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系學

出版時間:2009-4  出版社:中國農業(yè)大學出版社  作者:王朝文,王曉暉 著  頁數:253  

前言

  黨的十七大提出了發(fā)展遠程教育和繼續(xù)教育,構建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指導思想,為我國教育教學的改革帶來了新的活力。現代遠程教育因其獨特的優(yōu)勢,使得越來越多的在職人員選擇了遠程教育方式接受繼續(xù)教育?,F代遠程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彰顯?! ≈袊r業(yè)大學是2001年經教育部批準開展現代遠程教育的試點高校。幾年來,我們對網絡教育的辦學理念、教學模式、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等進行了積極探索,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健全、教學質量日益提高、辦學規(guī)模穩(wěn)步發(fā)展。  網絡教學中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是基于資源的自主學習。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使用便捷的學習資源是網絡教學學習環(huán)境的基礎,也是提高網絡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常用的學習資源有課程教材、學習資料、網絡課件等,其中課程教材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學習資源。因此,加強現代遠程教育教材建設,編寫適合網絡教育人才培養(yǎng)需要的、具有網絡教學特點的教材至關重要。  我們組織編寫網絡課程教材的宗旨是:積極探索,建設高質量的與網絡教育相適應的精品教材,以提高網絡教學質量。具體要求是:在編寫理念上以當代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力求符合成人在職學習規(guī)律和課程改革的精神,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當代網絡教學理念;在內容上體現科學性和教學性相結合、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結合、前瞻性和實用性相結合、創(chuàng)新性和繼承性相結合;在篇幅、體系、文字、體例、版式上適應成人學習特點,有利于學生自學,更適合于網絡教學?! τ诰帉戇m合于網絡教育人才培養(yǎng)要求、具有網絡教育特點的教材,我們還是初步嘗試,在編寫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指正。

內容概要

  《公共關系學》介紹了公共關系的定義、基本含義、分支概念和范疇、公共關系學科的研究對象和內容;講述了公共關系起源和發(fā)展的歷史,以及在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概括了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和思想;闡述了公共關系的理論基礎;介紹了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職能和作用;講述了公共關系管理過程的4個步驟——調查、策劃、實施和評估;介紹了公共關系傳播模式、傳播媒介和傳播活動;介紹了有關公共關系專題活動和危機管理的相關知識,以及公共關系在不同類型組織中的實踐情況。

書籍目錄

上篇 理論篇第一章 公共關系是什么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定義及其基本含義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基礎原理揭示——公共關系三要素的辯證關系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概念的發(fā)展與演變第四節(jié) 公共關系的分支概念和范疇第五節(jié) 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本章小結第二章 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fā)展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產生的一般社會歷史條件第二節(jié) 人類社會早期的“公共關系”第三節(jié) 現代公共關系的起源與發(fā)展第四節(jié) 現代公共關系發(fā)展的幾個階段第五節(jié) 現代公共關系產生與發(fā)展的基本條件第六節(jié) 公共關系在中國的興起本章小結第三章 公共關系的基本原則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主要目標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工作的基本方法第四節(jié) 公共關系工作的方針第五節(jié) 公共關系活動的實質第六節(jié) 公共關系意識本章小結第四章 公共關系的理論基礎(理論模式)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理論基礎的提出第二節(jié) 一般系統(tǒng)論的基本思想第三節(jié) 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考察公共關系第四節(jié) 公共關系的開放系統(tǒng)模式本章小結第五章 公共關系的構成要素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主體——組織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的客體——公眾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的手段——傳播本章小結第六章 公共關系的職能和作用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職能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的作用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工作的基本原則本章小結下篇 實務篇第七章 公共關系管理過程(一)——調查研究確定公關問題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管理過程的基本模式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調查的目的、原則和內容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調查的步驟和方法第四節(jié) 調查問卷的設計第五節(jié) 公共關系調查方案和調查報告本章小結第八章 公共關系管理過程(二)——公共關系策劃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策劃的概念、種類及其原則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策劃的程序本章小結第九章 公共關系管理過程(三)——公共關系實施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實施的意義、特點和原則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實施的構成——行動和傳播本章小結第十章 公共關系管理過程(四)——公共關系評估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評估的意義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評估的程序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評估的類型和內容第四節(jié) 公共關系評估的方法第五節(jié) 公共關系項目的評估標準第六節(jié) 評估結果的解釋與利用本章小結第十一章 公共關系傳播模式與傳播媒介第一節(jié) 傳播概述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傳播過程模式與傳播媒介本章小結第十二章 公共關系傳播活動第一節(jié) 言語傳播第二節(jié) 文字傳播在公共關系中的運用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新聞傳播第四節(jié) 非言語傳播本章小結第十三章 公共關系專題活動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專題活動概述第二節(jié) 公共關系專題活動的策劃和實施第三節(jié) 公共關系專題活動策劃書和實施方案本章小結第十四章 危機管理第一節(jié) 危機及危機管理概述第二節(jié) 危機管理的過程第三節(jié) 危機傳播管理第四節(jié) 危機管理計劃本章小結第十五章 不同類型組織的公共關系第一節(jié) 企業(yè)公共關系第二節(jié) 非營利組織公共關系第三節(jié) 政府公共關系本章小結部分題參考答案參考文獻

章節(jié)摘錄

  上篇 理論篇  第一章 公共關系是什么  第一節(jié) 公共關系的定義及其基本含義  對于公共關系的定義,眾說紛紜,國內國外不下幾百種。可以這么說,每一本公共關系著作都有自己的定義?,F將有代表性的定義介紹如下:  一、管理職能說  “管理職能說”,這類定義突出公共關系的管理職能屬性?! ∶绹P學者雷克斯·哈羅博士(RexL.Harlow)受美國公共關系教育基金會的委托,研究分析了472個不同的公共關系定義后,于1976年提出了自己的公共關系定義:“公共關系是一種獨特的管理職能。它幫助一個組織建立并保持與公眾之間雙向的交流、理解、認可與合作;它參與處理各種問題與事件;它幫助管理部門及時了解民意,并對其做出反應;它明確并強調管理部門為公眾利益服務的責任;它作為社會變化趨勢的監(jiān)測系統(tǒng),幫助管理部門保持與社會變動同步;它把健全、正當的傳播技能和研究方法作為主要的工具”?! ∵@個定義被公認為是最全面的。它比較詳細地說明了公共關系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使人看了后便明白公共關系是做什么的。雖然作為定義顯得過于細煩冗長,但不管怎么說,這個定義表達了公關的基本內涵。

圖書封面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公共關系學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0條)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