黃麗惠楊貴清
孚美面線/陳錦輝
孚美皮蛋/陳錦輝
坂上麥芽糖/黃昌蕭彬
田墘綠豆涼粿/陳錦輝
登科甘蔗/黃昌
石倉竹鼓籮/黃建侯
尋找故事傳說
陳北溪和朱熹的故事/黃水明、黃瑞金、劉漢宗收集整理
九十九灣的傳說/河邊草收集整理
三月峽/蔡樹木、顏國枝、林躍生、劉漢宗、
黃瑞金收集整理
云洞巖的傳說/黃蘭田、黃建侯收集整理
朱文公駛飛瓦/河邊草收集整理
七十二萬造響水橋/陳僑森、李林昌收集整理
李鐵拐五步游龍溪/顏國枝、楊麗卿收集整理
仙亭巖的傳說/顏國枝收集整理
關公斬雞精/劉曉毅收集整理
印斗柑與五爪龍袍、玉帶的傳說/楊宗仁、林兆明收集整理
龍褲國師的傳說/劉曉毅整理
重讀名勝詩文
鶴峰云洞游記/(明)豐熙
鶴峰云洞續(xù)記/(明)林達
賦歸云洞/(宋)朱熹
蔡玉卿詩六首/(明)蔡玉卿
《秋吟》十首/(明)陳天定
虎渡橋記/(明)黃樸
漳州甲戌士變記/(清)王履亨
李氏石巢記/(清)莊亨陽
施公新筑萬松關記/(明)林釬
瑞竹巖記/李叔同
瑞竹巖詩賦/(明)陸完、曹荃、陳常夏
(清)康孟、江成
朱文公祠重興碑記/(清)黃寬
憶李友叔皓三首/(明)陳淳
讀張燮《冬日游云洞》/林斌龍
欣賞龍文新姿
崛起的龍文/吳欽良項建平
工業(yè)引領全區(qū)經(jīng)濟跨越式發(fā)展/項建平吳欽良林經(jīng)木
濃墨重彩繪藍圖/許財生、張平平
放眼海西打造閩西南商貿(mào)集散中心/吳欽良張平平
漳州特色名片_——城市公園型景區(qū)/蕭斌
以人為本民生和諧/肖彬吳欽良陳榮祥
雙飛,彰顯中國底氣/何小燕蕭彬
傳遞夢想的“青蛙王子”/何小燕
金鱗本非池中物一遇風云便化龍/許意斌鄒挺藝
編后記/肖斌

章節(jié)摘錄

版權頁:插圖:這是一個古老的民間故事。傳說在很早很早以前,南海觀音為了裝點山門,使她的佛地更加壯觀,便到天庭向玉帝請求賜給她兩座大山。這兩座大山,要一座全部是石頭的山,一座全部是土質(zhì)的山。這下可把玉帝給難住啦,玉帝說:“天生萬物,本于陰陽,大士豈不聞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嗎?你要全石全土之山,這不是陰陽離決之品嗎,天下哪有此物!”觀音菩薩說:“陛下統(tǒng)理陰陽,普天之大,無奇不有,愿陛下不吝賜予。”玉帝正在為難之際,坐在一邊的王母娘娘側(cè)身低聲對玉帝說:“全土全石之山,如今倒有現(xiàn)成的兩座?!蓖跄改锬锝又终f:“早年玄玄太子在北海時,曾經(jīng)天天揉泥丸為戲,及至長成,在北海已堆成一座圓山。后來,玄玄太子受封為玄天上帝時,為試臂力,又到海邊疊石為山,現(xiàn)存一座東巖。這兩座大山已受千萬年日月精華,自成一格,不在陰陽之中。陛下何不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將此兩山賜予大士。一來可使東巖和圓山異地生光,二來也可為南海觀音佛門增輝?!庇竦勐犃T,點頭稱許,于是便將東巖和圓山賜予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拜別玉帝,回到南海便命黃巾力士前去搬山。臨行時,觀音菩薩在山門折了一枝紫竹遞給力士說:“這枝紫竹可作為扁擔,把東巖和園山挑回?!蹦闹@兩座大山底下早年被玄玄太子壓著兩只雌雄仙鶴,當力士把山挑起來時,仙鶴一下子飛上了天。這時,空中突然雷雨交加,把黃巾力士嚇得跌落云頭。這一跌,把東巖掉在現(xiàn)在的步文鄉(xiāng)蔡板社境內(nèi),把圓山滑落在現(xiàn)在九湖鄉(xiāng)大洋社的地方。黃巾力士從云頭跌下來時,雙腳一蹬,一腳蹬在園山的仙祖廟后石頭上,一腳蹬在東巖的半山腰巖石上。如今二個“仙腳跡”仍然遙遙相對。

編輯推薦

《風華龍文》:海峽二十七城市歷史文化系列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風華龍文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