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緣

出版時間:2010-1  出版社:哈爾濱  作者:江渺渺  頁數(shù):246  
Tag標(biāo)簽:無  

前言

  對于城市的看法和理解,人們總是見仁見智。在一些人看來,城市是一個社會歷史文化的載體,透過這扇窗口,我們常常能夠看到歷史深處的東西;在另一些人的眼中,城市是我們所處的大社會的縮影,每一個城市都像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細(xì)胞,每一個細(xì)胞之中,都蘊涵著獨特的基因……不管怎么去形容城市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有一個問題是可以肯定的,城市中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人。如果把城市看做畫,那么城市中的人一定是畫上最靚麗的顏色。走進大大小小的城市,我們常常會強烈地感受到城市里迥異的人文氣息,因為城市和人,總是融為一體的?! £P(guān)于城市中的人,最先被我們關(guān)注的,總是名人。不可否認(rèn)的是普通人構(gòu)成了一座城市的基本底色,名人卻總是城市中最耀眼和最具代表性的色彩。很多時候,關(guān)于名人的種種故事,就已經(jīng)是城市中寶貴的財富了。就如同來到北京,天安門是不能不去的,故宮是不能不看的,去過之后,看過之后,讓人感慨的,總是有關(guān)它們的名人的故事。名人和城市的故事,為我們解讀一座城市提供了便利。描繪千千萬萬個普通人的群像,總是要比分析幾個名人的個案來得費勁?! 〔贿^,分析這樣的個案常常不會讓我們失望,因為很多時候,名人常常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部分內(nèi)涵。比如想要了解北京的胡同,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去研究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北京的平民文化,在《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龍須溝》里都有著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又比如,在張愛玲的小說中,上海人的生活哲學(xué)也總是被刻畫得入木三分;想要說清楚蘊涵在“東方之珠”盛名之下的奮斗精神,同樣也免不了要說說李嘉誠、邵逸夫的人生經(jīng)歷。  名人和城市的交集,總是能很快幫我們打開一扇了解城市的窗口。在很多時候,有些名人甚至已經(jīng)成為了一座城市的代言人,他們和城市融為一體,你很難說清楚,到底是城市塑造了名人,還是名人鑄就了城市。比如紹興和魯迅,興城和袁崇煥,揚州和朱自清。朱自清在他的文章里曾經(jīng)寫道:“我家跟揚州的關(guān)系,大概夠得上古人說的生于斯,死于斯,歌哭于斯了”;在老舍先生的眼里,巴黎再現(xiàn)代,倫敦再熱鬧,也沒有北京雨后帶著泥點子的韭菜葉子有詩情畫意;黃永玉在他的一首詩中這樣說他對鳳凰古城的愛:“……我的血是O型,誰拿去,它對誰都合適。我的心,只有我的心,親愛的故鄉(xiāng),它是你的……”  這樣的情結(jié),大概就是城市和人之間最深刻的緣分吧。

內(nèi)容概要

充滿這感情和靈性的人讓城市活了起來,讓城市有了自己的感情和味道。名人與城市的相遇是一種緣分,名人與城市的交融是一種浪漫,他們在城市中留下了永恒的記憶,城市也成為了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過名人的經(jīng)歷來感悟城市,你會感覺到一份耐人尋味的人文情懷。    一座城市一種味道,本書將帶你感受北京,你會有難以忘卻的記憶;英雄已歿事跡流傳,本書將帶你走進作為革故鼎新的動力的廣州;本書還將帶你去感受紹興、香港、南京等眾多中國名城。

書籍目錄

第一章 一座城市一種味道  北京——難以忘卻的記憶  上海——十里外灘的情結(jié)  武漢——大與小兼容的城市  天津——充滿樂趣的生活第二章 英雄已歿事跡流傳  廣州——革故鼎新的動力  杭州——西子湖畔的名臣良將  淮安——千古一將開帝業(yè)  佛山——威名遠(yuǎn)揚的俠義風(fēng)范  興城——讓人扼腕的斷臂之痛第三章 因為經(jīng)典所以難忘  紹興——人杰地靈的水鄉(xiāng)  鳳凰——難忘的湘西風(fēng)情  南陽——藏圣臥龍的地方  都江堰——一道石堰千古流芳第四章 精神可敬氣節(jié)肅然  香港——東方之珠的創(chuàng)業(yè)艱辛  昆明——把中國的聲音傳遍四方  揚州——煙花城里文骨錚錚  大同——巾幗不讓須眉的將才寶地第五章 時光流逝霸氣猶存  南京——虎踞龍盤帝王家  洛陽——神都洛陽洛神住處  沈陽——壯志未酬的遺憾  長沙——憂國憂民的執(zhí)著第六章 文采飛揚城市內(nèi)涵  西安——三秦大地的豪邁  成都——天府之國的靈氣  蘇州——園林里的才子  濟南——“二安”身后是“柳泉”后記

章節(jié)摘錄

  凝聚了北京百姓無窮想象的皇帝登基儀式,在皇宮的重重圍墻之內(nèi)卻是另外的一番景象。在太和殿的周圍,眾多的樂師、太監(jiān)集合在一起,天氣又陰又冷,無數(shù)的王公大臣跪拜在地上。年幼的溥儀完全不明白這一切的含義,他被放在比自己大很多倍的龍椅之上,這讓他覺得很不舒服,加上天氣寒冷,地下跪拜的大臣們口中不斷地念念有詞,也讓他覺得很恐怖。侍衛(wèi)內(nèi)大臣和文武百官列隊,一個個到溥儀面前宣誓效忠,但是溥儀心中想的只有他的奶媽——王媽,只有和她在一起,溥儀才會覺得安心。可是,王媽的身份使她根本沒有資格參加登基大典,只有身兼父親和攝政王兩職的醇親王載灃陪伴三歲的溥儀參加這場煩瑣、冗長的登基儀式。在整個大典上,本該是慶典主角的皇帝卻成了儀式中最不和諧的因素。在寒冷的天氣中,溥儀凍得渾身打顫,在他的自傳《我的前半生》中,溥儀寫道:“我感到拖沓、沉悶,加上那天天氣奇冷,因此當(dāng)他們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寶座上的時候,早超過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親跪在寶座下面,雙手扶我,不叫我亂動,我卻掙扎著哭喊:‘我不挨這兒,我要回家?!赣H急得滿頭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沒完沒了,我的哭喊也越來越響。我的父親只好哄我說:‘別哭別哭,怏完了?!f這話意在安慰我,卻給文武百官留下了慘淡的印象,他們把這看做是不祥之兆?!薄 ∵@種彌漫在所有王公大臣心中的不祥之兆不到三年便成為了事實。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fā)后,各省紛紛響應(yīng),一時間,革命的浪潮開始席卷全國,無人能擋。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被迫宣布溥儀退位,統(tǒng)治中國近三百年的清王朝結(jié)束了它的使命,至此,中國長達二千多年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結(jié)束了。處在動蕩時局中的溥儀,只不過是個六歲的孩子,而他已經(jīng)見證了北京城里一個時代的結(jié)束。溥儀退位后并沒有離開皇宮,因為沒過多久,北洋軍閥的首腦人物袁世凱就篡奪了革命果實,成為了新政權(quán)的實際掌權(quán)者。袁世凱擬訂了一個《清室退位優(yōu)待條例》,主要是針對退位后的皇室成員的,條例中規(guī)定:溥儀退位后皇帝“尊號仍存不變”,“以待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并“暫居官禁”。所以,溥儀退位后,故宮內(nèi)除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劃歸民國政府外,其余地方仍然是皇室活動的場所,對于只有六歲的溥儀來說,生活似乎沒有發(fā)生變化,他從童年到少年的閑居生活,就在這里開始了?! ≡诠蕦m里,溥儀過著有名無實的皇帝生活,他對宮外的北京城,幾乎一無所知,在他的生活中,兄弟姐妹的概念也和常人不一樣,在他的自傳里,溥儀記述了他和弟妹見面的時間,那是1917年,溥儀不過十一歲,他已經(jīng)在皇宮里當(dāng)了九年的“皇帝”了。這一年,根據(jù)太妃們的決定,溥儀的祖母和母親開始進宮“會親”,溥儀的出生地——北京什剎海邊的醇王府里熱鬧了起來,全府的人,上上下下都忙活了起來,置辦了若干套新衣服,各種富有特色的滿族佳肴也是應(yīng)有盡有。溥儀不到三歲的時候就離開了醇王府,此后,他的身邊就圍繞著無數(shù)的看媽、奶媽、水媽、小丫頭、太監(jiān),唯獨沒有自己的親人和兄弟姐妹。故宮會親的那一天,溥儀的二弟溥杰和大妹也跟著進宮來陪哥哥玩了幾天,不過,這次的玩耍,和普通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日常游戲可相差甚遠(yuǎn)。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有這樣一段描寫:他們第一次來的那天,開頭非常無味。我和祖母坐在炕上,祖母看著我在炕桌上擺骨牌,二弟和大妹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地上,一動不動地瞅著,就像衙門里站班的一樣。后來,我想起個辦法,把弟弟和妹妹帶到我住的養(yǎng)心殿,我就問溥杰:“你們在家里玩什么?”“溥杰會玩捉迷藏。”小我一歲的二弟恭恭敬敬地說?!澳銈円餐孀矫圆匮??那太好玩了!”我很高興。我和太監(jiān)們玩過,還沒跟比我小的孩子玩過呢。于是我們就在養(yǎng)心殿玩起捉迷藏來。越玩越高興,二弟和大妹也忘掉了拘束。后來我們索性把外面的簾子都放下來,把屋子弄得很暗。比我小兩歲的大妹又樂又害怕,我和二弟就嚇唬她,高興得我們又笑又嚷。捉迷藏玩得累了,我們就爬到炕上來喘氣,我又叫他們想個新鮮游戲。溥杰想了一陣,沒說話,光瞅著我傻笑?!澳阆胧裁??”他還是笑?!罢f,說!”我著急地催促他,以為他一定想出新游戲了,誰知他說:“我想的,噢,溥杰想的是,皇上一定很不一樣,就像戲臺上那樣有老長的胡子……”說著,他抬手?jǐn)[了一個持胡子的動作。誰知這個動作給他惹了禍,因為我一眼看見他袖口里的襯里,很像那個熟悉的顏色。我立刻沉下臉來說:“溥杰,這是什么顏色,你也能使?”“這……這……這是杏黃的吧?”“瞎說!這不是明黃嗎?”“……”溥杰忙垂手在一邊。大妹溜到他身邊,嚇得快哭出來了。我還沒完:“這是明黃!不該你使的!”“嘛!”在“嘛嘛”聲中,溥儀與溥杰這對本來就很陌生的兄弟瞬間就恢復(fù)了君臣的關(guān)系。

編輯推薦

  《城緣:中國名城的永恒情懷》將帶你感受中國名城,一座城市一種味道,英雄已歿事跡流傳,因為經(jīng)典所以難忘。有一次次關(guān)于城市歷史的人文閱讀,一次次關(guān)于城市風(fēng)景的視覺體驗,帶給你一次次關(guān)于城市情懷的歷史感悟!  透過人來看城市,你會看到別樣的城市,一座充滿了人情味的城市。城市可以改變一個人,而人也可以影響一座城市。當(dāng)人與城市達到水乳交融境界的時候,這也許就是一種緣分了。名人與城市的相遇,就是這么一種緣分,城市接納了名人,名人成就了城市。

圖書封面

圖書標(biāo)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城緣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