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10-7 出版社:暨南大學 作者:喬磊 頁數:275
Tag標簽:無
前言
美國的富人富可敵國,美國的窮人一貧如洗,這是現實的美國,也是真實的美國。當然,美國的社會是以中產階級為主體,呈現橄欖球形態(tài)的社會結構。這種形態(tài)既是一個社會群體的形態(tài),也是一個社會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形態(tài)。在西方國家中,美國仍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社會。2007年,美國l%最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財富占美國家庭財富總額的34.6%,接下來19%富有的家庭擁有的財富占美國家庭財富總額的50.5%,這也就是說,美國20%富有家庭擁有的財富竟然達到美國家庭總財富的85%。而余下80%美國家庭所擁有的財富只是美國家庭財富的15%。僅從這兩組數字就可以看出美國的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到了何種程度。2008年起爆發(fā)的經濟危機對美國中產階級的打擊與沖擊最大,中產階級開始向下沉淪。2010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以及聯(lián)邦政府年度財政預算中,提出要拯救美國的中產階級,要為中產階級減稅,提供更多的福利,與此同時對富人提高征稅率。談到美國,沒有人會回避“美國夢”的問題,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國的移民為美國的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作出了許多貢獻。而不少民眾移民美國所追求的“美國夢”如今已演變成對物質生活的過度追求。盡管美國仍是世界上民眾最喜歡移民的國家,然而并不是每一個移民都能在美國真正找到和實現自己心目中的夢想。長期以來,美國中產階級家庭實現“美國夢”的典型標志是,“一對夫婦兩個孩,一幢洋房兩輛車”。如今這種情形依然存在,但隨著房價的上漲,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家庭只能“望房興嘆”,越來越多的家庭為失業(yè)而感到痛苦,越來越多的父母為子女高昂的大學教育經費而苦惱。
內容概要
本書不是一本學術著作,只是作者從事記者職業(yè)多年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總是要關心一下天下發(fā)生的大事和趣事,遇到有興趣的人與事,隨手寫下一些觀察和感受。 當然,本書中也依據美國政府有關部門公開發(fā)布的一些統(tǒng)計數據和調查報告,也以美國媒體和民調機構的相關報道為參考,引用了不少相關的數據。也許讀者對本書太多的數據感到枯燥和厭倦,但數字有一個好處,即科學的統(tǒng)計數字不會說謊,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與觀察。
作者簡介
喬磊,男,美籍華人,1982年畢業(yè)于中國遼寧大學歷史系。1988年赴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大眾傳播學院做訪問學者。1994年畢業(yè)于美國加州州立理工大學商學院,獲得商業(yè)管理碩士學位。
1982年至1988期間,他先后在中國《光明日報》等媒體擔任記者。1996年起旅居美國并入籍,任美國《僑報》記者,記者部主任,副總編輯。曾在美國洛杉磯AM1370電臺擔任政論節(jié)目主持人多年。
他在美國從事媒體工作期間,參與采訪的重大新聞事件有: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江澤民主席訪美,朱镕基總理訪美,WTO西雅圖會議,2004年雅典奧運會火炬?zhèn)鬟f,200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嫦娥一號”衛(wèi)星發(fā)射,2008年中國臺灣地區(qū)“立委”選舉,2008年中國臺灣地區(qū)“大選”,2008年大陸海協(xié)會和臺灣?;鶗驼?。
他在美國采訪和專訪過的重要政治人物有:中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美國總統(tǒng)小布什,美國前總統(tǒng)老布什,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前副總統(tǒng)戈爾,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里,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等。
書籍目錄
前言財富篇 近六成美國人難圓“美國夢” 經濟危機拉大貧富差距 美國1%最富有家庭占有了多少財富 美國的窮人到底有多“窮” 有房有車的中產階級為啥還哭窮 大多數美國人為何缺少富人夢 世界上哪國人最崇拜錢 美國老百姓到底有多少家底 美國人家庭年收入掃描 曬曬美國高官收入幾何 四成國會議員為百萬富翁 公務員收入比百姓高多少 公務員為何年年漲工資 頂尖大學校長收入為何超過奧巴馬 美國大學為官者收入幾何 大學教授收入有多高 大學助理教授年收入也可達到六位數 醫(yī)生為什么成為高薪貴族 年薪近10萬美元的藍領工作有哪些 不讀大學為何也可以有好收人 藍領白領誰的收入高 美國人高低收入真正的差異在哪里 美國人收入要交多少所得稅 美國富人收入要交多少稅 美國超級富豪為何收入高卻繳稅少 美國全民醫(yī)保誰來埋單 窮人家孩子為何可以享受免費的午餐 美國家庭收入都花在啥地方 從菜市場看美國物價 經濟糟美國興起種菜族 美國的房價到底有多高 移民偷走了美國人的工作? 黑金政治美國人被華爾街賣了生活篇 美國40年悄然完成的性別革命 美國進入“家庭主男”時代? 美國人心目中人生什么最重要 職場母親讓女性里外當家 近一半成年女性為何單身 美國“剩女”情感生活揭秘 美國的男人女人誰娶誰 中美婚姻文化有什么不同 美國男人算不算好“宅男” 名校教授為啥靠撿垃圾果腹 美國的“蟻族”為何開始“鳳還巢” 從蟻族到蝸居的美國大學生 美國三分之一年輕人成了啃老族 美國80后眼中人生什么最重要 美國80后:掙扎和失落的一代 靠當脫衣舞女生活的大學畢業(yè)生 賣初夜權的女大學生 美國掃黃警察如何釣小姐 美國人一年哪幾天日子過得最快樂 美國什么人活得最滋潤 法律如何保護好心人不被“碰瓷” 不聽警察的話后果有多嚴重 美國人眼中哪些事最不道德 辦公室文化:脫褲子規(guī)則 美國人如何說牛事 2010年美國人不能做的十件事 在美國開車違規(guī)罰款有多重 美國如何嚴懲酒醉駕車者 大學生不如監(jiān)獄犯人值錢? 公務員可以收什么樣的禮 美國官員如何樹立公眾形象 美國法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美國人在葬禮上為什么可以笑 到美國什么東西不能帶 中美醫(yī)生道德操守為何大相徑庭 美國房價最貴的小鎮(zhèn)房子有多貴 居民生活快樂指數最高的十個州 美國人最喜歡工作和居住的十大城市 美國單身最喜愛的十座小城人物篇 采訪小布什印象記 我所認識的希拉里 奧巴馬夫人引領平民時尚風 第一夫人登《時尚》雜志封面 米歇爾白宮生活點滴 米歇爾揭秘白宮生活 米歇爾清涼短褲熱翻美國 奧巴馬心目中的愛國主義 奧巴馬批白人警察捅了馬蜂窩 奧巴馬白宮上演“啤酒會” 黑人總統(tǒng)能顛覆白人文化嗎 父親節(jié)米歇爾發(fā)給我的賀信 奧巴馬獲和平獎為何引發(fā)爭議 美國總統(tǒng)在“空軍一號”上的秘事 美國第一公主的信件和日記 美國駐華大使和他的中國女兒 希拉里和她唯一的女兒切爾西 布什家族兩個第一夫人的育兒經 貧民媽媽教育出的美國大法官 愛德華去世肯尼迪時代告終 名主播克朗凱特帶走了一個時代 誰害死了天王巨星杰克遜 杰克遜猝死原因揭秘止痛藥奪命 杰克遜人生最后一晚 巨星風采依舊 杰克遜是個什么樣的父親 股神巴菲特和他的三個子女 巴菲特教育自己“富二代”的三條秘籍 美國富豪如何調教自己的“富二代” 90歲老奶奶為啥還要拿高中畢業(yè)文憑 泳壇神童菲爾普斯吸食大麻的警示 陳香梅與陳納德的故事后記
章節(jié)摘錄
2009年底和2010年初,中國內地不少媒體在討論中國的中產階級問題,有文章稱一座房子就消滅了一個中產階級,也有的說中國的中產階級在集體消失。從現實來看,中國還未完全形成比較健全的中產階級階層,因為大部分中國學者只是簡單地將收入列為中產階級的標準,實際上這樣的中產階級只能稱之為中等收入階層,而與中產階級的完整概念相差甚遠。其實,在美國學者的研究中,中產階級也是對民眾社會地位一個非常含糊的定義??傮w而言,美國的中產階級的定位要看受教育程度、所從事的職業(yè)、經濟地位以及社會影響力等。上層中產階級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的工作以白領為主,主要集中在科學技術、職業(yè)性職業(yè)、醫(yī)療教育、大眾傳媒、工程等領域。大學教授、醫(yī)生、工程師、律師、建筑師、記者、公司的中層主管、作家、經濟學家、政治學家、財務經理、高中教師、高級護士、藥劑師、分析師等是人們最常見的上層中產階級成員。而公司下層管理人員、銷售員、秘書等則是典型的下層中產階級。中產階級尤其是上層中產階級成員擁有令人羨慕的職業(yè)、較高的收入,衣食無憂,對社會思潮具有較強的影響力。從常規(guī)上講,美國中產階級人口約占成年人的45%~55%。美國算是世界上以中產階級為主體的一個國家,中產階級的形成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這幾年美國遭遇經濟危機,中產階級受創(chuàng)最重,連大學畢業(yè)的80后也成了掙扎的一代。中產階級走下坡路將會動搖美國的社會穩(wěn)定基礎,所以奧巴馬提出協(xié)助中產階級家庭的新方案,要為中產階級解困。奧巴馬協(xié)助中產階級家庭的新方案包括為要照顧子女的家庭增加免稅額、為學生貸款的還款設定上限、為有老人要照顧的家庭提供援助,并要求公司讓員工選擇為退休基金儲蓄供款。說到美國的中產階級還有另外一種比喻,按社會地位來分,中產階級上有富人、下有窮人,中產階級夾在中間,就如同三明治一樣,所以現在的美國中產階級也被稱為“三明治一代”。從家庭上講,中產階級成員既要照顧子女、送子女上大學,還要照顧家中老人,就如同潘虹當年主演的《人到中年》一樣,不過那時沒叫個洋名——“三明治”。對于美國的社會階層,學術界有不同的分類,但基本上大同小異。學者吉布爾特將美國社會階層分為:資本家階層,他們占美國人口的1%,由大公司的主管、高層的政客和遺產繼承人組成,接受常春藤學校教育在這個階層極為普遍。中產階級上層,約占美國人口的15%,他們大多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很多人擁有碩士學位。這個階層的人雖然也是工薪族,但他們大部分從事職業(yè)性的工作以及在公司擔任中層主管。中產階級中下層,約占30%。這個階層的人也可以被稱作是白領階層,大部分人大學畢業(yè)。勞工階層,約占30%,他們主要由辦公室文員和藍領工人組成,一般只是接受過高中教育。貧窮勞工階層,約占13%,他們基本上屬于藍領工人,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貧民階層,約占12%,他們大多為失業(yè)者或是打零工者,具有高中以下受教育程度。拋開上層和富人及窮人先不說,本文專門探討一下美國中產階級的狀況和社會地位。根據美國皮尤民調公司的調查和研究,美國的中產階級人數約占成年人的53%。在美國,中產階級按社會地位本身也被分為四個階層,包括富有的中產階級(The Top Middle)、渴望的中產階級(The AnxiousMiddle)、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The Satisfied Middle)和掙扎的中產階級(The Struggling Middle)。富有的中產階級主要由男性組成,他們接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不少人出自名校,經濟收入較高而且有保障,其年中位收入為8.628萬美元,而且前途光明,他們占美國中產階級人數的35%。在美國中產階級中,這類中產階級的受教育程度最高、收入最高,身體也最健康。他們當中有40%是大學畢業(yè),29%在上大學,32%家庭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2/3家庭年收入超過7.5萬美元。在這類中產階級中,75%的人擁有股票、債券或是共同基金,33%的人有儲蓄公債利息收入,86%的人擁有IRA個人退休賬戶和401K退休福利。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狀況很滿意,而且也不差錢。這類中產階級人群主要由醫(yī)生、律師、大學教師和其他各類職業(yè)性專家組成,96%的人對自己的工作感到滿意。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并不是出身豪門世家,往往是通過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中70%的人認為,自己比父輩更為成功。他們更相信人命運的改變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多數人也認同“富者愈富,窮者愈窮”這一觀點。在政治觀點上,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介于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但對社會事務比較關注??释闹挟a階級其經濟地位僅次于富有的中產階級但高于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和掙扎的中產階級,但這類中產階級在所有中產階級中是最不快樂的人群,也就像俗話講的“高不成、低不就”。他們錢不多不少、生活不緊不松,想更上一層樓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們約占中產階級人數的23%。這部分中產階級似乎已經實現了美國夢,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卻認為自己的美國夢并沒有實現,因此盡管他們收入不算太低,卻對生活不滿意。他們會經常抱怨現在的日子比十年前還要艱難,而且對自己的子女能否過上比自己還要好的日子信心不足。他們當中30%的人大學畢業(yè),70%的人家庭收入超過5萬美元,1/3的人家庭收入超過7.5萬美元。在這部分中產階級人群中,51%為女性,49%為男性,59%的人年齡在30歲至49歲之間,81%的人擁有自己的住房。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已成家,有穩(wěn)定工作,擁有住宅,住宅占了他們家庭資產的一半多。但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并不滿意(只有21%的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滿意),而且對美國社會現狀也最不滿意(76%的人對美國現狀不滿意)。33%的人認為美國經濟很糟,54%的人認為美國經濟不太好,25%的人擔心失業(yè),22%的人認為自己下一代的生活會比自己更差,76%的人認為要想生活得更好不容易。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可以說什么都不缺但只缺錢,雖然其收入只處于中等水平,但這并不影響他們對生活的滿足感和快樂感。這部分中產階級有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老年人和年輕人占的比例很高,可謂小的不知愁、老的挺快樂,他們約占中產階級人數的25%。這部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證明,即使很差錢,生活也會很快樂。老年人退休后,雖然收入減少,但對事業(yè)的操心也少了,沒有了職場上競爭的壓力,生活自然會輕松。而年輕人最大的本錢就是年輕,他們還有二三十年可以打拼,自然不怕現在掙的少或是生活艱辛,來日方長,總有出頭之日。在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人群中,65歲以上的人占了34%,30歲以下的人占了31%,20%的人是大學在校生,女性占了55%。他們當中有39%的人已經退休,57%的人已付清房屋貸款。在收入方面,52%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至4萬美元之間,84%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至5萬美元之間,41%的人領取社會安全金或是其他的退休福利??梢哉f自我滿足的中產階級收入并不高,但他們卻是對自己生活狀況滿意度最高的中產階級,45%的人認為自己的生活要比父輩好,8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很舒服,錢不多但手頭不緊,每月不必為賬單發(fā)愁而且還有節(jié)余。掙扎的中產階級主要由女性和少數族裔組成,其經濟地位只是略高于美國的窮人階層,他們約占美國中產階級人數的17%。對于他們而言,“美國夢”可謂名副其實的只是一個夢,他們中大部分人只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比自己生活得更好。在這類中產階級中,58%的人家庭收入在2萬美元以下,因此日子過得緊巴巴,而且還要為能否保住飯碗而焦慮。他們中只有34%的人擁有自己的住宅,60%的人居住是靠租房。這部分人群結婚率只有23%,因此53%的人將能夠結婚看作是最重要的事。在掙扎的中產階級中,63%的人是女性,少數族裔比例也很高,其中20%是黑人,19%為西裔,14%為非美國公民,21%為出生在國外的移民。在掙扎的中產階級中,30%的人年齡在30歲以下,只有8%的人大學畢業(yè),45%的人高中畢業(yè),31%的人不到高中文化程度。在他們當中,28%的人被公司裁員或是失業(yè)。他們對自己能夠掌握和改變命運缺少信心,更希望政府能夠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yè)與福利機會。他們中75%的人認為人生最主要的目標是職業(yè)上的成功,28%的人極其渴望成為富有的人。
后記
在中國,有關美國的圖書可謂汗牛充棟,中國的民眾對美國的了解遠遠超過美國人對中國的了解。如今美國的大學、中小學出現中文熱,很多美國人希望通過學習中文來了解中國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同時,30多年來,無數中國人走出國門,到美國留學、旅游、考察。展現在中國人面前的美國已不再是一個神秘的世界超級大國,美國未必是中國要學習的一個榜樣,但美國對中國以及中國人的影響卻不容忽視。更多的中國年青一代似乎是從好萊塢大片、麥當勞、迪斯尼、NBA球星等飲食、文化產品來了解美國、認識美國的。美國留給人更多的印象是物質的充裕、科技的發(fā)達、社會的開放、欲望的橫流、超級的霸權。不可否認,這是美國的一面,而美國也有它另外的一面。美國社會以及美國人的生活就像是一種游戲,而生活在這樣國度的人,不論是自覺還是不自覺、情愿或不情愿,都要按照一種游戲規(guī)則生存。這就是美國人常說的,如果你想玩游戲,你就必須遵守游戲規(guī)則(If you want t0 play game,you must follow the rule)。美國生活的游戲規(guī)則是什么?這就如同美國政治的核心一樣:平衡、平衡、再平衡。如果仔細觀察美國社會可以發(fā)現,一個社會有不同的利益集團,有富有的人群,也有弱勢群體,如何使這些不同利益團體共同享有社會財富,這就需要平衡。同樣,在對待金錢的問題上,一個社會不能成為拜金主義的社會,人們對人生價值、金錢、社會地位,也需要平衡。中國的大師們常講,知識分子要學以致用、學貫中西。而我,作為一個在中國生活了30年,在美國居住了20多年的人,真的成了人們常說的“三明治”。對中國既熟悉又陌生,對美國既了解又一知半解。然而,經歷了兩種不同文化的生活,如果說有感受的話,最深之處可以這樣講——多多少少學會了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社會,也更喜歡包容和兼容。
編輯推薦
《星條旗下美國夢:財富欲望人生》是由暨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封面
圖書標簽Tags
無
評論、評分、閱讀與下載