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論稿

出版時間:2009年6月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作者:蔣寅  頁數(shù):356  
Tag標簽:無  

內(nèi)容概要

日益復雜的城市生活,日益世俗化的生活趣味,必然帶來語言素材的更新,最終造成詩歌風格的異化和傳統(tǒng)文學體制的裂變。如果說明代以前的詩古文辭演進更多地表現(xiàn)為聲律、句法和結(jié)構(gòu)的因襲或創(chuàng)變,那么清代文學的變異更多地表現(xiàn)在語言風格的多樣化上,舉凡古近體詩、駢散文、辭賦、詞曲、戲曲、小說、說唱莫不皆然。由于語言色彩的變化比較微妙,不像聲律、結(jié)構(gòu)乃至題材等方面的變化那么顯豁,往往被人們所忽視,造成清代文學缺乏鮮明特征、缺乏創(chuàng)新力度的一般印象。這是清代文學研究不足所導致的結(jié)果,它作為一種價值判斷,反過來又對清代文學研究的投入和成果估量產(chǎn)生影響。在閱讀和研究清代文學之前,我們首先要破除這種迷執(zhí)?! ∏宕膶W是豐富的,但也是良莠不齊、有待淘汰的;清代文學總體上是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但也是復雜多樣、有待認識的。在習慣于厚古薄今的中國,離我們最近的東西往往最不為人重視,文學史上的清代就是如此。迄今為止,清代文學還是研究投入得最少,成果積累最薄弱的領(lǐng)域,我們所討論的問題還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更廣泛和深入的研究還有待學界共同努力。

書籍目錄

自序上編 清代文學的特征、分期及歷史地位 科舉陰影中的明清文學生態(tài) 清代文學與地域文化 清代詩學史的分期 清代詩文集的類型、特征與文獻價值 清詩話的寫作方式及社會功能 清詩話與小說文獻 清代詩學的研究方法下編 鄒祗謨生平事跡輯考 葉燮行年考略 葉燮的文學史觀 《逃禪詩話》與《圍爐詩話》的關(guān)系 黃承吉及其《夢陔堂文說》略述 汪端詩歌創(chuàng)作與批評初論 鄭珍詩學芻議 論文初刊雜志一覽后記

章節(jié)摘錄

  上編  清代文學的特征、分期及歷史地位  文學的歷史雖是生生不息的永恒過程,但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卻呈現(xiàn)為某種明顯的歷史、文化特征,文學史家根據(jù)這種特征劃分出文學史的時代。在許多時候,文學史的時代并不和王朝的起訖相吻合,但在一些時期,由于王朝政治、社會、經(jīng)濟、文化狀況的特殊性使得孕育于其中的文學史具有一種相對的自足性時,以王朝為單位來敘述文學史,就變得簡明而有效。清代從長時段的眼光來看,往往被視為現(xiàn)代性發(fā)生和社會轉(zhuǎn)型的時代,清代的歷史因而被分割為分屬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兩段。但如果從文學史的眼光來看,則清代正是古代文學史的終結(jié),現(xiàn)代文學的蛻生。這是中國古代文學史的黃昏,西天的晚霞依然燦爛,但夕陽的余暉終究不能使古典文學的天空更加絢麗。二十世紀伊始,古典文學衰亡與現(xiàn)代文學孕育相交織的文學史,在黃昏的挽歌中迎來黎明的歡欣?! ∏宕膶W的歷史地位  自元代虞集倡“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絕藝足稱于后世者”之說,焦循《易余籥錄》歷舉商、周《三百篇》、楚騷、漢賦、魏晉六朝五言、唐律、宋詞、元曲、明人八股為“一代之所勝”,而沒有提到本朝。相比往代,清代確乎難以舉出公認的代表性文體,似乎什么文體都有成就,又似乎什么文體都缺乏有力度的創(chuàng)造,讓人感到清代文學缺乏特點。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清代文學論稿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3條)

 
 

  •   買這本書的初衷只是為了我的畢業(yè)論文,事實也證明它確實有用。但我今天不想說這些功利的利用目的,只想說說這本書帶給我的啟示。作者利用多年時間搜集資料,足見其研究功力之深,做學問就是要有這樣認真的精神。作者的觀點也很可貴——他所關(guān)注的不僅僅是單獨的一段文學史,而是這段文學史與前代的聯(lián)系及其對后代文學的影響。此外,作者關(guān)注了很多我們平常沒有注意到的詩家和詩話,這一點是十分不易的??傊?,這是一本好書,應(yīng)該得到更多的關(guān)注。
  •   眼界之高,挖掘之深,分析之細,遠超同儕,受益甚多!
  •   一般般 還算清楚 就是紙質(zhì)有點粗糙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