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與記憶

出版時間:2012-1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  作者:孫紹先 主編,孫海蘭,焦勇勤 著  頁數(shù):299  
Tag標簽:無  

內容概要

  作者走訪了海南省黎族五大支系23個村寨,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甄別挑選除最具有代表性的黎族傳統(tǒng)筒裙163條,繪制完成539種形態(tài)各異的紋樣,完整涵蓋了動物紋樣、人物紋樣、植物紋樣、字符紋樣、復合紋樣、幾何紋樣等諸多種類,并運用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學及文化闡釋和符號象征理論,從黎錦蛙紋、人形紋等紋樣入手,全面分析了黎錦紋樣所內蘊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符號意義與社會文化內涵。這些圖案反映黎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通過夸張和變形的工藝創(chuàng)作手法,把人、動物等自然物加以變化,構織在織物上,使圖案造型具有美觀的可視性和藝術性,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黎錦概述
第二章 黎錦制作技藝
第三章 中國歷代文獻中的黎錦
第四章 黎錦紋樣研究述評
第五章 潤方言黎錦簡裙紋樣
第六章 哈方言黎錦簡裙紋樣
第七章 杞方言黎錦簡裙紋樣
第八章 賽方言黎錦簡裙紋樣
第九章 美孚方言黎錦簡裙紋樣
第十章 黎錦簡裙紋樣的藝術特征
第十一章 黎錦簡裙蛙紋研究
第十二章 黎錦簡裙人形紋樣研究
第十三章 黎錦簡裙紋樣的傳承研究
第十四章 黎錦傳承的文化抉擇
附錄 各方言黎錦簡裙、紋樣圖譜對應關系
參考文獻
后記

編輯推薦

  2012年2月23日,第12屆上海圖書獎隆重揭曉,上海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黎族研究大系》(1-4卷)(策劃:姚鐵軍、焦貴平;責編:焦貴平)獲上海圖書一等獎。上海市委領導屠光紹、市委宣傳部部長楊振武親臨會場頒獎?! ∩虾D書獎設立于1989年,由上海市新聞出版局每兩年組織評選一次。經(jīng)過20多年的發(fā)展,上海圖書獎已成為上海出版業(yè)界最為權威、獲得廣泛認可的圖書獎項,對上海新聞出版業(yè)發(fā)展起了很大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敬巍独枳逖芯看笙怠罚?-4卷)是繼我社《清史紀事本末》(策劃、責編:姚鐵軍)后唯一獲此殊榮的圖書。該叢書是國內第一套以黎族傳統(tǒng)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學術叢書,其內容涉及人類學、民俗學、民族學、社會學、生態(tài)學、文學、語言學、藝術、建筑、音樂、紡織工藝等學科的系統(tǒng)出版工程。本套叢書全面反映了黎族傳統(tǒng)文化豐富多采的內涵,再現(xiàn)了黎族傳統(tǒng)社會文化生活的生動面貌,為人們全方位、多層次地了解黎族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一個窗口。此次出版的《黎族研究大系》(1-4卷)主要集中在前人較少涉獵的研究領域,主要有如下分冊:  《“繡面” 與 “雕身”:黎族文身文化研究》:黎族的文身,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是黎族母系氏族社會的產(chǎn)物,今天,黎族老年婦女身上還保留著文身的歷史印痕。這些用血肉彩繪的斑斕圖畫,其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無與倫比。本書作者前后三年深入黎族地區(qū),走訪拍攝了黎族五大方言區(qū)中仍有文身的潤黎、美孚黎、哈黎及杞黎老人的照片及其文身紋素圖案,并論證了不同方言文身紋素的代表紋理及所蘊含的特殊意義?!  斗柵c傳統(tǒng):黎族織錦文化研究》:本書系統(tǒng)甄別挑選出最具代表性的黎族傳統(tǒng)筒裙163條,繪制完成539種形態(tài)各異的黎錦紋樣,完整涵蓋了動物紋樣、人物紋樣、植物紋樣、字符紋樣、復合紋樣、幾何紋樣等諸多種類,并運用民族學、歷史學、考古學、藝術學及文化闡釋和符號象征理論,從黎錦蛙紋、人形紋等紋樣入手,全面分析了黎錦紋樣所內蘊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符號意義與社會文化內涵,這些圖案反映黎族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場景,通過夸張和變形的工藝創(chuàng)作手法,把人、動物等自然物加以變化,構織在織物上,使圖案造型具有美觀的可視性和藝術性,具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丁爸卫琛迸c“黎治”:黎族政治文化研究》:黎族、漢族關系是歷代治理海南島必然會面臨的中心問題之一。本書從政治文化研究視角探討從西漢至清朝歷代王朝治理海南島之政策與措施以及這些政策與措施的成功與失誤、經(jīng)驗與教訓以及黎族人民對此的接納與反抗,以期以史為鑒,為今人提供一種歷史的眼光?!  丁安榻迸c“除禁”:黎族 “禁”習慣法研究》: “禁”習慣法在黎族傳統(tǒng)社會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本書基于實證調查,從法人類學的角度研究了“禁”習慣法在黎族社會中產(chǎn)生、發(fā)展、興盛以及衰落、消亡的全過程,書中運用了“娘母”、“道公”、“禁公”、“禁母”、“無意禁人”、“有意禁人”、“查禁”、“除禁”、“禁包”、“披席”、“洗身”等等眾多具有鮮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概念,為我們生動地描述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黎族傳統(tǒng)生活的畫卷。另外本書還細致地分析了黎族傳統(tǒng)社會生活表象背后內、外多種矛盾的沖突與妥協(xié):白巫術與黑巫術、巫術與醫(yī)學、神圣權力與世俗權力、習慣法與國家法,為我們提供了一把理解神秘的黎族傳統(tǒng)文化的鑰匙。  目前“黎學”還處在剛剛起步的階段,國際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多次組織專家學者深入海南黎族地區(qū)調查研究,本套書很多作者也參與其中。不少作者是長期從事黎族研究的著名專家、學者,相當部分的研究成果依據(jù)的是作者田間地頭第一手資料,以社會學的田野調查方法為主,兼及文化人類學及計量學等方法。本套書代表了當下黎族文化研究的最高水平,本套書的出版能夠滿足全社會對于黎族文化的深入了解、認同的需要,滿足國內外學者、學術機構對黎族少數(shù)民族研究的興趣和需要。對黎族的綜合考察研究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人類學、民族識別學方面具有極高的學術理論價值,本套書在學術史上更是具有填補當代民族學研究空白的意義。  英國文化學家泰勒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薄∥幕且粋€進程,偉大的文化價值在進程的中間。黎族傳統(tǒng)文化研究的價值亦是如此。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


    符號與記憶 PDF格式下載


用戶評論 (總計2條)

 
 

  •   書的紙質很好,,封面很精美,內容也是我想了解的,給滿分了
  •   謝謝當當謝謝大家的支持
 

250萬本中文圖書簡介、評論、評分,PDF格式免費下載。 第一圖書網(wǎng) 手機版

京ICP備13047387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